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都十里春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紫玉轻霜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90 KB   上传时间:2015-06-25 17:12:01

马车还在缓缓前行,九郎在车中道:“什么?”

“你叫容宁?”双澄眼看自己要追赶不上,急得攀着车窗,“我们认识吗?不然你为什么会这样放了我?可我怎么不记得见过你……”

九郎沉默不语,近旁侍卫策马上前,抓着双澄的肩膀就要将她拽走。她发狠死拽着车窗,左腿一阵钻心疼痛,想必是伤口迸裂出了血。此时忽听一声轻响,车窗再度打开,披着玄黑貂绒的九郎就在里面。

双澄心头恍惚,但双肩已被侍卫紧紧擒住。马车的行速略微减缓,九郎望着她,从座椅下取出一根乌木拐杖,递出了窗口。

她愕然,没有去接。

“给你,近日用得着。”他坐在车窗内,不含情感似的望了她一眼,见她仍不接,便将拐杖硬是一推,投入她怀中。不待双澄说话,他便已转回脸去,吩咐车夫全力行进。

侍卫们纵马紧随,不再管顾双澄。

她握着那冰凉乌木,看马车在夕阳下渐渐驶远,不禁遥遥问道:“那我以后怎么还给你?”

“不必还。”他在车内答道。

“可等我腿伤愈合,就不需要了……”双澄还是不死心,吃力地奔了几步,喊道,“要是我去汴梁,怎样才能找到你?”

雪后黄昏尤为清寒,风卷着帘子飘飞不止,九郎本已想将窗子关紧。可回首之际,恰望到了积雪长街间那个孤单身影。他怔了怔,不由抬手推窗:“宣德门内第九家,朱红金钉门,黛绿琉璃瓦。”

******

这一列车马出了邢州后日夜兼程,穿风履雪,一路南下,过大名府、相州、朝歌等城池,终在岁末之际进入了皇都汴梁。

那日久阴乍晴,湛蓝天幕间云如丝缕,金晖似箭,耀出万般光华。汴梁四十八里外城之上积雪犹存,远远望去如白梅团簇。护龙河畔寒意透骨,可赭红城门间贩夫走卒依旧往来不绝,虽是严冬季节,却丝毫不见萧条之意。

守城士卒见了这队人马本待上前盘查,可一望到元昌的白玉腰牌便急忙叩拜。马队未加停留,迅疾穿过汴梁城北封丘门,过青晖桥,沿城里牙道径直前行。进入里城后道边各植榆柳成荫,每二百步便有防城库森然伫立。与外城的喧闹繁华不同,此地因临近皇城大内,中间大道两侧建有朱红围栏,并不准平民接近。故此纵然冬日阳光晕洒道路,车马行处仍是寂静一片。

空中金乌灼灼,远处皇城巍峨,朱红城楼隔断俗世尘嚣,碧绿琉瓦辉映万千气象。车马趋至大内北门,禁卫见了元昌便单膝下跪行礼,虽如此,出入查核不可轻疏。三查三验之后,伴随着沉重的响声,皇城最北的供宸门缓缓开启。

肃穆如山川的皇城大内,直至此时才徐徐展现于眼前。

九郎垂着眼帘坐在车内,阳光钻过帘子,斜斜洒在他肩头,如水珠般荡漾不已。

漫长的行进中周围听不到任何杂音,伴着他的只有仿佛永无休止的车轮声。之前经过外城时来自民间的喧哗笑语早已消散,来去匆匆,如同虚无梦境。

过了许久,马车慢慢停下,外面传来禁卫声音。依着印象,应该是已经来到了临华门。再往里去,便是后苑了。

果不多时,有内侍高班率两列黄门匆匆赶来,在马车两侧跪拜相迎。九郎隔窗望了望,道:“冯勉怎不前来?”

高班恭敬道:“太后思念九哥,方才将冯高品叫去问话了。”两人问答之间,已有两名黄门轻轻打开马车车门,高班躬身撩起遮风帘子,轻声道,“殿下小心。”

九郎自座位之侧取来一支玄黑木杖,一手撑着,一手扶住车壁,慢慢下了车。高班小心翼翼地上前搀扶,询问是否需要休息片刻。九郎却摇头道:“不必,送我去宝慈宫。”

临华门到宝慈宫相距甚远,九郎换坐了华顶乘舆,其间又穿过迎阳门,并途经坤宁殿等重重宫阙。待等抵达宝慈宫门前,虽则寒气仍未散去,但漫天阳光拂照下来,映得宝慈宫如沐金辉,愈加庄严。

九郎下了乘舆,在内侍迎候下入了宫门。宝慈宫内极为肃静,即便是宫人行礼,亦是敛容低声。他早已习惯这种气氛,沿着玉阶拾级而上,在太后寝宫前静默候传。

片刻之后,就有内侍前来宣召,这才可低首而入,行动时亦需万分谨慎,不得有所惊动。他行走时需有借助,杖子轻叩在清水似的方砖地上,在原本悄寂的寝宫内微微回响。

若是以往,他倒不觉自己异样,只是现在这情形之下,却感觉有些不安。

倒是水晶帘后的潘太后听得这熟悉的声响,不由红了眼眶,连声唤道:“九哥,九哥回来了?”

他持着杖子想要下跪,却被一旁的内侍劝止住了,只得躬身行礼,温和道:“嬢嬢,臣刚刚赶回,舟车劳顿,还未及换身衣衫,请嬢嬢不要让宫人撩开帘子,以免污秽冲撞。”

“你最是爱洁净,哪会有什么污秽?我要看看我的九哥,你头一次离京便走了那么久,是否憔悴了许多?”说话间,长挑身材的宫人已轻轻卷起水晶帘,请九郎入内。

******

他迟疑了一下,只得缓缓上前。潘太后身着暗褐云锦大袖罗衫,肩上披着丰润狐裘,斜倚在山水独屏红木美人榻之上,腰后衬着杏色团锦软垫。她原是驻颜有术,虽年近花甲却仍颇有神韵,可惜而今病痛缠身,使得两颊消瘦,鬓边也有了几丝银发。

美人榻两侧有诸多宫人奉巾添香,又有一名身材微胖的圆脸内侍躬身站立。

那内侍见了九郎,立即面含微笑,跪拜道:“殿下,太后多日来始终牵挂于您,今天一早便叫臣来此,说了您小时候的许多事情。”

“听说嬢嬢叫来了冯勉,臣还觉得奇怪,却原来真在这里。”九郎说着,便向潘太后再度致礼。

“我对你牵挂得紧,便叫来冯勉,与他絮叨絮叨,也好过独自担心。”潘太后一边说着,一边抬起手腕,“九哥,上前来坐。”眼见他坐在榻边,眉宇间带着倦意,她不由怜惜道:“果然劳累至极,你若累了,就可先回去沐浴更衣,何必急着赶来见我?”

“臣担心嬢嬢身体。”他恭敬道,“幸而听说嬢嬢的精神已比先前好了不少,看来朔方丹参入药后确有奇效。”

潘太后叹了一声,以素罗帕子轻轻拭泪:“我这场病来得突然,幸得你不远千里将丹参送回,方才有了些起色,只不知可否能维持下去……”

“嬢嬢既然已经好转,经由太医们精心调养,自然是能强健如初的。”他想了想,又道,“其实本是五哥自告奋勇要去取回丹参,可爹爹后来却又叫我前去,若不然,或许还能更快些。”

“你还是内心良善……”潘太后喟然,抬手吩咐宫人,“你们先退下,我要单独与九哥说说话。”

九郎略感意外,宫人与内侍们依次退出,冯勉亦低首离开。潘太后这才叫九郎再往前坐些,因携了他的手,轻声道:“我听说此前在邢州出了些事情,是否果真有人胆敢抢夺丹参?”

九郎心知潘太后虽身处深宫,天下大事却无不在其掌握之中,便只得如实说了邢州之事,单单对双澄轻描淡写一带而过。饶是如此,潘太后仍是紧抿了唇,脸色愈加苍白。

他忙劝慰:“嬢嬢,那些盗匪与渎职丢物的河间马军已经被关押在邢州监狱,等臣禀明爹爹后,再请爹爹定夺。”

潘太后却冷笑一声,重重一叩榻上矮几,眼里含着尖针般的光。“自从我病倒之后,官家七日内连接撤换户部、工部五名要员,前日里御史中丞在殿上含泪陈说变法之弊,却被他一纸诏书贬出汴梁。你说,我这次得病,岂不是正遂了他的意?!”

第九章 烟树参差晓寒深

他沉默无语,从去年起,新任的参知政事连番上书诉说旧政积弊,言辞极为恳切。官家本就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听后深为所动,有心施行新政,但潘太后一脉在朝中与地方都影响极大,这两党之争便如燎原星火般越燃越烈。

潘太后见他低着头不说话,便又加重了语气:“先前我身子还硬朗的时候,官家就为新政之事屡次与我言语不和。这番我卧床不起,太医告知药剂中必须要有朔方丹参,端王本来自愿前往河间,临走前官家却忽然将他换下,让你赶去邢州。这安的是什么心?我当时神志不清,若是知道了,定是不允!”

她越说越怒,不由猛烈地咳嗽起来。九郎心中不是滋味,急忙一按座椅扶手站起来:“嬢嬢请息怒,臣以为嬢嬢的病还是因过于劳心而得。官家纵然在新政上与嬢嬢意见相违,但在臣出发去邢州前,他也叮嘱臣要小心谨慎,及时赶回。”

潘太后抿紧薄唇,过了许久,才冷冷道:“你说那为首的劫匪是阴差阳错才抢了丹参,我却不信。若不是有心谋划,谁又能在马军手中轻易抢去东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都十里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