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紫阳_分节阅读_第171节
小说作者:风御九秋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68 MB   上传时间:2015-05-09 20:06:15

莫问疲惫之下睡的正酣,闻声醒转过来。直身站起,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位斜捧拂尘的红面老道,此人年纪当在古稀上下,须发多白,身形高大,道袍老旧,颇有长者之风。

“福生无量天尊,上清宗天枢子有礼。”莫问冲那正在打量他的老道稽首行礼。

“好说,好说。”赤阳子冲莫问点了点头,转而环顾四周训责赵灵妃等人,“我们寻找天枢道友只为询问消息,你们环绕围困如同防贼,是何道理?”

赤阳子在玉清派中辈分不低,深具威望,几位晚辈闻言低头受训,不敢言语。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乃玉清派主持,此行由贫道领队,晚辈失礼在前,贫道代他们向小道友赔罪了。”赤阳子冲莫问稽首。大的道观之中除了掌教还有主持,掌教是教派的领袖,通常不管俗事,一心钻研本派玄妙法术。主持大多是掌教的师兄或师弟,负责整个道观的大小事务,令掌教可以专心参阴阳悟大道。

“赤阳真人言重了,贫道感谢惶恐,奈何贫道乃上清准徒,辈分不定,恕贫道不能施晚辈礼节。”莫问平身还礼。

“想必小道长已经知道敝派绝情子之事,还请小道长将此事前因后果详说与我们,可否?”赤阳子和声说道。

莫问闻言点了点头,规整了思绪之后从容说道,“此事说来话长,当从贫道艺成下山说起,贫道同门七人,艺成下山之后各有去处,贫道去了晋国西南边陲的蛮荒之地,自那蛮荒之中寻药炼丹,一日自蛮荒一山洞之中偶见一具坤道遗蜕,此人年纪当在三十岁上下,身边无有法印,贫道通过其残留的道袍碎片发现此人生前当是玉清座下,贵派九龙鼎就在那山洞之中,贫道发现九龙鼎之时,那鼎器之中还有一些银色丹丸。

得了那丹鼎之后,贫道就一直带在身边想要归还玉清宗,但贫道并不知道这丹鼎是玉清哪一派所有,还之无门,加上贫道这几年一直忙于统领赵军收复东北三郡而无暇抽身,便未曾还回。

十一日之前,贫道于勼城偶遇蟊贼,九龙鼎被偶然路过的绝情道长所见,绝情道长言之那九龙鼎是贵派事物,且误会贫道一直有心窃居,实则贫道东征之时所用补气丹药皆出自天璇子之手,想我身居军营,哪里能够静心炼丹。

贫道当日未曾与绝情道长多做解释,一心想交还九龙鼎,便要绝情道长出示箓牒,绝情道长答曰出门时很是仓促,未曾带在身边,要贫道与之一同前往贵派亲送九龙鼎,此法自然最为妥当,但贫道有要事在身,无暇抽身,斟酌过后请绝情道长写了收书加盖了法印于我,贫道将那九龙鼎交给了绝情道长,随后离开了勼城,自此之后没有再见到绝情道长。”

莫问说完,赤阳子面色凝重久久未语,良久过后方才出言说道,“可否请收书一观?”

“那是自然。”莫问自怀中取出了那封书信迈步上前递给了赤阳子。

赤阳子抬手接过,待得铺展开来立皱眉头,那封书信上的字迹大部分已经斑驳脱落,只有上首的几个字尚能分辨。

“这收书贫道一直贴身保管,怎会出现这种情形?”莫问见状亦是大惊。

赤阳子挑眉看了莫问一眼,抬手冲身边众人说道,“你们来看,这是不是绝情子的笔迹?”

玉清众人闻言上前围而观之,片刻过后尽皆摇头。

“贫道交还九龙鼎时有‘宾归’酒肆的小厮和两名食客亲眼所见。”莫问隐约感觉到事情诡异,急忙出言补充,当日他并没有见到绝情子亲手书写收书,绝情子是自外面写好带回来的。

“那座酒肆早已经被烧成了一堆废墟。”赵灵妃冷哼。

赤阳子抬手示意赵灵妃稍安勿躁,转而捻起纸上残存的粉末凑鼻闻嗅,“是米汤。”

“赤阳真人明鉴,这书信绝非贫道伪造,这上面有法印为证。”莫问喊冤,米汤研墨书写的字迹是保存不了多久的,米汤干透之后会自纸上脱落下来,令得字迹消失。

“你杀了绝情师兄,取其法印,伪造文书又有何难?”一粗壮道人冷哼说道。

“你何时才能改掉这妄自猜测自作聪明的恶习?你焉知真相就是你想的那样?”赤阳子不留情面的训斥那说话的道人。

赤阳子在玉清派大有威严,那道人闻声立刻低头,不再多嘴。

赤阳子转头看向赵灵妃,“火。”

赵灵妃急忙自怀中取出火捻,拔开套木,迎风晃燃,赤阳子凑近火光,透纸观看,米汤虽然脱落,却在纸上留下印痕,由于时日尚短,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字迹。

“虽不是绝情子亲笔,却是他的语气。”赤阳子面色阴沉,“他右手曾经折断过,这法印略微偏移,当是他亲手加盖。”

众人闻言皆不接话,事情到得此时已经真相大白,莫问确实曾经将九龙鼎交给了绝情子,是绝情子临时起了贪念,想要毁灭证据独占九龙鼎。

赤阳子将那张收书缩捏握碎,“这个混账东西。”

莫问也没有接口,虽然有证据证明他将九龙鼎交给了绝情子,但是整件事情还是因他而起,绝情子死了,九龙鼎自然也丢了,他脱不得干系。

“绝情子死于十日之前,尸首于勼城北方十里处被人发现,其魂魄也遭人灭杀,当是死于道门中人之手。”赤阳子转头看向莫问。

“贫道那时已然在燕国境内。”莫问出言说道,天下修行之人多如过河之鲫,谁见到九龙鼎都会想要占据。

“绝情子身上有两处伤口,为单刃兵器所留,此事与天枢道长无关。”赤阳子看了一眼莫问的兵器摇头说道。

莫问闻言心中一凛,他的兵器虽然使用剑鞘,却是单刃黑刀,是纯属巧合还是有人恶意陷害?

“三清同气连枝,小道长乃上清翘楚,玉清座下总要顾及香火情分,但小道长得了九龙鼎多年,一直不还有些于理不通,贫道也不难为你,你当好生思想,静心修德。”赤阳子冲莫问说道。

莫问闻言大为冤屈,对方的言语明显带有不满,但他当年并不知道九龙鼎如此重要,况且就算有心交还也不知主人是谁。

“走吧,再回勼城细细察访。”赤阳子转身向北掠去,众人愤愤的看过莫问,跟着赤阳子去了。

看着玉清众人离去,莫问心急如焚,赤阳子之所以不为难他是因为顾及到香火颜面,还有就是认为他的兵器与凶器不符,但事实并非赤阳子认为的那样,他的兵器正是单刃长刀。

知道他所佩为刀之人不在少数,玉清派早晚也会知道这一点,倘若今日不将话说清楚,玉清派一旦得知真相,势必会认为他有心隐瞒,届时他将百口莫辩。

可是一旦追上去主动坦白,又有画蛇添足欲盖弥彰之嫌,对方为了验证他的话,势必会要求他回到勼城,甚至会让他重走老路,此举将耗费大量时间。

说,则耗费时日。不说,埋下祸根。

斟酌良久,莫问纵身南下,阿九为第一,其他所有事情一律为此事让路……

第二百七十四章 蝙蝠东南飞

南下途中莫问想的是此事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抢走九龙鼎故意诬陷他。

巧合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时下道人炼丹成风,九龙鼎又是炼丹神器,谁拥有了九龙鼎就可以熔炼丹药快速提升修为。这样一件神器谁见到了都会想要占有。但是此事有疑点,那就是绝情子死于刀伤,道家认为刀为霸凶之器,剑为君仁之兵,道士很少有用刀的,为何杀死绝情子的这个人偏偏用刀?

要说是有人抢走九龙鼎之后诬陷他,这种可能性也有,先前落脚的勼城位于多国相接之处,人多眼杂,消息走漏的很快,有人闻讯而至,杀害绝情子抢夺了九龙鼎,为了防止遭到玉清派的追杀,故意留下了线索将嫌疑转嫁到他的身上,这也合情合理。

斟酌良久,莫问还是倾向于后者,感觉是有人故意害他。他做出这样的判断还是因为兵器,因为用刀的道人实在是太少了,不可能这么巧让绝情子碰到。

事情的经过应该是绝情子临时起意想要独占九龙鼎,于是以米汤研墨,请他人代笔写了那封收书,事后为了杀人灭口,放火烧毁了那家酒肆,在他离开勼城想要北上远走高飞的时候,杀人者赶了过来,在城北拦下并杀死了他。

绝情子是紫气高手,对方用了两刀取他性命,倘若是寻常人化妆偷袭,哪怕一击得手,绝情子有了防备之后此人也没机会补上第二刀,故此可以推断出杀死绝情子的人也是渡过天劫的高手,可以与绝情子正面为敌。

此外他当日是中午将九龙鼎交给绝情子的,绝情子于第二天遇害,这之间间隔了一个对时,倘若对方原本就在勼城,完全不必等到第二天再动手杀死绝情子,当天杀死绝情子可以更好的嫁祸给他。由此可见这个人是得到消息之后从外地赶过去的。

勼城这样一座边关贸易城池,势必潜伏有各国的探马,探马听到风声之后通过海东青可以将消息很快传回本国。一天的时间海东青可以飞到九州任何国家,但紫气道人却无法像海东青那样行动迅速,故此较远的晋国和燕国可以排除,因为他们哪怕得到消息也来不及赶来。代国也可以排除,代国此时属于穷乡僻壤,境内几乎没有道士。

去除了这三国,就只剩下凉国和赵国,凉国偏距西北,距离位于正北的勼城不过一千多里,而赵国更近,勼城本来就是赵国的一个关外城池,由此可以判断出杀人者来自赵国或者凉国。

确定了这一点,就只剩下最后一点了,那就是此人知道他所用的是单刃黑刀。莫问首先想到了刘少卿,但随即就自行否定了,刘少卿此时想必已经达到了紫气修为,其隐身法术已然炉火纯青,他要杀死绝情子根本就不用两刀。

排除了与之交恶的刘少卿,就只剩下了赵国众人,当年他为了争夺护国真人之位,得罪了赵国很多佛道中人,这些人曾经在皇宫中见过他拔刀,知道他的底细,也恨他入骨,有嫁祸他的动机。

想通了这一点,莫问暗道糟糕,此时他和赤阳子等人就在赵国境内,倘若那真正的元凶见赤阳子等人北上,势必会想方设法的提醒他们,赤阳子等人若是受到提醒会立刻调头来追。

元凶见到赤阳子等人北上,定会设法打听玉清派没有与他为难的原因,倘若知道是因为兵器的缘故,只需一句话就可以让赤阳子等人调头。此时留给他的时间就是元凶设法靠近玉清派众人,打听消息,出言提醒这个过程,对方要做到这些可能只需要一刻钟,但是要想做的自然流畅,不让玉清众人起疑,至少也需要一到两天。

在这一到两天的时间里,他必须尽快赶路,与玉清众人拉开距离。

打定主意,莫问立刻开始加速,玉清众人离开时他曾经留意过众人的身法,赤阳子虽然道行不浅,身法却是平平,其他人也不会快过他,但赵灵妃的身法很快,倘若被她咬住,很难将其甩脱。

南下途中,莫问一直将灵气催到极限,拼命赶路,对方得到消息再行调头,双方最少已经拉开了两三千里的距离,但是这个距离是不够用的,因为他要前往多处禁锢查看情况,路线是之字形的,而对方倘若南下会是直线追赶,双方的距离会越拉越近。

疾行一夜,莫问赶到了另外一处禁锢所在的天坑,天坑位于季亭山中,有百丈见方,深不见底。

到得此处,莫问立刻纵身跃下,快速落向谷底。

越往下行光线越暗,莫问接连闭眼适应黑暗,片刻过后终于触到了禁锢屏障,凌空站立屏障低头下望,下方两丈就是谷底,谷底有着不少积水,积水之中漂浮着落叶,好在积水不浑,落叶不多,可以清楚的看到水中的森森白骨。

这处禁锢有积水和落叶,表明没有生命的东西是可以进入屏障中的,表面上看属于较为仁慈的禁锢,实则这处禁锢也很是恶毒,因为自下方向上看,外面的天空只有枣核大小,身处此处,需要时刻承受莫名的压抑,而这种压抑可以将一个神智健全的异类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疯子。

确定阿九不在此处,莫问自无形屏障上踩踏借力,凭借屏障的反弹之力快速拔高冲出了天坑,出得天坑深深呼吸,还是外面广阔,呼吸都是顺畅的。

排除了一处,莫问立刻奔向另外一处,这些惩罚异类的禁锢太过恶毒,犯了错接受惩罚没什么过错,但惩罚不能是这种方法,这些禁锢简直可以用惨无人道来形容。赶路之际莫问暗自计较,若是有朝一日能够说话做主,一定要将这些禁锢尽数废除。

出得季亭山时是上午辰时,莫问东行了一个时辰,到得人多之处便改了方向,向南行进。到得无人处方才继续向东。这一举动大有深意,不能让玉清派众人摸清他的行动轨迹,不然他们循着路线见到那些禁锢之后会心中起疑,万一发现端倪找来一本清羽集成,立刻就会猜到他在干什么,届时他们就可以随意选择一处禁锢设伏等待。

必须让玉清派的人知道他一直向南走,只有这样,玉清派的人才会跟随南下。倘若彻底隐去行踪,玉清派的道人失去了线索会另想他法,届时就有可能出现未知的变故。

在躲避的同时他必须保证玉清派的人追他不上,与此同时还要让玉清派的人能够打听到他的行踪,始终要拿捏带着对方走,却不让对方追上的尺度。

要拿捏这个尺度非常困难,但是再难也要拿捏,他此时行的很快,对方势必怀疑他是因为心虚而故意躲避,但是只要对方没有追上他,他的急行就有很多合理的解释,对方不能因此而为他安戴罪名。可是对方一旦追了上来,他若是再跑就会坐实杀人的罪名,对方可以采取任何方法阻拦甚至是攻击畏罪潜逃者。

接连数日,莫问一直之字形南下,由于需要东西走出很多弯路,他心中越发焦急,倘若他先前估算的时间和距离没有大的偏差,玉清派的人此时距他已经不远了。

果不其然,两日之后莫问发现了赵灵妃的身影,所幸赵灵妃并没有发现他。

赵灵妃追来其实是件好事,这表示玉清派的人跟着他南下了,赵灵妃的身法在玉清派算是上流,她孤身前来,表明玉清派的追兵尚未跟上。

他明我暗,要想存心躲避并不困难,又寻了两处禁锢,阿九都不在那里。

到得正月十三,莫问发现玉清派的大部队跟了上来,玉清派并不只有那六个紫气道人,几乎每隔几十里就能见到一个,至少也有十余人。

见到追兵到来,莫问只能暂时潜伏,待得追兵过去方才前去寻找那处名为荆谷的禁锢,这处禁锢外围有着成片的荆棘,以凌波之法踩踏荆棘到得荆棘正中的那片区域,再度失望,这里也没有阿九。

此时距离淮安已经不足两百里,莫问有心前去与老五会合,但玉清派众人此时也应该在淮安,贸然前去有可能碰个正着。

小心的迂回到淮安城外自暗中隐藏观察,玉清派的道人并没有离开淮安南下,想必是在淮安城打听他的消息,如果打听无果,就会在淮安滞留寻找。在淮安停留的时间越长,对他就越不利。

耐心的等到夜幕降临,莫问绕到了淮安城南侧,自距离城池二十里处的山峰放了山火,黑暗之中山火很是明显,莫问放火之后自山巅寻了一处隐蔽地点遥望淮安城。按照他对老五的了解,老五一定会提前赶到此处等他,此时应该就在城中,白日里那么多的道人自淮安城打听他的消息,老五不应该没有耳闻。

山火燃起之后,城中出现了大量道人,自房顶屋檐频频借力掠向东西北三处大肆搜寻,却唯独没有人向着火处赶来。

那些玉清道人都是聪明人,见到南山着火,首先想到的就是调虎离山,故此他们反其道而行之。老五不聪明,他见到南山着火,首先想到的就是老爷召唤,大火烧起不久,一只巨大的蝙蝠便自城中快速升空展翼南飞,片刻过后到得着火山峰。

莫问待老五飞至,踏地凌空落于蝠背,躺卧下来长出了一口粗气,“往东南飞……”

第二百七十五章 咬死灰鹤

这十几天里,莫问一直在之字形南下,既要搜寻各处禁锢又要躲避玉清派的追赶,到得此时已经精疲力尽。

“老爷,这帮家伙为啥追你?”老五变出个人头。

“说来话长,尽快离开这里,我为你指引路径。”莫问说道,那些玉清派的道人已经发现他坐着巨蝠飞走,正在后面大声叫嚷着拼命追赶。

老五闻声变回巨蝠脑袋,震动肉翼向东南方向疾飞。

莫问躺在巨蝠背上没有起身,哪怕玉清派的人知道他是故意装聋,他也不能表现出知道他们在后面追赶,此事终究要有个了断,早晚要面对玉清派众人,需留下见面的余地和说辞。

淮安位于南方和北方交界处,气温仍然很低,故此老五并没有飞高,一直于山野上空飞行,半柱香之后将玉清派众人甩脱,三更不到便赶到了其中一处禁锢,这处禁锢位于江河交汇处的一座孤峰上,环绕孤峰三周,不见阿九,莫问示意老五回到岸边暂作休息。

“老爷,他们为啥追你?”这个问题老五两个时辰之前就问过了,但一直没有得到莫问答复。

“还记得我在蛮荒得到的那只丹鼎吗?”莫问走到河边掬水解渴。

“不会是因为我吃了他们的丹药吧?”老五皱眉咧嘴,莫问寻到的那只丹鼎里有银色丹丸,他当年曾经偷了一颗,在建康遇难时吞掉了。

“跟你没关系,那只丹鼎是玉清派遗失的重宝九龙鼎,前段时间我遇到了玉清派的道人,将那丹鼎交给了他,未曾想那道人中途遇害,丹鼎被人抢走,玉清派得到消息要问责于我。”莫问简略解释。

“那人是你杀的吗?”老五走到莫问旁边低头饮水。

“不是。”莫问摇头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0页  当前第1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3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紫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