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姝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一页小皇书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03 KB   上传时间:2015-09-29 21:53:55

  朝廷欲派使团出使南掌国,大妹有幸,亦在名单之内,少不得又要向谢侍郎请教南掌国语言,到达礼部衙门的时候,被告知谢侍郎去国子监授学去了,大妹只好返回。

  回来的路上,竟然碰到了熟人——文秀才,正在小摊前买虎头鞋。文秀才背对着大街站立,注意力全在各式各样的小鞋上,因此并为注意到大妹。

  当年不懂事,看见他只觉得害怕,现在想想挺可笑。大妹走上前,笑说道:“文先生,别来无恙。”

  文秀才转身,看见是大妹,又惊又喜道:“温姑……哦,不,郑少奶奶。”大妹嫁给郑恒的时候,尽管他已不在东凌县,但是那场婚礼极其隆重,况且贫家女嫁给豪门公子,这一故事本身就有不少传奇色彩,坊间有好多的版本的传言,文秀才被迫听了许多,不过大妹离开郑家的时候,他已经考上了进士,做了庶吉士。

  大妹见他穿戴得体,唇上的两撇胡子也被剃得干干净净,整个人看起来清秀不少,遂问道:“不知文先生何处高就。”

  文秀才谦虚道:“乃国子监太学助教一员,糊口罢了。”因见大妹孤身一人,遂问道:“少奶奶要在上京住多长时间?可否让小可略尽地主之谊?”

  大妹不善交浅言深,推说有人在等自己,与文秀才告别回去。

  因在皮货上绣花,且用的是从未见过的波斯图样,于安的皮货店又日渐兴隆起来,只是因为皮革质地不好,并不能卖个好价钱,虽然利润分成小妹占大头,拿到的手并不能如她的愿。尽管小妹三番两次要求于安买上好的皮料,但是他仍旧我行我素,小妹气他榆木脑袋不开窍,自己偷偷从牧场主那里买来料子,拿给其他皮货师傅那里去做,又在小绣庄那里添了花,摆在铺子里卖,被于安发觉。无奈货已经上架,也便由着小妹了,但是算账的时候分得清清楚楚,小妹的那批货所得的利润,他一文钱不要。

  小妹巴不得这样,于是高高兴兴将所有收入放入自己囊中。

  年前,小妹打算天气回暖就走,可是现在与大妹之间嫌隙已消,而且皮货店生意不错,再加上去了别地不一定能碰到像于安这样又好又傻的东家,因此,尽管已过阳春,小妹并无要走的打算。

  皮货上的图样很快就被其他店铺学去,铺里的生意又开始不景气,小妹只能再去向大妹讨些新花样。小妹到了金银绣庄的时候,没在绣楼上找到大妹,其他绣娘告诉她大妹在自己屋里。

  进了小院门口,隐隐听见苏慕亭房里传来争执声,小妹喜热闹,遂悄声挨近,透过未关严的窗户缝隙往里看,看见苏慕亭坐在座椅上,苏甜则躲在她背后,胆怯地看着苏慕亭对面位置上的一对男女。

  那对男女,小妹认得正是苏慕亭的兄嫂。

  孙大嫂说道:“姑娘,你在外头这许久,从未托过一句口信回家,太婆婆和公公婆婆不知你去安危和去向,都快急出病了。”

  苏慕亭冷笑道:“嫂子莫要诓我,若真如此在意我,又怎会将我丢在乡下庄子里十五载不闻不问,不管死活。”

  苏大嫂面色僵住,讷讷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公公婆婆也是为你好。”

  苏慕亭气急反笑,“如此,倒是真要感谢祖母和父母亲不杀之恩,没有看见我是个女婴就浸水盆溺死。”

  苏慕亭不顾父母亲颜面,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话,苏大哥面有薄怒,不过知道自己妹子脾气,只能隐忍道:“父母亲在家等着,你收拾一下包裹,明天我们一起启程。”说完站起身,招呼苏大嫂一起离开。

  “我不会走的,反正有我没我一个样,你们就当我死了罢!”苏慕亭决然道。

  苏慕亭这个态度彻底激怒了苏大哥,七年来,家里从未停止过寻找,而她却从未有过只言片语寄回家,哪怕是报个平安,现今好容易找到,不但不愿回去,反而说出这种诛心的话,苏大哥气道:“你听听你讲的什么!”

  苏大嫂按捺住苏大哥,以防苏慕亭一怒之下,真的不回家,让她两夫妇交不了差。

  苏大嫂苦口婆心道:“姑娘,你就算不给我们嫂面子,好歹看在公公婆婆年迈的份上,回家看他们一看吧?他们唯有知道你平安,才能放心。还有太婆婆,都这么大年纪了,老人家不容易,有一日没一日。你回去略住几日,大家吃顿团圆饭,往后你愿回这里仍回这里,我们不拘你就是了。”

  苏慕亭直直看向苏大嫂,要她发誓:“你保证我回去之后仍然能回来?你保证他们不会逼我嫁人?”

  苏大嫂红了脸,支支吾吾不肯答。

  苏大哥气急,怒道:“身为女子不嫁人,你还能干出什么大事业!看看你都跟什么人住在一起!”苏大哥不敢说金针娘娘,于是指着对门道,“不改改你的臭脾气,活该落到那个下场。”

  “嫁人就嫁人!”苏慕亭狠声道,“我把话放在这里:要我嫁人?可以!我原本就是许过亲的人,除了千总家的公子,我谁都不答应,你们要是敢硬逼,我就告到官府去,大不了大家撕破脸,我陪着你们丢面子!”

  肩头被人拍了下,小妹回头,看见大妹站在她身后使眼色,遂跟着她出了院门。

  小妹好奇心重,问大妹是怎么回事。大妹不爱说人是非,知她是为样图来的,带小妹去屋里拿到手抄本,便打发她回去了。

  小妹回到于家,于安已经做好了晚饭,小妹边吃边说话,讲到了苏甜主人家的争执,于安问她:“那位姓苏的姑娘,真的这么说?”

  小妹保证道:“我在外头听得真真切切。”

  于安“哦”了一声,低头默默吃饭,听小妹聒噪,偶尔回答一两声。

  71

  是晚,大妹来到正院,与秦姑娘说起苏慕亭的事情,恳请道:“苏姑娘性子烈,若真是被逼到绝处,只怕……”

  关于苏慕亭兄嫂来金银绣坊的事情,桂子已同秦姑娘说过,不过当时以为是人家家务事,绣庄不便插手,所以没有多问,现听大妹这样,才知道事情棘手。秦姑娘沉吟片刻,说道:“你与她同个院子,务必留意她举动,我想想办法。”

  大妹谢过秦姑娘,从正院退出。秦姑娘唤桂子更衣,乘了马车往城郊的青云小筑而去。

  上京的城门日出开,日暮闭,以击鼓为号,马车到达时,守城的士兵拦住去路,桂子从马车中探出头,递过去一块令牌,领头的将领仔细验证了令牌,命令士兵开城门。

  青云小筑距离上京城有一里地,背青云山面桃花溪而建,若不上山论道,金针娘娘便住在这里,距离上京城近,又清幽雅静。

  桂子跳下马车,扶秦姑娘从车里出来,敲开偏门。守门的老伯见是秦姑娘,轻声说道:“宫里来人了,已经等了一下午。”

  秦姑娘点头,带了桂子先去正厅。

  等在正厅嬷嬷看见秦姑娘,忙站起来问好,看了眼身旁的御医,与秦姑娘为难道:“您看……完成不了娘娘交代,奴婢不敢回去复命。”

  秦姑娘吩咐桂子换茶,安慰嬷嬷道:“我先过去。”说着,请嬷嬤稍坐,往厅外走去。

  夜色昏暗,秦姑娘手提着灯笼,还要提防甬道青苔滑脚。来到一个林中小屋前,听见里头咳嗽一声接着一声,听着让人揪心。

  秦姑娘灭了烛火,将灯笼放在门外,抬手敲门,听见里头喊“进来”,这才推门进去。

  金针娘娘半躺在竹榻上,身上盖了半条毯子,看着秦姑娘关上房门,拿起旁边的枕头垫在自己的背后,嘶哑着声音问道:“绣庄出了什么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秦姑娘坐到榻边的凳子上,握着金针娘娘的手,觉得凉得和外头的竹子一样,遂从床上搬了条棉被给她盖上。

  金针娘娘挪了枕头,掏出帕子又咳嗽起来。秦姑娘坐上榻边,给她捶背。

  待她气息平复一些,秦姑娘说道:“苏丫头刚到绣坊的时候,您还记得吗?”为了让金针娘娘少说些话,秦姑娘紧接着道,“苏家上代人的为人,简直令人不齿,我本来不欲收她的,您说这孩子看着不错,让我留下来先用用看,事实证明您眼光独到,这丫头不但聪明,肯用功,脾气秉性也像极那时候的您。”

  “慧极必伤,强极则辱。”金针娘娘笑了笑,问道,“她怎么了?”

  “原来她是从家里偷跑出来的,他兄嫂现今找来,要带她回去。这丫头也是拧,无论她兄嫂怎么说就是不答应,她兄嫂也是铁了心也带她回去,不知明天会闹出什么样的事情来。”秦姑娘叹气,“她是棵好苗子,要是就此折损,怪可惜的。”

  金针娘娘想了想,说道:“你今晚暂在这里住下,等明天带封信回去,江淮织造局提督是我故交,应该能卖个面子。”

  若是同江淮织造局搭上了关系,相当于沾上了皇商的帽子,是利益还是妹子,全看他们自己权衡。

  正事说完,秦姑娘看金针娘娘咳嗽得厉害,偏偏不见大夫不吃药,语气里不由带了责备的味道,道:“太医在外头等了许久,您何苦自己为难自己?”

  金针娘娘就着秦姑娘的手喝了口温水顺气,喘息道:“身体不过一副躯壳,这辈子,想做的事情已做,不想做的事情也做了,做不了的事情天命所定,强求不得,又何苦强留?”

  秦姑娘怪她说丧气话,道:“您一走了之,当然轻松,丢下绣庄和十几个绣娘怎么办?这可是您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东西。”

  金针娘娘笑了笑,似乎真的看淡了,“留下的东西,若是守得住,自有人守,若是守不住,便是大势所趋,不违天命,顺其自然。”

  秦姑娘叹了口气,扶金针娘娘到床上休息,安顿好她之后,提起灯笼回花厅。

  “怎么样?”嬷嬷和太医迎上去。

  秦姑娘摇头,见嬷嬷面露失望之色,遂体贴道:“两位暂且回去吧,若是娘娘责怪,便说是我说的吧。”

  嬷嬷三番四次来过多次,无奈金针娘娘就是不见她,今晚,她也是铁了心守在这里,想着就算守到天亮也要等,她就算心肠再硬,总归是肉做的,总会动摇。现见连秦姑娘都束手无策,总算相信她的心肠是石头做的,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太医回宫复命。

  小妹一觉睡醒,披了外衣去外头如厕,经过庭院,见于安抱着一壶酒抬头望天。小妹仰头看了看,满天繁星,月亮已经西斜,敢情他在这里坐了一夜?还破天荒饮起了酒,要知道他平常对自己抠门的很,除非遇到节庆日,否则绝不会买酒自饮自酌。

  小妹走过去敲了下他的肩头,于安怔怔地低头,揉了揉眼睛。月光虽亮,小妹也看不清他的神情,不过——好像哭了……

  小妹大大咧咧坐上凳子,打趣他道:“就算望破天,嫦娥也不会嫁给你这个穷小子。”

  这次连杯子也不用了,于安抱起酒壶,对着壶口咕噜咕噜往嘴里倒酒。

  小妹夺了酒壶,着急道:“你到底怎么了?”

  于安抬起袖子擦脸,小妹确定他真的哭了,不禁皱起了眉头,嫌弃道:“大丈夫有泪不轻弹。”见他还哭,于是伸手去抓他的手腕,想让他放下,无意中碰到了他的胸膛,只觉得凹凸有形、坚硬似铁,遂抓几爪。

  见于安放下手,小妹连忙收回爪子,心想:这个嫩小子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想不到身材不错。

  这头还在胡思乱想,那头听见于安开口说话了。

  “有这么两个人,从未见过面,有一个人为了父辈的约定遵守至今,另一个要不要去见见她?”

  “见啊!为啥不见?”小妹不解道,“知道而不去见面,未免太不仗义,非丈夫所为!”

  于安嗯了一声,又不说话,抱着酒壶闷闷灌酒。小妹心里突然隐隐明白了些什么。

  嫌隙

  苏慕亭早早起来,让苏甜大开了房门迎客,自己端坐在椅子上,手边放了一把锋利的剪刀,大有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若是兄嫂执意要把她绑回南越,她便即刻绞去青丝去做姑子。

  苏甜怯怯地站在院门口往外张望,许久未见来人,回来和苏慕亭哭道:“小姐……”

  苏慕亭瞪眼道:“哭什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苏甜忙擦了擦模糊不清的眼睛,破着声音道:“我再去外面看看。”说着出了房门,跨出院门,再也忍受不住,抱着膝盖坐在地上呜咽。

  臂弯里塞进一方丝绢,苏甜打了激灵,害怕地抬头,看见是大妹,遂拿起帕子胡乱抹了下脸,哽咽道:“我要去外头看看大少爷来了没有。”

  大妹见她两只眼睛通红发肿,白白胖胖的脸颊泪痕纵横,心有不忍,“你回去陪着你家小姐吧,我去外面看着。”

  “不要。”苏甜想也不想就拒绝,见大妹面有僵色,徒劳地解释道,“小姐还是比较放心我。”遂快步往门外而去。

  大妹看看疾步而去的苏甜,回头透过院子,看见右侧敞开的厅门,苏慕亭坐在圈椅之上,纹丝不动,似要坐成一尊活菩萨。大妹心有酸涩,不知何时开始,她们之间渐行渐远,连见面打招呼都成了敷衍……

  同样早早起来的还有于安,天未亮就从皮货店过来,却止步于金银绣庄门前,徘徊不敢入内。绣庄门口,进进出出的绣娘无数,经过时皆要打量他几下,于安脸皮薄,不能就此离去,又没有信心跨进这一步。

  于安在门口站了许久,盯着脚下的蚂蚁看得出神,蛾子身负重伤,稍微动弹几下便已精疲力尽,蚁群一拥而上,这堆咬头,那堆拖尾,集全族之力要把蛾子拖回去,蛾子不想认命,又拼命动弹几下,终究是徒劳,蚁群散开了,又马上聚集。

  苏甜挂着两行清泪出门,未看见她家大少爷和少奶奶,却看见皮货店的老板,那人站在台阶旁,垂首盯着地上的蚂蚁,一动不动,活似庙里头的白面金刚。

  “于老板……”

  于安听见声音抬头,看见是苏甜,立马红了耳根,“我……我……”因想不出一个好理由,愈加慌乱。

  苏甜一本正经道:“我这里有事呢,没心情吃你的菜,你回去吧!”

  红晕退去,脸色泛白,在苏甜的再一次催促中,于安“哦”了一声,转身回去,走了几步,转头忐忑询问道:“你家小姐……”

  苏甜一口回绝,“我家小姐更没心情吃你的菜,你快走吧,别在这里添乱了!”

  于安垂眸,掩去眼睛里支离破碎的自信。

  才是初夏,天气却陡然间闷热起来,太阳还未爬上正中,街上已无多少行人,于安柳梢蝉鸣恼人,于安盯着脚下迈过的砖块,觉得心烦气躁得很。

  行至家中,店里传来的争执拉回他的思绪。

  “好啊,你还敢抢劫啊!”

  “以前都可以赊账,凭什么现在就不行!”

  “以前是姑奶奶东家卖货,现在是姑奶奶卖货,要想赊账,把以前的账款结清先!”

  “钱——没有!靴子——我要定了!”

  “真敢抢!当你姑奶奶是吃素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