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煞星夫妻励志实录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久知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42 KB   上传时间:2015-04-03 14:46:38

  钱贵荣听了“喝”的喊了一声,两只三角眼泛着阴狠的目光,骂道:“他娘的,在这跟老子耍上了还!老子今天非得替俺叔好好抽你一顿……”

  昨个儿郑天旺听钱婆子说是这小子挑的茬,心里本就憋着气,如今间见他全然不把自己家放在眼里,二话不说,上去就给了他一个大耳刮子。

  钱贵荣被狠抽地直愣,倒是后面一个排行老七的一身膘的男人冲了出来。左邻右舍听了动静,也都出来堵着门口凑起了热闹,也有几家关系好的,像是宋金武,西边吴家、朱家的男人也跟着过来帮忙。

  宋金武人高马大,虽然块头比不上钱老七,但因着常打猎,身手敏捷,打的钱老七全无反抗之力,钱贵全见钱老七被打了一顿,在旁气得只喊:“好啊,看这意思这事和你们老郑家也脱不了干系啊!”

  郑母被他的话弄得一脑子浆糊,只听得钱贵荣转身冲着周围的邻居道:“小老弟在这儿请大家伙评评理,我叔叔前脚咽了气,这郑家一伙人转手就卖了我们钱家的地,霸了我们家的房产,那可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印着我们老钱家的姓啊,这口气我们岂能咽下!”

  大伙听了一阵唏嘘,碎碎地道着郑家这事做的不厚道,郑母听了险些没气晕过去。

  钱婆子被她看得心里直发颤,闪躲着撇过脸去,扬着脖子道:“你小子别在这胡说八道,孩儿他爹早就认了俺们全哥儿当儿子,房子田地自然都是孩子爹留给俺们娘三的,这事儿你们族里的人可都是知道的!”

  钱贵荣蹭的一下冲过来,吓得钱婆子赶紧躲到郑天洪身后。

  钱贵全道:“俺叔瞎了眼认了你们着这群没良心的,俺们可不瞎!俺叔才死了几天,养你们这么多年,你们倒好,连孝都没给他穿过一天,急急忙忙地卖了我家的地就跑,不是心虚是啥!别以为在你们的地盘上,俺们就怕了!大不了咱们去见官,俺们事到如今是断不怕丢人的!”

  郑母此时略微明白了过来,暗道了句自己糊涂,急着质问钱婆子:“他姑,你不说是他们趁着大有病重把你们赶出来的吗!怎么人家和你说的一句都对不上!”

  钱婆子闪烁其词:“嫂子可不能听他们在这颠倒黑白啊,俺们可没卖了他的地哟,那些地可是给老头子还了债的!”又对钱家人喊道:“你们请了里正俺也不怕,俺这里可有字据哩!”

  两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也不知是哪家“勤快”的,去请了西坪村的丁里正过来。

  且说这西坪村的丁里正是葛家庄的葛里正的小舅子,钱贵荣虽然心里嘀咕丁里正会偏袒郑家,想说这是他们葛家庄的事儿,轮不到西坪村管,但想到二人的关系,撇着嘴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丁里叫钱婆子拿了那张字据,只见上面写着:钱大有所欠赌债纹银四十两,今以田产相抵,双方特立此据为证。

  钱贵荣道:“上面写明了欠债四十两,既是拿田地抵押,那也不过四五亩良田,俺家可是十二亩良田的,还有五亩沙地,其余的还不是被你吞了!”

  钱婆子握有字据,说话也有了底气,理直气壮地还道:“嘿,你小子瞎说什么呢,人家赌坊说了你家的地值不了那么多钱,就是把地全做抵了,我有什么办法,再说了,这事儿可是你叔叔摁了手印的!哼,你们还不是贪图俺们家的钱,这会儿子装什么孝顺,早前儿怎么不见你们借钱给我们,如今卖了地那也是你们逼的!”

  丁里正不许他们再吵闹,略思索了一阵,才道:“如今这事我也听明白了,如今既有字据为证,这田产一事也没有别的可说,就是拿到县衙里恐怕也不好论出个黑白!”

  说着看了钱贵荣一眼,见其忍着气没有发作,便又道:“郑氏虽作为钱大有的遗孀,但因为全哥儿毕竟没入钱家的宗谱,这房契还是得交给钱家的宗族处置,不过你若愿意给钱大有守寡,姑且也可以回去接着住,不过全哥儿还是不能继承的。你们双方可有异议?当然钱家的若是想回去找葛里正说也可,不过就别在我们西坪村闹了。”

  钱贵荣愤懑地瞪着钱婆子一眼,讽刺道:“你这个老婆子连孝都不给我叔穿,还有脸住在我们钱家的地盘上!这次姑且饶了你们,等我上赌坊问了实情,就知道你们到底卖了多少地!现在赶紧把房契还有你偷拿的银钱交出来吧!”

  钱婆子挑着眉毛笑道:“什么银钱,家里的东西还不是都被你们抢干净了,还有脸找我要来了!呵呵,要说房契,老娘压根就没拿走,一直放在俺家老头子的怀里呢,你们一个个念叨着替叔叔讨理,却没一个发现那房契,可见如今也没人给老头子买棺材下葬呢吧!”

  钱贵荣听了钱婆子的话气得一张脸成了猪肝色,围观的人也都念叨着钱婆子鬼精,早就下了套;又有人暗着讽刺钱家一家人连自己叔叔的棺材钱都算计……

  钱家人里有几个钱大有堂兄弟家的孩子觉得丢了脸面,又眼见着田地没了影子,那房产论亲疏怕也轮不到自己头上,骂骂咧咧地自己回了家。没过一会儿只剩下钱贵全,钱老七几个人,吃了闷亏,灰头灰脑也离开了。

  璧容在堂屋门边上从头到尾听了一通,不禁暗叹钱婆子耍心机的能耐。从一开始钱婆子就没打算娘家帮着解决问题,无非是想借着郑家在西坪村的地盘请来里正,届时再拿出字据,光明正大地吞了田产钱,最后自己再大大方方地归还房契,奚落了这帮子孙的不孝,叫钱家人吃了自己的哑巴亏!想到那日叫芳姐儿来送钱,只怕也是早有预谋。

  然而另一方面,又委实替钱大有感到悲哀。人死了不说,媳妇族亲竟没有一个为他披麻戴孝,所有人口口声声说着为钱大有讨理,实际上却都是为了钱争破头脑。

  真真是世态炎凉。

  

  ☆、第23章 钱家落户

  

  郑家的房子小,只有三间卧房,一家子住已是拥挤不堪,郑母虽总念叨着贴着大屋后面再起一间屋日后给天业住,可手里的钱却总是存不够。

  紧赶着在天业上学前,把堂屋边上放杂物的耳房草草地收拾了一下,郑天旺给垒了个炕头,又打了一个核桃木的书柜,一副桌椅,书房卧房兼用。

  如今钱婆子遇了事,来家里投奔,郑母作为嫂子又不好赶他们,于是只好让钱贵全跟天业挤着小耳房里,钱婆子并芳姐儿跟着郑母、璧容挤在北屋的大炕上。

  且不说旁的,单是钱婆子这夜里打鼾的毛病就吵得璧容彻夜难眠,有时好容易睡着了,半夜又被芳姐儿抢了被子冻醒,两宿下来眼底渐渐浮上了一层青色。

  “哟,咋的又起这么早?”秀莲穿好了棉衣从屋里出来,看见璧容已经在灶上烧起了水,走过去小声地问了一句:“那老婆子又打鼾了?”

  璧容凑到她边上小声地道:“快别说了,昨个儿芳姐儿也跟着打起了鼾,吵得我半边耳朵都木了。”

  秀莲吓了一跳,斜着眼撇着北边依旧紧闭的房门,嘲讽着道:“好家伙,本来就又馋又懒,再染上这么个毛病,这要是让外面人知道了,看哪家还敢娶她哟。”

  “业哥儿这几天起的也晚了呢,得赶紧叫他去,不然就吃不上早饭了。”

  “你快上后院拿鸡蛋,我去叫他去,趁着那一家子还没起,给小叔蒸个蛋补补脑子。”

  秀莲去叫门的时候,天业已经醒了,正在穿衣服,倒是钱贵全还占着大半个炕睡得跟死猪一样,索性也不理他,让天业轻手轻脚地出来吃了顿小餐。

  璧容见天业一坐下就哈欠连天,吃着蛋羹也似味同嚼蜡,不由得为之担心,擦擦他嘴边的油渍,问道:“你昨个也没睡好?”

  天业想起来就一肚子气,忿忿地道:“别提了,我昨晚上洗好脸回去的时候,那小子摆着大字打着鼾睡得跟死猪一样,我推了他半天才挪出半个身子地儿躺下,害的我这一宿光想着拽床边了,生怕他一脚给我踢下去!”

  璧容感同身受地叹了口气,道:“哎,我比你也好不了哪里去,感情这娘三可真是一家子。”

  天业气急的抓了抓头发,问道:“嫂子,他们什么时候走啊,难不成就天天赖在咱们家了啊,二哥刚给我垒的炕,这倒好,全便宜钱贵全了!”

  秀莲鄙夷地看着北边,道:“我也成天盼着他们走呢,不过,你瞅他们可有那意思?人家感情是不嫌睡不惯呢!”

  早间大伙一块吃早饭的时候,郑母随意问了几句:“他姑,睡得可好,家里地方小,委屈你们了。”

  钱婆子伸手抹了抹了嘴角,笑呵呵地道:“不妨事不妨事,我以前没嫁出去的时候,不也是带着两个娃娃住这里的不是。”

  秀莲见钱婆子那表情就心生不爽,忍不住道:“全哥儿没睡好吧?我瞅着业哥儿那困劲儿估摸着是没睡好,你说这让俩个小子挤在这么张小炕上也是难受!”

  钱婆子听了,怪里怪气地道:“哟,天洪家的这是嫌俺们了。”

  秀莲虽心里骂着她不知闷,无奈嘴上却不敢对长辈屋里,半规半损道:“俺姑这是咋说的,俺是那爱嚼舌根子的人吗,这大早起咋就这么大火哟,可得吃点药去去火哩。”

  钱婆子似是早就洞察了一般,阴狠地白了秀莲一眼,跟郑母道:“嫂子,你这里的状况俺也不是不知道,俺们也不是以后在你这里白吃白住,喏,这是五两银子,让天旺趁着这几日在北屋后边给我们娘三个起两间房子吧,连上业哥的也一块,钱我都出了。”

  郑母听了,眉头直皱,心道且不说这银钱不够,自己家后面统共就那么大点地,起了他们的两间屋,哪里还有地方给天业盖。何况自己是早有打算在后面扩个小院,日后天业大了给他娶媳妇住的。眼下钱婆子这如意算盘是打在自己家身上了,想出言拒绝,却是想不出个好说法,瞅着钱婆子这架势可是不好糊弄的。

  璧容见大伙都不说话,心里也是着急,心想着钱婆子眼下没粮没地的,若是再跟了自己一家子住一个屋檐下,日后这娘三的口粮莫不是要郑母来掏。何况这钱婆子实在不是个好相与的,尤其那全哥儿最近时不时在背后偷着看自己,鬼头鬼脑的。

  眼见着钱婆子就要拍板钉钉,璧容没辙,只能伸手在桌下戳了戳秀莲,冲她指了指刘氏的肚子。

  秀莲也不是那木头人,当即琢磨了过来,笑着跟钱婆子道:“哟哟,俺姑忘了不是,招娣儿娘怀着身子呢,可是不敢动土的,若是触动了胎神那可了不得呢!”

  郑母一听也跟岔接道:“他姑,俺家这后面地方不大,虽说能给你起上两间屋,可日后全哥儿娶媳妇可要咋整?不如眼前看看附近有没有空屋要卖的,你们人少,买个三间屋也花不了多少钱,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钱婆子听了郑母这明显不乐意起屋的意思,抿着嘴也不吭声,心里暗骂着秀莲多事,又抬头见刘氏护着肚子冷冷地盯着自己,弄得好像自己真想害她孩子一样。

  郑天洪此时突然道:“娘,俺听说东老榆树底下的孙家要在镇里开了个点心铺子,一家子准备搬镇上去呢,不如去问问他家的屋子卖不卖。”

  郑母一听,喜道:“可是和你姑家有缘不是,你赶紧吃了饭就去问问吧。”

  待郑天洪问了回来,那房子孙家确实要准备卖,连着家里的几米地也正寻着买家。院里是两间北屋,一间东屋,西边是厨房,带着一间放粮食杂物的小耳房,都是泥垒的墙,看着并不旧。

  郑母带着钱婆子去瞧了一眼,钱婆子眼见着在郑家起屋子的算盘扑了空,憋了几天的气也不见有人理她,也只好再另辟他径。钱婆子看了房子,觉得三间屋子还行,只是嫌院子小,自己还想着养两头猪,却没有地方。

  郑母笑道:“这还不简单,叫天旺在后头给你给你围个圈就是。”

  钱婆子的脸色这才好了些,便让郑天洪去问了价钱,一听说房子要五两银子,钱婆子嫌贵,又跟人家几番讨价还价。

  郑天洪被磨得不行,但想起临出来时,秀莲千叮万嘱,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务必得把这房子买下来。只得厚着一张老脸,找了和孙家要好的邻居帮着一块说和,最终以四十二两的银子买下了这间屋院子并四亩良田。

  如今已是十月中,待把银钱交与换了房契地契,郑天洪就紧赶着带了钱贵全忙着种他家那四亩地的麦子。虽说这日子下种,又忙不上好好耕地,收成定不会多好,但是好那四亩地也能够他们娘三吃,免得到时候又要自己家贴补粮食。

  顾念着这点,每每钱贵全作怪耍滑,郑天洪都厉声呵斥,也顾不得钱婆子挑眉瞪眼,横了心让他跟着下地干活。

  赶上十月十六的吉日,宜入宅、宜安床、宜谢土。寅时时分,大伙就忙活着起来,拿着成双的水桶、脸盆、碗筷、簸箕等去了榆树底下的新屋。按着习俗,捧了一锅热水进去,拿着蒲扇挨间屋子绕着扇风,取得个风生水起的好苗头。摆了果品、红烛、香台,依次拜了土地公、开基主、灶公灶母。

  郑天旺带着钱贵全到外面放了鞭炮,老郑家在西坪村名声不错,两个儿子,一个能种地,一个会盖房,小儿子又刚入了学堂,加上家里为人谦和、厚道,附近的几乎邻居碍着郑家的面子纷纷过来道了喜。

  钱婆子却不以为然,半点没有要招呼人家的意思,反倒挑着眉毛念叨着:“连个红包都不带给的,还想在我家里白吃顿饭,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郑母也没接茬,只客气地一一送走了来道喜的人,嘴里说着:“孩子姑家刚搬来,家里实在是乱的很,招待不周,改日再请大伙吃顿便饭。”

  围好了猪圈,搭了鸡棚,钱婆子来家里时又跟郑母念叨着家里的大门不结实,夜里透风,于是郑母又让郑天旺做了一扇榆木的大门,岂料钱婆子半句银钱的事也没提,态度也不客气,弄得好像自己家欠了他家一样。

  气得郑天旺道:“早知道就用杨木给他们做,没得骚死他们!”

  等钱婆子家的事情全部忙活完,已经进了十一月。赶上十一月初镇上赶集的时候,璧容带着绣好了的一套窗幔、帐子跟着秀莲坐着宋金武的车一块去了镇上。

  年掌柜收了东西,大方地给了二两银子的工钱,又念叨着临近过年,店里的绣娘人手不够,问璧容可愿意过来帮一个月的工,月钱给五两银子,个人单独绣的东西银钱另附。

  璧容心里虽然很乐意,但秀莲却说明年她该准备说亲了,这样在外面抛头路面影响不好。再三商议,只能婉言拒绝。因着家里这里日子准备做棉衣棉被,故而只接了几幅外定年礼的屏风绣面。

  拿了银钱璧容就径自拉着秀莲去称棉花,如今天气日渐寒冷,籽棉已经涨到了十二文一斤,皮棉则是四十文,秀莲说三斤籽棉约么能出一斤皮棉。

  璧容和秀莲算计着,天业的棉衣是不能省下的,还有福哥儿、豆芽两个孩子过年的新衣,索性也趁早买了棉花做出来,免得日后棉花又涨钱。郑母那屋的棉被小正好可以换给天业盖,再称上十五斤的棉花,做一床大被即可。

  如此算来便花了八百文钱称了二十斤的皮棉,省去了那去籽的功夫到能多做点别的赚钱的活。

  回去的时候,璧容突然想起前阵子秀莲提过宋大娘手冻裂的事,心里便念叨着不知道小虎子可有厚棉衣穿,犹豫着推了推秀莲,小声地问了问。

  秀莲听了笑着逗了她半天,直到璧容有了微怒的模样,才老老实实地对宋金武问道:“大兄弟,大娘的手可好点了没?”

  宋金武叹了口气道:“每年一入了冬就得犯上一回,怎么擦药也不见好,只能等着开了春。”

  秀莲又问道:“哟,那你家这些日子谁干活啊?”

  “嗨,总归就我们三人,我好歹弄一口吃就行了。”

  秀莲撇了个眼看了看璧容,笑着道:“你我就管不着了,可小虎子可不能跟你受罪,以后到了饭点你就叫他上我家找福哥儿来,等到了晚上你忙完了活再来接他就是。”

  宋金武忙着推拒:“那怎么好意思呢……”

  “这有啥的,一个孩子也吃不了啥,咱们家孩子多热闹,小虎子也省的自己闷得慌。”

  见宋金武谢着答应了,秀莲这才慢悠悠地引到正题上,道:“对了,你家小虎子的棉衣可做了?今年这天可不比去年,大人棉衣里面套件夹衣还能将就,孩子可不能大意喽。”

  宋金武犹豫着一脸难言地道:“我娘那手这样,我也不忍心让她拿针线,回头拿了钱上镇上买套成衣就是了。”

  秀莲喝的一声,毫无顾忌地气急道:“你说你个宋石头怎么不上调,眼么前摆着个全镇顶好的绣娘,还劳什子地花钱上外面买那个缺斤少两的去!”

  秀莲的一番话说的宋金武一张脸红成了猪肝色,也不敢回头,憋着声半天不说话。

  璧容见这人一副木头相,尴尬之余,不免愠气横生:“我可不是白做活的,棉花布料可都是要给钱的,半分也不许少。”

  宋金武一听,高兴不已,连声道:“要的要的,该多少钱给多少钱。”

  秀莲见两人都是红着脸侧向一边,终于忍不笑出声来。

  

  ☆、第24章 灾事连连

  

  翌日下午,宋金武来接小虎子回家的时候送来了两匹绸布,一匹碧色的、一匹嫣红色的,嘴里笨拙地说道,给家里孩子们做衣服。

  可是明眼人一瞧就能瞧出这里面的意思,只是大家都陪着他打哈哈,谁也不点破。

  郑母弹棉花可是一把好手,常有人家请她去家里弹棉花做被。郑母一手拿着弹花木锤,一手拿着木棉弹弓,手里木棰一下下铛铛击着弓弦,板上的棉花顿时变得松软,等起了形再将棉絮的两面拿白纱纵横布成网状,用木制圆盘反复压磨平坦。

  一连几天,郑母带着秀莲、璧容做了一床十五斤的新被,又拆了家里的三床旧被重新弹过,刘氏怀着身子不能动针线,便到灶上做了几日的饭。

  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开始攒钱制备年货、新衣,以往家家户户都是织上两匹素绢去镇上布庄换一匹带色的绢布,秀莲也因着这个正在坐在织布机前忙乎个不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9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煞星夫妻励志实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