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案侦办组(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姜晨竹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229 KB   上传时间:2024-03-01 13:00:33

  关鹤鸣询问当地专案组:“你们认为这个案子,最想不通的是什么问题?”

  没有人回答。

  关鹤鸣又问道:“为什么蒙眼睛?连三岁小孩都不例外。”

  “蒙眼睛,一般认为是担心被认出来,是熟人。”海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杜金国用手轻轻地拍了脑门儿几下,“这个案子搞到现在,真是我遇到的最麻烦的案件。这家一共七个人,陆陆续续地回家,一个一个地被控制。六个大人的亲友圈、工作圈、交际圈全都查了一遍,就连这家老人年轻时的那些事都查了,始终没有什么线索。”

  “如果是来这家一两回,三岁的孩子能不能认识?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再研究。你们对案件是怎么定性的?”关鹤鸣一步一步地将案件的分析引向深入。

  杜金国说:“一开始,我们觉得是仇杀灭门,可查着查着又感觉像劫杀,现场也确实有存折,还有写着密码的纸条。”

  “血指纹有没有做DNA检验?”关鹤鸣问。

  “没有。这也是个官司,搞DNA的想做,搞指纹的不让破坏,所以一直没做过。”杜金国的眉头皱成了一个旋涡。

  “从椅子上提的那滴血,做过进一步的DNA细分检测吗?”

  杜金国面露难色,说:“前些年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因为那时候反复做过,所以现在检材已经很少了。这次做还是不做,我们听您的指令。”

  “依照目前掌握的情况,你们推测犯罪嫌疑人有几名?”

  杜金国说:“现场擦洗过,很难根据痕迹判断。根据坐椅、拖鞋等的摆放,还有走访的情况,推测可能是两人或两人以上。”

  关鹤鸣想了想,说:“根据你们先前的工作,我的初步印象是,别看又是擦地又是泡水,反侦查能力似乎很强,但还是露出了马脚,应为本地人。他们在事主家待了这么长时间,整体感觉犹犹豫豫,决断力差。假如是一伙人,可能有一个年龄稍大一些,或许有抢劫盗窃前科。他们是冲着钱去的,可能有人去过这家,但对这家人有限熟悉,没想到住了这么一大家子人。最后局面失控,抢劫的愿望泡汤,又怕事情败露,决定杀人灭口。”

  这起案件有指纹,有DNA,照理说两大杀手锏都在手,应该胜券在握。

  但是,为什么过了十三年还没破呢?

  过去户政系统办理身份证,并未采集过指纹。案犯所持身份证还没到换领的时间,所以指纹未入库。至于DNA,如果这伙人不再作案,也就可能未入库。

  如果能对血液进行重新检验,做出DNA细分数据,可以缩小排查范围,会使案件的侦破取得一定进展。然而,仅有的检材也将完结。

  这是让大家纠结的问题,关鹤鸣不想轻易作出决定。

  他依然保持着一个掌舵人应有的冷静,不急不躁地说道:

  “海阳是特大型城市,必须要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要更加准确地划定重点排查区域,更加准确地划定重点人群。户主及她的女婿、侄女的关系圈必须要重点排查,要重新审视当年的圈内人,也要回头看看当年是否有错漏。我下次来,要看到排查进展报告。”

  离开海阳,九案侦办组乘飞机抵达深惠市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刚进4月,气温就达到了二十多度,比白金明显温暖了很多。

  深惠市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警力充足,装备先进,理念前沿。为了攻克“ZJ”系列杀人案件,深惠警方多次调集精兵强将,但均铩羽而归。

  案发于十八年前。三起案件,三条人命,十六个尸块包装物散落在十六个地点,而且每具尸体的面部表皮都被扒掉了,尸源至今不明。侦破案件时提取了十四枚除被害人之外的指纹和十八枚受害人指纹。十四枚指纹提取自尸块的包装物。尸块的包装物有超市购物袋,有行李箱,有床单。法医竭尽全力为三具尸体进行面部复原后,警方在全国发了通告,但还是没有找到尸源。连死者是谁都不知道,这案子可怎么破?

  这起案件之所以被警界称为最悬疑的案件,是因为警方至今连被害人的身份都尚未查明。

  而这个案子尽管提取到了十四枚指纹,但和没有指纹也没有什么两样。十四枚指纹完全不同一,也许有一枚是犯罪嫌疑人所留,也许一枚都不是。更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十四枚指纹在指纹库里竟没有一枚比中。

  关鹤鸣听了案情汇报后,对大家说:“深惠市外来人员多,人员流动快,这案子的尸源到现在都没找到,划定人员的活动范围很困难。时至今日,咱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从技术手段上求突破。你们尽快把指纹资料整理好,准备过些天去北京研究。”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十分平静,在座的人员也没有谁为之心动。

  这个案子已经研究过很多次了,到如今还是没有被害人的信息,没有可靠的物证,没有一个嫌疑对象。因此,这么多年来,深惠警方一提及此案就无可奈何。

  从出发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天了,北京那边的工作,需要关鹤鸣尽快回去处理。

  于是,九案侦办组匆匆离开深惠,来到吉宁省,研究跨吉宁、苏北、黑沙三省四地农村抢劫杀人案件。

  这一系列案件造成十三人死亡,作案对象均为农村超市经营户。除了在中心现场采集到足迹以外,没有其他生物检材。在一个关联现场,民警发现在疑似犯罪嫌疑人守候停留过的地方,地上有烟头和尿痕。民警当即提取了尿沙,然而直到现在,技术人员也未从尿沙中做出DNA数据。

  二十八天,九案侦办组走完了九个案件归属地。

  九起案件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物证缺失、人证不足、时过境迁的困境。正像过往的很多警察和专家一样,九案侦办组也站到了断崖之上。

  只有把那些缺失的东西复原,才能推着案子向前走。

  截至目前,没有人做到。并且,现在很难让人相信谁能做到。

  走了一圈儿,九案侦办组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性的进展。

  在罗牧青看来,这次行动只是从美好的愿望开始,终将以徒劳无功结束。

  正如关鹤鸣所说,他们是警察,破案是职责,是使命,但罗牧青是记者,她不可能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没有结果的事情上。

第八章 确定方向

  一、牵手

  罗牧青还在外地出差的时候,就和“乘风”约好了,等她回到北京,就在地坛公园见面。

  她没想到,“乘风”也喜欢地坛公园。

  她和爸爸最后一次去过的公园就是地坛。那天的场景和对话都历历在目,那一年她十六岁。爸爸去世后,只要有空儿,她就会去地坛,仿佛在那里可以与爸爸重逢。

  地坛公园里有上百棵百年古树,历史与现实在这里汇聚与碰撞。古树见证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更懂得一切皆有尽头。若感欢喜,便应笑得爽朗;若感不快,便应哭得爽快。阳光与风雨皆为树的伙伴,同行一路,便一路相互感恩。

  选在这里,即是默契。天气很好,罗牧青梳了马尾辫,穿着乳白色的收腰短风衣、浅蓝色牛仔裤、白色运动鞋,充满了活力。

  三十岁了,到了有些尴尬的年龄。尽管长辈不断催婚,她却是一副调皮的样子,说:“你们一直教我不要争,不要抢,该有的自会有,该来的总会来。我学会了,你们怎么又变了说辞?”

  哪怕到最后还是孤身一人,她也绝不将就敷衍。她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乘风”早早就等在了公园门口。远远看到她走过来,他觉得胸口很热,从没这么热过。前一晚,他没有睡好。他在回忆她的模样,和她纤细的手指。

  在此之前,他以为自己今生都不会感受爱情,因为他和别人不一样,他曾只想与山川河流为伴,度过此生。

  但是,他的真命天女猝不及防地出现了。他挣扎过,终于还是不想错过。

  两个人并肩走进了地坛公园。

  “乘风”是一个出色的导游,甚至可以把每一棵古树所经历的沧桑很生动地展现出来。不一会儿,身边就围了很多游客。大家跟随着他们的脚步,时停时走。

  有位阿姨说:“小伙子,你讲得真好,比那些导游讲得还好。”

  旁边有人附和道:“是啊,这小伙子人长得帅,心眼儿也好,声音还特别好听!”大家笑着鼓起掌来。

  可是,这不是他想要的氛围。“乘风”尴尬地看着罗牧青,她咯咯地笑起来,觉得跟他在一起真是想不到的有趣。

  “大家爱听,你就继续讲呗。”罗牧青的善解人意,又一次让他感到温暖舒适。

  直到讲完钟楼,“乘风”才对一直听讲解的游客说:“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然后,他拉着罗牧青的手,快速地走出了人群。

  他的手很凉,她的手很热;他的手很宽厚,她的手很纤细。她侧脸看着他,他也是。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幸福,他眨眨眼,刚刚好。她也是幸福的,对着他开心地笑着。默契,就是这样的吧。

  她的感情经历很简单,只在上高中时谈过一段简短而青涩的恋爱。

  这是她第一次与异性牵手,正是她所向往的被牵引的感觉,就像爱情小说里的场景一样,风是轻的,光是透明的,气温是最适宜的。她想要跟随他的方向,跟随他的步伐,跟随他的心,到任何他想到达的地方。

  她平时看起来很强,内心却如小女孩般单纯柔软,渴望被一个人牵引,闭着眼睛感受浪漫的旅程。

  “乘风”更没有牵过异性的手。

  自从十七岁从家里出来,十七年来,他独自漂泊,从没想过谈情说爱的事。直到遇到罗牧青,他才知道自己的心底,原来一直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

  他这头困兽的情感,在一瞬间就被唤醒和点燃了。

  “乘风”拉着她,一刻也不想松开。他用手轻轻地扣住她的手,想带她走进自己的世界,走进自己的心里。

  她说:“挺羡慕你的,去过那么多地方。”

  他说:“当记者挺好,见多识广。”

  她笑了笑,没说话。

  她心想,也有好多不想见的,比如尸体、伤痕。

  他问:“回北京后还失眠吗?”

  她说:“还好吧。”

  她想告诉他,失眠是因为恐惧,但她不能说太多,攻坚行动还处于保密阶段。回北京后,她的情况更糟,每天外出回家后,除了检查门后面、衣柜里面、厨房和卫生间外,还要反复几次检查窗户和门锁,似乎得了强迫症。

  但没办法,九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的是从门进的,有的是从窗进的,有的是尾随进入的,有的是敲门进入的……

  总之,她被吓到了,一向以为自己胆子不小,这回也要认栽了。

  “以后睡不着就给我发信息,不管几点,都行。”“乘风”望着罗牧青清澈的大眼睛,认真地说。

  她是那么优雅,那么圣洁。跟她在一起,要用一生保护她,用最虔诚的心去爱她,这将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

  “乘风”紧紧地拉着她,两个人走了很久,却一点儿不觉得疲乏。那是一段长长的路,仿佛每一步都在踩着幸福的节拍。

  中午,他带她七拐八拐地进了东单红星胡同。他说:“这儿有个小馆子,开了好多年,味道特别好。听说要拆了,我想带你去尝尝,以后说不定就吃不到了。”

  他有点儿犹豫地看了一眼罗牧青,略带顾虑地说:“就是有点儿小,装修也不算太好,但是卫生肯定没问题。你觉得行吗?”

  “能吃到有特色的东西再好不过了,你说得我都要流口水了。”她发自内心地笑着,阳光照得她的脸光泽透亮。

  “乘风”告诉她,这个“京粤菜馆”的老板是广粤人,老板娘是地道的北京人。他们两个把一些北京家常菜跟粤菜进行了融合,吃起来别有风味。

  “乘风”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似乎天文、地理、历史、艺术,无所不知。他能把很多事物的“前世今生”讲得生动有趣,能够让空气流动在轻松愉悦之中。

  罗牧青突然觉得似乎一切都是天意,她的公交卡恰好在那天莫名其妙地坏了,恰好除了他谁也不帮忙,恰好那几天失眠了,恰好那夜在电话里居然睡着了……

  她看着他,觉得哪里都好。刚好比自己高出多半头,刚好有健硕的身材,刚好有充满磁性的声音,刚好穿的是浅蓝色的连帽衫,是她喜欢的清清爽爽的模样……

  二、放弃两条线索

  在北京的几天,关鹤鸣每分每秒都紧张充实。

  他要处理因出差在外而未能及时处理的文件,要对一些省份上报的现案侦办情况进行梳理、指导和向上汇报。

  同时,他指令邱实从基层物色几名指纹专家,准备打响一场高级别的指纹会战。

  “要找确实有实战经验、真正能干事的,不要纸上谈兵的人。”关鹤鸣嘱咐道。

  “明白。”邱实的回答干脆利落。

  在DNA还没有应用到刑事侦查领域时,指纹为王。然而,随着DNA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深入和成熟,指纹的地位不保,甚至有退居二线的迹象。

  很多看了十几二十年纹线的技术人员心里不服。他们那技术,虽然称不上是童子功,可也绝对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得来的真功夫呀!

  九起积案中,四起有指纹。有的案子只能依靠指纹破案,因此研究指纹对破案的意义很大。

  指纹,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眼里是大同小异,而在刑侦技术人员眼里却是大千世界。

  据说一枚指纹上有一百多个特征点,那些勾、桥、眼、棒等,在指纹技术人员眼里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那么,一名指纹专家又跟普通的技术人员有什么区别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比中率。专家的比中率,自然要大幅高于普通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对于不完整、不清晰的这类条件不好的指纹,专家能够经过处理和重新标注特征点等方法让其起死回生,锁定犯罪嫌疑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案侦办组(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