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猎梦医师_分节阅读_第262节
小说作者:文萧萧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964 KB   上传时间:2021-08-25 17:05:19

  当时在鬼头山的地下建筑中,我和郑月潜入到那个矮子的潜意识里。我和郑月在里面走散后,也遇到了这么一个人。

  那个人当时也对我说了很多奇怪的话,他说难得和我有独处的时光,还说我见到他后会感到害怕。

  当时那个一直都没有现身的神秘人,同样给我一种位置飘忽不定的感觉,好像也是每说一句话就换一个位置,他会不会就是李博学刚才见到的另一个我?

  假如真的是同一个我,意味着什么呢?

  我和李博学一阵大眼瞪小眼后,他忽然问我:“你在想什么?”

  我咽了口唾沫,思忖着说道:“在想另一个我出现的原因。”

  我接着又把同一个问题抛给李博学:“你觉得是怎么回事?”

  李博学显然已经想到了什么,深吸了一口气后说:“有可能和梦境潜入仪的工作原理有关。”

  “什么原理?”我紧张地僵直身子。

  “我们出现在对方的梦境里,其实是一种意识层面的深度植入,说白了也就是人格植入。”

  我立即就想明白李博学想要表达什么,问道:“你觉得我有人格分裂?”

第468章 悲情乐手

  对于我的说法,李博学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只说从仪器的工作原理上来讲,似乎是可以解释得通的。

  他们之前在对仪器进行技术分析的时候,也探讨过关于有人格分裂的个体,是否会在梦境中投射出两个或者多个人,但由于可以和仪器进行连接的人实在太少,无法验证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在李博学看来,这件事反而是通过我得到了验证。

  这件事对于他而言是某种学术的假说得到了印证,对我而言却如同噩梦一般。

  人格分裂这种词汇我之前听过很多次,但从来没有一次是像现在这样的心情。

  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在大学实习时曾在精神病院接触过的病人。

  患者的名字叫阿政,是一名钢琴师。

  阿政深爱着一个名叫小蝶的姑娘,小蝶其实也爱阿政,却一直拒绝阿政的示爱,对此阿政非常苦恼。

  阿政曾经给深爱的女人小蝶写了一首特别深情的乐曲,小蝶十分喜欢,收下了阿政给她的乐谱,却还是拒绝阿政的表白。

  阿政自然接受不了自己的良苦用心频频遭到拒绝,追问小蝶为何非要拒绝自己。

  这种问题阿政并不是第一次问,而小蝶每次给出的答案几乎都一样:“我俩不会有结果。”

  某一天,阿政像往常一样到常去的琴房练琴,意外的在琴房里发现了小蝶留下来的乐谱和遗书。

  小蝶在遗书上说:阿政,当你看到这封遗书的时候,我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我知道你深爱着我,我其实也一直都爱你,但有些事你不懂,我只有离开,你才会找到真爱……

  读完遗书后,阿政崩溃了,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一般扑簌簌地落下。他实在想不通小蝶为何忽然要用这种极端的方法离开自己,她既然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惧怕和自己发生爱情么?

  迷茫而又伤心的阿政接着拾起那张乐谱,发现正是自己当时写给小蝶的。他想到了过往的种种,含着泪把乐谱弹了一遍,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那张乐谱明显被人改动过,里面很多大调乐句都被改成了小调,改曲子的人还将很多纯四纯五度的和声改成了小二度和小三度,听上去令人感到说不出的难受。

  弹完这首曲子后,阿政立刻联系自己的同样钻研作曲的好友阿良,在聊天软件上给他留言聊这件事,他在留言中讲述了小蝶自杀的事,并声称小蝶极有可能是被人谋杀的。

  阿良收到信息以后,表现得非常诧异,他很快就阿政的信息做出回应,问他为什么会觉得小蝶是被谋杀的。

  阿政在信息中说:小蝶是自卑型人格,这样的人格特质,听到特别伤感的曲子,会催生出强烈的愧疚心和负罪感,严重了就会萌生出自杀的念头。

  阿政还在信中提到了一首令人闻风丧胆的曲子《黑色星期五》,他说那首曲子就是类似的曲风,当时很多有自卑型人格的人听了以后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厌世和轻生的情绪,还有不少人真的出现了自杀的行为。

  阿政随后在信中提到了自己给小蝶写的曲子被人改动的事情,称被改动之后的曲子,伤感和诡异的程度完全不亚于《黑色星期五》,对方一定事先知道小蝶是自卑型人格,听到这样风格的乐曲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这件事的本质是一场谋杀。

  阿良回信质问阿政:你为什么觉得这首曲子一定是其他人改的呢?有没有可能改曲子的人恰恰就是小蝶自己?当然她未必想要用这种方式自杀,只是觉得或许这样改完之后效果更好,没想到却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对此,阿政十分笃定的回应道:绝对不可能,尽管小蝶一直在拒绝我,但她心里也同样十分爱我,这一点我可以确定。我写给她的曲子,她绝对不会改。

  整件事的经过,其实是阿良描述给我的,讲完整个故事后,他突然一脸坏笑地说,改曲子的人恰恰就是他。

  他钻研作曲着了魔,听过和《黑色星期五》有关的恐怖传说,觉得听到一首乐曲就想自杀这种事非常不可思议,感到十分好奇,就用阿政写给小蝶的曲子试了试,没想到小蝶听了以后居然真的自杀了。

  但阿良强调了一件事,他其实并没有真的杀人,因为小蝶只是阿政分裂出来的一个人格,因此他杀死的只是阿政体内的一重人格而已。

  实际上,阿政、小蝶、阿良都是同一个人。

  这当然是医生告诉我的,而且整件事并非只是阿政或者阿良的妄想,那首乐曲却有其事,还有那封遗书。

  医生找专家鉴定过,遗书上的字体的确和阿政的字体不同。假如医生之前没有和小蝶这重人格沟通过的话,他甚至真的会以为有小蝶这么个人。

  小蝶和医生沟通过,知道自己只是阿政分裂出来的一重人格,但阿政那重人格却并不知道小蝶的存在。

  至于阿良就更奇怪了,他知道阿政是人格分裂,也知道小蝶是阿政的另一重人格,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其实也是本体分裂出来的另一重人格。

  这个故事当时对我的冲击非常大,让我充分的领略到了什么叫人格分裂。

  那段时间,我一度成为了这个故事的超级传播者,几乎逢人就讲。

  人们对于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能以冷静的旁观者心态待之,而自己一旦成为了当事人,则完全是不同的心态。

  我心中此时的感觉已经不能用凌乱来形容了。

  我很想问李博学,是不是他搞错了,一切都是他幻想出来的,是错觉。

  假如对方如果是别人,我姑且还可有抱有这种幻想,但他偏偏是严谨得有点变态的李博学,感觉就算全世界的人都疯了,他也还会是清醒的。

  因此在他面前,我是人格分裂的事情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我只有接受的份儿。

  我去看李博学时刚好和他四目相对,本想露出一丝苦笑来显示自己有多苦逼,然而他却几乎要把眼睛瞪出来一样。

  “你想什么呢?”我问。

  李博学用回忆的口吻说道:“我刚才偷偷观察另一个周凉在看你时,感觉他的眼睛里写满了杀意。”

第469章 人格觉醒

  “你的意思是,我体内的另一个人格想要弄死我?然后取代我?”

  李博学表情十分认真,但没有点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我的脑子依然很乱,仿佛几百架飞机如同蜜蜂一样在我大脑里盘旋。

  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的存在,其实只是主体人格分裂出来的另一重人格而已,他会怎么做呢?

  关于这件事,我还真的深入研究过。

  盛元老师有一个叫马友的同事,就是专门研究人格分裂这个领域的。

  马友当时写了一本书,名叫《如何协调多个我》,里面讲的内容就是关于人格分裂的。

  为了写好这本书,马友几乎拜访了全国每一个人格分裂的患者,最终得到了比较客观的研究结论。

  书上说,人格分裂患者体内的另一重人格,并不是突然就出现了,一般来说要经历几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叫萌芽期。

  这个阶段的患者会时不时的经常发呆。发呆的时候,他对时间是没有认知概念的。

  可能他发呆了几分钟,但他只觉得自己愣了几秒钟。也可能他只发呆了几秒钟,却觉得自己走神了好几分钟。

  而且他回过神来后,也对自己发呆期间没有任何记忆。

  萌芽期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频繁的做梦。患者会做很多与分裂和膨胀有关的梦。

  比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一个气球不断膨胀,或者类似感觉的梦。

  这个期间其实是另一重人格即将苏醒的过程。

  马友在书里写,他接触过的人格分裂患者中,萌芽期间做过类似梦的,几乎占了八成。

  第二个阶段就是苏醒。这个时期,患者体内的另一重人格偶尔会以独立人格的状态出现,他会有自我看问题的视角。但这重人格不仅出现的时长很短,频率也非常低。

  刚刚苏醒的人格和新生儿完全不同,他的认知并不是一片空白,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一般来说,患者分裂出来的另一重人格,无论是智力还是认知能力,几乎都要优于主人格。

  有些副人格,甚至完全复制了主人格的所有记忆,他等于只是更换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而已。

  关于这一点,马友在书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种状态就好像是在同一个躯体里注入了两个或多个灵魂,这些不同的灵魂之间来回切换。

  副人格彻底苏醒后,接下来就是稳定期。

  具有人格分裂的患者一旦到了这个阶段,治疗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这个时期的副人格已经非常稳定,对身体的控制时间也逐渐变长。

  马友说,他接触的很多病人,至少都处在这个阶段,也就是已经到了非常难以治疗的阶段。

  同处在这个阶段的病人聊天,是一件十分折磨的事情。

  前一秒可能还是小王和你聊天,聊着聊着,小王突然性情大变,好像刚刚的小王被什么东西上身了,直接切换成了小张,新出现的小张,无论是举止神态,还是思维完事,同之前的小王完全不同。

  然后你刚切换成了和小张聊天的模式,患者可能又变成了小马、小夏、或者重新切换回小王。

  马友强调说,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和这类人聊天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是因为他们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情况,只是想当然地觉得有意思而已。

  真的让他们和这些人聊天,能把他们折磨死,逻辑思维被完全打乱,会让你混乱到怀疑人生。

  有的病人会在稳定期的基础上,进入到混乱期。

  所谓混乱期,就是患者体内的几重人格之间毫无规律的来回切换,仿佛你一个人同时和一群人聊天,而且这群人在聊天的过程中都要插嘴。

  马友直接在书中标注,这个时期的病人要慎重接触,定力不够的人同他们接触后,恐怕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接下来我要提到的阶段,应该就是和我有关的阶段,也就是觉醒期。

  所谓觉醒期,就是指患者体内某个分裂出来的人格意识到自己只是一重人格,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对于人格分裂患者而言,这个阶段其实是最危险的,一旦某一个人格出现了觉醒,其他人格也会陆续觉醒。

  绝大多数人格分裂的患者到了这个阶段,都会发生内部战争,说白了就是想夺取对身体的控制权。

  这些人格对身体的控制力也有强有弱。控制力强的人格自不必说,有些控制力比较弱的人格,知道自己将会在这场战争中消失,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让我消失,你们他妈的也别想好。

  所以说觉醒期是人格分裂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高峰时期。

  患者体内的各种人格觉醒是不分先后和主次的。

  有可能主人格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体内还有其他人格,而副人格已经觉醒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1页  当前第2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2/2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猎梦医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