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帝_分节阅读_第295节
小说作者:荆柯守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6.05 MB   上传时间:2016-06-15 20:37:21

  叶青打造的是“长车”,就是活动房子,只是开着半圆,算是露天办公室罢,此时端坐,一丝不苟的阅读着文件,而太后和宁姬的车架跟着长车背后,隔不过是数米。

  沿颍水一直向东,就巡视到了汝阴郡,汝阴郡地处豫东和豫西之间,今年开春自曹操手中夺回,就是太守荀攸治理,派他这样政军都通者,多半是因汝阴郡和江东接壤,要防备孙坚,现在还要加上刚进入荆北的袁术。

  现在上万大军巡视回程时,再渡颍水河。

  此时叶青正在长车内看着公文,有着批量造纸,竹简就渐渐退出舞台了,这给人的工作量就少了许多。

  “汝阴郡有周、钱、肖三见密谋反叛,张将军已率骑兵清扫。”

  “沿途也有几家土豪反叛,还有两个太平教分坛仗着法术反抗,由芊芊率术师团灭杀。”

  “太平教只能先记帐,只是这几家跳出还不够多,只能说稍有进补。”叶青抽出几份看,都是小楷,密密麻麻,写得一丝不苟,想了想,就批着:“尔等排人清查这几家反叛背后是谁的暗手,此令!”

  批完了,叶青觉得有些沉闷,放笔看了看,广袤天穹下,一片连绵的田地,有着新建的水渠,还长得不错,只是颍水都只剩下百步宽,而且相对浅。

  见此,叶青不由带了点忧色!

  后面鸾驾中,太后注意了前面叶青的举东,顺着目光看了看,以她的目光看去,同样看见了水流的干枯。

  太后记起过去两年奏章,关西、中原、河北大旱,包括豫州。

  天下大旱已久,百川水浅,这诚不是好事。

  这时一身丹红宫装的宁姬趴在雕花窗口看着,她只感觉好多人,好多人……连河道都显得挤了。

  见前面叶青忙着伏案批示军政文书,这小萝莉就细声细气询问芊芊:“糜姐姐,这就是颍水么,都夏天了哟,她怎么只有这一点水,是不是生病了?”

  “本来是有夏汛,但是天旱了,所以枯水了啊!”芊芊抱起她小小身了,放在怀里软软嫩嫩,不由愉快笑起来:“宁姬观察力很好,不过颍水没有生病,她只是一个人孤单了。”

  颍水孤单了……远一点回去继续办公的叶青听岔了气,毛笔顿了下,在青色的纸面上留下大块的墨渍。

  芊芊瞪了自家夫君一眼……不知道这是造纸坊新出品的青纸,要五文钱一张么!

  小萝莉受着夸奖,害羞笑起来,觉得这个姐姐真好……自己还是不要再打扰她,但有时有新鲜的事物,又忍不住问,孩子的好奇总是没有止境。

  或一直没有妹妹,芊芊很喜欢这个灵慧而懂礼貌的小萝莉,耐心回答她的种种问题。

  当然糜姐姐称呼是芊芊教着,相比喜欢当叔叔的某皇叔,女人当喜欢被叫得年轻点。

  “糜婶婶”的称呼可就糟糕透……芊芊想着,又瞪叶青一眼。

  叶青一脸迷惑,有时无法理解女人到底想些什么事,当然这种称呼只是由于刘备是宗室之后,严格说是一家人才有,并且只局限在内部,对外还是使君、公主、太后。

  道路两旁都是大片大片的田野,纵横交错的水渠网,一种轮盘水车自颍水河里抽水,哗啦的河水顺着主渠奔涌……水很浅,奇怪是流了十几里都源源不绝。

  太后静静坐着,大多时她沉默不语,眸中幽暗。

  “这不难,不是吗?”偶尔在清脆童声中回过神来,跟着女儿的视线张望,见到一些特殊的景物,太后会凑趣说些话。

  心情慢慢开朗起来。

  同时渐渐的留意到更多,她目光几次投向了水渠。

  太后执政过,问的东西深入些,芊芊解释就详细些,这时看一眼这风情绰约的太后,暗忖不愧是母女相承,观察力都是极强,很快就问到了要害。

  “这水事,哀家真的很迷惑。”太后手指向车窗外一望无际的青色田亩,田间的水渠虽水浅却不绝,而且一眼望去遍野都是翠绿庄稼,没有多少是萎蔫枯黄的迹象。

  “自河南尹逃出来的一路上,哀家曾亲眼目睹关内旱情,农事凋敝,但到这豫州诸水径流大减、雨水稀少,反没有影响到农事的样子,这是为何?”

  为执掌朝政就不得不学习许多知识,太后知道自古以来人们逐流水而居,缺乏河流之地再是平坦也是旱地,养不了多少人口……简单来说水田和旱田,她能拿到的税收也大不一样。

  豫州是有完善的水渠网,但许多集镇都并未依颍水而建,甚至离河很远。

  颍水引过来的人工河道按说早该断流,田里水渠看上去不缺水,甚至许多种有水稻。

  车窗外的老少行人,大部分脸色很好,嘴唇滋润……完全看不出关西、中原、河北这时候普遍干旱缺水的状态。

  天不干旱,蝗虫卵就难以存活,蝗灾更是没有了。

  “这水事很不正常。”太后主动缩小了自己的问题,询问声音不由变得更小:“哀家……可以知道原因么?”

  芊芊看了自家夫君一眼,得了授意,她的眼睛笑眯起来,闪着神灵蕴光泽:“当然可以,这是吾家夫君身承天命,故农事泰然。”

  太后先是一怔,扬起凤眉,觉得这是个说的通的解释,深以为然点点头:“天旱地坼,凤凰不下。”

  这句话字面上是说“如果天地干旱的地点,凤凰不会降落栖息”——但反过来说就是“凤凰降落栖息,自会选择没有干旱的土地”,比喻她自己是为何来到豫州。

  太后风格十足,挺有意思。

  叶青从成堆的文案中抬首,扫了一眼此女笔挺的腰肢,他嘴角微微勾起弧度,又敛目不看。

  川林笔记中光华连闪,呈现了此句出处关联——《淮南子·本经训》,纬书。

  事情变得更有意思了——要知道“纬书”和“经书”相对,汉时方士和儒生依托今文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经纬取意自织物的纵线和横线,比喻条理秩序。

  现世学和气运学,和经纬线一样构成了汉人的天人观,就连皇后、太后这样层次的女人都深信不疑,汉人崇信天命、五行、纬书可见一斑。

  叶青继续批着一份军粮调用文书,随口应出下一句:“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刘安所言确有一定道理。”

  这句话字面上是说“(因为凤凰不降落)生有勾爪、尖牙、长角、距趾的凶猛恶禽就到处肆虐,捕杀生灵”——但叶青这里恰回应了太后上一句,比喻别的各州诸侯,因失德而得不到太后。

  太后轻“咦”一声,当朝文武并重,地方风俗颇美,她自幼素习文学,自能理解这种比喻。

  她不由惊讶地望这个男人:“使君还读过《淮南子》?呃,抱歉……”

  感觉这样问有点贬低意味,她又补充说:“哀家是幼时没别的书可以读,只有这本纬书《淮南子》,但记得卢尚书是真正的经学大师,还教过使君这个?”

  太后这么疑惑倒是有原因——当世书籍难得,许多士人一辈子都只精研一本或几本,卢植就专门教《尚书》、《礼记》二本,正常来说就不会教学生别的书籍,特别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方士修编的这一本是“纬书”,是不会入正统儒士眼中。

  叶青手中不停笔,解释下:“吾师没教过这个,两年前在京遍览洛阳各个藏书阁,恩,背了一遍……记得总数是二十万四千五百六十三卷,可惜这竹策要一捆捆翻过去,时间太紧了没背完。”

  可惜没背完……

  太后瞪大了眼:“哀家素闻蔡邕家的女儿昭姬能为此,听说此女熟读背诵家中的四千卷藏书。”

  太后很想问一句“不知使君背了多少”,但话到口中,还是吞了下去。

  现在的气氛,太后还是相当满意,礼敬,又不过于疏远,许多时,让太后有恍惚感——君王之家,哪有这种“家”的气氛?

  她不愿意破坏这个。

  “真是天命降于使君了。”太后再度叹息,她不由忆起本朝光武皇帝刘秀,也以经学博览、政事文辩而闻名,学识渊博的很。

  王莽时典籍大量被焚,鉴于西汉官府藏书散佚,而民间藏书颇多,刘秀本身就是秀才出身,骑牛打天下,好读书,在战争期间每至一地都先访儒雅,采求阙文用来补缀遗漏……

  洛阳称帝又传旨天下收集,在“石室”、“兰台”、“仁寿阁”、“东观”处藏书阁汇聚了大量旧典新籍,叠积盈宇,汗牛充栋,藏书规模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了西汉。

  刘秀不仅自己爱读书,还鼓励天下人读书,在洛阳修建“太学”这一最高学府,设立五经博士分科教学,又提倡地方州郡县兴办官学,更鼓励民间私学的庠、序、学、校、塾,像颍川文社一样的文坛盛事也因此长兴不衰。

  刘秀自己就是一个饱学鸿儒,还时常以身作则,亲自为群臣讲授经学,和功臣促膝谈话到深夜。

  或是文武两方面都超群拔俗的缘故,刘秀并不畏惧属下才能,为人性情温和,在位三十三年几乎没有和功勋重臣闹过红脸。

  云台二十八将除岑彭被敌人刺杀早亡,余皆得善终,可谓得其时、遇其主——这种情义在历代皇帝中罕见,开国之君更是绝无仅有。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连带着他所选皇后阴丽华都是绝色而器量宽宏的女子,相知微末之际,患难情份交联一生。

  同样刘姓,同样一朝两百年,相比高祖刘邦和吕后夫妇闹分裂,韩信、彭越、英布这汉初三大将无一善终而言,可真是反差极大。

  而这时,不远处端容批示公文,又不时回首笑谈几句的叶青,就给她这样的感觉了。

第0390章 与光武相似的人(下)

  身为太后,她见识太多了,心里很清楚。

  人要是有了官身,久久掌握权力,自有着一种不怒而威的气质,但往往被权力所迷,有的甚至产生“天下皆是蝼蚁”的感觉。

  而极少数人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放荡,以“我视权柄如流水”。

  这种太后很不屑,都是偏激未成熟之辈。

  要是叶青知道太后的想法,或会说:“前世地球看过一本书,身为多次元宇宙皇帝,每天都故意生活在平民屋里,并且以卖萌为生,也是一种中二病,本质和天下皆是蝼蚁没有任何区别。”

  而在此时,端坐批示公文,一丝不苟的叶青,那种厚重、雍容、睿智、冷静种种气质浓郁,又完全不会把他的“人味”去掉,相反更显得温雅仁厚。

  这是一种太后可以在理论上理解,却从没有见过的境界。

  甚至超过了太上描述的境界。

  “这或是真正力量,才有真正的自信。”太后忆着这些记载,两相对比,看着这个男人的目光就有些古怪。

  “刘使君,哀家觉得你和光武皇帝真像……无论学识、性情、家事,甚至都扎根中原,你起步这颍川郡,隔一条颍水可就是光武皇帝起步的南阳郡。”

  “或许吧。”叶青将一份批文放下,长透一口气说。

  下土灵气日渐大盛,渐渐伟力归于自身,致使最近这么说的人越来越多,叶青已习惯了。

  这些相似有些,硬要说,是有些刻意,比如当初没选择北上袭杀袁绍而选择服从太后诏命,不惜硬抗董卓、曹操的两面夹击而扎根颍川,也考虑到光武帝旧事的因素。

  但是更出于自己本心。

  不过现在,或可以彼此交换一些底牌了。

  想着这些,叶青凝思打量着太后,她就有些不自然:“使君,哀家……”

  “哦。”叶青回过神来,收回了审视目光,从容说:“实不相瞒,本州水事有点内情。”

  “此处没有外人,太后既已有心从我,我不妨带您去看看……什么叫着真正的天命。”

  太后听了“你既有心从我”,脸色一红,又暗暗松了口气,这显是摊牌了,并且是真正接受她加入叶青政治体系内了。

  心里稍有些失落,但随即她注意力被这番话所吸引:“什么叫真正的天命?”

  芊芊看了太后一眼,只见她体内的一只凤凰受着冥冥中的影响,陡睁开青色的双眸……

  这凤凰是此女潜意识结合了气运所形成位格,息息相关,既受气运影响,又反过来影响气运。

  太后并没这自觉,她只是不由身躯震动,凤眸盯着叶青,惊疑不定:“这天命是关于水事,农事?”

  叶青没有再说。

  芊芊看了自家夫君一眼,觉出他说“真正天命”时的一点得意,这少女真人的眼睛再度笑眯起来,闪着神秘的灵光。

  她不由望了望车外水渠,神识又透过十里,只见一处水渠,有着重兵保护,渠壁石砌一样光滑,一个巨大水轮车耸立在河畔。

  它们将水不断滚到水渠里,这是豫州维持生机的力量源泉,在目光中,这些水车上空,源源不断的气运产生,又融和到了豫州气运中。

  而在更远处不可见的一处被重兵封闭的官邸,里面是工坊一样的地点,有上百个术师在围绕两台机器忙碌。

  金属锅炉里闪着赤炎,涌动火焰一样的炽热力量,敦厚机器冒着蒸汽在轰隆隆运行,被夫君称“活塞”正连杆运作,带动圆圆螺壳一样的机器,以作出重重不可思议的动作。

  芊芊知道,这就是夫君授意的项目,就算远有百里,她都通过讯盘通信随时了解情况,并且直接参与修正,目睹着它的诞生和调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15页  当前第2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5/14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