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帝_分节阅读_第292节
小说作者:荆柯守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6.05 MB   上传时间:2016-06-15 20:37:21

  茶过三巡,谈起过往的事,戏志才笑问荀彧:“昔时董卓当权,荀公弃官归乡,曾对家乡父老劝言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天下有变就常受兵灾,应早早离去不宜久留,现在又如何?”

  “主公一至,自是不同。”荀彧笑地说着:“这是主公的大德大运,天下气运在人,有圣人至,岂能不改?”

  说罢,又说:“你喝多些酒,我看还是要多会——上乐!”

  于是在乐声中,继续说着:“连续两年天下大旱,流寇四起,盗贼蜂拥,颍川郡却连连两年丰收,甚至豫西自去年开始,同是丰收,豫东、荆北今年要是能稳固下来,一个半州的稳固基业,席卷天下之势就成。”

  戏志才笑了笑:“荀公忘了洛阳?”

  “军事非我所长,能否取之,不便妄言。”荀彧一丝不苟说着。

  喝了几杯,戏志才问:“去年春时我在荆北病重,曾以后事托付文若,让你转交主公,这封信还在否?”

  “在。”荀彧一排规整的书架上找到一封帛书,递还给他,时隔一年,锦袋封口完好无缺:“听闻主公亲自赶去荆北救治,必不需要了,等你回来亲自转交就是。”

  戏志才捏着这只锦袋,笑了笑:“荀公果是忠实君子,不过现在这信却是无用了。”

  说着取出帛书置在火盆中。

  荀彧不以为意。

  荀攸却意识到什么,目光一闪:“这时无用,你当初交代可是与太后有关?”

  戏志才摇头:“你猜对了一半。”

  至交好友之间,又都是极聪明,荀彧想到也不掩着藏着,嘿黑一笑出声:“天子?”

  戏志才就不再回答,又说起一些闲话,看着荀彧:“若主公迎的是天子……我说的不是少帝,不是献帝,甚至不是现在洛阳不知哪里找来的宗室,而是说天子,荀公以为如何?”

  荀彧沉吟良久,才缓缓说:“自是以天子为尊。”

  “君不畏死乎?”

  “谋国者不暇谋身,若是迎立而又篡。”荀彧皱眉想了想,叹一口气:“失信于天,族运跌宕,将来死的是子子孙孙了。”

  戏志才笑笑不言,当初的这封密信中,自己对主公两道建议,一是绝不要迎天子,二是局势坏到非迎不可,他日请诛荀彧。

  人人都有自身道路理念,出类拔萃者的更是理念坚定,不轻易为外物所动摇,哪怕友情也不能阻止。

  戏志才当初病重自忖无幸,唯一留的一线生机就是将信托由荀彧转交,选择权留在荀彧自己手上。

  但这信,似从未被启封过?

  帛书在火盆中化烬,丝质的质料燃烧后,散发一种焦糊味,气氛一时肃然,荀攸当即笑着:“你这家伙却是奢侈啊!”

  “呵,主公兴办了六十三家造纸坊,普及造纸术,怕什么……”戏志才这样说着,三人都笑起来。

  “主公不忘文事,以颍川郡曾被流寇攻破、书卷散佚为由向各家求阅私人藏书,此举实是效仿光武旧事……”

  这个举动是有时代特征。

  东汉地方学风远胜前代,别说还真的不少有名的藏书馆,中原荟萃之地更是聚集了天下书藏,当这时造纸术并不普及,大多数书卷还是竹策卷筒形式,都是各家门阀才建的起。

  书的丰富程度和教育息息相关,官学、汉代私学也遍布中原各地,尤其颍川最盛时,许多名士大儒都设馆授徒,主要以法律、经学为主,间或传授政治经验,这是延续汉武帝以来外儒内法的传统。

  像是“颍川四长”之首的陈寔以宽厚长者而闻名,以尊重态度劝谕感化“梁上君子”的典故便是出于他,可惜主公来颍川晚了两年,没机会见到,在四年前陈寔去世时“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可见整个阶层的学风。

  两年间,豫州各地纷纷将书卷转录在轻便的白纸上,这纸是官府免费提供,条件只有一样——顺手多抄一份副本,转献许昌兴建的大图书馆。

  至开春破曹夺回豫东后,这献书活动达到高峰,许昌藏书破十万卷,据说达到了洛阳的三分之一。

  这时天下大乱,能不破坏书籍都是少见,地上人更不在乎下土的文化保存,坚持扩大书藏的只有刘备一家。

  原本观望的门阀也是心动,认为刘备文武并重,英气和雄气兼有,堪称当世英雄,有三兴汉室之气象。

  荀彧、荀攸在去年时投靠只是一个风向标,真正引人归服的还是文明洪流之下的无形气运。

  围绕着这事也聊了几句,但戏志才一向藐视门阀,就对二荀等少数人看的入眼:“说起来,近来不闻枣大人的音信,屯田的事,他做得如何了?”

  这说的是去年随荀彧一起投效的枣祗,颍川阳翟名士。

  在叶青支持下,他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把招募到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

  这事一开始就被大部分根基于土地佃民的豪强敌视,却在叶青强硬手段下推行开来。

  颍川方面在对朝廷的上表,和发布的州榜中都声称:“安定国家的根本大计,在于强兵足食。过去秦国的执政者由于重视了农业生产而统一了全国,汉武帝因实行了屯田政策而巩固了西域的边防,这是前人留下的好经验,今天下动荡,四夷窥伺,应当以此为国策。”

  董卓当然不理会这篇,但在海内诸侯和有识之士中却引起轰动。

  戏志才也来了点兴趣:“上次听闻袁绍和曹操多次征辟他,许以太守一职?”

  “他都拒绝了,许昌试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以此大功在三天前已被主公任命为屯田都尉,主持全州屯田事。”荀彧说着,想起上次见他浑身粘泥的样子,也不由失笑:“他一直就喜欢农桑事,这种才能,天下独具。”

  戏志才举酒:“无论性情、理念、专长、出身如何,能得遇主公,随以三兴汉室,功垂青史,荫蔽子孙,真是让人觉得幸运的事。”

  荀攸摇晃着杯中酒水:“荆北和豫东不必说,便豫西也少不了祟鼠,明暗抗拒,正好杀一批。”

  这两年间豫州府的政治团体已初步成型,群英荟萃,面貌崭新,朝气蓬勃,最重要群狼环伺的危局下撑了过来,还能稳固上升,这就锻炼出横扫群雄的自信。

  戏志才心中庆幸,幸亏主公所迎不是天子……

  太后的身份,又无古时娲皇的法力,单纯依靠体制,注定不可能单独掌权,这就使主公团体在内部无可挑拨。

  否则这政治团体,只怕真会发生分裂。

  反之只要凝聚一心,别说是内部一些地方豪强,就算外部曹操、董卓、袁绍、孙坚……凡是阻挡这一新兴团体上升道路,都是他们的敌人。

  荀彧考虑着说:“太后驾临巡视,费用上又要多一笔开支,现在财计虽紧张也得挤出这一笔,这是使地方人心归汉。”

  “我看未必,一些土豪在地方土皇帝当惯了,对州府改革政令理都不理,你想让他甘心头顶上多一个太后?”荀攸更相信老祖宗荀子的人性本恶论,将酒一饮一尽:“等着看吧,跳出来作死的总少不了。”

  “嘿嘿,你说的是!”戏志才冷笑一声,也把酒一饮而尽:“可主公早有预料,今日宴尾,这话说的连我寒毛都竖啊!”

第0386章 巡视

  五月,天旱无雨,农事损折,兵事密集。

  颍川阳翟

  田间小麦接近成熟,一片片甚是好看,乡民忙碌其间。

  一处庭院,临近小湖,清波涟漪,船自漂流。

  扁舟上有着几人,中间两人却是点茶,一丝丝香气弥漫,一人抿了一口,叹地说着:“周礼言浆人供王之六饮,一曰水,二日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尚未见饮茶。”

  “今定侯推广,人人效法,饮茶风气当兴。”

  原本历史上,汉时饮茶不过少数,风气之兴,始于唐代,盛于宋,而且早期都是煎茶。

  叶青自是早早把茶叶炒制,弄出了与现代无异的喝茶法。

  “水镜先生,不仅仅是茶,定侯与诸道都有涉及,造纸,印刷,蒸酒,炼铁,水车,件件都大益世道,真是奇哉!”对面一人双目炯炯,叹地说着:“莫非青烟出于白兔,果真有天命乎?”

  这二人一个是司马徽(水镜先生),一个是庞德,都是名士,听了这话,司马徽默不作声,只是远望湖面,许久,才说着:“德公,我早就观汉家龙气有变,未来百数年战乱不休,本向避向荆南。”

  说着,此人就是一叹:“现在情况,就应了此相!”

  幽州

  刺史刘虞和蓟侯公孙瓒小规模内讧,而公孙度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随之不久就自立辽东侯,以藩国形式割据,脱离了幽州体制,收容流民,整合军力,东伐高句丽,开疆扩土。

  冀州

  渤海郡守袁绍设计引公孙瓒南攻冀州,逼死刺史韩馥,又与公孙瓒讲和,自领冀州牧,大封袁系老臣,对原忠于朝廷汉将世家展开清洗,祸连万人。

  徐州

  曹操和陶谦在彭城大战,攻守双方兵力总计十万。

  扬州

  严白虎在吴郡举事,拥兵万人反叛,孙坚遣孙策率两万军征伐,自己移兵淮南,隔江坐观曹操和陶谦战事,图谋渔翁之利。

  “其中更有潜藏在水下洛阳危机、益州分裂、荆北暗流,争杀处处……每一方都蠢蠢欲动,龙气四起,欲逐真龙之躯。”

  “只是最近突发现其中竟有转机,虽依旧血光四起,龙气四散,却暗有汉室蛟龙再起——现在诸侯并起,声名最烈者不过几人,曰董卓、袁绍、曹操、孙坚、刘备……”

  “其中刘备拥豫州,又封荆州牧、定侯,一时青紫之贵,这传闻我也听说过,故专门探察。”

  “白兔山山体雪白,形似白兔,算是奇特,弥漫着一股淡红色的烟气,刘备祖坟在白兔山脚下,正浴此气,可虽不算普通,却仅仅只算是佳穴,荫子孙或能官至太守罢了。”

  “和现在气相完全不符,大惊下,我仔细观察,结果太后临许昌,现在滚滚气运流向这刘备,已有青气,或祖上灵佑,自有云气,这青烟真有玄异?”

  听到司马徽之语,庞德身子一僵,压低声音:“可是曹操这条蛟龙,并不逊色,我也观测过。”

  司马徽叹着:“那条龙气虽有大气运,却非正统,这点不可不留心。”

  庞德沉重地点首,一时两人无话。

  豫州

  官道修建的笔直宽阔,两侧是大片的麦田,小麦郁郁葱葱,将近收割,远远可以看到有三三两两的农夫在忙碌。

  一辆牛车慢慢行着,里面坐着一位高冠博带的老者,衣袍整齐,坐姿安详,还有个青年士子,恭谨侧坐。

  这时都在观看着农田,就听青年说着:“卢大人,玄德公治政有方,民安田丰,不愧是您的学生啊!”

  这老人正是卢植,他很有些安慰,却摆了摆手:“当年我也没有想到他这样有出息,哎……”

  正待要说些,突听远远有着号角,这是让人避让的意思,这青年士子顿时精神一震:“大人,是不是上前通报?”

  “不,先避到路边就是了。”卢植挺了挺身,说着。

  这青年有些失望,却还是让人把牛车赶到一侧空地等候,这里已集中了好几辆牛车了。

  渐渐,号角渐进中,一队队步骑汇成一片,列阵而行,一片赤甲,阳光下发出夺目光芒,让人看了就凛然敬畏。

  “天下强军呐!”避让的各人都啧啧称奇,叶青这些士兵个个身披甲(纸甲)不说,皆是一色脾寒,目不斜视,满身英武——这分明是百战老兵,精锐之士。

  所到之处,众人跪伏,卢植虽不下车,也不跪伏,怔怔着,不知有什么感想在内,出着神。

  不过此时叶青,却并不知道,他正在一辆车上阅着文件。

  带着太后巡查各郡县的屯田工坊情况,大军随行,这是一次威慑。

  自虎牢劫杀逃敌归来的三千骑军作前锋,张飞是大将,赵云、张方彪出任骑军副将。

  七千步卒、弓弩手中军,叶青自领,洪舟跟随,最中间太后鸾驾,小糜夫人在里面作陪……

  夏初的田野风光正好,水事稀少的缘故,林荫不比往年翠绿,田庄稼还是茂盛,洋溢着农夫的希望。

  但叶青知道,秋粮不能济夏急,地方建设、军队更换装备、连年战事,使得这段时间州牧的财政越来越紧张了,单这也能紧缩着撑过去,但发檄讨董在即,介时尽起大军征伐,花钱流水一样,这钱问谁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15页  当前第2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2/14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