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帝_分节阅读_第717节
小说作者:荆柯守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6.05 MB   上传时间:2016-06-15 20:37:21

  扫看了一下,叶青指着隐隐升起的黄气:“你看,运转青制,结合工业,龙气渐渐接近黄色了。”

  “这也是这个世界,技术上能落实的最高程度。”

  “阳化一成,我就再无顾忌,哪怕是与蔡朝发生直接冲突!”叶青徐徐说着:“你也知道,我积蓄了大批舰队,用武之时快到了。”

第0959章 大汉赤魂(上)

  汉土·秋

  神州南方交趾,热带雨林无所谓寒暑春秋,温度常年走高,生长都是不落叶常绿乔木,只是雨量多寡作一年生活周期的标志。

  此刻正当雨季向旱季转换,繁盛的果木庄稼都竭力吸收着最后一点雨露成长,或它们也知道接下来会是枯水长眠。

  下过了最后一场雨,胶南港就焕然一新迎来晴空朗朗的日子,城墙上斑驳的战火旧痕、城里古老的石砌汉居建筑、郁郁葱葱的灵树掩映、水粉街上身材较小而衣着华美的淑女……无不见证自汉帝国征服、建设、同化数百年沉淀。

  而在支撑整座港城经济命脉的橡胶兑换所里,更多中土来的豪商一口洛阳官话,挥舞大把应武宝钞进行大宗交易:“一万箱,每箱一两!当场交讫,当场给钱!”

  立刻有人上前接过应武宝钞,拍下仓库的存储单子:“货讫!”

  兑换所的术师瞅一眼单子鉴定无误,豪商就疾奔出去,冲向港口库区对随从命令:“让老六升帆,龙门吊和搬运工都赶紧——”

  “一两零七钱!”

  “货讫!”

  “……一两二十钱!”

  来自各地的种植园主人跟着面红耳赤争取合约,往年橡胶产量和价格都非常稳定,眼见价格节节攀升到不理智程度,有一个淑女讶异,她很年轻,只在十八九岁间,说不上太美丽,只是小家碧玉而已,看她肌肤微带棕黑,就知道,这又是一个经过诗经培养的当地淑女。

  这时淑女微倾身子,感兴趣小声问夫君:“为何高涨这许多?”

  “你们不懂,今年天文潮汐特别大,已耽搁了几个月……现在内陆积存都快用尽,但哪家工坊的机器不用橡胶?早争得一日就是银山银海。”当地种植园主解释说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洛阳官话,举起叫价的牌子也是清晰汉文,只是看起来中等身材,也有些黝黑,显是混血的汉人。

  几个来此实习的青年术师望着字牌颔首,又望望那些野人村中挑选出来姿容美丽的淑女,心中充满自傲。

  “汉风不衰矣!”

  “这里可谓是南洋财富最密集的精华所在,论起金钱与洛阳钢铁兑换所、灵石兑换所或不如,可绝不输于荆州的米市、吴越的铜市、辽东的药市,因仅仅这一个官方兑换所背后就辐射着整个南洋的橡胶贸易,占据帝国橡胶产量的六成,海外殖民地产量的九成!”

  虽处偏僻海外习俗渐易,汉字总是随科举而保持着统一,工业标准化交流需要也让人自发学习北方相对统一的口音,快捷的蒸汽海船更将他们与中土经济圈紧密联系一起——或最后一点女人感受更清晰,她们总能第一时间捕捉到来自洛阳的时尚流行变动。

  “二两!”嘶喊声更加沙哑,但倍增的价格刺激得男人眼红,气氛愈发高涨热烈,仔细一听都仿佛能听到哗啦啦的银钱倾斜成堆的声响。

  陪伴的淑女也为之侧目,这个兑换大厅里充溢着让她们觉得气息陌生、比强健躯体更让她们面红心跳的力量。

  青制下的资本运作已非常强大,以这座建设不到五十年时间橡胶兑换所为例子,最先廉价交割的都是最大的巨头主力,洛商、晋商、徽商、荆商、吴商这些小圈子甚至能联手吞噬掉市场的八成,越往后面货源交割越多,剩下货源就越少,但物以稀为贵,都知道今年气候反常的影响让内地需求大增,但凡有条远行海船的船主谁会不红着眼睛准备捎带些橡胶回去?

  为此都不惜将一些低价值货物在本城廉价抛售,而争相竞购橡胶,不断的报价推涨让金钱水一样流进流出,工业体系里很多大宗交易所就呈现这样特征,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很多种植园主连女人和仆从都一起带过来蹲守了三月,就等着这波上涨行情赚了钱回去扩大种植林。

  躲避台风雨的海船也开始张帆起航,运载南方胶林特产的橡胶北上——它们将沿长江上溯将这一重要工业物资运往沿岸各大城市,或经过贯穿江淮、洛水的人工大运河直抵帝都洛阳。

  而同时,有些海船自外归来,旅客纷纷下船,不多时就在码头的广场上聚起了一波羽扇纶巾的学子,这些整一个雨季都在密林中进行生物考察、在旱季开始后准备回学校写论文的青年学子,看起来皮肤晒得黧黑,眼睛晶亮有神,新得知今天这场经济波动,都是议论纷纷。

  这戏里一样的打扮引得许多当地民众侧目,议论:“换新校服了?怎看起来像是演义剧里诸葛丞相的戏服?”

  那些学子耳朵非常灵敏,这时一个学子,二十岁左右,略显修长的身材,一身衣袍平平展展,十分干净,这人就笑着回首:“是洛阳太学道学院新出来的倡议,为纪念首席院长诸葛孔明三百年诞辰而改的新校服,金陵女子学院也在争,她们说这羽扇纶巾是周都督的标志……”

  “协调下来我们各郡的下属分院都照办就是,只有通过内政、军事、天文、地理、道法、阵法五项合格,文武双全才能领取,还有个特殊要求……拥有我大汉之赤魂!”

  众人面面相觑,现在修行常识普及天下,虽大部分人资质不够,但多少了解这意义——这要求很高,可以说是万中挑一!

  新汉鼓励适合的多样化发展,以自己成参天大树,凡是能为它成长出一丝根系或一缕嫩芽,都会获得灵气反馈。

  每一代人都有许多为此努力。

  或那种天地气运钟灵凝聚的天生骄子,越到近年这种出现越多,意味着基本盘在进步,以及生命形式总体在提升,似是过去人普遍矮一些,现在营养好了血脉更优就高一些。

  又或者是修行达到真人,神明自生不堕。

  又或行业精英凝粹心神,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是如此。

  或某方面知行合一践行了一辈子的普通人,上次报道里说的西域有个老人在沙漠上种了五十年的树,不图钱赚,只是要践行他少年时的愿望……

  最惹人眼红还有家族气运继承延续的二代三代,但那是几代人甚至十几代努力,要是尽数折消才叫没有道理。

  最典型的就是当今皇帝陛下,一出生是皇子,就有着金色汉魂,这能是羡慕得过来?

  这处码头的广场商铺密集,不少逛街市民都不关心大汉赤魂选拔,离他们太远了,却被不少男院和女院争夺冠名权的趣闻,燃起八卦之心,纷纷议论着。

  直到有人轻咦一声:“咱们街坊里昨日下来术师进行普查,我听亭长和三老的小道消息说,好像也要求检测大汉赤魂,不知为何……”

  三老是汉朝的乡村基本控制单位,现在城市中也延续这种配置,就有路过的年轻女工怔住,小声说:“我们纺织坊里也在鉴别录名,似乎是选拔我们……原以为是皇帝在天下范围选秀,看起来不是?”

  听到这女工在纺织坊工作,顿时引得许多男人羡慕目光,因这在边疆是和屯田开垦军一样都是皇家垂直经济体系,收入不归地方审计,直接纳入皇庄,可以说是待遇优渥!

  “凭什么老子男人气强力壮都进不去,这小娘能干得什么活?别拿身子贿赂了皇庄管事……”有些个汉子心里酸酸想着,没出口。

  本朝汉人们还继承着过去两汉余风,承认存在阶层,整体社会气象向上,希望扩展中让自己成第一代,所谓万里觅封侯的热情和自信也只有此时能有,李陵步卒绝漠,霍去病少年破匈奴,班超三十六人使团征服西域五十国,这都非崩盘低迷所能相提并论。

  而现在更特殊的女性正式被列在人口层级内,原本女性在汉朝时禁锢就不多,没有抛头露面的限制,因工业对劳动力的需要,不但周朝延续贵族家养奴婢制废除,而且女性地位因她们的经济能力上升而恢复——甚至修行和政治后台加快了这点。

  应武开国际不少涌现的真人,为稳定时局和对抗三圣教门人留下,一些女性真人修士因寿限三百年未尽,到现在还没死,她们曾效命太祖和小糜皇后的资格是连皇帝都要对她们尊重,没有谁敢在她们还活着时提女子无才就是德。

  或再过几年第一代的真人支柱纷纷逝去,汉朝国运会迎来一次动荡,但现在妇人还是能顶半面天,刚才女工议论到政治,也没人觉得她不能说话。

  可本地市民更疑惑起来,因皇庄垂直体系独立,不想也这样做,看起来是大规模的人口层级调查了?

  “肯定不是,宫女仅仅是宫廷选役,和选妃渠道不同,选秀环节现在都是登在报纸上,而且第一轮筛选就只收三代国人之女,真是歧视!”有个带点异国风情的丽人愤愤不已,她追论父系才两代国人,刚好没能上资格!

第0960章 大汉赤魂(中)

  “哎……城南学堂都在挑选大汉赤魂,我们这些老师都还以为要送去培训呢……”一个教师附议着。

  有个青年马车主蹙眉:“说着也怪,我家老爷子九十七岁都快去了,让术师检验出来,硬是老参吊着一口命、转移到郡立医院养护,老爷子醒转都说自己没两个月好活,太劳费国家了……”

  “令祖高寿,是何方高宦?”众人侧目望他,以为遇到了低调的二代三代。

  青年马车主摆摆手:“老爷子是我曾祖,不是官,就是显德帝时的一个普通老兵,跟着征西将军曹武打到了最西面草原,灭匈奴残部所立的北魏国时,斩敌首十五级,最高就当过个百夫长,回朝解甲专业安置到交趾来。”

  “啊,原来是征西忠烈……失敬,失敬!是该善养,不能听老人家自己固执……”众人这样说着,对老人的英烈之气都佩服,心忖一代英烈至今已没几个存活,可存活下来的必是大汉赤魂。

  听着这种种八卦,一侧的太学院学生议论一番,习惯话题引申到国运上,一个浓眉大眼青年笑着:“自应武陛下三兴改命以来,汉帝国岌岌可危的扩张,再度稳定和高涨,向东越过大海深洋、向南越过了瘴气密林、向西越过了青羌高原、向北越过了冰寒草原,百年前就已经占据了整个天下。”

  “或还有更远大陆,却非现在可及了。”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曾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时到今日,才算真正实现。”

  “只是诗经又云: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与断章取义的片解不同,周人抱怨是同是王臣,却劳逸不均,自己差事特别繁重……今天下虽大,生业繁荣虽遍于各地,可都有极限。”

  “古今之事岂有异乎?万里觅封侯,本是我大汉之梦,几代后这样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已是重演,还亏应武陛下留下基业能消化些,要不,迟早再陷入疲敝。”

  学子侃侃而言,这时有一支载满橡胶的车队路过,看首发的车厢上,标志是金陵的大族,一个青年闻言诧异,想不到在这海外悬地能听到这样明论,不由细细打量了这浓眉大眼青年:“敢问君之名讳,就读何处?”

  青年顿时眼睛一亮,只见窗口处这个士人一身月白色宽袍,只露出面孔,就顾盼生辉,潇洒飘逸,令人一见忘俗。

  “免贵姓曾,名慕之,太学道院交趾郡分院,兄台是?”曾慕之说着一揖,内地商人本来无需在意,但思索着正要返回内地一行,或可以搭个便车。

  “金陵道院,乔半妆。”这青年微微一笑,不知是否错觉,有种芳华。

  一众学子被这瞬间丽色惊到,闻言都是哗然,因金陵各科学院很多,只有一座教授修行的道院……

  就是应武帝时蔡文姬、孙尚香和大小乔四位夫人请求建立的女院,而且姓孙又是大族,某非就是二乔夫人的娘家后人?

  “女人?”

  曾慕之发觉了对方面容对于男子来说过于俊美,目光下意识滑落在对方胸口,见得男式衣服下稍鼓起曲线,顿时明白是佳人女扮男装,唰脸红移开目光,轻咳一声:“原来是红妆……师姐,您在东洋的列岛成型探索论文令我等汗颜,几年不闻音讯怎到南洋来了?”

  “咦,你读过我的论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带着商队绕南方海岸线探索绘图,我想证明世界是圆球,可惜今年风暴阻遏……刚上个月回来,男装是海外小国女子地位低下,为了方便交流。”

  乔半妆立在路边和他说了几句,听说他想去搭便船内地,就大方邀请:“前面就是我家的船队,请上船!”

  这引得学子一阵羡慕,他们看出这少女虽未到真人,但气运深厚目光纯净,应是一方英杰。

  曾慕之有点不解风情,没珍惜单独相处的机会,上了船就正容追问:“师姐在南洋西侧列岛探索如何?”

  “都是些蕞尔小邦,喜好财货而不慕文化……我在想他们由来很奇怪,不过已禀报南洋都督,来年就能征服归化之,希望能增益本朝。”

  乔半妆叹一口气,眉目有些愁虑:“天下太平百年,久不动刀兵,吾恐人民忘记了封侯之志……而一旦几年后开朝首批留守真人逝去,必是权贵的瓜分盛宴,对族气不利。”

  佳人在面前陈述着她这样奇特的志趣,曾慕之心神蓦被拨动了下,才真正仔细打量发觉她的美丽,立刻激发了热血,慨然说:“师姐所言甚是,华夏古来中央之国,人慕中国风物,岂仅衣裳文字?”

  “上品寻得封侯之志,下品也得田宅教化之风,一旦此事萎缩,求稳自削减进身之阶……进身之阶要无,不知节义的蛮邦岂有不生离心之理?”

  “外患既生,而军国消耗日多,内患必生,自周以后鲜见有八百年运……我大汉三朝不绝,继前汉黑赤德运、后汉赤黄德运、新汉黄青德运至此亦七百年,而国运强壮未衰,正是仰仗此等汉风。”

  乔半妆凝神听着,她很是认同:“可惜,你我都是读书人,知道真相,天下灵气渐渐不足,国运黄色而含青色虚影,却难以真正突破。”

  “真正仙人再也没有,难道真和三圣教门徒宣传那样,天地只允许五仙圣——太上、原始、通天、娲皇是四先天,应武陛下取得最后一个后天,以后任何凡人就别想再上位?”

  “三圣教门徒的话也可信?”曾慕之不屑:“看他们把娲皇排在最后面,就知其心!”

  因应武开朝以来宣传,现在族人都知道了娲皇前身帝女与本族缔约之事,且又是女修的楷模,乔半妆自是觉得曾慕之说的好,点首:“我也不信,只陛下体制奥妙如斯,也是无法突破,问题出在哪里呢?”

  “或许……”

  “起锚……开船——”

  船长喊声中,巨大海船缓缓移动起来,风帆结合螺旋桨驱动,在一片秋高气爽的晴光中驶向北方。

  ……这一航行就是两月,漫长时光里,两人交流,对局限虽不得解,却发现彼此见识和志趣相似,关系就亲近起来。

  到金陵下船时,这对青年男女都有些不舍,但因学校异地,且都要回去呈交各自论文,只能依依惜别。

  “到洛阳……记得给我写讯文。”乔半妆看着他的眼睛,期待说。

  汉朝非常重视交通和通讯,原本驿穿体系升级成讯盘网络后,传讯费用并不贵,笔友这种风尚就流行起来,当发送的都尽量言简意赅,不过古汉语擅长于信息压缩,汉人含蓄的性格也和这种语言信息压缩习惯不无关系,情意绵绵的一首短诗就能鸿雁传书。

  “好!”

  曾慕之一口答应下来,在码头上租了一辆牛车离开,突回想起船上听闻的八卦,乔半妆此行回金陵不止是提交论文之事,毕业她就要履行家族和金陵王家婚约……就是说,下次再见对方就已是他人之妇。

  蓦一种心痛,让这青年快乐的神色黯淡下来,他知道自己虽是前途远大的太学生,但穷家出身不可能获得对方家庭认可,而总不能要求女子和他私奔……那对女子来说是断绝了后路,前景风险太大了。

  “一定要成为真人,否则没有力量牵动她的命运。”青年捏着手,眉头深深皱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15页  当前第7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7/14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