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阿玖_分节阅读_第241节
小说作者:春温一笑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99 KB   上传时间:2014-09-21 17:53:59

褚夫人病逝之后,阿莲被王氏太夫人接回平凉侯府,对外只说是她娘家远房亲戚。可是,没人把阿莲当远房亲戚,背地里都说她是外室所生,生母见不得人。

费兴后来迎娶了王氏太夫人的娘家侄女为妻,便是平凉侯夫人王氏。王氏育有一对龙凤胎子女,儿子就是费耀祖,女儿费娇娘,这一对子女,只比阿莲小七个月。

王氏太夫人对阿莲还是慈爱的,给她好吃好穿,也给她请老师,教她读书,教她女工,教她礼仪。阿莲生的很美,也很聪明,学什么都快,比她小不了多少的费娇娘和她一比,简直成了笨蛋和丑八怪。因为这个,平凉侯夫人对她恨之入骨。

阿莲十四岁那年,皇帝和章皇后下旨,所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女儿入宫参加百花宴。因为皇帝好色,王氏太夫人以为皇帝要选妃,看着花朵一般的阿莲,动了心。老平凉侯在的时候,费家很兴旺,可是自打他去了之后,费家可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若是费家出位宠妃……王氏太夫人把对褚夫人的承诺抛到了九宵云外。

王氏太夫人带着阿莲进了宫。阿莲属于那种初看让人眼前一亮,越看越耐看、越看越好看的顶级美女,她往殿中盈盈一站,衬得其余妙龄少女暗淡无光。

皇帝和章皇后全对阿莲很感兴趣,把阿莲召到面前,细细问了很多话。阿莲的举止、谈吐、应对也很得体,皇帝和章皇后脸上都有笑意。

一直到看见章皇后脸上的笑意,王氏太夫人才知道自己弄错了。这绝不可能是给皇帝选妃,若是给皇帝选妃,章皇后怎会是这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笑容?就算皇帝陛下,也不是看美女的□□眼神,而是相看儿媳妇的眼神。

平凉侯府的嫡长女做太子妃,够格儿啊。王氏太夫人想到这儿,死的心都有。若是当年没和褚夫人和离,若是给阿莲一个正经身份,费家便能出个太子妃,出个皇后!

还愁什么家族不够兴旺啊。

可是,以阿莲如今的身份,却是绝对不可能的。太子妇,怎可能是“外室女”。

王氏太夫人下气极了。

皇帝和章皇后知道阿莲的身份之后,扼腕叹息。

章皇后实在舍不得阿莲的好颜色、好性情,生出让阿莲做东宫次妃之意。皇帝摇头,“不妥。这孩子是个有志气的,有血性的,你让她做次妃,她一定不情愿。若她真进了东宫,只怕东宫从此要多事了。”

她很美,她很有才华,她不会甘心居于人下---这样的次妃进东宫,你是嫌东宫不乱么。

章皇后还是舍不得,亲自把王氏太夫人叫过来询问。王氏太夫人倒是很乐意的,满口答应,“是这孩子的福份。”平凉侯府能出个太子次妃,也是极好的,对儿孙们有益。

皇帝却是亲自问了阿莲。阿莲毫不犹豫的推辞,“妾生母是光明磊落的女子,生平所愿,便是妾得适良人,光风霁月,堂堂正正。她若泉下有知,不会愿意女儿做侧室。”

皇帝便不肯令阿莲进东宫,“这样的女子,何等聪慧。她若不甘不愿的进去了,东宫从此不复太平。”

经过这件事,王氏太夫人对阿莲极为厌恶。平凉侯夫人趁机报复,给阿莲在新科进士当中挑了一个最穷的,把阿莲许了过去。

王氏太夫人对这个不肯舍弃自己为费家谋利益的孙女很不满,便对她不管不问。阿莲就这么着被许配给了陶铭,又跟着陶铭到了明水,一住就是二十年。

平凉侯夫人王氏有表弟在吏部任职,知道陶铭政绩好要升迁,贿赂了吏部主事人员,把陶铭的升职令撤销了。陶铭在朝中并无相厚同年、有力亲眷,吏部的人不愿为了他得罪王氏,收了重礼,顺水推舟,还把陶铭留在了明水。

皇帝把这件陈年往事耐着性子听完,就关心一件事,“平凉侯世子,只比阿莲小七个月?”

阿莲出生之时,褚夫人还是正室。一个只比阿莲小七个月的费耀祖,怎么可能是嫡子。

朝廷名器,什么时候开始能给费耀祖这种人了。

陆风这锦衣卫头子办事素来严密,恭敬的说道:“臣确认过,真的是七个月。”

把皇帝气的。鸿胪寺,吏部,礼部,都有辩嫡庶之职责,若这些人办事得力,阿莲的事或许当年便会水落石出。那样的话……或许很多事都会不一样了。

第194章 休想

如果说皇帝当年只是欣赏阿莲的才貌和性情,如今则更为她的心地清明和禀性坚忍而感慨。生长在平凉侯府那样的富贵锦绣之地,有才有貌,曾经和一个高贵的位子擦肩而过,却能跟着陶铭那样贫寒出身的县令在明水安居二十年,毫无怨言。最终她的丈夫成了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又教养出一双出色的儿女,由不得人不赞许。

“娶阿莲这样的女子为妻,是福气。”皇帝忆及往事,思潮起伏,“若是老大身边能有这样的贤妻,他怎会……?即便阿莲劝不下他,也绝不会助纣为虐,为了帮他而使出猥琐下流、不上台面的手段。”

有位贤妻,对于男人来说,太重要了。妻贤夫祸少,老话说的一点没错。皇帝一边生着气,一边命鸿胪寺、吏部查明当年平凉侯府得以顺利请封世子之事。这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年代久远,查起来很费事。好在鸿胪寺、吏部卷宗都保管的很好,找到当年的记录一点一点翻看,查到当时是松宁大长公主的儿子景奇担任鸿胪寺少卿,他亲笔写下的“核实无误,确系嫡长”,吏部验封司也没深究,便据此上报,平凉侯府请立世子的事,很轻易的就批下来了。

嫡长子继承爵位,通常都不会有什么波折,除非这个人名声很差,品行有亏,才会被驳回。身份够,人品也过得去,承爵不难。平凉侯府能顺利请封世子,正是因为费耀祖是平凉侯夫人所出的第一个儿子,世上眼中的嫡长,鸿胪寺少卿景奇笔下的嫡长。

“景奇这厮,一辈子呆在西北吧!”皇帝对松宁大长公主这独生儿子很是生气。本来,松宁大长公主哀恳了多回,皇帝已有松动之意,打算再过几年便把景奇放回来,不许他领实差,在京中安生养老便是。这时却改了主意,回什么京城,一辈子在西北受苦,才是这厮应得的惩罚。

当年曾任吏部验封司的郎中、主事等要职之人,如今或是已经过世,或是丁忧在家,因为这件事最主要的环节是嫡长身份的认定,而嫡长身份的认定,属鸿胪寺的职责,皇帝便没追究吏部这些人。不过,已经过世的就算了,丁忧在家的,永不许起复。

至于怎么处置费家,皇帝却是自己不作决定,交给了皇太子,“小十,让爹看看你有无长进。”

皇太子正要慷慨激昂的表一番决心,皇帝伸手止住他,“不必跟朕说你怎么想的,打算怎么做。你只管去做便是,朕会冷眼旁观。”

父皇陛下您是要考察我么?皇太子满怀信心的领了旨,跟皇帝告辞,走了。

皇太子没跟裴阁老等大臣商议这件事,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召见东宫僚属。

“……孩子还没满月,连母亲带婴儿一起赶出家门?”阿玖头回听说这样残忍的事,惊讶得不敢相信。她瞅瞅正酣睡的小平平,真是难以想像,若是一位母亲才拼着性命生下孩子不久,却被丈夫无情的抛弃了,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更何况,那是他父亲救命恩人的女儿。妻子的父亲救了他父亲,并此为此送了命。而平凉侯府,那么多年来,靠的就是他父亲,他父亲是名副其实的当家人,是撑起平凉侯府的的人。

“这种人哪有资格做侯爷!”阿玖扬眉,“我爹爹也是侯爷呢,和他这种人并列,简直是莫大的侮辱!”

“小师妹说的对。”皇太子一脸肃穆,“他是一等侯爵爵位,拥有侯府、福禄田、永业田,朝廷每年给俸一千五百石,另有四时八节的赏赐等等。小师妹,朝廷不能拿着民脂民膏,来养肥这些人。”

小两口很有默契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平凉侯休想在抛妻弃子之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他俩都没想着要惩罚平凉侯夫人王氏,和王氏的私生子女。王氏不过是依赖着平凉侯费兴,若费兴倒了,她也站不住。要真正惩罚平凉侯府,对付王氏、费耀祖之流是没用的,矛头要对准平凉侯。

皇太子派出东宫的人手,暗查平凉侯府历年以来违法乱纪的事。这京城里的侯府,跋扈的多,循规蹈矩的少,有几家禁得起清查?想要平凉侯的罪证,并不困难。

平凉侯费兴对此一无所知,还蛮有兴致的跟夫人王氏商量孙子的婚事呢,“靳家姑娘出身高贵,人也端庄大方,两家门当户对的,是桩好亲事。靳通政可是正途出身,极有学问的,这样人家的闺女,一定差不了。”

王氏微微笑了笑,“若不是咱家小宝不知节制,惹出了不好的事,我真还不愿他这么早便结亲。侯爷,咱们离京好几年,才回来,京里的好姑娘还没看上一遍呢。万一有更好的,到时岂不后悔。这娶妻是大事,必要慎重的。”

费继才十七,张氏为什么这么着急给他定亲?是因为费继好色,在老家时和贴身服侍的侍女有了私情,还让那侍女怀了身孕。费继撒娇撒痴要让那侍女生下孩儿,他是张氏唯一的孩子,娇惯的不行,不忍心拒绝,只好由着他。可是,这要真是有了庶出的孩子之后再寻亲事,高门贵女肯定就说不上了。只好早早的给他定了亲,最好再早早的娶了,方才心安。

王氏并没觉得安儿有什么不好,不过,她才回京不久,还没把京城正处于适婚年龄的小姑娘看个遍呢,心中未免遗憾。

平凉侯怔了怔,“出身高贵,姑娘的父母知书达理,姑娘生的又美,性情又温柔,你还想要什么样儿的?”王氏意犹未足,“她父亲只是个四品官儿,若再遇上高官家的女孩儿呢?侯爷,如今文官们是越来越厉害了,可一个四品官儿,能有多大好处?阁臣,六部九卿,这才算高官。”平凉侯听的头疼,“随你吧,我不管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7页  当前第2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3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阿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