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户女的高嫁之路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花犯夫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4 KB   上传时间:2015-01-05 23:39:47

在场人等倒吸一口气,安公公惊恐一跪,“奴才、奴才万死。”

“果真是胆识过人,”崇庆帝不怒反笑,“连周司辅都被宋筠娘踹的,连夜到朕这里讨太医诊治,朕起初还不信,一介女子真是可惜了!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朕乃天子,那是要撑天下的,朕倒要听听,宋筠娘这官司,怎么个打法?”

“陛下……”王皇后急道,崇庆帝摆了摆手,让她噤音。

王皇后掐了掐手心,很快又坦然了,这么多女眷作证,料想宋筠娘也翻不出她的五指山!

筠娘子恭恭敬敬的给崇庆帝磕了一个头,“陛下,筠娘一介女流,生不能给百姓造福,死也无甚可惜。筠娘大放厥词,非是为了自己……举国谁人不知,杨国公一家忠肝义胆,当年杨国公随高祖一统我朝河山,头一个谏言,将权分离!若没杨国公大义,哪有今日的盛世?忠诚如杨家,就因为一个莫须有的弑君之罪被牵连,那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呐!”

杨国公老眼晦涩,朝崇庆帝跪了下来,“陛下明鉴呐!”

崇庆帝亲手扶起杨国公,龙目一扫筠娘子,冷声道:“朕向来奖惩分明,杨骠骑一事,尚未牵连杨家,依宋筠娘之见,倒是朕不仁了?”

“诚如陛下所言,陛下何止不仁。”筠娘子坚决,手心都是汗,“杨家非但无罪,反而有功。该赏!”

“哦?朕倒要洗耳恭听了!”

王皇后不可置信的觑了一眼筠娘子:难道宋筠娘发现了?怎么可能?王皇后见崇庆帝兴致正好,又插不上嘴,恨不得把手心给戳出洞,挠心挠肺的急。

“筠娘和诸位女眷今个两番死里逃生,王皇后的待客之道嘛,真让筠娘叹为观止!”

一声“王皇后”,豫敏郡君恨不得过来撕了她的嘴,“你敢对皇后娘娘不敬!”

“筠娘还知道她王皇后是皇后,这已然是对自个的本心不忠了!她王皇后,不配做一国之后!”百官和女眷们目瞪口呆,筠娘子字字铿锵,“今个上午,筠娘和女眷们看戏看的正好时,岳池猛然起浪,群馥被淹,筠娘与女眷们都成了落汤鸡。那才是叫天不应呢,王皇后不管不顾的先行离开,这是一国之后应有的作为么?这是其一。”

“其二,中午我们在兰英殿用宴,从兰英殿刚好能看到万岁山顶,叠锦峰上烧了起来!我们都晓得陛下和百官都在山上,忧心如焚,可是她王皇后呢,正在屋里小憩任何人都不见。此时,我们得到的消息是,玉华池决口,是上头的铅华池泄水所致。也就是,叠锦和群馥连救驾的水源都没了!”

“一派胡言!”崇庆帝怒斥,“叠锦上好端端的,铅华池也好端端的,什么大火,什么没水?荒唐!”

王皇后心里掂了掂,“宋筠娘真会浑说,上午明明是岳池起浪,玉华池可是好端端的!玉华池没事,铅华自然一样,杨骠骑图谋不轨胡说也罢了,宋筠娘不觉得自个太牵强么?”

“牵强?”筠娘子冷笑,“王皇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筠娘敢问陛下,这没到种稻的季节,陛下和百官当真在拂宁种稻么?”这跟种稻有什么关系,在场人都糊涂了。

筠娘子侃侃而言:“我宋家瓷窑依山而建,水在山下,担水困难。家父便花了大功夫让下人做了筒车出来,不需人力畜力,便能引水而上。可是这引水的高程很低,却也苦无对策。如今筠娘执掌家窑,免不了翻山找瓷土。筠娘便看到了一个好法子,寻常的筒车是一个水轮,若再加上一个水轮在高处,用这两个水轮传水,汲水高程可达十丈!有了这个法子,低处涝田的水可转至高处的旱田,有了此物,日后不定多少涝田旱田成了良田。”

崇庆帝欣赏的鼓掌,“宋筠娘,继续说。”

“筠娘算的没错的话,拂宁的稻田里有一个水轮,玉华池上有一个水轮,引稻田的水到玉华池。”这便是筠娘子一早就怀疑王皇后的缘由,“我们上午在岳池前面,稻田里的水轮转起来,浑水进了玉华池,玉华池把水都泄到岳池,岳池猛不丁承受不了,便决了口!筠娘被淹的时候就在想,若真是铅华泄水而致,水至清而无鱼,又岂会浑浊?王皇后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假象。”

“陛下以农为本亲手种稻,又岂会不知农时?所以筠娘猜测,陛下定是带百官参观筒车,为日后百姓的万亩良田做奠基呢。”

王皇后已然面如土色。

“中午叠锦大火就更蹊跷了,没有火烧山林的异味,也没有火势加大。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大火!”筠娘子撇撇嘴,嘲讽,“这便是王皇后跟陛下和百官安排的一场——藏火戏呢。”

崇庆帝抚了下龙须,“确实是一场难得好戏!皇后玲珑七窍,往常一两人的藏火戏,被她给加到了三十人,并且周围以铜镜反射,在正午时分火光冲天气势惊人,加上擂鼓激昂,让朕都觉得耳目一新,恨不得去战场上厮杀了几回呢!”

“看在陛下眼里是赏心悦目,看在筠娘的眼里,便是胆战心惊!”筠娘子站了起身,指着六公主,“陛下明鉴。这便是王皇后和六公主的合谋!联手把我们骗到兰英殿看了一出好戏,六公主把消息传至杨骠骑……筠娘在想,这么好的机会,王皇后只扳倒了一个杨家,真的划得来么?”

“王皇后处心积虑剥去我们这些女眷的衣裳,把我们困在兰英殿,就为了看戏么?非也,王皇后以我们的名节相要挟,逼我们为她王氏名声作证呢!”筠娘子双眼凌厉,“杨家不反,王皇后也逼着他反呢!侍卫当时都在群馥,陛下和百官只有太监宫女伺候,杨骠骑带兵而来,左右都是弑君,何不假戏真做了?杨骠骑一旦出手,王皇后便能黄雀在后,以清君侧为由,斩杀杨家!哎呦,这叠锦上若没二殿下,二殿下不就是顺理成章的皇帝了?若二殿下也被殃及,那岂不是说王皇后有牝鸡司晨之意么?王皇后和六公主母女连心,这是要改写朝纲呢!”

“陛下明鉴,正因为杨家的忠心,正因为杨骠骑冒着被诛族之险,也要效忠陛下捍卫朝纲,眼下才能天下太平!”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准备一章粗、粗、粗、长君把后面男主跟女主姻缘也定了,可是夫人晚上要跟朋友出去吃饭,留下更了。。。。夫人躺下任扁~~~

第88章 囫囵局10

“皇后王氏,天命不佑,华而不实,残害忠良,谋逆弑君,牝鸡司晨,焉得敬承宗庙,母仪天下?朕特念旧恩,冷宫安置,非死不得出。”

“嫡六公主,王氏所出,与王氏同谋,即日起,贬为庶人,逐出宫去。”

太监宣完圣旨,崇庆帝看了一眼面色灰败狰狞的两人,“非朕偏听偏信,你们是朕的皇后和公主,本该是天下女子的榜样,却心肠歹毒,意图谋反,是朕……太纵容你们王氏了,你们王氏也该睁眼看看,朕才是一国之君!”

全场下跪:“皇上圣明!”

崇庆帝终归手下留情,“朝凤宫里但凡是六公主的物什,都收拾收拾跟六公主一道出宫罢。”

六公主把“谢父皇”硬生生的改为“谢陛下恩典”,叩拜过后,站了起身,拂了下褙面,昂首挺背的下去。崇庆帝仁至义尽,给了她嫁资和生活来源,可是她一个被贬的公主,孤零零的,就是大厦将倾的王氏门前的一条狗,还指望嫁什么人家?

六公主大恸之余,反倒咧嘴笑了,公主名头有什么好,要不是这个名头,周内司早就是她的了……她该高兴才对,她还是能挣到的!

崇庆帝扫了一眼二皇子,见他直愣愣的站着,意味不明道,“往后,便再也见不到你的母后了,你有什么话说?”

崇庆帝在等他表态。二皇子一背冷汗,垂首,看都不看王皇后一眼,挣扎了又挣扎,尔后扑通一声跪下,“父皇明鉴,王皇后牝鸡司晨,与六公主同谋,儿臣不知……儿臣心寒,一个是儿臣的母后,一个是儿臣的皇妹,居然连儿臣都要杀!儿臣,儿臣只有父皇了!”

崇庆帝失望透顶,王皇后那是把二皇子疼到心坎里去的,王皇后步步筹谋,还不是给他争皇储?他能对生他养他的母后都这般,还指望他有几分父子之情?且不说这,到底也不是个聪明的,王皇后怎么着也不会牝鸡司晨的,金口玉言说了不牵连,他胆小成这般,岂不一下子得罪了王氏一脉,这样的皇子,还能指望他笼络人脉做帝王?

崇庆帝很不看好。

王皇后被二皇子的一番话五雷轰顶,她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二十一年前,死在她手上的惠妃,那一晚,数十个神鬼中人一同来抓鬼勾魂,才产下麟儿的惠妃,身下还都是血,她好笑的看着惠妃指着自己的儿子大呼妖怪,她心里想的都是,快呀,快掐死你生的妖怪……

报应!

王皇后癫狂大笑,崇庆帝赶紧命人把她拖了下去。王氏成不了气候,二皇子一弱,大皇子这头,联合祁家和程家,还不是尾巴翘上天了?不行,得压。

崇庆帝龙目一扫筠娘子,见她腰板笔直的跪在他脚下,不消沉吟,道,“宋筠娘,朕有所耳闻,宋周两家不日结成秦晋之盟,朕还知你的继弟一心科举,念及你是家中嫡长女,是宋家青瓷的传承人,宋家青瓷无毒美观,日后宫里的宴桌上还指着宋家青瓷呢,宋家瓷窑就搬到京城来罢!你的父亲也不是个会管事的,既是这样,你便嫁到哪带到哪好了。”

崇庆帝一言便让宋家青瓷做了嫁妆,又是嫁到周家大房,这不刚好跟周家二房分庭抗礼?

筠娘子咬了咬唇,“陛下明鉴,家父未曾与筠娘言明两家姻盟,我宋家小门小户,就会烧烧瓷,门户差距太大,恐是高攀不起,筠娘自幼在瓷窑里长大,又不会京城里的规矩……”

崇庆帝脸上愠色愈发的深,大皇子站了出来,“儿臣以为父皇怕是忘了,宋筠娘为何出现在这里,这儿可是三皇弟日日呆的地儿!”

孔大夫人接收到二皇子的暗示,赶紧温声道:“启禀陛下,宋筠娘一个小娘子,怎么可能在宫里乱跑?她是跟着萧九娘来的,来见旻王殿下的!”

周二少夫人赶紧顺杆而上,“老太爷既然在,就给周内司和宋筠娘做个主,这样的孙媳,还能不能要?文武百官都在这里见证着了,宋筠娘到底名节有污了,事关周家的名誉,娶妻不比纳妾,可马虎不得。”

真相么,崇庆帝和百官只知其一,这帮女眷们可是心里通通亮。

她们来抓的奸,根本不是宋筠娘和旻王的,而是宋筠娘和周司辅!

整个皇宫,有什么地方能逃得了王皇后的耳目,闵秀宫的后门已被人堵住,前面这一路都有人瞄着……王皇后跨门进来时,已然取证:戌时二刻时,周司辅醉酒,坐在马车上,由女伎引了过来。戌时三刻时,宋筠娘被萧九娘带了过来,萧九娘许是顾忌的男人身份,尔后离开。

屋里面有人----而且那人确是周司辅!

崇庆帝要把宋周两家绑架的心思,周老太爷自然听的出来,可是心里却偏偏拗不过这个弯,他最在意的嫡长孙,又贵为正一品,娶这么一个小户女,那是比咽了苍蝇还恶心。若不是当时长孙女的蛊惑,他鉴瓷那么多年,自然晓得白地蓝花的前景……周姑夫人话说的圆,先娶回来,得了宋家瓷窑,日后总有各种理由休妻的!他这才松了口,让大儿子去跟宋家换了帖,眼下他可无法淡定了,娶了一个毁了名节的商户女----这个绿帽子扣下来,当他周家人都是孬种吗!

周老太爷压制澎湃的情绪,朗声道:“陛下明鉴,我周家是下了帖不假,若宋筠娘名节有污,我周家有权----未娶先休!事关周家清誉,老臣斗胆,恳请陛下彻查。”

大皇子不言,二皇子附和:“父皇,既然咱们都在这,进去探了一探,也是举手之劳,也算是给宋周两家的名声一个交待!”

崇庆帝冷觑了一眼二皇子,愈发觉得二皇子不是能成大器之人!如此急功近利的要铲除宋家,殊不知宋家跟祁家对垒,这时候非但不能压,而且得捧----王氏成不了气候,就更应该韬光养晦、伺机图之!

“美人儿……本殿下的美人儿……”

“殿下,你醉了……前面有门槛,殿下且看着点……”

济济一堂的众人循声看过去,只见来人的蟒袍玉带松垮,衣襟半开,整个人架在萧九娘的身上,一路胡言乱语,“九娘……给筠娘喂过药了么……还有盒子里的好东西……嗝,都给备齐了么……”

此时刚好亥时。

龙脸抽搐,崇庆帝指着旻王,“孽障!”

萧九娘扑通一声跪下:“奴婢万死……”没了支撑的旻王也栽了下来,这才稍稍清醒了些,只见乌压压的一群人后,明黄龙袍上的龙张口而来,吓的浑身一个激灵,“儿臣……儿臣给父皇磕头……”

崇庆帝怒不可遏不假,却也是吐了口气----这个不肖子没有毁宋筠娘的名节!

众女眷急了,就这样放过宋筠娘和周司辅么?周二少夫人灵机一动,“豫敏郡君,你去屋里搜衣裳时,就没看见什么可疑的么?”

宋筠娘害了王皇后被废,她这个皇后重用的郡君,一向在宫里横着走,估摸着不少人等着把她大卸八块呢!豫敏郡君眸光如刀,恨不得把筠娘子给一刀切了,“回禀陛下,奴婢在屋里,瞧见了一个人----是个男子!奴婢虽没看清,却觉得好生眼熟!”

筠娘子怔住。旻王就算是坐实她跟杨武娘的磨镜之情,如今杨家被洗了冤,旻王自然消停了,只要无凭无据,她跟武娘就算是两个小娘子相会,又有什么?

豫敏郡君的底气从哪来的?……还是说,王皇后先旻王一步,在这里布下了陷阱?

筠娘子不甘,被杨武娘失手甩了一巴掌的右脸,此刻正火辣辣的疼。她为什么要活着,她抬头看天空,隔着盖头只看到黑压压的一片,焰火一簇接着一簇。璀璨过后,注定还是永无止境的黑暗。

筠娘子咬着唇,不让自己哭出来。哭出来有什么用,心里的疼就会减轻一分么?

筠娘子闭了闭眼,再打开时,那一束光,如月色下一口幽深的井,里面倒影着枝桠藤蔓,点缀着清浅的光明。她该有多冷……只有月光供她取暖。

----没有什么好怕,毁了名节,就能终身不嫁,一辈子烧瓷了!

----哼,这些人,也就这么点能耐了!

“豫敏郡君既然看到了,奴婢也不能遮着掩着了,”只听一清脆女子声音从殿里传出来,众人看过去,一个寻常婢女推着轮椅而出,“陛下明鉴,非奴婢有意欺君,其间隐情,请容奴婢一一道来。”

众人面面相觑,自是不知其中渊源。……筠娘子不可置信与轮椅上的人对视,怎么会这样?

----来人正是她有过一面之缘的周内司!

周姑夫人蹒跚过来,蹲在了轮椅一侧,悲呼:“大弟!”……终究还是逃不了真相大白的这一天,她这个傻大弟呀,为了宋筠娘的名声,把自己搭了进来,值得么?欺君之罪罪该万死,加上这么多豺狼虎豹等着吞了他……

周姑夫人跪下来直磕头:“周内司已病入膏肓,为了给皇上鉴瓷,才千藏万瞒,周内司一片孝心天地可鉴,若陛下要惩治周内司欺君之罪,臣女愿以身相代……大弟他,他真的经不了刑了!”

----这是周内司?

周老太爷捂住胸口,这里怎么钻心的疼?指着轮椅上的人,质问,“这不是我的嫡长孙,我的嫡长孙好端端的,怎么可能是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病痨子?”

“祖父,这就是大弟,你的嫡长孙,周内司,”周姑夫人凄凉落泪,“他就是病了,也是我的大弟,祖父难道你就不认么?他是品性高洁、惊才绝艳的周内司!祖父你还不明白么,六年了,大弟孤身在外六年,不敢回家,为的是什么?大弟这个模样,祖父祖母、大房二房,还容得下他么?大弟每月的俸银,都按时给了周家,祖父你有想过,大弟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指指点点不断,椅子上的那人咳了起来,跟断了肠一样,众人寒噤。

依然当初那副打扮,周内司穿着黑色貂裘大袄,把灰色鹤氅反披在身上,从身上一路遮住了腿。轮椅很大,整个人就跟断了骨头缩在里面,两手搭在车轮上,两手包着羽缎巾。

只以一薄纱盖头覆面,那张脸是密密麻麻的疮痍,眼皮很肿,眼成一条缝。

门口的八宝琉璃灯在摇晃,照的那张脸愈发可怖,女眷们被吓的直哆嗦。

芹竹从袖中掏出帖子,跪下,呈在崇庆帝的跟前,“陛下明鉴,这是周内司与宋筠娘的定帖,周内司与宋筠娘不日成婚,等宋家把瓷窑搬到了京城,周家这头便下聘迎娶。……周内司与宋筠娘同处一室不假,虽有违常理,却不违礼法,这是周内司给宋筠娘备的金钗,……对这次‘相媳妇’,周内司很满意。”

婚俗如此,定帖过后,男方和女方可在亲人或媒人的陪同下,在酒楼、园圃里过眼。若中意,男方就把金钗插在女方的冠鬓中。----这便是“相媳妇”。

“周内司借了旻王殿下的地方,跟宋筠娘过眼,奴婢以为,虽说没有媒人到场,也谈不上私通罢?”芹竹快嘴道,“周内司如今都起不了身,事事要奴婢们伺候……”

----就是私通,也要有力气不是?

筠娘子大吃一惊,念及当初父亲的摆手敷衍,“草帖不过初计,筠娘不应,直接撕了便是。这般兴师动众作甚?”……父亲早就连定帖都换了,把她卖给了周内司,也是,正一品瓷内司,可是父亲眼里的乘龙快婿!

大皇子冷哼,“周内司隐瞒病情占据正一品职位,是为欺君。周内司六年不上朝在位渎职,是为不忠。周内司六年不归家,是为不孝。敢情周内司是把大家耍的团团转呢,如此不义之徒,还请父皇明断!这事嘛,周老太爷,你的嫡孙失踪六年不为人知,也少不得你周家的功劳!”

二皇子:“大皇兄所言的是,请父皇治罪!”

周内司艰难的咳嗽个不停,众矢之的之时,身旁的周姑夫人没了主张,只顾着一个劲的流泪。

筠娘子在心里哀叹……果真见不得周内司这般可怜的模样!

筠娘子站起反驳:“大殿下此言差矣!表面看是欺君,实则是忠臣所为。敢问大殿下,若没周内司鉴瓷,百官之中谁能顶职?你们桌上用的白瓷碟碗,无一不是周内司的心血!周内司病入膏肓尚如此殚精竭虑,六年来宫里的瓷器物件,哪一样不是妥妥帖帖毫无差池?他就是这般光景,也当得起正一品瓷内司之职!”

“是陛下金口玉言特赐瓷内司无须日日上朝,何来不忠之说?周内司六年不归家,却月月俸银到家,这已然是最大的孝道!周内司忠孝尽到,依筠娘看也就够了!你们若是大义,就不该连一个病入膏肓的人都赶尽杀绝!君子以身作则,指责周内司不义之前,先做好自己罢!”

“你……谁给你的胆子,敢对本殿下出言不逊?”大皇子恼羞成怒。

“周内司既然满意了‘相媳妇’,筠娘不日便是一品瓷内司夫人,周内司在朝不过六年,却功勋卓著,周内司身染恶疾,陛下、体恤臣子,也该给筠娘册封个诰命!不知筠娘身为一品诰命,配不配跟大殿下说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9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1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户女的高嫁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