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偶天成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梦起长安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25 KB   上传时间:2015-09-25 22:23:07

  “阿兄一个同僚,便出自萧氏,有了他的印信,二郎三郎入学便不成问题了。”

  “那就好,还是阿兄本事大!这下就让这两个皮猴在家再蹦跶两天,这整日闹得我哟真真头疼。”

  沈二夫人想了想夫君今日所说的话,不由得心想,“既然世家女一女难求,我们珍姐虽不是世家女,日后也定要按照世家女的标准培养,好寻个好郎君。”夫妻二人这厢敲定后,便愉快得安置了。于是沈府这三个已经入梦的孩子,不知道此刻自己已经被阿耶和阿娘定下了学习方案,以后可有的苦头吃咯。

作者有话要说:  二郎三郎和珍珍都要开始读书了。

  ☆、双生子入萧氏族学,沈珍珍即将迎来女先生

  沈珍珍发现母亲最近对自己变得不大一样了,以前是什么规矩也不讲的,也不给自己布置课业,最近竟开始天天督促着自己,将过去在西京家里学的全都拾起来。沈珍珍是个非常识时务的小女娃,所以就将以前学的字拿出来描一描,诗句背一背,总之是有板有眼的。

  唯恐天下不乱的三郎一看见珍姐最近怎么不总想着玩了,觉得好没意思,于是拉着二郎去珍姐屋里准备逗逗她。两人到了珍姐的房门口,这趴在窗外偷偷一看,哎哟小人在背唐诗呢,一个粉莹可爱的小女娃在那里摇头晃脑,稚声稚气,“鹅鹅鹅。。”

  “鹅应该叫呱呱呱。” 三郎冲进去就开始捣乱。沈珍珍心想,“我这好不容易学个习,在母亲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三兄就来捣乱,果然是个熊孩子。”

  二郎倒是似安慰地笑道,“妹妹别听三郎给你捣乱,你呀背得好极了。”

  “还是二兄你好。”

  “你个小没良心的,三兄对你不好吗?我这是好不容易一有个什么消息恨不得赶紧就告诉你呢!珍珍可知母亲为何最近叫你开始描红了?”

  珍姐虽然也很好奇,不过看着三郎那一脸兴奋,还满脸写着,快来问我呀的表情!她就故意装着不明白,偏不问!“母亲叫珍珍写字,那必是有她的理由的。”

  哎,三郎这一看珍姐一点都不好奇,咋这么不可爱呢,不是应该扑到自己身边,抱着自己的腿,一脸期待地望着自己,眼睛里满是好奇,求自己回答的模式吗?

  “是我和三郎听说,父亲要给你请教书先生呢,读书,弹琴,你的小日子可就再不像这般自在了。”二郎解释道。

  珍姐精得打量了一下窗户,看见窗纸上透的人影,便知道每日母亲来看自己背诗的时候到了,便开口道,“阿耶阿娘给珍珍请了先生就太好了,珍珍要做以后的淑女,不输于世家女郎的气度,不多学点怎么行呢?”

  三郎一听这答案,立刻怪叫道,“看咱们珍珍这想法,我看你呀!早晚也变成咱们大兄一般的书呆子!”

  这话音还没落下,沈二夫人冲进来就给三郎头上一个爆栗。“叫你教坏你妹妹!”

  二郎在一边捂嘴偷笑,三郎一下觉得脸面全无,嚷嚷着。“就说家里大兄和二兄是您亲生的,就我不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呢?”

  “既然只有你大兄二兄是我亲生的,你解释解释,为什么你和你二兄长得一模一样?”

  三郎这被阿娘一问可给问住了,“因为因为,阿娘把他的脸画在我的脸上了!”

  沈二夫人这一听怒极反笑,“哟,我怎么不知道我还有这般能耐,能把你二兄的脸画你脸上,最近是不是日子过得太轻松了,没人管了,不知道自己姓啥名谁了?”

  “儿姓沈名仲思!”

  “知道你姓沈就好,有你这么当兄长的吗?看你妹妹这懂事的样子,我都替你臊得慌。”

  “还有你!”沈二夫人一个指头指向沈二郎,“平日就知道跟他胡闹,我看你心里弯弯多是样样都清楚。怎么不拉着他,净叫他闹笑话,他是你阿弟,做得不对,你便要尽兄长之责让他改正。你呢?净知道在一旁看他笑话,还嫌他闹得笑话不多吗?”

  沈二郎是个精乖的,从不在嘴头上逞能,这一看母亲大人怒气冲冲,赶紧认了错,“母亲今日是儿不对,母亲教训的是。”说着还拉拉在一边没放弃顶嘴的沈三郎,沈三郎这才不情不愿地给母亲也认了错。

  “其实呢,你们也没什么错,是我最近太忙无暇照顾你们,你阿耶也太忙没空管教你们,倒是我们的不对,子不教父母之过。” 沈夫人迅速摆出了一脸忧伤,倒教二郎三郎和沈珍珍在旁边闹个大红脸。珍姐这内心暗自佩服着,“我阿娘这变脸的功夫那真是一顶一得好啊。”

  紧接着沈二夫人夫人的话锋一转,“不过,二郎三郎你们在家里这闹腾的日子也过不了几日了,你大伯已经来信要你阿耶送你二人去萧家族学上学堂,这恐怕是也过不了几天了。” 一边说沈二夫人一边笑,“哎呀,那萧氏族学可不在咱们扬州,是在武进,到时候呀我可就耳根清静了。”

  兄弟俩这厢傻眼了,怎么剧情大反转,完全怎么不按自己写得来?二人一下子都蔫了,就像霜打得茄子一样低着头离去了,这可跟二人来时的兴奋劲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沈二夫人看着沈珍珍小桌上的描红和诗书,满意地点点头,感慨道,“还是我们珍姐省心,怎能叫母亲不疼呢。”

  珍姐默默地想,“因为我看见了您在窗外。。。。。”

  自这一日,双生子是彻底安生了,不再肆无忌惮地你追我闹,反而是真的每天坐在书桌前看书写字了,生怕自己一入萧氏族学跟不上,而被同窗们笑话。两个皮猴不皮了,安安静静的样子倒是让沈二夫人安心不已。

  过了些日子,沈二老爷终于收到了自家大哥的来信,高兴不已。沈大老爷办事一向讲求效率,特别是为自家人,此番让二郎三郎入萧氏族学的事情倒是办得很顺利。那萧氏同僚先写信询问了族学的情况,这才回了沈大老爷肯定的话。不过萧氏族学也是丑话说在先,若是入学三个月之后还是跟不上,那就还是自请回家吧。

  因此沈二老爷这心情啊,就随着信的内容上下起伏,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惆怅的。高兴的是二郎三郎上学的事情是有了着落,惆怅的是这两个小子平时学习不见一点用功,还真不知道先头三个月能不能跟上,这万一回来了,多伤孩子的自尊心啊。于是二郎三郎便被父亲大人叫到书房开始谈话,双生子二人平时极为默契,这听了父亲道明来龙去脉,竟异口同声道,“儿必不叫父亲失望!”

  “好,这才是我沈家有志气的好儿郎。”

  没过几日,沈二老爷亲自带着随从驾马车送双生子去武进了。别看二人平时总淘气,被沈二夫人拎起来教训,可真到要离开家,哪怕是去不远的学堂,两兄弟心里是既惶恐又不舍,两人都抱着沈二夫人的腰撒娇开了。

  “好啦,武进又不像长安那样远,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这样扭扭捏捏被你们妹妹笑话。出门在外必须互相照应,凡是遇到人遇到事都要多个心眼,有事便寄信回家。我和你阿耶总是在这个家想着你们的。”沈二夫人一边安慰着儿子们,也同时安慰着自己。

  二郎三郎一听母亲的这番话,红了眼眶。三郎信誓旦旦跟她娘保证,去了之后一定不惹事好好长本事。二郎也跟母亲保证一定会尽兄长之责照顾三郎。看着远去的马车,沈二夫人忽然感到这一个一个都离开了家,真叫人牵肠挂肚,还好有一个小的留在身边。

  珍姐怕阿娘伤心,赶忙转移母亲的注意力,兀自问道,“阿娘给珍珍请什么样的先生呢?”

  沈二夫人的注意力被很好地转移了,珍姐可是要被她培养成世家女风范的,马虎不得,就是想找个合适的女先生,实在是不太好找啊。

  “要给我们珍姐找个能教读书,还能教礼仪和乐律的,最好还是女先生!”

  沈珍珍暗自想,“这样的老师能找得到吗?”

  还别说这样的女先生,还真被沈二夫人找到了。这还要从沈二夫人开始跟县衙官员们的女眷走动开始说起。沈二夫人是人生地不熟的,自然毫无人脉根基,于是想到县衙官员们的女眷,听说有的就是这扬州本地人,说不定她们知道些德才兼备的女先生呢?沈二夫人便将给幼女寻女先生的事情讲给了众夫人们听,让她们帮着留意。千万别小看夫人们的力量,女人们在后宅打听消息的力量不可小觑,这不就找着了一个吗?

  原来是临县,高邮县前县令有一独女,夏娘子。十几年前她的亲事是说给了荥阳郑氏的旁枝庶子,两家已经订好亲,就等这游学的小郎君再过两年便来迎娶,谁想到这小郎君竟是肺上染了毛病,这就没了。这娘子年纪轻轻便没了夫君,后来竟无心再嫁,一心在家侍奉父母。现如今二老已经仙逝,独留下这三十而立的夏娘子。不过这娘子却也是个妙人,自小在父亲的教导下,习读诗书,琴棋书画也是均有涉猎,这当然是按照世家媳妇培养的。后来县上若是有哪家小娘子想学个琴读个书,便请其到府上相教一段时日。这娘子自个有收入,竟也活得自在的很。

  沈二夫人这一听,这原是个望门寡妇啊,听着是不大好听的,决定还是等沈二老爷从武进回来之后便与之相商。待风尘仆仆的沈二老爷从武进送了二郎三郎回来,告知沈二夫人一切都好,沈二夫人才安心地将给珍姐找女先生的事情说给他听。沈二老爷倒是没觉得有任何不妥,本朝民风开放,寡妇守满孝可再嫁,夫妻和离后可自行婚配,若说这守寡的娘子也只能说是其运气不好。沈二夫人一听这便放下心来,准备着去临县给珍姐将这女先生请来。请老师自然是要诚心实意地去拜访一番呀。

  平安县城距离高邮不过两个时辰的路,沈二夫人带着珍姐在马车上有说有笑再歇一歇,也就到了高邮。待到找到这夏娘子的家,敲开门一看,哟这夏娘子年都三十了却还是风韵楚楚,到底是没有真正嫁人生子的女郎啊,看着和妇人却是不大一样的。夏娘子其人其实五官并不明丽,但是却独有她自己淡然的气质,听明沈夫人的来意之后,便让母女和沈府随从进了院子。

  珍姐这细细地打量夏娘子的院子和屋子,总结了此女生活既有质量又有品味。院子里的各色花高低不一,被修剪的十分有型。待到进了前厅看着家具的布置,看着是中规中矩,却不乏细节中的亮点来,插着鲜花的白瓷瓶,还有坐塌墙上挂的画,都能看出主人的精致来。

  夏娘子看这小女娃自打进了屋便一直在四处打量,看着倒是个机灵的小女娃,她就喜欢去雕琢美玉,特别还是个小美人胚子。夏娘子边想便泡了一壶煎茶,来招待客人。

  沈二夫人从一进门也一直在打量夏娘子的一举一动,那真真是怎么看怎么大方好看,走路的步伐,裙摆的控制,泡茶的细微全都让沈二夫人对夏娘子的好感度直线上升,好似已经看到了把她家珍姐也培养成了这样的标准淑女。

  夏娘子一边喝茶一边不紧不慢地问着沈珍珍都学过什么,大概有了了解。沈二夫人穷尽措辞无非就是表达了极其殷切的期望能请夏娘子去府上教导沈小娘子,夏娘子点了点头,还问了句珍姐,“你怎么说?”

  沈珍珍轻答,“都说世家女风姿秀美,礼仪出挑,珍珍虽不是世家女,但是却希望自己能以此标准来要求自己,从而长进。”

  “嗯,这话说着我爱听,人啊就是要一直朝前看,自己好了才是真的好。”

  夏娘子倒是爽快地应下了教导事宜,并与沈二夫人谈拢了条件,便许诺待将家里收拾收拾,就带着行囊去平安县沈府。沈家母女这才满意地离去了。

  这是沈珍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女先生,现在她根本想不到,夏娘子对她的后半生影响足见深远而悠长,二人亦师亦友几十年。此为后话。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比较过渡,以交待事情为主,希望大家看得开心。

  ☆、长兴侯府平地起波澜

  且说这厢沈府自沈二夫人到了扬州两月有余,府里的一切就被她基本安全妥当,这才放下心松了口气,总算是能好好歇歇。

  再说说自这陈小郎君考上长丰书院后,便去信驿给父亲大人长兴侯世子去了信。这信一个多月后才终于到了陈克松的手上。读了信之后,他一个人在书房待了很久,拿出了上锁的画匣,木质的画匣看着十分光滑。这画匣一打开,里面装得竟是好几副美人图,不过这些美人图来来去去都是一个人,一个有着碧眸的胡人少女跃然于纸上。

  他用手轻轻去抚摸画中少女的脸颊,轻声呢喃,“你那么笨的人,怎么生得儿子这么聪慧,一点都不像你。不对!你和我的孩儿就该是这样漂亮又聪明,你不知道那小子现在长得多高,我看呀过不了几年就超过我啦,今儿就是来告诉你,娃儿争气,已考上了闻名的长丰书院,以后他还会更有出息的,高不高兴嗯?”

  世子的眼前仿佛有一个美丽热情的胡人少女向他跑来,那碧绿的深眸就像一滩湖水让他深陷不已,少女笑着对他说,“陈小将军,今日我可给你做了好吃的。” 世子不禁微笑,总觉得耳畔似还有少女那银铃般的笑声。对了,她总是在他面前笑的,他爱极了她那笑咪的眼睛,还有脸上的酒窝。

  尽管偌大的书房毫无回应,可是长兴侯世子那轻声细语就像是在跟情人说着最动听的话,他平时冷峻的脸部线条此刻都充满了柔情,即便是她的正妻也从没见过。谁会想到在军中马背上的铁血汉子也有如此柔情的一面,也许这才是真真爱到了心里深处。

  长兴侯世子并不急于告诉其他人这个消息,在府里人人都知道他对这个庶长子不甚在意。倒是又过了些日子,跟陈益和一起南下考试的两个少年一路游山玩水,终于在一日宵禁前回到了长兴侯府。

  在这里就不得不大概介绍一下目前长兴侯府内的诸位。陈益和的父亲大人也就是世子排行老大,外加三个庶弟,分别为陈二爷,陈三爷,陈四爷,以及一个庶女陈五娘。陈五娘早年已经嫁到了洛阳,略过不提。

  世子房中除了陈益和,便还剩一个嫡子。陈二爷两子一女,陈三爷有两子,陈四爷现在只有一子。这些小一辈走了益字辈,排行下来,陈益和排行为三,因此他在这侯府内确切的称呼应为陈三郎。而与他一起去考试的两位堂兄便是陈大郎和陈二郎,陈大郎出自二房,陈三郎出自三房。

  这两个孩子考试回来了,二房三房的人自是要细细地问问考得如何芸芸,没考上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是情理之中的倒是除了漂亮一无是处的陈三郎考上了,这这这可能吗?于是这一日的夜晚,陈三郎考上长丰书院的消息像长翅膀一样飞向了府内每个角落,连院落中蜷缩睡觉的猫都不知道听了几遍。

  第二日恰逢沐休日,一早这陈二郎和陈三郎便一起向祖父祖母问安去,并讲了讲此番南下的事情,可当提到三郎考上了长丰书院,看着懒懒的长兴侯立刻坐直了身体,害怕听错又问了一遍,这才相信这当年胡姬生得孩儿考上了长丰书院!长兴侯爷这一下子就坐不住了,打发了两个孩子,立刻奔到自家祠堂去痛哭流涕了,对着他老子的灵牌感慨他们这被朝中人嘲笑一家武夫的儿郎们终于有一个是读书出挑的,接着又对着他兄长的灵牌感慨,自己人不行,可是嫡子还有嫡子的孩子都是好的,他总算是对得起这个家了,边说眼泪边流,这大概就是喜极而泣。长兴侯夫人看着自家夫君急奔去祠堂的身影,对刚刚听到的这个消息并不怎么高兴,那个低贱的胡姬生得孩子也配?真真是笑话!

  这一日长兴侯府的午饭就格外热闹,大人们孩子们都在前厅,男女眷虽然分开跪于榻上,可是每桌的话题基本都停留在陈三郎是考上了长丰书院上。大家的疑问是,这陈三都能考上,怕是使了什么不可告人的手段吧,可是想想陈三一个小庶子能有什么能耐啊,难道是世子?哎,世子不是对这孩子爱搭不理的吗?要是这么上心的话,下次陈三郎回来可不能用以前的态度待他了。众人的议论声和孩子的打闹声在世子与世子夫人一前一后的进厅后略有安静,在长兴侯携夫人进来后就彻底成了静音模式。

  长兴侯看着众人的表情,不禁道,“怎么我一来这么安静,你们好久没有这么热闹啦,饭菜还没上,说说都在说什么呀?”

  陈大郎被推了出来,“祖父大人,孙儿告诉了府内长辈们三郎入学长丰书院的事。”

  长兴侯点了点头,“这么好的消息是该让大家知道知道,也激励一下你们这一辈的人。”长兴侯那合不拢嘴的样子让世子快看不下去了,这才淡淡说道,“不过是考上了而已,以后怎么样还不不知道,父亲不至于。”

  “怎么不至于?这么能不至于?想你祖父当年大字不识几个,就会打仗,要是再有读书的能耐,说不定封相了!你大伯父当年文武双馨,但是武艺还是要好过读书的,可惜英年早逝。我呢?领个闲职,如今你又在军中,甭管谁一提咱们府,都说是粗鲁汉子多!这回你这三郎可是给咱们府长脸了,出个读书能行的,嘿嘿,我早上在祠堂跟你祖父好一阵说呢。”

  众人看着老爷子这激动的劲,自然不好说出什么不好的,只能附和说,“不愧是世子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不过在场的却还有这么一个不仅附和的话说不出,连笑脸都难以摆出的人,那就是长兴侯世子的夫人,赵舒薇。她领着世子四岁的嫡子在女眷这一桌,听着大家这样说,她那涂了蔻丹的手握着儿子的手,越握越紧。直到孩子的手被握疼了,怯生生地小声说,“阿娘您捏疼我了。”世子夫人赶忙松开手,挤出个笑容,小声说,“宏哥啊是母亲不小心。”看着自己可爱的儿子,世子夫人的心里越发难以平静,一团火烧在心间,偏还要看着这些心怀不轨的人们拍着马屁,真是恶心坏她了,再看看姑姑(长兴侯夫人)的脸色也不豫,她才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忍。直到忍到饭后,将孩子交给他的奶娘,她这才迫不及待地赶回自己的院子,快步走向正屋,看着世子不急不慢的准备午睡,她这心里的火就像见了柴火一般烧得更大了。

  “世子是不是做了手脚,不然为什么三郎能上的了书院。”

  “手脚?你是侮辱魏公还是侮辱我?你也听到了!那入学是层层挑选严格选拔,我如何做得了手脚?你也太高估你夫君的能力了。”

  赵舒薇依旧不甘心,“那他如何能考上,平时根本没听说府内的教书先生夸他。”

  世子讽刺地笑了笑,轻说,“那说明他心里是个清楚的,知道藏拙。”

  赵舒薇这一听,立刻觉得这陈益和此子就是个狡猾的小狐狸,跟他死去的生母一样一样的,那个死去的狐狸精当年就勾走了他夫君的魂,这又留下个祸根威胁他儿子宏哥的地位。

  “夫人为什么这么不满,我们房里不是应该感到高兴吗?你作为孩子的嫡母不是应该脸上有光吗?”

  “夫君可别跟我装糊涂,我要你今天就告诉父亲,要立宏哥为世子!”

  “别发疯了,父亲大人健在,我还只是个世子,还不是这个侯府的主人,凭什么立世子?”

  “是你不愿意还是父亲不愿意,母亲肯定不会不愿意,她那么喜欢宏哥。”

  世子试图耐心的说服自己的娘子,放缓了语气,“宏哥还这么小,你提这些未免也太过心急,再说宏哥是我的嫡子,我还能待他不好吗?”

  “可是有个能干的庶长兄在这里却总是碍着我们宏哥的路的。”赵舒薇气忿不平。

  “夫人,你放心,我再不济,却是知道嫡庶之分的,你没必要为了三郎考上学就变成个这样,未免小题大做些,那要是以后他做了官呢?我要是你呀,就把注意力多放在六郎的开蒙上,你看看好好一个小郎君被你教的怯生生的,像什么样,以后如何在这府里立足?”

  此刻的赵舒薇哪里听得进去,她满脑子都是世子说她的宏哥不好,厉声道“说来说去,你就是嫌弃我们娘俩,多亏那个低贱的狐狸精死了,不然你今天就要宠妾灭妻了。”

  一直耐着性子说话的长兴侯世子连最后一丝耐心瞬间就消失了,他强忍住想抽她的怒气,“我看你最近火太大,不若找个郎中来诊诊,我去薛姨娘房里休息。”世子转过身,大步迈出正屋,去了偏屋。

  看着夫君毫不留恋的背影,赵舒薇忍不住就哭了出来。她的陪嫁丫鬟紫静立刻进来安慰,绞了帕子给夫人擦眼泪。

  赵舒薇这一看见是自己的丫鬟,这么多年的主仆情分早让她对紫静全新信赖,急忙问道,“她真去薛姨娘房里了?”

  “奴婢看是的。”

  “他就是这样,从来都对我这样不冷不淡的,现在对宏哥也是,让他立世子也不情愿,我们娘俩这么被嫌弃,我过几日要回娘家给父亲哭诉,表哥还将我们家放在眼里吗?”

  紫静到底是个丫鬟,不比这从小被人伺候的娘子骄横跋扈,“夫人别伤心了,世子这还不是侯爷呢,再说小郎君还小呢。”

  “你说我能不心急吗?宏哥身体一直这么弱,我怎么放心他每日要读书受累呢,出了咱们的小院子也会被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欺负,我这护着他有错吗?”

  “夫人啊,小郎君毕竟是个郎君。”

  这厢紫静苦口婆心地劝说,赵舒薇哪里听得进去,心里念的都是陈益和也就是陈三郎,挡着他儿子的路了,暗恨不已,“当年就应该一碗药下去,让那个狐狸精带着这个祸根一起没了,姑姑和父亲太妇人之仁。”

  这紫静一听夫人这是魔怔了,连当年秘辛都敢这样说,慌忙上前捂住她的嘴,小声道,“夫人啊,这话可不敢再说,您您您这是要惹祸上身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偶天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