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用闲书成圣人_分节阅读_第655节
小说作者:出走八万里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3-05-21 17:17:07

  走过一道弯曲的山路,顺着叮咚山泉的上游走去,穿过月兔们打理的花园后,面前豁然开朗,梧桐树林就展现在了眼前。

  陈洛走到梧桐树林前,先是躬身一礼,口呼:“师叔,弟子来了。”

  不一会,梧桐树林中就传出文云孙的声音:“进来吧!”

  “是。”陈洛应了一声,走入梧桐树林。

  一进树林,陈洛的肩膀上蓦然沉了一沉,他感觉到梧桐树林多出了一股力量,这力量沉稳却又昂扬向上,中正却又锐意难当。

  “浩然正气?”陈洛微微一愣,这是浩然正气不假,但是他陈洛就没有接触过如此纯正的浩然正气。

  这正气中带着三分悲悯,三分儒雅,三分刚烈,还有一分天地入胸怀的磅礴。

  “文师叔的浩然正气!”陈洛心中了然,他见过文相颜百川的浩然正气,海纳百川;也感受过大师兄的浩然正气,奔腾肆意;浩然正气与一个人的修持感悟息息相关,恐怕也只有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正气歌》的文天祥能孕育出如此复杂却又纯粹的浩然正气来。

  陈洛继续向梧桐林深处走去,每走一段距离,身上的浩然正气就沉重一分,但是却没有对陈洛造成任何影响,反而在这股浩然正气的压迫下,陈洛体内的七彩红尘气越发凝练起来。

  直至遭到了梧桐林中央,陈洛终于看见文云孙。此时文云孙身着最最正经的儒袍,盘膝而坐,身前放着一缕点燃的清香,左手侧则是一支青翠如玉的翠竹。

  “弟子见过文师叔。”陈洛上前恭敬行礼。

  “先拜汝师!”文云孙点了点身侧的翠竹,淡淡道,“吾与汝师少年相交,此杖为他亲手相赠,今日吾向汝演道九千里,以此杖为见证。”

  “不夹私,不乱礼!”

  陈洛闻言面上一肃,再度向那竹杖恭敬行礼。

  莫要说文云孙迂腐,讲解九千里也要如此繁琐,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传道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关乎师道。

  幼子开蒙识字,会有老师教导,此时的老师,就是蒙师。蒙师虽然重要,却不需要太高的门槛,譬如私塾中的夫子,大户人家的西席,能识文断字,通晓韵律即可。

  当儒生年龄稍长,开始踏书山,过学海时,其实就开始接触道理,往往此时,都会去选择拜一位新的老师,而这位老师,影响力甚至会贯穿学子的一生。因为是授讲经学道理,所以称作经师,又有传道受业解惑之说,也被称作业师。

  读书领悟的是道理,而传道的本质就是开解道理。可是天下道理千千万,南辕北辙的比比皆是,“两小儿辩日”就是经典之谈,因此儒生一旦拜了业师,没有特殊意外,都是以业师的道理为基,继而阐发出属于自己的道理。

  这也凸显了选择业师的重要性。往往寻找有名的大儒想要拜师的学子络绎不绝,因为他们的道理起码能证大儒之道。而若是拜大儒不成,转而拜入大儒弟子门下,甚至弟子之弟子的门下,也是很好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去解释,就不难理解为何方家之学明明不得人心,可是在人族却从道者甚众了。

  但若是明明已经拜下了业师,又未经过自家业师的同意,擅自接受他人的传道,就很可能会道理混杂,轻则堵塞了前路,重则陷入识障,走火入魔。

  所谓博采众长,那都是一时无两的天才人物才能做到的事情,而在他身后,往往也有一股力量暗中护佑。

  遥想当初陈洛开道六千里时,虽然竹圣没有亲自现身讲解,但先后安排了宋退之和云思遥去为陈洛解惑,后来更是浪飞仙亲自讲解开天门。哪怕当时陈洛身边有颜百川和司马烈这样的鸿儒,也未曾多嘴。

  所以文云孙这一次受托,不得不慎重,礼不可废。

  见陈洛行完礼,文云孙表情略微放松了一些,指了指自己身前,道一声“坐”,等到陈洛坐下,文云孙才说道,“汝师竹圣目前尚在天外,短期不得归来。竹林首徒,暂代竹林之主的浪飞仙托竹林三弟子白宵请吾为汝讲解天道,可否?”

  修行始终是私人的事情,所以竹林同意,还需要陈洛自己也同意才行。

  “劳烦文师叔,请文师叔指教。”陈洛再一次起身,这一次行了个敬师礼。文云孙伸手轻拍了三下陈洛的肩膀,有道是业师点额,半师拍肩,算是受下了陈洛这个礼。

  有人说反正就他们两个人,随意一下好了。但是须知《中庸》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完成了这一切之后,短暂的礼算是做完了。文云孙脸上也多出了一分笑容,再次示意陈洛坐下,口中说道:“老夫这一生,从未羡慕过别人。即便你老师一步千里,万里封圣时,老夫也未生出过羡慕之心。”

  “不过看看他座下的那些弟子,老夫着实羡慕了,就连那最不成器的老四,如今似乎也有了一丝封圣之姿,其他六个就更不用提了。”

  “倒是在你这里,老夫勉强也能混个半师,这羡慕之情,消去了大半。”

  陈洛闻言笑道:“师叔谬赞了。”

  文云孙摆摆手:“好了,闲话稍后再叙,说回正题。”

  “这世界的修行,无非就那么几种。”

  “妖族,走血脉大道,一步步激活血脉潜能,化作洪荒祖妖。”

  “蛮族,走祭祀大道,以夺取苍天之力为核,换取蛮天的力量赏赐。”

  “人族,走雅文大道,无论儒、道、佛,甚至包括如今你的武,都是以雅文大道为媒介,接引天道力量。”

  “但是这其中,唯有人族的雅文大道,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陈洛一愣:“无限可能性?”

  文云孙点点头,继续说道:“妖族最终会困于血脉,蛮族也只能臣服蛮天,而人族雅文大道的本质,是取于苍天,最终超脱于苍天。”

  陈洛心中猝然一惊:超脱?

  “有何奇怪?”文云孙淡淡一笑,“你老师如今在天外战魔,远离此方世界,天道力量孱弱,却依然强大,为何?正是对天道的依赖不大,超脱了天道。”

  陈洛这才松了一口气,是这个超脱啊!

  还以为是那个超脱呢。

  “文师叔的意思是,到了我老师那个程度,已经不需要从天道中吸取力量了?”

  文云孙淡淡摇头:“老夫尚未到那个地步,不能对你断言,不过即便还需要天道的支持,想必也不多了。”

  “这一点上,道门倒更洒脱一些。他们钟于神魂修行,一路遭劫,几乎是逆天而修,所以脱离天道比儒门更加容易,加之神魂坚韧,不易被天魔蛊惑。”

  “正是如此,天外战场是以道门为主,我儒门为辅。”

  听到文云孙的话,陈洛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在人间极少见到道门高人,他之前还在想就算要镇压元海,也不用整个道门都扑在上面吧。

  现在说通了。

  等等,这么一来,儒道佛三门岂不是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道门在天,佛门在地,儒门行走人间。

  天外战场,道门为主,儒门为辅。

  人间战场,儒门为主,道门为辅。

  那幽冥战场呢?

  佛门solo?

  不对不对,还有萤勾那一势力,也不知道是什么根底!

  文云孙短短几句话,陈洛感觉这个世界似乎在自己眼中清晰了起来。

  文云孙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说道:“比如你的对头方家,方家圣弱的说法,便是因为他们道理的核心是‘天既理’,所以远离天道后,道理就会弱下来。”

  说到这,文云孙也是摇了摇头:“方圣当年的‘天既理’,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叫做‘我为天’,只是方家子弟再也修不出来,可惜了……”

  陈洛默认,好霸气的道理。

  如今的方家,继承了霸气,却没有继承道理,养成了一副霸权思想。

  说到这,文云孙顿了顿,才说道:“说这些,是为了让你更好的理解修行之路。”

  “你之大道,与道门不符,佛门之事也不必多说,老夫今日以儒门大道的角度,和你说一说。”

  陈洛面色一肃:“请师叔教诲。”

  “大道万里,总共有四个阶段,三千里、六千里、九千里,以及最后一段的万里通天。”

  “一言以蔽之,规则!”

  陈洛微微皱眉:“规则?”

  最近在泱莽之野,可是没少听这两个字。

  “没错,规则。”文云孙确定地说道,“我们常说道理,当道理变作了天道的运行方式,就叫做规则。”

  “比如冰为什么是冷的,火为什么是热的,风为什么没有实体,雨为什么是从天上往下降……这些看似司空见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其实就是规则。”

  “时常有人会问,为何一些品行卑劣的人也能修行到大儒,其实还是那个原因,道理是每个人的道理,你只要自洽圆满,天道就认可这个道理,就能给你修行。”

  “善或者恶,美或者丑,是人制定的标准,是倾向于人的,却不是天道的标准。”

  “但是规则,就是天道的道理,是自然存在的。”

  “而雅文大道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可以和天道沟通。”

  “三千里时,是接触规则,你可以将诗文看做是一个道理,这个道理被天道认可,形成了极为短暂的规则,因此才会有吟诵诗词,凝聚儒门术法的现象发生。”

  “六千里时,是掌握规则,当然不可能全部掌握,却可以调动一部分规则之力,加持在诗词经义之中,所以相比儒生境,夫子境各方面的能力都有质的提高。譬如你知晓的李青莲,为何战力超群?那是因为他在夫子境时规则的掌握程度远超同侪,甚至超过大儒!”

  “等到了九千里……”

  文云孙停顿了一下,笑道:“就是构建规则了。”

  “构建规则?”陈洛微微怔住,“师叔的意思,是从无到有地创造规则?”

  文云孙点点头:“之前不是说过了吗,我们领悟的是道理,而道理之上就规则。”

  “到了九千里的大儒层次,就是要将自己的道理化作规则!”

  “譬如‘一笔勾销’,譬如‘微言大义’,这些神通,其实都是规则的具现。只是这些规则,是我儒门的道理衍生而来。”

  “除此之外,儒门还有一个最明显的道理演化规则的神通,你说说看是什么?”

  陈洛眼睛一转,瞬间说道:“家国天下!”

  “正是!”文云孙爽朗一笑,“每一名大儒,都要构筑由自己的道理化作规则的区域,在区域内,自己的道理就是规则,这个区域,就是儒门最著名的神通——家国天下!”

  “所以每一名大儒的家国天下不尽相同,闭上眼睛,用神魂去感应。”说着,文云孙瞳孔中青光一闪——

  “正气天地,降!”

  刹那间,陈洛只感觉自己眼前一黑,在睁开眼时,自己居然站在一片滩涂之上,遥望着一片汪洋。

  “这是……”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云孙的声音从陈洛身后传来,陈洛猛然回过头,望向文云孙,“文师叔……”

  “这里就是老夫的正气天下了!”文云孙走到陈洛的身边,“这里的规则是,凡正气不容之物,在此地,皆要烟消云散!”

  陈洛看了一眼文云孙,叹了一口气:“师叔,不止如此吧?”

  文云孙有些意外,但很快笑道:“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陈洛点点头:“这家国天下充满了一副决死之意,若是遇到无法力战的对手,这天地恐怕轰然自毁也要给予对方一击吧。”

  “对应了师叔你最后的两句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哈哈哈哈……孺子可教!”文云孙捻须而笑,往前走着,陈洛连忙跟上。

  “家国天下并不是终点。”文云孙接着说道,“想要封圣,甚至超越半圣到圣人,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家国天下,最终塑造属于自己的儒心天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7页  当前第6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5/14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用闲书成圣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