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之烽烟不弃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未栖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23 KB   上传时间:2014-03-24 20:37:19

因而,我还是可以对着他扬笑以待的,便心怀感激地点了点头,同样抱拳,言:“魏将军快快请起,你救了栖,该是栖同你施礼的,怎能劳你如此?”

他起身,冷肃的面容之上没有丝毫动容地回了句:“军师言重。”

样貌尚可,身材魁梧,满溢着冰冷的气息,怎么看也不像是奸滑狡诈之流,也不知罗贯中为何会把他写成演义中的那般模样?

实实在在地为魏延不平了一番,我客套地赞道:“魏将军气度不凡,日后定能有番大作为。”

他却依旧冷淡,“军师谬赞。”

我彻底无语,觉得魏延冷场的本事真是一顶一得好,让我全然没了同他继续交流下去的想法。我想,这类不苟言笑,冷淡过头的人当是十分无趣的。

不久,孙乾便瞧出了我与魏延之间气氛的冷凝,接过话茬,同我言:“归荆州前便让魏将军留在军师身边吧。”

我不解,“为何?”

“宪和……”提到此人,孙乾的面色明显黑了许些,掩抑不住愤怒地解释,“他既害了你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你留魏将军在身边好歹有个保护,以防万一。”

他在生简雍的气?

我摆了摆手,并不想留魏延在身边,也觉得没有必要,“不用,他若是真想要害我,有魏将军在也无任何用处。”

“总好过无任何防备。”孙乾却是不以为然,大约是因曾受孔明或黄忠所托要照拂我,便如此极力地劝说,“魏将军到底是真英雄,有他在,绝对会比无人妥当。”

他是在暗示我,我到底是女子,气力武力各方面终究比不上男子?

我却还是摆手,拒绝,“不可不可。”一来,我委实不想再招惹什么青史留名之人;二来,留魏延在身边无异于是将我自己限制住,那么,很多事情我都无法为之。

此时,冷漠的魏延终是稍稍有了些许不悦,插话,询问:“军师可是在质疑延的武艺,或是觉得延不能恪尽职守以致留给旁人可趁之机?”

我噎了噎,急忙辩解,“将军多虑,栖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劳烦将军罢了。”

他抬眸,冷冷地看了我一眼,淡淡,“不麻烦。”

我默,再度同魏延交流障碍,而,这障碍让我更加坚定,不要留他在身边。然而,还不待我三度拒绝,孙乾就擅自替我做下了决定,“既然魏将军不觉得麻烦,就这般定下了。”转而,为了移开我的注意力,孙乾不忘快速说到别事,“你颠马一事,我会如实告知主公的。”

“不必。”我也就真的被他转移了注意力,聚焦到此问题上来,“这是我同简雍的私怨,无须他人参与,尤其是主公与孔明,因而,也请先生莫要将此事告知于任何其他人,权当此番乃是我自己无心造成。”

孙乾不可置信地看向我,询问:“你当真要这般?”

我颔首。

接着,他又问:“你是要息事宁人还是要报怨雪耻?”

我笑笑,并未明确回答,只道:“不管怎样,在此之前我会处理好江东的事情。明日,我欲去拜访鲁肃,请他为我等向孙权陈情,言明借出南郡的好处。”

“鲁肃?”孙乾当即会意,却思虑全面地担忧起来,“然,鲁肃乃是江东忠臣,岂会做出此等有悖江东权益的事情?”

我胸有成竹,“只要你我可以让他知晓借出南郡比不借南郡的利益大便可。”

“你有何法?”

……

拜访鲁肃,除了准备礼物之外,我还特地准备了一身衣裳,袖袂宽大,稍稍动作便会露出半截手臂,隐约可见右臂依旧泛着血红之色的伤口,皮开肉绽的好似刀伤。

不过,衣袂灌风,初离驿馆,便生生冷得我打了个寒颤。但,为了成就大事,这些小节委实不算什么,再者,比于我,还大有受苦忍寒的人在,非是衣衫褴褛,衣不蔽体,而仅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计谋。

这日,我与孙乾分工协作,他去城郊布置我所需要的情景;我前往鲁肃府上,声情并茂地演一场好戏。

要死不死的是,魏延一路跟随着我,板着个脸,冷面神一般,比这寒凉的冬日更直接地让我感受到了冷意。可,知晓孙乾的考量不容拒绝,也确是有些道理的,我便没再排斥魏延的存在,而是努力的将他拉入我的计谋,使其成为重要的一环。

我告知他,去到鲁肃府上,他需有意无意地触碰到我的伤处,尤其是在鲁肃不察的时候。因为,只有不察,才更能让鲁肃相信假装的无意乃是真的无意,而非刻意装作的。

他却不甚配合,瞥了一眼我的手臂,泼我冷水地道:“小手细臂,一折必断。”

我崩溃,抽了抽唇角,尽量耐心地重复,“将军谨记,只需碰触即可。”

他漠然,与我对视片刻后退到一旁,好似懒得再同我言语一般。我却险些暴走,抑不住地腹诽,奇葩,奇葩,我怎么就没想到三国名士中还有魏延这等奇葩。

所幸,奇葩的魏延并未忘记我的吩咐,在我下马车时就依言而行地握住我的手臂,使力的中心在我右臂的伤处之上,疼得我龇牙咧嘴,都不用伪装。可,这些落在鲁府一众家丁侍婢面前,不过是守将搀扶军师下车时不慎触其伤处。

疼痛的延续,促使我报上名姓都是蹙着眉,倒吸凉气的,“襄阳李子染奉老师诸葛孔明之命前来拜访江东故友鲁先生。”

如此名目,自是没有让我被拒之门外,相反的,鲁肃还热心地遣了府中管事前来相迎,姿态恭顺,礼数周全。

前堂,鲁肃似是早已在此恭候多时,备好了茶水糕点,好客地笑着离开上座,拱手作揖,“李小公子。”

我同样回以一揖,臂弯抬高,衣袖滑落,“鲁先生。”

随后,分主次而坐。自然,在此之前,我没有错过鲁肃看着我的伤处停顿了的少顷。

而俩陌生人相会,最好的切入话题便是共同熟识的那个人——孔明。

我率先言语,说尽恭维的话,直言,“老师归去后常常同我提起先生,赞先生乃是忠义之士,是老师极为少数敬佩的贤人之一。”可,事实是,孔明很少敬佩什么人,目前,除了司马徽外,再无其他了。

鲁肃也不怀疑,又或许,他比我还要清楚,这些话中有多少虚假的成分,但,交际场上,这些虚假必不可少,“你可莫要听孔明胡言,肃不过一介寻常,哪能位列忠义之士,令他敬佩。”

我笑,端起几案上的茶盏,微微晃动着,一面为了让鲁肃更加清楚地瞧见我的伤口,一面也是为了缓解我的紧张,“先生过谦。”

自此,话匣打开,他滔滔不绝地同我言说孔明在江东的趣事,我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我认知中的孔明,时而有所交叉,便会引得我们拍案大笑,继而说得更为有兴致。

直到晚食,鲁肃设宴,邀我前去享用,我们之间关于孔明的讨论才得以暂停。也,终于在此时,鲁肃的关注开始集中到我身上,看着我被魏延搀扶起身,好奇地问道:“小公子这是怎么了,可是身子不适?”

我摇头,刻意不愿为人探知缘故的神色,避重就轻的答:“前些时日受了些小伤而已,无碍。”

鲁肃也是识时务之辈,便没再询问,依旧言笑自若的引着我去到用食处,备了美酒佳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1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2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之烽烟不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