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斗铠_分节阅读_第181节
小说作者:老猪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48 MB   上传时间:2013-08-19 10:18:01

  江海进来时候,他先给孟聚行了个礼:“镇督大人!”

  “不必多礼,江督察,坐吧。”每次见到江海,孟聚都有一种嫉妒的感觉。这家伙永远是那么衣裳整洁、神采奕奕,在他脸上,永远不会有睡眠不足的黑眼眶,他的精神永远是那么充沛。有时孟聚都奇怪了,这家伙难道从来不出去找女人,不去喝酒应酬的嘛?他到底是不是男人?

  因为要谈公务,两人都没有啰嗦寒暄,直接进入了正题。

  “江督察,出兵赤城的队伍已经确定了。我准备从镇标师和刺牙师中各抽调两个旅,组建西进军团,三天后就出兵。因为你去过赤城,熟悉当地情况,所以先锋旅就拜托江督察你统带了。”

  江海平静地说:“感谢镇督信任,末将定将全力奋战,万死不辞。”

  “江督察,你去过那边,熟悉情况。我们出动四旅兵马过去,胜算如何呢?”

  “倘无意外,我军当是全胜之局。赤城军方已是四分五裂,而镇督大人所向无敌,威名远扬,再加上我军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末将斗胆揣测,我们没多少仗好打的。”

  江海的想法与孟聚不约而同,他也觉得,只要赤城那帮家伙脑子没进水的话,他们应该是不敢与自己对敌的,赤城之战,难的地方在于如何政治上收场——说得坦白点,就是给自己吞并邻省的行动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不至于吃相太难看了。

  大魏朝的天下已经乱了,这时候,枭雄们都在忙着玩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但人家拓跋雄和慕容家这些庞然大物身家雄厚,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孟聚这种虾米级的枭雄却没资格学。

  而江海显然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末将斗胆敢问大人,此次出兵,我军将奉何大义名分?”

  “赤城元都督暴毙横死,诸军纷争,黎民涂炭。我军此去,为的是恢复秩序,解民倒悬之苦——江督察,你觉得这个说法如何?”

  “大人思虑周到,末将很是佩服。”

  两人聊了一阵,孟聚告诉江海,此次出征赤城的四旅兵马,全是经过改编的新编旅。这些改编旅是孟聚做的军事试验,他们的战斗方式与老编制的部队有所不同。所以,江海在指挥兵马的时候,有些地方是值得注意的。

  按照大魏朝的军制,一个旅的额定兵马有三千来人,包括斗铠队、骑兵队、斥候队、步兵团等编制。孟聚接手东平陵署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军制改革。他将斗铠旅中占人数最多的步兵部队给废除了,马队也只保留了斥候骑兵队,又因为要供应的人数大大减少,辎重兵也随之减少了。军制改革以后,一个斗铠旅只剩下原先的五分之一人马——仅仅六百多人而已。

  江海眉头微蹙,他平和地说:“镇督,您整编的军队,末将实地看过了。这样改革精简过以后,花费少了,行军速度也确实快了很多。但镇督,没有了步兵部队掩护,铠斗士如何歇息和回力?”

  “集群作战的铠斗士可以依次投入战斗,交替相互掩护。铠斗士集群可以自己保护自己,不需要步兵部队。”

  “没有步兵强弩部队,我们要如何压制对方铠斗士的突击?”

  “能对付铠斗士的,也只有铠斗士。重型虎式铠斗士完全能阻挡敌人的突击,而且更有效,更迅速。”

  “镇督,没有了步兵跟进,铠斗士进攻敌人阵型的时候,谁来跟进和掩护他们侧翼?”

  “斗铠本身就是一种进攻性武器,铠斗士推进的时候,普通步兵根本跟不上他们的速度。斗铠部队进攻时被敌人包抄,那纯粹只是因为他们被跟进的步兵拖慢了脚步。如果是纯斗铠部队,以他们的速度,在敌人包抄之前,他们早就凿穿敌人的防线了。”

  江海还想再说什么,但孟聚打断了他:“江督察,我的想法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能对抗斗铠的唯有斗铠,步兵部队对上斗铠几乎毫无威胁的——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带上那么一堆臃肿迟缓又无用的步兵部队?他们既耗费粮草又拖延行军速度,除了能壮壮声势外,几乎毫无用处。

  江督察,打仗的事,纸上谈兵是不行的,究竟如何,还是打一仗才知究竟。既然大家都觉得,赤城的敌人不会是很棘手的强敌,那我们不妨就拿他们来做练兵的对象好了。就算出了漏子,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仗。”

  孟聚都说到这份上了,江海也不好再说什么了。顿了下,他说:“既然如此,镇督,末将还有一事商榷:现在打赤城,季节好像不是很合适。如今北疆天寒地冻,雪天行军,是为兵家大忌。倘若能等到来年开春再动手,时机可能更恰当一点。”

  孟聚摇头:“冬日行军虽说危险,但赤城到东平不过区区十来日路程,一路都是有人烟的繁芜之地,倒也不必太担心遭遇暴风雪。而且,还有一点,我远征大军并非孤军突进,在赤城那边还有赤城东陵卫的人马接应,应是有惊无险之局。

  江督察,现在的时势,容不得我们拖延啊。倘若来年开春前我们还没解决赤城,还不能将赤城的兵马收编,那时中原局势变化,我们就十分被动了。”

  孟聚说得隐晦,但他相信,以江海的智慧,他应该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东平陵卫的时间不多了,等到来年,拓跋雄说不定都击败慕容家拿下洛京了。若不能这时迅速拿下赤城,一旦中原派兵增援,赤城必将成为一根拔不掉的钉子,让自己如梗在咽。

  江海微蹙眉头,沉思良久。然后,他起身深深鞠躬:“镇督高瞻远瞩,末将先前不解镇督深意,今天多有失礼,还望镇督莫要见怪。”

  “江督察不必客气。坦率直言,此乃吾辈军人本色,尤其在军务讨论时候,这里更不该有上下卑尊,更该直言不讳。江督察你能坦诚与本督交流,本督也很是欣慰。”

  孟聚嘴不由心地说了一通,自己都觉得甚是虚伪。他客客气气地把江海送出门,坐回位置上才觉得背上的衣裳汗湿了一大块——自己这种半路出家的军官,跟江海这种老资历的将领争论起军事问题来,还真是感觉颇为吃力。

  尽管未能折服江海,孟聚却是很有信心。经验告诉他,自古至今,兵贵精而不贵多,这一直是军学的不变原则,而军队的战力更是一直与其机动能力成正比的。

  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要胜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孟聚同样坚信:一支能日行百里的精兵要远胜于两支日行五十里的军队。蒙古的两个万人远征队能击破欧洲的十几万人联军,依靠的就是骑兵的机动能力。

  这也是北疆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土地贫瘠、气候苦寒的北疆,不可能像富饶的中原王朝一样供养起庞大的常备军队。但北疆民风粗犷、边民强悍,这却是强处,使得孟聚能够建起一支人数精干而高速的精锐机动队。

  ………………………………

  十二月二十五日,天气晴朗,和风丽日。

  这天,征讨赤城的兵马从靖安出发。四个斗铠旅加上辅助的后勤辎重队,出征的总兵力才仅仅四千多人,但斗铠的比例却很高,足有五百五十多名铠斗士,超过了一个正规师团的编额。

  出征队伍全部是铠斗士、骑兵和骡马拉的辎重车队,行军的速度很快。出征队伍清晨时出靖安城门,到黄昏时候,经过了数次休息,出征军团已经抵达了东平行省的边境。当晚,出征军团就在边境上的一个小村庄扎营歇息。

  晚上歇息的时候,前锋旅指挥江海来求见孟聚。前锋旅本该是为大军担当侦查敌情和开路先导作用的,但在今天的行军中,前锋旅的行进速度居然比不上中军本部,数次被中军本部追上,这弄得前锋统帅江海很是尴尬,晚上过来亲自向孟聚谢罪。

  “今天的事,确实是末将无能,但镇督您的中军速度着实也太过惊人了。中军连同辎重,一天的行程竟能达到四十多里,此等速度末将实在是闻所未闻。不要说卑职了,即使古之名将也未必能跟得上镇督您的速度啊!”

  江海明是赔罪,暗里却是奉承,孟聚哈哈一笑:“江督察不必多礼。改编旅是新兵种,江督察你第一次指挥不适应,那是正常的。改编旅的长处是机动力强,擅长大范围迂回包抄、长途奔袭、追击和截击等各类野战,尤擅主动进攻,以快打快。

  对于改编旅,你要放开手脚、大胆使用,将其长处尽量发挥。兵法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进攻,让敌人防不胜防,最后全面溃败。”

  “今日能得倾听镇督高论,末将真是受益匪浅,胜于再读十年兵书啊!”

  俩人聊了一阵,突然听闻前营方向传来了一阵喧嚣。孟聚差侍卫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后者过了好一阵才回来禀报孟聚:“镇督,赤城东陵卫派来了一员差官,说有紧急军情禀报。不知您可愿意接见?”

  “赤城东陵卫的人?带过来吧。”

  赤城东陵卫的差官是一位督察军官,他风尘仆仆,身材瘦小,神色憔悴又疲惫,声音却甚是洪亮:“赤城东陵卫兼知署督察杨斌拜见北疆总镇督孟大人启禀总镇督,北魔来犯,赤城镇独力难支,阖城军民危在旦夕,恳请镇督大人速速伸出援手。”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三十四节 驰援

  孟聚和江海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北魔入侵,这是北疆最可怕的事情了,这是如蝗灾、黄河决堤一般的恐怖灾难。

  “杨督察,你详细说来入侵的北魔,可是哪个部族的,有多少兵力?”

  “镇督大人,入侵我赤城的,是突厥魔族的阿史那吞狼部族,他们倾族而来,总兵力约莫有一万多人,有一千两百副斗铠。”

  “只有万把牧人兵和一千多斗铠?”孟聚松了口气,很惊讶:“赤城镇拥兵五旅,这种程度的敌人,何至于闹得要求援?”

  话音刚落,孟聚便知自己说了蠢话。原先的赤城镇边军坐拥重兵,自然不惧这区区万把北魔。但现在的赤城镇四分五裂,军头们自相残杀,自然再不能与当日相比。看到杨督察脸红耳赤的样子,正嚅嚅着不知如何回答,孟聚紧接着又问了:

  “杨督察,现在的赤城镇形势如何?谁在负责赤城的防御?”

  “镇督,现在赤城王师大多已经星散,留下镇守赤城的,唯有我东陵卫所部的两个旅及李富仓旅帅所部。”

  “李富仓是谁?”

  江海干咳一声:“镇督,李富仓就是李豹子,末将向您介绍过的。因为他的本名太那个……平和了,不够响亮,所以大伙都称他为李豹子。”

  孟聚问:“杨督察,赤城边军有五旅兵马,其他各旅兵马,他们可是去了哪里?”

  “启禀孟镇督,各旅兵马有的避向了内地州郡,有的散落于赤城偏僻的郡县,还有的不知行踪去向——总之,现在无法联络他们。”

  答话的时候,杨督察尽量表现得很平静,但在他憔悴的脸颊上,还是忍不住出现了一抹淡淡的红晕。

  东平和赤城两镇毗邻相近,两镇都是北疆重镇,规模和兵力差不多,又都有颇重武风的传统,两镇军人都是自夸武勇互不相让的,但现在,赤城镇边军自相残杀内讧也就罢了,还在北魔面前望风而遁,最后不得不得向东平边军求援——倘若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赤城边军是决计不肯这样干的。这次,赤城镇可真是脸面丧尽,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孟聚沉吟片刻,正要说话,江海却是抢在他前面说道:“杨督察一路过来辛苦了。请您先下去就餐歇息一下吧。”

  杨督察也知道,这样的大事,东平军方肯定需要商议一阵的,杨督察深深躬身:“希望镇督大人能体恤十万赤城父老的性命,尽早增援。赤城军民上下翘首以待,皆深感镇督大人您的恩德。”

  “嗯,杨督察,我们会尽快决断的。”

  待杨阳出了帐篷,孟聚才问:“江督察,你方才想说什么?”

  江海微微欠身:“镇督,末将方才自作主张了。但镇督,您刚才是不是要打算答应杨督察的求援立即赶往赤城呢?”

  孟聚点头:“正是。救兵如火,耽误不得。”

  “末将斗胆,敢请镇督三思!”

  “江督察,你是什么意思呢?”

  “镇督,北魔入侵,兵锋正盛,我军此刻赶去,正好与他们正面撞上,轻缨其锋,与胡人兵马正面交战,胜负不论,我军兵马都要损伤不少啊……一旦事有不顺,只怕我军会白白损伤,入主赤城的事也得半途而废了。”

  孟聚点点头,他没说话,继续望着江海,于是江海继续说了下去:“依末将之见,我军倒不如停下脚步,坐山观虎斗如何?倘若北胡胜,我军则前往驱逐北胡;若是赤城边军胜,我军就照样继续前往,那时估计赤城的残兵也无力阻止我军入主了。镇督意下如何?”

  孟聚点点头:“江督察,其实,你的谋划……很有道理。”

  江海面露喜色:“那,我们……

  “我们早点睡觉。明天一早,按原计划继续出征赤城——早点休息,莫想那么多了,所有事都得按着谋划来,那也太累了。”

  说罢,孟聚很客气地点头,站起身出了帐篷。

  ………………

  目光所至,都是一片苍茫。广袤的北疆平原埋在松软的积雪下面,充满了深沉的凝重。在道边落光了叶子的枯树上,站着两只乌鸦,它们沉默地注视着眼前经过的队伍,看着大道上纷纷扬起的雪沫和粉尘。

  孟聚站在一处低缓的丘陵上,他从头盔帽檐下望出去,一直望到了地平线的延伸线上。自己的军队正在前进着,看着铠斗士们排成一条长龙地并肩奔驰在道上,他的心情平静。

  在大魏朝三百多年的历史里,有过多次的皇族内战和叛,大规模汉人起义、鲜卑人自相残杀的战争更是数不胜数。这三百年来的动荡给人一种错觉,很多人——包括很多地方官员和将领——都以为,现在慕容和拓跋两家的内战也会象以前一样,如同飓风、暴雨或者瘟疫一般,很快就会过去。胜利的皇族将会在洛京重建新的鲜卑政权,大魏朝的统治将依然屹立,秩序将重新建立。

  但与当世的大多人不同,因为拥有后世的经验,孟聚能很清楚地知道,大魏朝完了。

  不光因为鲜卑的内战,也不光因为南朝的威胁,最关键的一点是,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岁月,土地兼备,流民四起,北魏的政权机构腐朽,鲜卑贵族堕落而无能,上下官吏贪腐无能,军中武将和士兵毫无忠诚之心,上下离心已成普遍。

  房子的柱梁烂了,这才是最可怕的事。至于外来的风雨,那只是次要的原因而已。拓跋雄也好,慕容毅也好,他们都是野心与实力兼备的豪杰,但孟聚相信,他们也是决计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自古无三百年的皇朝,这是气数,也是规律。古往今来,那么多明君贤臣,他们都没办法解决,孟聚不相信慕容家或者拓跋家就能那么逆天,能解决这个世上无解的大难题。

  正因为坚信大魏朝完了,乱世已经到来,所以,比起那些至今还在观望着无所作为的地方官员们,孟聚的动作更加大胆,也更加积极。

  现在,在自己面前经过的四千兵马,就是他立足乱世最大的依仗。看着这支全副武装的斗铠军团军容整齐地从自己面前经过,孟聚有种踏实的感觉。在这个乱世,万贯家财和显赫地位都如镜花流水,最管用的还是兵权。

  队伍中奔出一员豹式铠斗士朝孟聚驰来,离孟聚还有好远,他就停住了奔跑的脚步站定了,从急奔转为急停,却是行云流水般流畅,毫不勉强,脚下尘雪不扬。这一手,不是高手绝难做到,孟聚不由在心中喝了个彩。

  这名铠斗士脱下了头盔,孟聚认出他,正是中军行军总管,镇标师第一旅的旅帅王虎。这名军官年纪不大,有着一头茂密而略带卷曲的黑发,眼窝深凹,脸孔狭长,略带胡人特征——这也是北疆的特色了。北疆胡汉混杂百年,当地的土著居民多多少少都有点胡人血统,但他们却是不折不扣的大魏官兵。

  王虎原是靖安署内保队的铠斗士,跟随孟聚参加了靖安大战,后来做了他的卫士。在孟聚当上东平镇督以后,数次扩军,本来只是一员普通铠斗士的王虎因为跟随孟聚资历日子久,几场大战打下来,很快从伍长一路晋升到了旅帅的要职——当然,要放在平日,这肯定会遭到非议的,但相比起吕六楼这个由一介兵长而进阶一省都督的神速晋升榜样来说,王虎这种又算不上什么了。

  王虎走近来,对孟聚躬身行了个礼:“镇帅,兵马已经行进了约莫半个时辰了,大家也累了,是不是该找地方歇息了?”

  “虎子,你是行军总管,这个你定了就好吧。”孟聚指着地平线上一处黑黝黝的轮廓:“向导说,那里有个叫吴家村的村子,也有几百来户人家。今晚我们就在那边宿营。”

  “是,镇督。那我这就派人通知前导的江大人,让他做好准备?”

  “好!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赤城的地域,传令下去,让弟兄们规矩点。有敢擅自杀掠淫夺的,一律处斩。”

  北疆的冬天,黑得特别早。才是下午过后不久,天色就灰茫茫地暗下来了。先头队伍已经进了村子,当孟聚进村的时候,村里的头面人物已经聚在村口等着了。

  村里的族长,一个畏缩的老头战战兢兢地向孟聚跪倒请安,说了几句恭迎天兵莅临草民不胜荣幸的场面话,他怕得全身都在发抖。

  孟聚耐着心思听了,然后告诉他,东平王师此行纯为抵御北胡救援赤城而来,东平大军风纪严明,与民间秋毫无犯,所以村民们不必害怕和担忧。

  那老头面露喜色,但还没等他开口,孟聚话语一转,说虽然如此,但东平王师救援紧急,出发时候粮草带得不甚足够,还需要赤城地方上支持一二。想来吴家村村民都是心怀忠义的大魏臣民,定然是不会拒绝的。至于需要多少粮草,这个自然会有军需官找他说话。

  看着那老头苦着脸吱吱哼哈地下去,孟聚嘘出口气。他转过头:“虎子,你笑什么?”

  王虎吓了一跳,他微微躬身:“镇督也真是好脾气,对这个乡下土佬也说这么多。要换了末将,顶多就是给他一鞭子,喝道‘七百担白面,一千担干草,一个时辰凑不齐,老子屠了你这鸟村!’”

  孟聚笑笑,心想虽然都是要粮要饷,这么委婉上一下,这就是王师跟土匪的区别了——其实也是没区别。

  “江督察到了吗?”

  “江督察已到了,正在村里整顿队伍。镇督可要唤他过来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1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斗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