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案侦办组(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姜晨竹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229 KB   上传时间:2024-03-01 13:00:33

  二、走出迷雾

  黄伟文和潘运英同在子弟学校读书,两人关系很好。

  1988年,潘运英因持刀抢劫被判刑,1995年刑满释放。潘运英出狱时,是黄伟文去接的他。后来,他一直跟着黄伟文干。歌舞厅着火了,损失惨重,他又跟黄伟文一起包库房搞冷饮批发。两个人实在赔得不行就散伙了。1997年,潘运英去浙江打工。

  关于这一段经历,在黄伟文的记忆中十分苦涩。

  他说:“那些年,简直是走了霉运,开个歌舞厅着了火,开个冷饮店还赶上那年气温创历年最低。自己的钱赔光了,借来的钱又还不上……”

  黄伟文唉声叹气,连连摇头。

  1998年,潘运英没再去外地打工,跟黄伟文一起到处乱跑。眼看着生计没有着落,黄伟文决定铤而走险。他跟潘运英说要做一笔大生意。

  “什么大生意?”

  “抢银行或者珠宝店。”黄伟文的话,让潘运英吃了一惊。他知道黄伟文胆大敢干,但没想到他胆子有这么大。

  于是,两个人整天围着银行和珠宝店转悠,但他们发现保安人员太多,不太容易成功。

  不过,黄伟文没有轻易放弃,对潘运英说:“咱们得弄把枪。”

  当天晚上,两个人吃夜宵时,发现马一昆在跟踪他们。

  黄伟文说:“说干就干,先弄枪去。”

  潘运英建议买一把枪,但是黄伟文说:“马一昆有枪。他整天别着把破枪到处转悠。”

  潘运英有点儿担心,没吭声儿。

  黄伟文说:“没事儿,他是一个人,咱们是两个人。再说他个子小,咱们好好练练。”

  黄伟文上学的时候就跟马一昆打过架,马一昆根本打不过他,所以他很有自信。

  黄伟文有一间空房子,一直当仓库用,两个人就在那里搞演练。他们从电影里学习动作,怎么站位、怎么配合、怎么分工,都演练得很细。此外,他们买了把刀,还买来了人体结构图对照练习。

  黄伟文为了锻炼身体,曾买过一对哑铃,用着非常顺手,他决定使用这个工具作案。

  马一昆每天回家都很晚。1998年10月17日,天黑后,黄伟文和潘运英就到马一昆租住的电影院宿舍去埋伏了。他们看见马一昆房间的灯没亮,说明外出了。从二楼通往三楼的平台,房顶上有盏灯,黄伟文用力把灯绳拉断了。两个人决定躲在这里,等待时机动手。

  夜里,马一昆上楼后,潘运英按照演练的动作,从后面勒住他的脖子,黄伟文用哑铃照着他的头狠狠地击打。由于潘运英和黄伟文配合默契,导致马一昆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他们目的明确,仅用几分钟就将马一昆杀死,抢走了他的枪,其他东西没拿。至于马一昆脖子下面的手机,也仅是打斗中自然掉落的,不是刻意安放的。

  两个人抢到了马一昆的枪及十一发子弹,藏在事先租的仓库里。作案后,他们把刀和哑铃扔进了河里。有了枪,黄伟文更加敢想敢干了,萌生了抢劫运钞车的念头。观察了几天,保安员值守严密,无懈可击,他觉得风险太大。于是,他还是觉得抢金店更容易一些。可是,经过观察,他又发现金店离派出所太近。

  就在他们乱逛的时候,看到何健康从银行的办公楼里走了出来。

  黄伟文对潘运英说认识这个人,并说:“他人很好。”

  黄伟文的妻子也在银行工作。前几年为了妻子工作的事情,他还两次上门找过何健康。他们仅扛了一袋花生,何健康也没嫌弃。

  闲逛了几天,黄伟文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抢劫何健康。潘运英也觉得这比抢金店更容易得手。

  他们跟踪了何健康一段时间,发现何健康家有两道防盗门,他家人都是一进门就顺手把门快速关上。如果夜深人静的时候去,动静太大,容易招惹邻居报警,于是他们决定中午去。

  两个人买了一些菜作伪装,上楼后,把何健康家对面邻居家门上的猫眼抹上了牙膏。然后,两个人就蹲在何健康家门口等。

  下午一点多的时候,何健康的女儿何淑娴开门上学。两个人听到声音后,站起来做好了准备。门一开,潘运英就扑上去,掐住何淑娴的脖子,推着她往里闯。由于一下没掐紧,她还是喊出声来:“爸爸,爸爸!”

  黄伟文持枪威逼何淑娴退回屋去。何健康家邻居听到他女儿的叫声,以为是他们两口子在打孩子,就给何家女主人的好友刘云打电话,让她来劝架。

  刘云与何家住在同一个小区。她先往何家打电话,可是一直没人接。听到何家电话响,黄伟文把电话线扯断了。她放下电话,赶紧跑了过来。

  潘运英把何淑娴押到茶几旁边,何健康和妻子孙小萌从卧室里跑了出来。

  潘运英说自己是公安局的,指着何健康说:“你干过什么事,你心里清楚。”

  黄伟文用枪指着何健康夫妇,让他们坐在沙发上。

  这时,刘云推门进来,一看这个情景,愣在了门口。孙小萌反应很快,对她说:“没你的事儿,你快出去。”

  刘云想要逃走,这时,潘运英已持刀冲了过来。刘云用手抵挡,手被扎出了血。情急之下,黄伟文开枪射击,她胸部中枪倒地。

  黄伟文把门关上了。何健康想要反抗,孙小萌说:“别跟他们打,都听他们的!”他被戴上手铐,并被威逼交出了钱财。

  手铐是黄伟文买的。正如朱会磊分析的那样,何健康手腕上的轻微血印,是手铐压在手表上造成的。

  这时,何健康又一次反抗,黄伟文迅速朝他开了一枪,何健康倒在地上。然后,黄伟文开了第二枪,击中了何健康的头部。女孩何淑娴被吓晕了。潘运英用刀杀死了女主人孙小萌。然后,他又用力扎了女孩何淑娴胸部几刀,看她还没有死,又扎了几刀。黄伟文看到何淑娴还没有闭眼,就丧心病狂地从潘运英手里夺过刀,狠狠地朝着女孩的心脏扎了几刀。

  黄伟文把何健康手上的手铐打开,顺手把他的劳力士手表摘了下来,装进兜里。

  然后,两人进入卧室,翻找得非常仔细。

  据两人交代,只找到一盒子弹、三十枚纪念币,何健康的钱夹里有两千多块钱。

  两人对于杀了这么多人才取得这点儿“收获”感到非常失望,但不得不赶快离开。他们把茅台酒打开了三四瓶,把煤气罐从厨房搬到客厅,割断胶皮管,然后把通着电的电饭锅移到了厨房门口。

  直到这时,两人全程戴着手套。

  就在摘掉一只手套准备离开的时候,黄伟文突然止步,怒气冲冲地返回何健康夫妇的卧室,用力把挡在衣柜前面的衣帽架拨开,结果用力过猛,衣帽架折断了,留下了左手四连指指纹。

  行长家怎么会没有现金和黄金?黄伟文怎么也想不通。

  何健康的衣柜里有一件新的衬衫,黄伟文换上了,把自己的衣服扔在了现场。

  他们以为走后会发生煤气爆炸,没想到未能如愿。

  离开现场后,两个人把枪和东西藏在仓库里,把当天穿的衣服烧掉了。潘运英两次作案穿的是同一双鞋,鞋上沾了血,于是黄伟文到商场花三百元钱给他买了双新鞋。

  此后不久,潘运英到外地打工去了,黄伟文在本地的一家运输公司开车。

  2007年,黄伟文介绍潘运英到运管所开车。

  2008年,黄伟文去城建局给领导开车。他很勤快,头脑灵活,善于搞人际关系,很快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工作上的如鱼得水,让黄伟文产生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想法。10月份,他把枪拆解破坏,把弹夹、枪、子弹都扔进了水库。

  2013年,他获得了提拔重用,任拆迁办副主任。2015年,他被任命为开里市城乡改造管理局副局长。

  2016年6月,黄伟文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纪检部门审查。

  至此,“开里两案”真相大白。

  他认罪后,他的女儿怎么也不能相信,那个疼爱自己的慈父竟然是杀人凶犯。是啊,谁也没有想到,当年何健康的女儿何淑娴只有十四岁,杀她的时候黄伟文一点儿也没有手软,何淑娴的胸部总共被扎了十六刀。

  关鹤鸣对专案组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同时要求,务必把案件办成精品案件。

  然而,截至目前,此案侦办得并不完美,警方仅掌握了一枚黄伟文的指纹和两名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证据链缺失严重。只有把枪找到,这个案件的侦办才堪称完美。

  可眼前的困难是,黄伟文说把弹夹、枪、子弹都扔到水库里了,而此时正值旅游季节,如果把水库里的水抽干,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此案务必办成铁案,让犯罪嫌疑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让真相完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同时,也向天下彰显公安机关攻破历史遗留案件的决心,让那些侥幸逃脱的犯罪嫌疑人对形势有个清楚的认识。

  在关鹤鸣的积极协调下,东南州政府决定放干水进行清淤,以便翻找弹夹、枪、子弹,时限是三天。当地部队出动人员帮助进行查找,但一天下来没有任何发现。部队又搬来新型探测仪器,第二天上午终于将枪和子弹都找到了。

  水库开闸放水,一切恢复如常。

  关鹤鸣随即部署下一步工作:一要加强审讯力度,让犯罪嫌疑人彻底交代罪行,弄清赃物去向;二要对现场物证进行重新比对;三要再次搜查黄伟文、潘运英的住所,争取找到更多当年从何健康家带走的物品,进一步完善证据链。

  罗牧青的新闻报道适时适度,一系列悬案的破获,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居然在几个月里出色地完成了。各地公安刑侦队伍受到了空前的鼓舞,纷纷表示要再下决心,用现代的理念去挑战更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技术层面,DNA技术的拓展应用,为公安机关开启了一个新的侦查视角,其重要地位不容置疑。而指纹,则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它成功锁定了两起世纪悬案的犯罪嫌疑人。

  三、真实的“乘风”

  整整两个月里,罗牧青没有一刻停止过对程风的追忆。虽然工作上没有出任何差错,但她总是情绪不高,让人颇不放心。

  朱会磊只要有空儿,就约罗牧青一起吃晚饭,带她散散步,防止她一个人的时候胡思乱想。

  罗牧青总是很客气地回绝。她想一个人回忆与“乘风”去过的地方、吃过的东西、看过的风景。这世上从来没有过一个叫“程风”的人,但是“乘风”真实地来过。

  突然而至的幸福甜蜜、毫无防备的失落痛苦,哪一个更让人刻骨铭心?

  那个不知姓名的人,狠狠地爱过她,狠狠地伤着她。

  她努力不让自己倒下去,支撑她的是对真相的期许。

  她有时候会害怕,怕把“乘风”与她采访过的那些杀人犯放在一起。她在矛盾中挣扎,向上天祈祷他与他们不一样。

  12月中旬,湖州警方终于查清了“乘风”的真实身份。

  朱会磊得知消息后,马上找到了罗牧青。他要当面告诉她,怕在电话里说,万一她支撑不住,身边又没有人。

  罗牧青让他到家里去,她知道自己肯定会哭,以免在外面被人看到。

  “乘风”的真实姓名叫“李海遥”,是吉林省雾松市松林县新张村人,是家里的独子。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在外地打工时遭遇交通事故死亡。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虽然家庭不幸,但是性格并不孤僻,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他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平时在学校住宿,寒暑假才回家。

  1999年3月30日下午,新张村村民宋彩凤说丈夫张德才已经三天没回家了,到处找不到人。于是,她带上娘家哥哥到李海遥家找人。

  以前,宋彩凤就怀疑丈夫张德才跟李海遥的母亲有私情,还去李家大闹过一场,并动手打了李海遥的母亲出气。

  门上装的是暗锁,里面也没有动静。左邻右舍听到砸门和叫骂声,纷纷跑出来看热闹。

  宋彩凤想要撬锁,被邻居拦住了。她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派出所报警,说有人看到张德才进了李家的门。

  民警拍门也没人应答,打电话也没人接,最后缠不过宋彩凤,只好找人开锁。进到屋里,只见李海遥的母亲躺在床上割腕死亡。

  民警立即把人都劝离现场,但是现场已被严重破坏。

  刑警队的民警和法医赶到之后,发现李海遥的母亲符合自杀特征。

  院子里有一片新土,挖开后找到了张德才的尸体。

  而张德才的死因,是钝器导致的颅脑损伤,推测致伤工具是锄头,死亡时间推测是3月28日。从成伤机制上判断,应该是身高比死者略高的男性所为。

  果然,在院子的墙角找到了一把清洗得十分干净的锄头,民警从上面没有发现指纹。屋里像做过了一次大扫除,到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院子被清扫过,但能看出有拖拽尸体的痕迹,符合一个人拖拽尸体所形成的痕迹。

  警察找到了李海遥母亲的遗书:“儿子,妈做了错事,对不起你。要照顾好自己。户口本、存折和钱都在妈跟你说过的地方。妈给你丢人了,考上大学就不要回来了。”

  调查走访进行了三天后,有一个村民说,好像在案发前看见过李海遥,具体哪天记不清了。

  过了两天,警察把他叫去再问,他说没看清,有点儿像,具体是哪一天想不起来了,好像是星期日。

  警方到学校调查李海遥近期是否回过家,老师和同学都说他没有请过假,但是星期日有没有回过家就不知道了。同宿舍的多名同学证实,李海遥每天晚上都在学校就寝。他自称在校园里学习,但没有目击证人。这也是正常的,很多学生都会找个安静没人的地方温习功课,毕竟高考在即。

  李海遥回到家里,痛哭了一场。由于涉及刑事案件,尸体还不能立即安葬。他的爷爷、大伯等人劝他先回学校,家里的事由他们处理。后来,他们也没再过问李海遥母亲尸体的事,最后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警方怀疑李海遥有作案嫌疑,因为他的身高比较吻合。但由于缺乏其他证据,再加上品学兼优的李海遥正在准备高考,学校方面也不愿意配合调查,警方只好作罢。

  这个案子疑点很多,首先是李海遥母亲的杀人动机不明,其次是她清洗地面、门板、桌椅、锄头的行为很可疑。

  而宋彩凤一口咬定李海遥的母亲就是杀人凶手,于是在民间这个案子就算有了结论。

  从此以后,李海遥再没回过家。

  这些年来,他偶尔听大伯以及堂兄弟们说,警察还没有放弃,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到村里去调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案侦办组(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