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斗铠_分节阅读_第223节
小说作者:老猪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48 MB   上传时间:2013-08-19 10:18:01

  “领头的人叫林仲茂,四十来岁,不知大都督对此人可有印象?”

  孟聚面无表情地摇头:“我没听过这人,也不认识他。”

  “既然大都督不认识,这帮人多半就是冒认了。末将这就回去把他们抓起来……”

  孟聚打断他:“江海啊,你可要知道自己的身份。你现在是一省的都督,要操心的是一省军务的头等大事,保境安民才是你的任务!追索南朝鹰侯这些琐碎小事,自有相关有司负责。这样好了,既然江都督不放心,我就叫搜捕处的宁南督察来,让他好好查一下这帮人的来历好了。”

  孟聚说话的时候,江海一直很专注地望着他,他炯炯的目光让孟聚有针刺一般的感觉。他不自觉地侧过了脸:“……总之,江都督,你办好自己的事就好,其他事就不必分心费神了。”

  江海低下头,孟聚也看不清他的眼神,但他有种感觉,对方脸上的表情肯定很丰富。

  “明白了。末将会遵从都督的意愿。他们在靖安城外的驿站里,末将的士兵在看管着,宁督察一去就能接手了。”

  江海低着头,他也不看孟聚:“末将,明白了。”

  过了一阵,他抬起头:“大都督,末将告辞了。”

  “嗯,去吧,多加小心。”

  江海起身告辞而去,他的神情显得很失落,身形有些落寞。在门口边上时候,他停住了脚步,犹豫了一阵,像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他猛然转过身来:“大都督!”

  “嗯?”

  “大都督,我也是汉人。 ”孟聚一震,他不认识一般盯着江海,却见后者一脸坦然,目光明澈剔透,毫无回避之意。

  孟聚注视对方片刻,他垂下了眼帘,说:“回来,坐。”

  江海走回来坐下,过了好一阵,孟聚才低声说:“你,为什么突然这么说?”

  “大都督,末将一直感觉看不透您……末将也不知道,但就是有那么种感觉,您好像和我们不大一样。至于哪里不一样,末将也是说不出来……反正,无论大都督你如何,末将都会跟您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江海说得语无伦次,孟聚却是明白他的意思:“那,江海,在你麾下……国人军官有多少人?”

  江海把声音压得很低:“末将已经留心过了,在末将麾下,鞑子的营官有两人,队正有七人,伍长级的军官约莫有四十多号人。”

  孟聚嘴角轻泛笑意。江海这人,尽管自己一直很提防,但却没办法不用他。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这家伙实在太知情识趣了。自己刚问起鲜卑人的军官,他马上就敢直截说“鞑子”了,倘若不是自己心中有数知道,还真要以为江海就是那潜伏的破军星了。

  这家伙,揣摩人心的本领实在是绝了。很多事不必自己说,他自己就做在了前头,而且做得比自己要求得更好。

  孟聚沉吟着,慢慢说:“多加留心。”

  “末将明白。这帮鞑子,末将会下令加强监视他们的。”

  孟聚笑而不语,江海忽然明白过来:大都督要的不只是监视而已。他要的是把鲜卑人的势力从军队中清除出去。

  “大都督,有件事,末将需得提前向您禀报,剿匪之役正如火如荼,我军追剿宋七正紧,激战不日即发。听闻宋七麾下悍匪不少,这块骨头着实不好啃,怕是弟兄们会损折不少。末将知道大都督素来爱护手足,但此事却是无可避免,镇督还得看得开些了。”

  孟聚心中暗赞江海机灵,淡淡道:“那有什么办法呢?当兵吃粮,刀剑无眼,死伤总是难免的。江都督,你把事情做妥当了,安抚好弟兄们吧。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弟兄们寒了心。”

  “是,大都督放心吧,末将会把事情做得妥当的。”

  谈妥了事情,江海起身告辞,他努力显得平静庄重,但神情间还是流露出几分按捺不住的喜悦感——他大概觉得,被嘱托了这等最机密的事情,自己也算是挤进孟聚的嫡系队伍里了吧?

  不妨就让他这样感觉吧!

  孟聚笑笑,他扬声喊道:“来人——去请秦玄秦公子过来!”

  秦玄来得很快——他自己就住在东陵卫的陵署大院里。这个翩翩美少年进来,笑吟吟地冲孟聚躬身行礼:“大都督,早安!”

  “免礼吧,秦玄。”

  孟聚最喜欢秦玄的就是这个了,这小子年纪不大,长得俊秀,却是天生一副笑脸,拿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气质很阳光,让人看了就觉得心情豁然开朗——看这小子的模样,谁能看出他身上肩负着家破人亡的惨祸?

  “小玄,最近可在忙着什么啊?”

  “倒也没忙啥大事,”

  孟聚说免礼,秦玄还真是不客气。不用孟聚招呼,他自己就找了张椅子坐下,笑吟吟地自己动手冲茶,先给孟聚斟了一杯,再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口饮尽:“刘胖子开了间酒楼,邀我合伙。我掺了点股份进去,也算是酒楼的二股东了吧。我琢磨着,既然开了酒楼,下一步是不是该开家酒坊,把我们的家的老字号给打出去……这几天正在琢磨这事,也不知妥不妥当。”

  “小玄你想重操祖业?那是好事一桩啊!”

  孟聚大加赞赏:“秦氏酒坊是我们东平的老字号了,小玄你重振家业,说起来也是一件美事。可需要什么帮助吗?手上可是短了银子?”

  “倒是不缺银子。”

  秦玄喝着茶,慢条斯理地说着,那股慢吞吞的劲头,让孟聚看得都替他急:“就是以前秦家的房产被东陵卫查没了,还有一些家里的酿酒师傅被抓去当了匠户。我有意赎回以前的房产、酒庄和家中的老人,不知镇督能否帮忙吗?”

  “这自然是没问题的。”

  孟聚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了。当年抓捕灭绝王一役,是孟聚崭露头角的崛起之战,但也是这样,让孟聚欠下了最大的良心债。能有机会弥补当年的过失,他是不遗余力的。

  “小玄啊,这些产业本来就是你们秦家的,赎不赎的,倒也不用说了,我回头让欧阳督察清点下,哪些是你们秦家的,直接还回去就好了。这件事,其实是我们东陵卫对不起你们秦家。当年……唉!”

  看孟聚说得诚挚,秦玄的眼眶也是微微红了。他低下头,不让孟聚看到他眼中的泪光:“镇督不必那样说。我也知道,当年镇督你也是想帮我们秦家的,你还想放他们走。只可惜,他们福薄……终归是命啊!”

  秦玄的声音中带着感慨。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祸,要说他心中没有怨恨,那是不可能的。可他能怨恨谁呢?当年东陵卫的镇督是霍鹰,他当场就死了;霍鹰的助手叶迦南,当年也死在抵御北魔的战场上。要说恨东陵卫嘛——可现在东陵卫的镇督是孟聚,他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也是曾帮助过自己家人的恩人,自己又怎能对他恨得起来?

  谁都没法恨,只能怨命了。因为有过漂泊江湖的经历,经历的生离死别多了,秦玄年纪虽然轻,看事情却比常人更多了几分豁达,反倒反过来安慰孟聚了。

  两人叙谈了一阵,秦玄才记起正事:“镇督这么早就急忙找我,可是有什么差遣吗?”

  “对,有一桩事,让旁人去,我不放心。”

  孟聚合上了茶盏,他说:“在城南的驿站里有一伙人,听说是南边来的,找我也不知有什么事。你去把他们带走安置好,摸清他们的身份和来意再回来报我。记住了,这件事,不要跟人说。”

  “南边来的人?”

  秦玄微微一愣,明白了孟聚的意思。他深深望孟聚一眼:“明白了。他们有多少人?”

  “听说有十几个人。”

  “那就没问题了,我能处理妥当。不过,我去驿站领人走,还需要一个信物。”

  秦玄曾是黑山军的暗桩,跟三山五岳的好汉们都熟络,要把十几个南朝来人藏起来自然不会为难。孟聚也是考虑到这点,才让他去办这事的。他从桌上随手拿了一根签令来:“这是东陵卫的签令,你拿去办事吧。如果怕不稳妥,你可以叫上胖子一块去,但不要跟他说得太多——胖子的嘴不是很紧,喝多了就爱吹牛,你知道的。”

  “明白,我会看情况的。”

  秦玄起身拱拱手:“我这就去办事了,镇督还有其他吩咐吗?”

  “就这些了。你查明他们身份来意,速来报我。”

  !d@T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七十八 求证(中)

  秦玄的动作果然很快,孟聚早上刚刚吩咐下去的事,午还没吃午膳呢,秦玄已经报来结果了:“启禀镇督,您所料无错,来的果然是南朝朝廷的使者。来人是襄阳镇守府的护军长史林仲茂,是南朝的五品官。”

  “林仲茂?这人我不认识啊。这位林长史找我何事呢?”

  “他不肯透露,只说想见镇督您一面。没得镇督您允许,我也不敢动粗拷问——镇督您看如何是好?”

  孟聚沉吟良久,却是不知如何决断。从一开始,他就感觉这帮南朝人来得蹊跷。自己是北府的鹰侯,南朝朝廷如果有意联络自己的话,自然会通过易先生传递消息给自己。但现,北府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帮人就不告自来了,这让孟聚觉得很不靠谱——若不是现朝廷已经崩溃了,白无沙也死了,他还会以为这是鲜卑朝廷拿来试探自己的阴谋呢。

  “小玄,我该去见他吗?”

  秦玄奇怪地望了他一眼:“镇督,这是咱们的地头,他们都被我们控制了。见他一个孤身的远客,您顾忌什么呢?”

  孟聚如梦初醒:是啊,自己想得太多钻牛角尖了!见面听听来意又何妨?不管这帮南朝人有什么样的目的,只要自己不愿意,难道他们还能强迫自己不成?自己的地盘上,他们还能弄出什么花样来?

  “既然如此,小玄,今晚吃过饭,你把那位林长史带过来。”

  晚饭后,秦玄依约带来了人。

  孟聚客厅恭候,一见来人,倒也只是平常样貌的年人,只是胡子修饰得很整齐,一身青色书生袍,像是饱读诗书的人。他的眉宇间略带阴郁,像是心事重重。

  见到孟聚,林仲茂也愣住了——房间里,只有一个身材略显单薄的白衣书生坐主位上,他眉目如刀,顾盼之间,目光如电,甚有威势。

  只是,这个脸色略有苍白的年青书生,就是那威震天下的大魏朝第一猛将孟聚吗?这怎么可能?这该不会是他的幕僚或者亲戚?

  很快,林仲茂心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年青书生从座位上起身,深深作揖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国使者不远万里而来,孟某有失远迎,实罪过,还请大人宽恕。”

  原来这书生真的是孟聚!

  压抑心的震惊,林长史亦是同样深揖回礼:“不敢。下官冒昧前来,叨扰了大都督的清净,该说失礼的是下官才对。”

  “大人客气了。来,请上座。”

  俩人分了主客坐下,侍从上来奉了茶,俩人用过了一盏茶,这才开始叙话。

  “林大人远道而来,着实辛苦了。原遍地烽火,这一路上,大人没遇到什么麻烦?”

  “某是从汉经陕西过来的,倒是没经过战区。但这一路确实也不怎么平静啊。”

  林仲茂叹操着一口淮南口音说:“各地盗贼丛生,天灾**,民不聊生,官府不思体恤,不思剿匪,反倒对平民加横征暴敛,民怨沸腾。以某家所看,只怕北朝的气数已是所剩无几了。”

  孟聚喝了一口茶,笑笑没出声。虽然自己平时也常常叹道朝廷气数已,但这话让一个南朝来客说出来,他还是觉得不好受——见面就说北魏就要完了,这家伙该不会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他岔开了话题:“说来也是惭愧,大人远道而来,吾等只知是上国使者,却不知大人南朝担任何职呢?”

  “不敢劳大都督动问,某是大唐襄阳镇守府军机参赞长史。”

  “原来是襄阳府的长史,倒是失敬了。只是长史大人不远千里而来,不知有何要事呢?要知道,孟某还兼着东陵卫镇督的职,林长史这么贸然就表明了身份,难道就不怕孟某翻脸把你抓起来向朝廷邀功吗?林大人,作为襄阳的长史,您的分量可是不轻啊!”

  说罢,孟聚脸色一沉,脸寒若水,一股杀气凛然而生。

  虽然明知孟聚是试探,林仲茂还是心一凛。他镇定地说:“镇督是开某家玩笑了。且不说现鲜卑鞑子的朝廷自顾不暇,还有没有余力、敢不敢来抓捕我大唐的官员,且说大都督您——您自己就是江都禁军的五品鹰扬校尉,岂有抓捕自己人的道理?”

  孟聚定睛望着对方好一阵,后露出个笑脸:“开个玩笑,长史大人莫怪。”——对方既然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身份和官职,那自然是真正的南朝官员。倘若对方说不出的话,孟聚就真的打算翻脸拿人了。

  既然确定了身份,孟聚倒也敢放胆直言了:“长史大人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呢?可是奉了朝廷的旨意,对孟某有何命令差遣?”

  林仲茂微一踌躇:“正是。下官奉了上官的命令,有事需得向大都督问询的。”

  孟聚刑案官出身,心思十分机敏。林仲茂说得含糊,他却是立即觉察到不对了:自己问的是“朝廷的旨意”林仲茂答的却是“上官的命令”二者虽然近似,但却并不是一回事。

  他心暗暗提高了警惕:“大人既奉上命而来,不妨直问就是。孟某知无不言,言无不。”

  “如此,下官就冒昧了。下官听闻,今年月,大都督曾洛京近畿扶遂县的叶家庄园逗留,不知可有此事?”

  孟聚的脸色陡然阴沉下来。虽然他做了南唐的鹰侯,但跟南唐之间多的是协助和合作的关系。现,南唐却是插手监视他,这怎能不令他恼怒?

  看到孟聚神色不善,林长史急忙解释道:“大都督勿要生气,事情是有缘故的,并非我们无故监视您。今年月,我们北府的两名鹰侯志士叶家的庄园内壮烈牺牲。关于他们的死因,却是扑朔迷离,颇有疑点。我们碰巧得知,大都督那时恰好就叶府做客,也是场人之一,所以特意不远万里前来向大都督求证来了。”

  孟聚神色稍缓,他问:“两位鹰侯是怎么死的?林长史,你不妨说说,看我可还记得。”

  “这……据说他行刺叶家家主叶剑心的时候遭杀害的,但具体情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还得请教大都督了。”

  看到孟聚毫无表情木然的脸,林长史不得不继续说:“大都督事忙,或许未必记得了。但有个人,大都督该是记得了:北府河南司参事沈惜竹,那时她也场。

  我们襄阳府叶家也派遣有卧底,他来密保,说是听到消息,是沈惜竹为了自保,亲自动手杀害了北府的两名志士。但因为那卧底不曾场,只是听闻传言而已。不过,他说了,那时场的,还有北疆大都督阁下,大都督您该是知道事情真相的。

  某特意千里前来,就是为求证此事真伪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2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3/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斗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