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斗铠_分节阅读_第187节
小说作者:老猪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48 MB   上传时间:2013-08-19 10:18:01

  “孟大帅,如果他们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您只管跟我说好了!我会收拾他们的!”

  “啊,哦哦,好,卫大人真是有心了。”孟聚转头去望远处的景物,免得让自己的震惊表情被卫铁心看到:“这个,卫大人,我今天赶了不少路,有点累了,能否带我到歇息的地方去?”

  “啊,这个确实是末将疏忽了,抱歉抱歉——管事,孟大帅的住处准备好了吗?带路吧。”

  “是,已经准备好了。卫大人,孟大帅,请跟卑职这边来。”

  卫铁心很客气,一定要将孟聚送入住处安顿好了才告辞,孟聚送他出门口,对着这位青年将军一路上的照顾表示感谢,后者连称“不敢当,这是末将分内的事”。卫铁心走得远了,孟聚才转身回房,那位陆管事依然弓着身,低眉顺眼地站在门边。

  看着陆管事那瘦小而猥琐的脸,那稀稀拉拉的山羊胡子,孟聚轻松地笑了。

  “易先生,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三十八节 辗转

  易先生从容地点头:“孟老弟,好久不见了。”

  重逢易先生,孟聚心情激荡。就是面前的男人,带领着自己走上了一条与世人迥异的道路。

  他不但是孟聚在北府的上司,也是他人生的导师。易先生对南唐的忠诚,对华夏故土的热忱和执着,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孟聚。

  去年,他突然洒然离去,孟聚曾以为,这辈子自己大概是不会再看到他了。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大家却是重又在洛京相遇了。

  世事无常,人如飘萍啊!

  “易先生,从北疆离开以后,我经常想您。这一年,您一直在洛京吗?”

  易先生洒脱地摆手,先在椅子上坐下,然后又招呼孟聚坐下。

  “离开北疆以后,我先回朝廷述职,然后才过来洛京的。那时恰逢洛京大乱,慕容家刚接手朝廷,到处都亟需人手,我报了名,很顺利就被他们招纳了,当了这个四夷馆的头目。倒是孟老弟,你最近的风头很劲啊,我在这边都常听到你的名字。”

  孟聚漫不经心地摆摆手:“唉,都是虚名罢了,浮名累人啊——他们都说我啥了?”——这句话充分说明,孟大帅虽然地位不低,已是一镇军阀了,但他毕竟还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还有着青年的虚荣心。

  易先生狡黠地笑笑:“没啥要紧的。老弟你说得对,那些庸人俗语,都是浮名罢了,理他做啥。”——那狡猾的笑容,让孟聚恨不得给他脸上来上狠狠一拳。

  “易先生您在洛京卧底,这是否北府的意思呢?”

  “对,这是萧大人的亲自布置。”——既然被孟聚撞上了,这件事根本就瞒不了他,易先生倒也不怕说给他听。

  孟聚心念一动:“易先生,萧大人既然派您来慕容家打探风声,这是不是说,在大魏南北内战中朝廷是倾向支持慕容家的?”

  易先生瞪了他一眼:“南北两家鲜卑鞑子,我们谁都不支持!倒是我没想到啊,孟老弟你真的带人赶来支援慕容家了,对慕容家这帮鲜卑鞑子,你倒是有情有义得很哪!”

  孟聚“嘿嘿”笑着,也不回答。

  或许是因为地位高了,经历的事也多了,孟聚的脸皮也厚了很多。记得当年易先生也曾指贵过他“立场不坚定”,与鲜卑人来往,那时他还激烈地与之争辩——想想当年自己还真是幼稚啊,决定立场的是屁股,嘴巴能改变什么呢?

  两人相对坐着,想到那离别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感觉心头有着千言万语,却是不知如何说来。

  “易先生,这一年多来,朝廷那边可有什么事呢?”

  易先生矜持地捋须笑道:“形势甚好。这一年来,我北伐军已拿下成都,割据西蜀百年的张氏余孽已经仓惶逃窜,王师平定蜀中指日可待。

  “朝廷拿下成都了?”孟聚有点吃惊,随即又释然:中原大战纷乱,隔绝了南北之间的联系,也难怪这么大的事情自己竟是一点没听到。

  “是啊,拿下了,但王师伤亡也很大。成都围城五个月,三千斗铠轮番上阵,总算轰垮了张氏叛逆的最后防线,王师大捷,斩首三万,张氏兄弟逃窜。虽然在西康一带还有巫庙的部分兵马残余,但西蜀大局已定了,料那些残兵败将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了。”

  孟聚吐出一口气,他的眼神变得凝重:现在,慕容家和拓跋雄正在死战不息,但在他们身后,一个巨大的红色身影已经慢慢浮现。拓跋雄也好,慕容破也好,无论谁赢得内战的胜利,他们马上就要迎来一个更强也更可怕的敌人。

  一旦南唐平定了西蜀,统合了西蜀的降兵和斗铠,南唐的斗铠集团将变得更加强大,这支红色的劲旅将从荆襄和汉中两地源源不断地出现,如同红色浪潮一般把四分五裂的北魏淹没。

  形势已经很明显了,时间就是生命,是南唐先完成平定西蜀的战事呢,还是慕容家或者拓跋雄先完成统一北魏的大业呢?

  当年的小军官,现在已成为坐镇一方的军阀,孟聚的心态也有了微妙的改变。凭直觉他就知道,南唐朝廷可以容得下一个不得志的北魏小军官孟聚,但他们未必容得下一个坐拥数省、掌控上千斗铠的六镇大将军孟聚。

  南唐若是真的统一了北方,对自己是福是祸呢?

  “自从开乐年间我朝修造以来,北虏一直是我们的最大威胁。如今,天夺其魂,鞑子们自相残杀,我朝又恰逢明主在位,群贤盈朝,名将辈出,此消彼长,我们正该抓住机会,一举收复北方失土,洗刷三百年国耻!北伐大业,这是全天下炎汉子弟的盛事,你也为此该尽一份心力!鹰扬校尉,你如今坐拥北疆强军,朝廷可是对你期望很高啊!”

  孟聚微微皱眉:“鹰扬校尉?易先吖生,这是什么意思?”

  “孟聚,你忘了?你可是咱们北府的军官,江都禁军的鹰扬校尉啊!”

  “不对吧,易先生,你不是说过,我在北府的档案和资料都被销毁了吗?”

  “这个,孟聚啊,我先前确实销毁过你的资料了,但后来,我找萧大人把你的事说了,江大人对你十分重视,表示可以重建档案。所以,你现在依然是我朝的在职军官,江都禁军的鹰扬校尉——呃,对你现在的地位来说,这官职确实是低了点,但只要你好好努力,有萧大人器重,升官很快的,你不必担心!”

  孟聚怒上心头,他霍然站起,厉声喝道:“易先生,你是存心非要害死我吗?你明知道在北府里,北魏的探子比牛身上的虱子还多——当年你给我报的那个功,害我进了总署的黑牢,若不是我命硬,险些就被做掉了!现在你还要来再坑我一次?”

  易先生的脸顿时变得惨白,望着孟聚,他欲言又止,好像想解释什么,但最后,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他低头闷闷坐了一阵,抬起头叹道:“这件事我没办法辩解。先前确实是北府,是我们,有愧于你。你怨恨我们这是有理由的。”

  孟聚闷哼一声,没有说话。

  正视着孟聚,易先生诚挚地说:“但现在形势已经跟先前大不相同了。北魏朝廷已经崩溃了,你也羽翼丰满,就算你的事泄露出去了,鲜卑鞑子们——慕容家也好拓跋家也好——都已经奈何不了你。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敢把你的事告诉萧大人。

  孟聚,往事已矣,现在拓跋雄畏惧你,慕容家拉拢你,在北魏的大势里,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朝廷和萧大人都希望,你能发挥作用,尽最大努力削弱伪朝的军力和国力,尽量促使北魏朝廷的崩溃和灭亡,以便于王师的北伐。

  这是两全其美之事。于公,朝廷能平定北方、收复失土,一洗百年耻辱,千千万万在鲜卑人铁蹄奴役下的同胞将被解救出来,重沐我炎汉荣光;于私,吾皇仁厚,诸公贤明,肯定不会亏待那些有功之臣的,只要你重归北府为朝廷效力,朝廷也定然不会亏待了你,将来你肯定少不了公侯厚爵,更会作为光复华夏的英雄在史书上留下千古美名,万世敬仰。

  孟聚,这是最关键的抉择时候了,你可千万不要忘了大义,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惑,走错了路啊!那条歧途,可是会让你身败名裂、万劫不复的啊!”

  ……

  送走了易先生,因为赶路疲惫,孟聚简单吃了点东西,简单漱洗后便歇息了,但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是一直难以入眠。

  “你可千万不要走错了路啊!那是条让你万劫不复、身败名裂的歧路啊!”

  易先生的话语反复在脑海中盘旋,孟聚思绪纷乱。

  自己坐拥重兵割据一方,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难道真的如易先生所说,自己是走在一条错路上了吗?但是,谁又能保证,为南唐效力,这就一定是正确的道路吗?

  何谓错路?何谓正路?自己到底该不该重归北府?

  所谓对错,到底以何标准来判断?恩义情仇?国家社稷?民族大义?

  被这些杂乱的念头反复纠缠着,孟聚实在难以入眠,脑子里搅得象一团浆糊,直到半夜里,有人敲响了他的门,睡不着的孟聚立即翻身起来,从枕头边抓住了剑柄,低喝道:“谁?”

  门被打开了,一个举着灯笼的军官站在了门口,那精致的灯笼耀得孟聚眼睛发晃。年青军官礼仪周全、彬彬有礼地说:“孟先生,抱歉打扰了。太子殿下来访,已在会客室候着您了。”

  门庭外的月光白皙得象雪一般,踏着满地的落叶,孟聚穿过走廊向会客厅走去。提着灯笼的黑衣侍卫面无表情地站在走廊两边,象一排黑色的木桩。当孟聚走过的时候,他们微微躬身行礼。在光亮照不到的暗处,影影绰绰地站着更多的士兵,孟聚看不清他们的面目,却能感觉到无数锐利的目光从四面八方向自己戳来。

  带路的军官为孟聚推开了会客室的门:“孟先生,请进,太子殿下在等着您呢。”

  穿着滚黄边黑袍的慕容毅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凝视着桌上的灯火出神。听到门打开的声音,他转头望来,恰好与孟聚来了个对视。

  双鬓斑白,眼眶深凹,形容憔悴,茕茕孑立,孤灯相伴——看到慕容毅的样子,孟聚一愣。他还记得,自己与幕容毅的上次见面时候的情形,那时,慕容家的公子挥斥方遒,指点江山,那是何等的英气勃发。现在,慕容毅被立为太子了,正该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怎会变得这般憔悴而落寞?

  孟聚还在犹豫,该不该给慕容毅行跪拜礼呢,却见他霍然起身,快步走了过来。他握住了孟聚的手,用力地抖了两下,久久没有说话。

  孟聚感觉到对方的手在微微颤抖着,目光中充满了激动和感激。

  “路遥知马力,危难见人心!我没有看错人,兄弟,你果然来了!”

  慕容毅的声音沙哑而低沉,但他的眼睛却是很亮,炯炯有神——就像沙漠里快要渴死的人见到了泉水一般。看到他的眼睛孟聚心里咯噔一声:“坏了!慕容家的局势真差到了这种地步?连自己这根烂稻草都被当成救命金条了!?”

  孟聚把慕容毅的手用力重重一握:“殿下,我们坐下说话。”

  两人相对隔着灯火盘膝坐下。看到慕容毅形容憔悴,孟聚也无心客套了,直接问:“殿下,我在道上听人说,我王师平叛战事,好像并不顺利?这该不会是真的吧?”

  慕容毅英俊的脸上流露一个苦笑:“真实的形势比你听到的还要糟糕一些。父皇出战相州之后,我军处境相当艰难。最近,我们连输七场,丢了相州七郡中的五个,损折官兵七千多人,光是管领以上级别军官就被斩了九人,两个旅帅阵亡,损失斗铠三百多架,死伤的铠斗士也差不多有这个数了。”

  孟聚松了口气:“殿下不必太灰心,损失几百斗铠,那只是小挫而已。现在皇家联合工场和工部的制造厂都控制在朝廷手上,你们应该有能力迅速补上这个损失的。”

  “损失几百架斗铠,那确实不算什么。但损失了几百名铠斗士——那些武勇又善战的军中精锐,这才是真正损失巨大。现在,相州大营里,士气十分低落,已经出现官兵逃亡了。

  而且,因为听闻我军在相州失利的消息,本来还保持着中立的一些地方州郡——比如陕西的渭州府、山东的青州府——现在已经投靠了北疆军,那些本来忠于我们的州郡也出现了不稳,不少地方督抚已经在私下偷偷联络叛军。现在,我很担心,再无法扭转战局的话,那我们就——”

  他摇摇头,没有说下去,但孟聚很清楚他没出口的话:“——完蛋了!”

  “殿下也不必太过忧虑,皇帝陛下曾为金吾大将军,久经战事,经验丰富,对此,他该是有应对之策的吧?”

  慕容毅沉默片刻,然后,他苦涩地笑了:“父皇高深莫测,他的韬略和想法,我怎么看得出来呢?”

  孟聚心下一沉,慕容毅这样就等于说,他的父亲慕容破也同样没有什么好办法。

  “现在谁都看清楚了,相州是决断生死之地,也是我们慕容家最后的战场。现在,我军士气低迷,人心散乱,而叛军则是士气如虹,攻势如潮。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取得一场大捷,来遏止北疆军一路狂飙的势头,迫使战事转入僵持和对峙,然后,我军才能以坚定的防御和源源不断的补给来消磨北疆的兵锋和锐气,这样才有胜算。”

  慕容毅所说,恰好与孟聚不谋而合,孟聚不由点头赞许,心想慕容毅在北疆的那几年还真是没白混啊,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殿下明见,一语道破要害,此言正为取胜关键。”

  慕容毅长叹一声:“知易行难啊!谁都知道该如此,但要打破北疆军的连胜势头,这又谈何容易!拓跋老贼虽然卑鄙,但北疆兵的强悍却不是假的,比他们,金吾卫那群废材真是差得太远了!

  虎门中郎将卞厦号称我们金吾卫第一勇士,却被沃野捉守将李赤眉一个照脸就打得丢盔弃甲,险些连命都丢了;

  西路行军总管兼御史大夫轩文科带着三个斗铠旅去进攻易小刀,他嘴皮吹得天响,说是必能一举制胜,结果却是三个斗铠旅被人家易小刀打了个落花流水——易小刀手上才仅仅一个旅而已!

  还有雄威中郎将郭伟、镇远中郎将王强、破虏中郎将文山,这帮世家二世祖,平时一个个吹嘘自己如何能干又能打,但真撞上北疆的兵马了,一个个都变成了软蛋!先是被东平的关山河打败,接着又被沃野的高纪平打败,接着又败给了东平的白御边,然后又败给了败给了谁?这帮王八蛋输得太多,我都记不起来了。瞧他们的软蛋德性,都输得没廉耻了!我看,哪怕拓跋雄派几个大姑娘小媳妇出来,这帮家伙也能照样能输得一塌糊涂!”

  慕容毅越说越愤怒,怒极反笑:“呵呵,这帮家伙输了也就罢了,偏偏回来还把北疆军说得跟天神下凡一般,说什么北疆兵野战无敌,万万不可浪战——放他娘的狗屁!输给李赤眉也就罢了,那人确实算得上北疆名将!但关山河、高纪平、白御边这些人,在北疆也不过二三流货色罢了,说这种瞎话,真当我没去过北疆吗?若不是父皇拦着,我早把这帮动摇军心的废物给祭旗了!

  我曾多次向父皇请求,求他允许我亲自出战相州,但父皇一直不允,令我心急如焚,却又徒呼奈何!”

  “殿下不必心急,前线固然重要,但洛京是中枢大本营,更是关系重大。陛下令殿下亲自坐镇,正是因为他对殿下的倚重啊!”

  “我当然知道这个,但是,唉!”

  慕容毅长叹一声,他望向了孟聚,目光中充满了哀求:“金吾卫那帮废物,靠他们来扭转局面,那是不可能的。老弟啊,我现在大难临头,能指望的,只有你了!

  北疆军虽然连连获胜,但在兄弟你这个北疆第一猛将面前,他们又算不得什么了。要知道,连名声最响的李赤眉都是你的手下败将,那帮人有哪个是你对手?唯有你亲自过去,才能压得住他们的气势,才能解救我们慕容家的困局啊!

  兄弟啊,你刚到洛京,路途辛劳,本该好好歇息的,但实在是兵情如火耽搁不得啊!恐怕只得麻烦你尽快跑一趟相州了,帮帮兄弟吧?”

  看到慕容毅那灰头灰脸的颓废样子,孟聚就有了些不祥的预感了:搞不好,自己憧憬的免费公休加洛京半月游要泡汤了,没想到,那预感真的噩梦成真了,他也唯有心中哀嚎:“慕容老弟,当了太子,你堕落了!太厚黑了吧?”

  但现在,孟聚心里不爽也没办法,慕容毅都可怜到这份上了,自己确实也不好意思优哉游哉地在洛京游山玩水了。

  “好,殿下放心,我明天就带队出发相州。”

  慕容毅眼中闪过一抹感动,他说:“也不至于那么急。北疆陵卫的弟兄们千里迢迢过来,总得让大家喘口气。要筹集粮草,还有开拔费要发到大家手上,怎么也得一两天。老哥,咱们可是好久没见了,今晚你可得好好陪我喝上几杯。你莫要看我前呼后拥这么多人,能贴心的却没几个,有好多事要跟你商量的啊!”

  孟聚笑笑:“说到商量,正好有一件事要跟殿下商议的。”

  “哦?”

  “咱们北疆陵卫与朝廷离得远,我们有事要呈请朝廷时,来回沟通很不方便。我想着,在洛京设一个留守处,留几个人常驻洛京处理些文牍,朝廷下达旨意也方便,顺便也能帮我们采办些物资什么的。”

  孟聚说得委婉是“留守处”,但大家都明白,这就等于是北疆军在洛京的常驻外交机构了。地方镇藩在京中设置办事处,这也是常事来着,慕容毅不以为异:“这是好事啊,设这么一个机构,咱们联络方便了,省得卫铁心老是要跑北疆给你送信。这事,我准了。”

  他笑道:“不过,孟老哥,你可得派靠得住的人来主持这个留守处啊,咱们以后的消息得靠他们传递了。如果不牢靠泄露出去,那是要耽误大事的。”

  “这个正是要禀报殿下的,我准备派驻的留守管事叫苏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1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7/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斗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