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玉人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沐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45 KB   上传时间:2013-08-05 11:25:30

☆、第六十五章

  其实三房一家想要走得潇洒并不容易,连三爷即将赴任江浙承宣布政使司左承宣布政使,一省长官,带着妻女走当然很简单,但关键是还有个义子谢安在。

  谢安的婚事真真是叫韩氏头疼不已。早先连三看好刘太傅的孙女刘瑶筝,韩氏自个儿私下去看了几回,也觉得姑娘不错,她同刘夫人通了气,隐晦地试探了几句,发现刘家竟也是愿意的。就这么着,她思量着寻个好时机,就叫连三爷去求了安国公出面,亲自往刘太傅府上求娶。

  谁知这算盘倒是打得噼啪响,可谢安却不乐意了。韩氏先还以为他是害羞呢,毕竟从来就是个腼腆爱红脸的,纠纠缠缠了好几天,谢安被逼得没法儿了,直接扑在韩氏膝头哭了一回,断断续续地说了自己不想娶亲,等妹妹终身大事了结了他才愿意呢。

  这言下之意,他就等着连三了。连三若是寻不到合心的人,自然就只有他是最佳人选;若是连三向外头觅得佳婿,那就是他没这个福分,婚事他也不在意,就由连三爷韩氏随意安排好了。

  韩氏知晓他这份心,却是真为难:连三显然是对他无男女之意的,她就怕拖到最后,谢安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想到这里,韩氏便愈发心疼他了,却也尊重他的意思,不再明面上提起亲事,换做私下里留心。

  

  这回连世珏外放,说实话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虽说也是升迁吧,但一来他并未流露过这个意愿,二来——封疆大吏这等职位,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早就由皇上授意内定好下一任的,又是在这种敏感时期往江南那打破头都抢不到的地方去,真真是叫他摸不着头脑。

  儿女的亲事都没着落,近十年连世珏都没有离京之意的,偏偏就在女儿将将及笄、义子婚事悬而未决的时候下了这道令。

  

  连三爷的外放调令下来后,可在京中逗留的时间不长,谢安不愿自己留在京中安国府,又没能赶上选授外官,于是和谁都没商量,悄悄递上辞呈,回家麻溜儿地收拾起包袱来。

  刘延那个气啊,才扫了两眼就直接将辞官折子摔到了地上,对一旁的中书舍人吼道:“打回去!送到连世珏手上!”

  年轻的中书舍人战战兢兢地下去了,没敢使唤小内监,一路狂奔到翰林院,找到了还在交接事务的连三爷,将谢安的辞呈送上。

  连世珏疑惑地打开瞄了几眼,顿时吓出一身白毛汗,抖了抖袖子赶紧回家去。

  

  “重黎,这是怎么回事?”连世珏脸色难得沉了下来,还未入门就高声质问。

  连三从软椅中探出头来,好奇地问道:“爹,哥哥怎么了?你怎么大火气?”

  短短两句,就像是一桶冰水,“哗啦啦”浇到了连世珏头上,原本还有些焦躁的心情顿时消隐无踪。他步入暖阁,就看见义子已经站了起来,垂着头立在那儿,说不出的可怜。闺女倒是不跟他客气,窝在垫着软垫的圈椅里都懒得动弹一下。

  

  “重黎啊,你……唉……”对着谢安,连世珏实在是说不出什么责备的话来,犹豫了半响,只是长长一声叹息。“不论是我还是你母亲,都是希望你能好好的。涵儿不能一辈子伴着我们,你也一样。我也没什么宏图大志,只求在我还在任时,给你、给涵儿铺好路,叫你们下半辈子过得平顺些……”

  “我知道。”谢安眼圈红红地抬起头,“可……若不是碰见妹妹,我还在大山里给人誊抄信谋生,别说做官,就是读书也不可能。在这世上,除了爹娘和妹妹,再没什么能叫我挂心的了。您就容我任性这一次……”说着,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连三皱了皱眉,她也是刚刚才听谢安说起这事。见哥哥都跪下了,她也不好再坐着,从椅子上下来就往父亲身上扑,抱住父亲一边手臂撒娇:“爹啊,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呀。哥哥在朝里也是做些文书工作,到了地方,若是哥哥想继续做事呢,您就在司里给他安排个职位,一样是锻炼。若是哥哥想潜心做学问,那就更好了!江南文人才子不知多少,哥哥在那儿必能更加精进。”

  连世珏宠溺地揉着闺女的脑袋,叹气道:“可你哥哥都六品了呢,这个年纪,多不容易呀!再熬上一年,正正经经等着选授外放不好么?等咱们再回京,那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谢安还跪着,抿着唇,难得倔强的样子。连世珏看着不忍心,自去扶他起来,谢安不敢赖着,委委屈屈站起来了,还是低着头。

  

  “要回朝,那就是一句话的事儿。”连三撇撇嘴,很是不以为然,“我总想着,那么多人从小读书,一朝考了科举,年纪轻轻就当官,那倒未必是好事呢。还是趁着年轻多开开眼界,眼界开了心也广,再入官场岂不是正好?”

  连世珏轻戳她脑袋,失笑道:“是是是,说什么都是你有理。”又转头对谢安道:“重黎你也不必担忧,我和你母亲都不会责怪你。跟我们一道去了江南也好,总算是有个照应,真要留你一个人在这儿,婚事就是老大难。”

  谢安先是一喜,待听到最后一句话,脸色顿时又黯了下来,只得再次垂下眼,乖巧点头。

  

  朝堂上还在扯皮,青州战事依旧胶着不下,但最近传来了不少好消息——严冬时节,西北苦寒,戎狄本就缺衣少食,所以才年年都犯边劫掠。这里战事僵持了小半年,大约是戎狄后方军储不足了,实在是耗不起,近来便有了打退堂鼓的征兆。

  这会儿朝上就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跟戎狄耗下去,咱们泱泱大国,跟他耗得起!最好耗到他们弹尽粮绝退了兵,再一鼓作气打回去,收复幽、凉二州,最好一举歼灭戎狄大本营,狠狠出了这口鸟气!

  另一派就温和许多,主张遣使议和。反正他们也不想打了,咱们这儿也消耗了许多兵力物力,再僵持下去谁都没好处,不如发扬一下大国风范,随便给他们点好处把幽州凉州换回来,让人家回去过个好年。

  主战派和主和派势均力敌,天天上朝时就吵得不可开交,下朝在朱雀桥遇见了,几个脾气不好些的还能撸袖子打一架。连世珏即将离京,乐得两边不搀和,袖手在一旁看热闹——他算是承平帝心腹了,自然明白皇上心里早有主张,迟迟没有明确态度只是因为还在撒网,等着最后捞一波大鱼呢!

  

  比较奇怪的是,楚王刘泽竟然是站在主战派一方的。

  当然,觉得奇怪的只有如连三这样的知情人,在外人看来,老楚王戎马一生,最后还死在了戎狄战场上,刘泽要是主和那才不对。

  可连三心知此次戎狄春夏来袭的猫腻,楚王求了这么久也没能如愿出战,显然再拖下去也是一个结果,这仗怎么都跟刘泽没关系。按照一般情况看来,及时收手另图他谋才是正理,这一场仗打下来,楚王府还不知损失了多少呢,可偏偏——刘泽他不乐意。

  

  在往江南去的路上,连三收了京中传来的两封信。一封信是祖父安国公写的,他知道连三的隐忧,亲自出马,在两个月内给连语湘订下了一门亲事。连三离京前,连语湘还被关在闺房里不得出门,二夫人陈氏日日在屋里陪着他绣嫁妆。

  没人关心连语湘怎么想,她有过很多次机会,却都被她自己葬送了。

  

  另一封信上的内容,是关于一支押送大批粮食从淮北向青州去的商队。

  从前战乱之时,本也有许多重利薄义的商人揣着发发战争财的心思,远远运了粮食物资向战区去,趁机哄抬物价。可刘延英明睿智,早早制定了极严厉的法令约束,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所以今年西北虽战事频发,但百姓的日子都还算能过得下去。

  本来商人就是极善趋利避害的,战乱之地变数太多,若不是利润厚重,实在也没人想去。既然上有政策,这其中捞不到多少油水了,那还去那儿干嘛呢?

  在这种情况下,这支商队就显得十分可疑了。

作者有话要说:过渡章卡死我了……没有三千字,我忏悔【滚去被子下忏悔

☆、第六十六章

  一路上无风无浪,每日只是赶路,也无甚好说的。虽说也顾念着大病初愈的夫人和体质娇弱的姑娘,多少放慢了些,但出门在外,总不能事事都由着性子来。

  这日因得天边灰云翻滚,隐有轰轰响声,下人里有那经验老道的便特特寻了主子建议加快行程,道这是雷雨将至的征兆。于是快马加鞭,等到天将擦黑时,连三爷一行人终是赶到了最近一个唤作“秋叶渡”的地方。果然,才进驿站,外头便下起了瓢泼大雨,极目眺望,天地间一片茫茫。

  

  驿站虽简陋,却并不狭小,里头已经有了不少人,少数是路过此地的官员,大部分是被暴雨逼得进来寻个遮蔽的过路人。

  这也是掌管驿站的小吏好心肠,渡口旁虽还有家小客栈,可不提那客栈早就住满了,便是有空着的间,这些行人也是住不起的——那客栈老板一向黑心,见机抬价这种事儿一点也不少见。

  当然,再好心也不能渎职,所以除去那些个官老爷,这驿站里的其他房间都没敢放人进去,进来的普通行人就只能在大厅里烤烤火躲躲雨,将就一晚上,待明儿雨停了再作打算。

  伺候连三的几个嬷嬷俱是宫里放出来的,最是重规矩。这不,才一进大厅,就死死皱起了眉头,几个人间互相换了眼色,全是对这驿站不守规矩的不满——官家驿站是不许白身入住的。

  

  连三早在下马车后就被裹进一身大红羽缎披风里,镶着白色狐狸毛的领口竖起来,挡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波光潋滟的大眼睛。韩氏也一样,披风罩住了身形,只是她的披风是青底绣暗金色花纹的,叫人一眼就能分出这两位谁是夫人谁是小姐。

  安国府一行人数众多,而衣着气质又都与众不同,看着便是达官显贵人家,由是甫一进大厅,里头人不管是在喝酒还是在烤火的都转眼过去瞧。

  瞧女孩儿的人更多,安国府的下人,便是三等丫头放在外头也是清秀小佳人一枚,更何况这许多跟着姑娘的贴身丫鬟?好在丫头们多少见过些大场面,也不怕人看,只是牢牢将姑娘围在中间,等着驿站里的人引路去房间。

  

  连三站定脚,只是半盏茶的功夫,先有父亲和谢安心疼地过来嘘寒问暖,后有母亲拉着手不停地安慰,再到后来,几个嬷嬷们也在身旁低声道:“姑娘委屈了!劳烦姑娘忍耐些,就这一宿,雨停了咱就上船,到了临安就好了!”

  “……”

  

  很快那驿丞就安排好了房间,下人将箱笼搬上去,嬷嬷丫鬟们跟着去收拾屋子了,只留了两个贴身的伺候茶水。百无聊赖下,连三打量起这大厅里的人,目光流转间,却直直看进一双带着笑意的黑亮眼眸。

  是沈容予。连三冲他点点头,并没有要相认的意思。再坐了一会儿,上头有丫鬟下来禀报收拾好了,她便同父母哥哥一道上楼去。

  

  夜深,窗外风急雨骤,雨点砸在窗上“啪啪”作响。连三静静坐在桌边,手中擎着一个婴儿拳头大的夜明珠,夜明珠发出柔柔的亮光,在这漆黑的夜里显得格外温暖。

  沈容予在窗上“笃笃”轻叩两声,很快便听到屋里回应:“进来。”

  他踩着窗沿翻了进去,一身一脸的水滴滴答答地往地上落,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个小水潭。兜头罩来一块干燥布巾,只听连三略有些嫌弃地说:“擦擦。”沈容予无奈叹气,只得先拿干布巾擦了擦头脸。

  

  “你怎的狼狈成这般模样?”连三上上下下打量他,话语间很有些鄙视的意思在里头。

  沈容予一个三十出头的人被气得跳脚,“外头雨多大,你出去试试!”

  连三懒洋洋地瞥他一眼,“我不是说这个。呶,”她昂了昂下巴指向沈容予身上的灰布袍子,“怎么这身打扮?看起来就跟走江湖的流浪客一样。路引丢了?刚进来时瞧见你混在那堆行脚商里我都吓了一跳。”连三弯了弯眼睛。

  “唉,一言难尽。”沈容予叹息一声,自己伸手给自己倒了杯热茶,一口饮尽,这才长舒一口气,冲她笑道:“我是有任务在身,这个不好同你说。你呢?怎么好好的就离京了?”

  连三没回答他,而是若有所思道:“任务?难不成是刘延叫你监察江南士林?也不对……”她瞟了一眼沈容予身上的落魄装扮,“这幅样子可不像读书人。那么……就是让你查探最近运物资前往青州的商队了?”

  沈容予目瞪口呆地望着她。

  

  “你、你怎么能直呼圣上名讳……”他惊讶之下脱口而出,后又觉得自己的关注重心不对,“你怎么知道……知道商队的事情?”

  连三冷笑道:“有心自然就知道了。”

  听她如此说,沈容予一时想起她的身份,心下顿时觉得这事理所当然起来,不由得笑道:“圣上真是宠爱你,竟将朝堂大事也同你说了。”

  连三扯了扯嘴角,不说话。

  

  沈容予忙了这许久,难得遇见一个同样知情的“自己人”,忍不住就絮叨起来:“其实幕后主谋是谁这实在没什么好查的,知晓些内情的谁不知道呢?就是这批粮食麻烦,若非青州势力盘根错节,圣上想要一网打尽,早就半道儿上截了,哪来这么多事?”

  连三垂下眼睫,这批粮果然是送到戎狄那里去的。半响,她抬眼好奇道:“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单是送粮也没用呀,兵器什么的也需要吧?”

  这话问得天真,沈容予笑了,看她的眼神就柔软了许多,“青州有李家在呢,就戎狄那点儿老底哪儿能撑这么久呀?粮食兵器一直在供应,连不少军中机密都是他们透出去的,要不幽州怎么会沦陷?”说着说着,他火气也有些上来,恨恨地骂了一句:“这帮卖国贼!”

  连三瞬间变了脸色,怔怔地坐在那儿。

  

  韩表哥,外祖母,甚至是外祖父……三位亲人接连去世,因由直接或间接都是幽州那一战。

  本来她也知道戎狄来袭归根究底是因为楚王的野心,所以把楚王当做最大的仇人,恨不能生啖其血肉。可是在这时候,突然告诉她,幽州沦陷的直接原因是李氏通敌!

  叫她如何能不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玉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