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紫阳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风御九秋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68 MB   上传时间:2015-05-09 20:06:15

到了此时,众人方才如释重负,先前的甄选紧张而严苛,能在数百人中留下着实不易,除了心智还有运气。

“恭喜各位,今天到此为止,明日清晨跪拜上清,行入门礼。”古阳子冲众人说道。

众人闻言齐声应是。

“师弟,你留下教授他们寻常礼仪,我去向掌教师兄通禀结果。”古阳子冲青阳子说道。

青阳子闻言点头答应,古阳子转身离开。

“坐下吧,坐下吧,不要那么拘谨。”青阳子冲众人笑着摆手。

“道长,我们七人算是通过考验了吗?”莫问冲青阳子问道。

“之前我已经跟你说过了,六关入门,三关传道,你们现在只能算是入门,要在无量山修行三年,三年之中还有三关考验,尽数通过才能获得祖师亲传。”青阳子说道。

“道长,我们都要学习哪些技艺?”另外一名男子兴奋的出言问道。

“道家经典你们得会,打坐念经你们得学,堪舆之法要涉猎,医术丹药也要懂,强身武功自不必说,书写符咒和起坛作法也得耗去不少时日。”青阳子面带微笑,此时留下的众人就是真正的上清门人了。

“道长,三年之中若是没有通过考核怎么办?”那个圆头青年慢条斯理的问道。

“可以留在此处继续修行,也可以回返本籍。修行在心,只要心存上清教法在哪里修行都是一样的。”青阳子答道。

“我们没有道号,彼此之间如何称呼?”有人问道。

“你们七人同门修行,可以按照年岁大小,平辈论交。”青阳子回答。

“请问道长,我们的辈分怎么定?”那人又问。

“你们现在虽然在无量山修行,却是上清准徒,辈分很难论定,若强行论定,应该与门派前辈齐平,换言之就是与我和古阳子同辈。”青阳子开口笑道。

“道长,不会再出什么题目考我们了吧?”有人心存余悸。

“不会的,先前的那些题目都是祖师神谕,掌教转达,并不是我和师兄想出来的题目。”青阳子笑看着发问的那个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前要“跑”的那个刘少卿。

“晚辈有一事不明,一直困扰于心,请道长解惑。”莫问插嘴说道。

“但说无妨。”青阳子说道。

“先前六关考核都是用的窥斑知豹之法,年轻人难免一时糊涂,很多人只因为一念之差就惨遭舍弃,圣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道长先前的甄选只是在选成形之才,但凡需要雕琢的尽皆舍弃了,这种筛选方法是否过于严苛?”莫问问道。

“你们都已经成年,心中想法和行事风格已经固化成形,很难再度加以修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哪怕改的了习惯也改不了本性,迟早会故态复萌。以先前与你争辩那人为例,它对富人的偏见已深,认为富人满身铜臭,他只看到了富人承蒙祖荫锦衣玉食,却没想过富人的银钱大多是其节衣缩食多年积攒下来的。不过你们也要看到并非所有穷人有可恨之处,大部分的穷人勤劳耕种只为温饱,过的清苦是因世道不好而不是自身懒惰。道士者,行大道之人也。何为大道?不亏不盈才为大道,凡事要阴阳双分,左右兼顾,不能偏激执拗。”青阳子借机冲众人宣讲道义。

“我等谨记道长教诲。”众人齐声应是。

“晚辈心中也有一事不明,只是不知当说不当说?”一黑脸少年懦懦开口。

“何事?”青阳子被众人追问也不烦恼,极具耐心。

“今天清晨,古阳子前辈好似是故意撵走他派弟子和佛门僧人的,此举考验忠心却也不假,只不过有失宽厚,晚辈没有非议前辈之意,只是感觉似乎不必如此严厉。”黑脸少年小心翼翼的说道。

黑脸少年问完,青阳子皱起了眉头,良久未曾开口。

“晚辈是不是说错话了?”黑脸少年紧张的问道,七人此刻都是惊弓之鸟,唯恐一不小心会被撵走。

“有些事情早晚也要跟你们说,此时说了也不打紧。我问你们,当下道家与佛家哪个昌盛?”青阳子皱眉开口。

众人闻言尽皆闭嘴,因为事实很明显,佛家更加昌盛,南方的晋国以及北方赵国和凉国大部分民众都信奉佛教,道家已然势微。

“你们可知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土的?”青阳子再问。

“汉朝。”有人回答。

“对,佛教自传入中土至今不足三百年,传入之初他们只有经文教义,少有修行法门,我道教洪荒时期便有雏形,到得汉代已经门庭众多,佛家修行法门大多取自我道家,做醮法事也借鉴道家,初时作法僧道同场,以我道人为主,僧人只是旁为辅弼,后来他们学得我们的修行法门和诸多法事才被世人所识。”青阳子面色凝重。

众人闻言并未感觉惊愕,因为佛家的做醮的确与道家极为相似,礼仪也参照道家,但凡对史籍有所了解而不闭目自障者都知道这一点。此外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有些佛门高僧精通相人之术,佛教起源身毒,蛮邦之人的面相与中华人士不同,身毒根本就没有相人之术,故此只能是借鉴于道家。

“你们可知为何佛教越传越盛而我道教的信徒越来越少?”青阳子苦笑发问。

众人闻言尽皆摇头,众人所学大多为儒家典籍,儒家推崇道家,并不记录佛家之事,故此众人对佛家教义了解不多。

“原因甚多,显者有二,一者,我道家认为人分贵贱,而佛教宣讲众生平等。世间贫苦人多,仇富者更甚,无人愿意承认自己低人一等,故此纷纷信佛,求得心中平和。可是贵贱之分确实有之,骏马日行千里,黄牛日行数十,此乃父母所给,天生差距,由不得你闭目不见。好在阴阳均衡,互为转化,黄牛若是自知不如骏马,当以数倍之功以勤补拙。不过若它认为自身与骏马平等,骏马行一日它也行一日,它将永世不得超前。可怜世人愚昧,自闭其目,不肯面对。”青阳子摇头长叹。

青阳子的一番话令莫问收获良多,世人都不愿承认自己不如他人,由此固步自封,不知以后天之勤补先天之拙。只有正视差距,才能奋蹄直追,与他人并肩甚至是超越他人。

“二者,仙道贵生,修道之人喜生恶死,追求今世永生。而佛家倡导世人寄希望于来世,今生逆来顺受,如此一来便为官家所喜,并大为宣扬,更有迎风文人,杜撰妄语,世人听得妄语便会安分守己,哪怕受苦挨饿也不讨要公平。”青阳子摇头之后再度开口,“道人为得长生,需采药炼丹,服气打坐,学习符咒,驱邪积德,这些事情坚持下来好生辛苦,常人无法耐受。而佛家不用这般,只需居家念佛,来世就能享受富贵,如此简单,哪个百姓会不喜欢。殊不知有几人能有来世,有谁见过西方净土,又有谁能不劳而获。”

“道长所言极是,不过晚辈曾亲眼见过高僧舍利。”黑脸少年心中还有疑问。

“很快你等便要学习服气之法,若体内灵气聚集,火化之后便有灵晶。我道门弟子若不是看重遗蜕入土存留,火化之后可灵晶遍地。”青阳子平静的说道。

“忠臣不事二主,贞妻不侍二夫,世间诸事,法理相通,你等既入我上清一派,万不可三心二意,骑墙随风势必左右不得。”青阳子再道。

众人闻言齐声应是。

“敢问道长,日后若是遇到佛门僧人,我等该如何自处?”莫问抬手问道。

“一视同仁,切莫心存敌意,寻衅刁难。只是我上清法术万万不可再让他们学了去,三清之中只有上清一派的法术他们不曾学得。”青阳子缓缓摇头。

莫问闻言连连点头,先前那年轻的僧人曾经救过他,若是见面就动手实在说不过去。

“你们的道衣早已准备妥当,今日先行穿戴,演练礼仪,免得明日手忙脚乱,衣衫不整。”青阳子带着众人离开东殿向外走去……

第十九章 换上道袍

出得殿门,只见大殿外已经站立了六男一女七位道童,年纪都在十三四岁上下,个个手托木盘,木盘上整齐叠放着崭新的道士穿戴以及鞋冠,见到这些众人尽皆面露喜色。

“各自回房更衣,他们会告诉你们如何穿戴。”青阳子冲众人摆了摆手。

众人答应一声转身回房,七位道童分别跟随。

“小道长,为什么我们的衣服颜色与你们的不同?”莫问接过道童递过来的袍子,这件袍子为浅蓝色,斜襟布扣,用料考究,背部绣有黑白太极,前摆彩刺五行八卦,肃穆之中尽显飘逸,庄重之下暗蕴玄风。

“我穿的这是入门的海青,您这件是正式的道袍。”小道童出言解释,脸上羡慕之意明显。

莫问闻言点了点头,他们是经过严苛的筛选作为上清准徒留下来的,身份的特殊令他们可以直接穿戴道人的道袍。

道童服侍莫问更衣,与此同时向莫问讲解衣带的捆扎方法。随后便是换鞋整冠,鞋子为黑底布鞋,轻便跟脚,道人只在正规场合佩戴冠帽,平日只戴头巾,由于次日要进行入门礼仪,无量山为众人准备的是正规的黄冠,这是道人最常用的一种道冠,之所以称之为黄冠并不是因为道冠本身为黄色,而是黄老之冠的简称,将头发盘挽之后戴上道冠,整装才算结束。

佛家弟子并不认同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毁一说,他们对身体并不看重,故此佛门寺院一镜也无,但道家受儒家影响深重,重仪重表,故此道观之中多有铜镜,穿着妥当之后道童取过铜镜为莫问映照,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莫问感觉有几分陌生,先前他读书学文为的是争取功名,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穿上道袍成为道士,短短的数月时间由学子成了道人,这种巨大的转变令他感到如同做梦。

“道友,道袍尺寸鞋子大小可还合适?”道童放下铜镜开口问道。

“很好,多谢小道长。”莫问拱手说道。由于他们辈分不定,故此并不能按照无量山的辈分与人称呼。

“入了道门就不能拱手了,要稽首,这个明天你一定会用到……”

“是不是这样?”莫问右手握住左手拇指,左手握住了右手手背,在清平城的时候他曾经见过那个年轻道人做过这个动作。

“正是,师傅说稽首的动作寓意阴阳环抱,大道圆通。不过你刚才的姿势不对的,稽首分为三种,与外人打招呼时双手与颌同齐,与道家平辈见礼双手与心平齐,与长辈见礼要躬身与膝平齐。”小道童示范的同时做着解释。

“受教了,多谢小道长指点。”莫问出言道谢。

“道友千万不要客气,这是我们分內之事,日后若有差遣可随意叫我,我叫清风,你以后喊我名字好了。”小道童摆手说道。

“同门修行,当互相礼敬,我怎能差遣于你。”莫问连连摇头。

“道友乃上清准徒,日后遍习上清各派妙法,若有机会稍加点拨一二,清风便受益不尽。”小道童恭敬的说道。

“那是自然。”莫问点头说道,小道童的恭敬令他明白自己等七人与寻常道人确有不同,严苛的六关筛选之后他们享受的待遇要高于寻常道人。

“道友,这是拂尘,左手持拿,需要斜捧。拿有拂尘的时候可以行单手礼。”小道童见莫问没有拒绝,满脸喜色的教他持拿拂尘。

“小道长,我曾经见过僧人也拿有拂尘,怎么拂尘是佛道通用的器物吗?”莫问疑惑的问道。

“先前好似不是,我听师傅说拂尘是我们先用的,后来被他们学了去。”小道童说道。

“小道长,还有什么需要指点的吗?”莫问再问。

“道友地位尊崇,我一海青晚辈怎敢指点,没有了,请道友出门,青阳子师叔还在外面等你们。”小道童拿起木盘侧身让路。

“小道长,你入门多少时日了?”莫问迈步前行。

“回道友问,我入门两年了。”小道童说道。

“似你这般需要何时才能修行法术?”莫问随口问道。

“道人不分年纪大小,入门需要三年杂役,随后是三年诵经,还有三年打坐,到得第十年才能接受验考,通过之后才可学习练气法门。”小道童脸上既有沮丧又有神往。

莫问闻言缓缓点头,怪不得先前筛选如此严苛,原来众人较之寻常道人省去了九年的前期奠基,寻常道人是育芽成苗,十年才得成材,而他们则是选良木接灵枝,三年便要出山,如此急促激进难怪对弟子本身的品格和悟性要求如此之高。

想及此处,莫问心中不由得泛起了疑云,上清选徒为何如此匆忙,难道三年之后会有大事发生?

回到东殿门口,换上了道袍的众人已经到齐,莫问见状急忙快步上前,进入队伍。

青阳子检视过众人的穿戴之后,带着众人向西走去,行走之间随手指点路旁的庭院,无量山除了三座主殿之外在山体阳麓还有很多的小院落,这些院落住的都是本派的老年道人,并非所有道人都有机会修习法术强身健体,大部分人受天赋所限,只能止步于做醮道场,终身不得书写符咒降妖除魔。这些人年纪大了之后无法按时早课晚课,便被掌教安排在向阳温暖的庭院颐养天年。

莫问听得青阳子的介绍暗自点头,在此之前他对道家知之甚少,正式接触之后最先感受到的是道家的等级观念明显,皆有傲气在胸,心存善念却不腐仁,这些庭院的存在令他对道家的认识更进了一层,那就是道家与儒家一样,极重孝道。

据青阳子所讲,无量山共有道人一百多位,掌教玄阳子对上清经典研习最为精深,日后便会由他为众人讲授上清经文。另外还有五位他派掌教会陆续来此教授众人练气法门,武艺轻功,丹药医术,画写符咒以及起坛作法五种道法技艺。

众人闻言尽皆喜不自胜,唯有莫问皱眉摇头,虽然这些道法技艺令人神往,但给予众人的时间太少,三年之中要学习包括上清经文在内的六种道法技艺绝非易事,授道者严厉与否暂且不说,三年六艺中途还要接受三关考核,时间紧迫各派掌教授道之时定会极为迅速,天资不足者根本无法以勤补拙加以领会。

路上偶尔会有道人经过,这些道人看向众人的眼神还算和善,不过也有个别道人眼神之中带有妒意,不管何门何派都是良莠不齐,况且这些道人入门时也没有经受像莫问等人如此严苛的筛选。

无量山有诵经的经堂,有习武的场地,也有存放道家法器的剑楼,道家弟子行走江湖只能选用两件兵器,一是拂尘,二是长剑,剑为君子之器,不戒杀亦不枉杀。至于作法所用桃木剑,金钱剑等器物只是用来对付妖魅邪物,与人动手并不使用。

除此之外无量山的道人也修习武艺和符咒之术,上清诸派所修法门其实大致相同,但各有所长,邀他派掌教前来传授技艺除了让上清准徒所学皆为上乘法术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若准徒未能通过最后三关考验,落选之后可任选一派前往修行,这些人虽然落选却是各派掌教争抢的良才,他们尽学上清诸法,天资聪慧,心性仁善,假以时日定是一派掌教。

“老爷,老爷。”众人游至山腰时,西侧饭堂传来了喊叫声。

莫问闻声回头,只见来人竟是老五,此时正是起伙时分,老五腰捆围裙,手拿大勺。

青阳子见状知道他们主仆二人有话要说,带着其他人缓步离去。

“老五,没人欺负你吧?”莫问不无歉意的问道,自己修行道法,却将老五弄成了厨子。

“没有,我在这儿好的很。”老五上下打量着身穿道袍的莫问。

“真的?有人欺负你你就告诉我,咱们走。”莫问冲老五说道,没有人不喜欢修行法术高人一等,但这些绝对不能建立在老五受气的基础上。

“他们知道咱俩的关系,加上我会做饭,他们都对我好得不得了。”老五咧嘴笑道。

“那就好。”莫问点头说道,事实上他和老五已经家破人亡无处可去了,真的离开这里他都不知道去哪儿。

“五哥,菜糊了。”二人说话的空当一个灰头土脸的小道童跑出来冲老五喊道。

“老爷,我先回去了。”老五闻声调头就跑,莫问站在原地暗自点头,看来老五说的是真话,两天不到他就被委以了操勺“大任”,还当上了“哥”。

老五走后莫问快步跟上了青阳子等人,此时青阳子正在向众人解释上清一派本不禁荤腥却为何不吃牛,狗,虎鱼和大雁,只因为这四种动物分别具有忠义孝贞的品格,道人敬其品格,故此不食。

走到大殿外众人就调头了,此时大殿里有道人正在晚课,不便打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0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紫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