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之烽烟不弃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未栖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23 KB   上传时间:2014-03-24 20:37:19

“可不能这么说。”笑着摆摆手,司马徽落下一颗黑子在我的前一颗白子旁,“出山这种事只能随孔明他自己的心愿,若是他想,出山便是;若是他不想,隐居便是。老朽我可主宰不了他的想法。”

我撇嘴,换一种方式问道:“那司马爷爷觉得孔明是出山好还是隐居好?”

“说不清。”司马徽倒不糊弄我,言罢还同我分析起好坏来,“隐居,佳处在于可以随心随性,不为乱世所驱使;坏处在于荆州迟早要乱,到时必然四处避乱,日日困苦于温饱。出山,佳处则在于不用为温饱劳累,亦可一展抱负,留名青史;坏处在于穷尽智谋,日夜操劳。如此,硕娃子,予你,你可想孔明出山?”

我拿捏着白子,一时竟不知该落于何处,“其实,我也说不清。”经历过博望坡的事情之后,我对乱世有了很深的畏惧,再者日后将要发生的种种之中不乏我所不想遇见的,因而我有五分不想孔明出山。但除却这些,我又期待着那个在我心中刻下痕迹的诸葛军师,期待他不用再为温饱而劳累,所以我又另有五分希望孔明出山。五分对五分,致使我想不出答案来。

犹豫了许久,找寻了许久,我终是落下了白子,心中随即也有了决定,“我想我该支持孔明的决定,他愿出山,我便随他乱世浮沉,生死相随。他不愿出山,我便随他布衣荆钗,相濡以沫。”

“如此也好。”笑着继续落子,司马徽又道:“不过元直托我告知你,莫要忘记了刘皇叔对你的救命之恩。”

我顿住,无奈地扬笑:“徐叔这是在逼我同意孔明出山。”如此,我先前思虑的全都是枉然,什么五分对五分,什么支持孔明,全都是不成立的。我真正的立场该是在不十分为难孔明的情况下,希望孔明出山。

捋须笑起,司马徽道:“你徐叔为了把你逼到这一步看来可是谋划了许久,要怪只能怪你自己无事跑去博望坡,还出了事,恰落入他的谋划之中。”

“司马爷爷……”我哭丧着脸,极是挫败,“他们那些人专门设计我,还皆是成了。可我偶尔想设计他们却全是失败,这也未免太伤人了吧。”

孔明、宋达、徐庶……一个、两个、三个全都是如此。再这么下去,我怕是要怀疑起我的智商来,还有我更要怀疑那些说我聪慧的人皆是瞎了眼。

“硕娃子,你嫁予的是孔明,可不是什么寻常平民。”笑颤了白色的胡须,司马徽同我道:“孔明那娃子鬼心思多得很,大智小慧的。而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他交好的人也皆是些有心思的人,你想要设计他们怕是极难。”

我听罢,极为坚定地给出评价,“所谓的名士皆是极为阴险的主。”说不定,孔明那温润的笑容下,亦是满满的老谋深算。脑海中随之浮现出初行周公之礼的事,细细想来,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想。

阴险,那人真是太阴险了!

想着想着,我不禁双靥布满绯红,也不知是羞的还是气的。

荆州将乱多烦扰

数日后,孔明收到徐庶的书信,书信言明了徐庶向刘备举荐孔明的事情,并且希望孔明可以看在徐庶的面子上见见刘备。不久,诸葛瑾又从江东来信,言孔明如今年纪已是不小,到了该出山的年纪,问他是否有意前往江东,若是孔明有意,他便可以向孙权举荐。

知晓这两封书信的内容之后,宋达敛目沉吟许久,然后邀求同孔明密谈一番,孔明欣然。密谈毕,宋达微有些泄气,孔明则是言笑晏晏地问我可想归家。我瞧了瞧他又瞧了瞧宋达,虽有不解却也没有多问,只是颔首。

于是,孔明做下决定,明日清晨便随我归家。而我也明白,这所谓的归家有极大的可能是为了躲避刘备的一顾茅庐。

他的人生终究还是走上了既定的历史,而我不过多的奢求什么,只奢求可以改变结局。或许,他与我也能如同小说一般的因假死而相守。

翌日,清晨出发,晌午到达黄府。只是,本该连尘埃都不落多少的黄府门前竟是屹立着一个中年男子,那男子儒生打扮,中人之姿。晌午的烈日之下,他紧抿着双唇,立于府门前,双眸坚定。

路过他身旁的时候,我禁不住好奇地打量他许久,他却是目不斜视,好似我不存在一般。及到孔明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他才微微转眸了片刻,只是片刻后又复得恢复原样。

随后,待管家出门来迎我同孔明,我借机寻问道:“那门前立着的人是谁啊?怎么不进来?”

听着我的问话,管家伸着颈脖看了看那中年男子,然后无奈地摇头答:“那是荆州牧刘表刘景升帐下的宋忠宋仲子先生,前来拜访先生,也不知是说了什么不该说得,给先生赶了出来。”说罢,他又感叹道:“这人倒是执着,都站了几个时辰了。”

“是来拜访爹爹的?”我重复,颇为疑惑,“照说姨父鲜少同爹爹相交,如今为何突然派人前来?”若说刘表突然想要拉近姻亲之间的关系,我是怎么都不会相信的。

管家亦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摇摇头,诚实地答:“这我也不清楚,先生把宋先生赶出来的时候并未说些什么,只是嘱咐我不要再让宋先生进府罢了。不过,我猜这事多半和荆州牧病重有关。”

“姨父病重?”我倒是未曾想到这方面,遂不免有些惊讶。宋忠除了是刘表帐下的儒生之外还是我的表弟刘琮的拥护者。如今刘表病重,这荆州牧将要由谁嗣位便成了最大的问题。原本,刘表的长子刘琦乃是嫡长子,理应嗣位。但是其母死得早,刘表续弦后,蔡氏就成了正妻,那么蔡氏之子刘琮便是嫡子,一个长,一个嫡,刘表又该选谁呢?如此,宋忠此番来只怕不是奉了刘表的命令。

“是啊,听说荆州牧将要不久于人世了。”管家看了看四周,见无闲人才低声同我说道。在荆州,刘表便是人心所向,他的生死更是意味着荆州的存亡,“姑娘,你说我们荆州是不是要乱了?”

我听罢一愣,随后宽慰他的笑道:“姨父他不是还活着吗,说不定哪日就好起来了,荆州哪有那么容易乱。”说完,我就是一阵心虚,脚下的步伐也不禁有些乱。

“那就好,那就好。”像是吃了颗定心丸,管家拍着自己的心口,恭顺地笑着指引我和孔明:“先生正在书房,姑娘和姑爷可直接去寻。”

我微微颔首,同孔明辞别管家前往书房寻老爹。途中,孔明浅笑着看了看我,说道:“阿硕,你的脸色不太好。”听罢,我不禁攥住他的衣袖,带着淡淡的怯懦,“其实,我也同管家一般担忧荆州会乱。”

若是荆州卷入战乱之中,那么城中百姓势必得过上逃难的生活,即便是身为荆州大族的黄氏只怕也会身不由己。新得城池的霸主最需要的便是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虽然前代的史书上对此不过是寥寥几笔的记载,但是其中世家大族所遭受的逼迫和手段,可想而知。

轻摇羽扇,孔明执着我的手,笑言:“荆州将乱却也不会太快,短时间内无须过忧。如今北方曹操忙于乌丸,江东孙权忙于征讨黄祖,皆是无暇顾及荆州的形势。张鲁、刘璋等暗弱,就算有心想夺荆州也无力可夺。”

“荆州终究还是难免战乱。”我叹息。孔明却是淡然,双眸远望,笑而不语。

转眼到了老爹的书房,我习惯性地收敛起自己乱七八糟的情绪,露出带着讨好的笑。轻敲了敲书房半掩着的门扉,我不高不低地唤:“爹爹——爹爹——”

随后门扉打开,老爹审视了我同孔明片刻,板着脸对我道:“你倒是还知晓要归家,我还以为你这一嫁出去就不记得自己是黄家的女儿了。”

我笑,乖恬模样,“阿硕姓黄是爹爹同娘亲的女儿,这是怎么也不会忘记的。”

“你也就会说些话。”老爹不给我面子,直接批评我道:“什么时候你的学识也能如你言语一般,就是不错了。”

继续笑,我并不忤逆老爹的教诲,反而应着,“爹爹教诲的是。”

轻哼,老爹抖了抖胡须,嘴角微有些扬起,只是他转身得极快,不待我细查。缓缓步入书房,老爹的再言:“立在门扉处的那人,你们可看见了?”

孔明颔首,我道:“宋忠宋仲子来找爹爹不是姨父派遣的吧?”

老爹端坐于方案前,盛着茶,并不抬首,漠然地问:“若不是你姨父,你觉得是谁?”

“姨娘。”我入座在老爹对面,颇为肯定地答:“姨父病重,姨娘担忧姨父不会传位于表弟,因而派人来劝说爹爹前往荆州相助。”

微微抬眸,老爹难得夸赞我,“阿硕,你长大了。”夸罢,老爹略带感慨地又道:“这荆州牧的位置,你姨娘用尽手段也要让你表弟得到。可惜,你表弟年幼,自小养尊处优,即使聪颖亦不是明主。荆州若是落入他手,不久将覆。”

“刘琦难道就不会争夺这个位子?”《三国志》中并无此些记载,但既然身在刘表家,刘琦就很难不对荆州牧的位子有所觊觎。

老爹摇首,“刘琦是个聪明人,他自被你姨娘逼入绝境,早就知晓自己同荆州牧的嗣位无缘。如今,他想得最多的怕是如何自保而不是夺位。不过以刘琦优柔寡断的性子,即便得了荆州之主的位子亦不能守住荆州。不论怎么样,刘氏丧失荆州已是必然。”

“那若是爹爹出手相助表弟呢?”我实在是不想荆州陷入战乱之中。

“即便贤士千万,没有明主又有何用?我即使相助,荆州也守不住。如此,我倒不如置身事外,好好守住黄氏,守住你娘亲。以黄氏如今的地位,想要避乱还不算难。”老爹又是摇首。转而,他望向孔明,问道:“荆州将乱,孔明你可想好了投主之事?”

孔明淡笑,处之泰然,“还未。”

“我听闻元直要将你举荐于刘皇叔,你可有意投靠?”盛完茶,老爹递了一杯予孔明,“刘皇叔是有野心之人,投其为主倒也不算识人不清。”

“若刘皇叔可得我为谋士,我可保他同北方曹操、江东孙权三分天下。”孔明语气浅淡,神色如常,没有丝毫自满之意,“不过,大哥从江东来信有意向孙权举荐我,又有人有意向曹操举荐我,如此三人,倒是有些难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1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2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之烽烟不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