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京兆尹_分节阅读_第130节
小说作者:云雪扇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32 KB   上传时间:2015-11-18 14:10:00

“想要郭临命的人,是九重宫阙上的皇帝。一旦成功,你家公子身为皇帝身边太医,又是身份上与她最‘亲密’之人,便将成为首要铲除的对象。这是一个死局,只有郭临重新握住权力,站在万众瞩目的视线中,才能让对方忌惮,继而与之对抗。你郭姐姐不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保护身边所有的人……”

她想起白子毓送她下马车时的话,心底再无一分犹豫。定睛直望郭临,道:“双宁不怕,双宁一定会照顾好姐姐……阿,是少爷!”

郭临微微一怔,侧头和阿秋对视一眼,竟一齐笑出来:“乍一听,这话倒和你头次被王爷送来我身边时说的一模一样。”

“哎呀可不是,”阿秋面露追忆之色,“一晃居然十多年都过去了……”

“好啦,二位小姐,再说下去,我上朝可是要迟到了!”郭临嬉笑一声跳下床,拿起朝服抖开套上。

阿秋拉着双宁,细声示范着指点她帮助郭临系带。

晨光渐明,屋外已有鸟雀振翅啼鸣。郭临提了提前领,双手一伸,推开了房门。望着往昔四年间日日看惯的庭院美景,她英眉微扬,抬着肩膀活动了胳膊,朗声吩咐道:“阿秋,这屋后的窗下还躺着两个不长眼的东西,你待会叫李延过来看看。若是还有气,就交给白子毓,若是服毒了……”她回过头,狡黠而笑,“那便在郊外找地儿埋了吧,也省的老白为难。”

“啊……?”阿秋瞪大了眼,愣仲半晌方才领悟,“哦哦,是刺客啊……”

“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有,”郭临大步往外走去,凌风飘来的嗓音肆意张扬,“不过嘛,来多少杀多少,权当练手,也总有他人才用尽的时候。”

大门口不出所料地停着一辆马车,郭临拉起红着眼行礼的李延,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把跳上马车,掀开车帘坐了进去。

陈聿修眼皮未抬,只将小炉上温好的茶水细细地倒入杯中,伸手递来:“喝一口,先暖腹。”

郭临就着他的手喝下热茶,一口暖流漫开全身。车夫喝驾而起,车身幽幽晃动起来。她挽住他的胳膊,忽地一笑:“聿修,你我这样,算不算是将相联手,只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陈聿修摇头浅笑:“你倒是把御史参的本都给想好了。”

“参本,呵呵……”郭临握过他的手,袍袖之下,五指收紧,“想参,随他们去,我如今还会怕么?”

“阿临,”陈聿修垂下眼,半晌出声,“你准备好了么?”

车帘颠簸着被风扬起,已能隐约望着前方朱红的宫门。“说起来,人生二十来年,祸闯过不少,而做的最好的细数之下却只有一样……复仇。”她仰后靠在车壁上,眸光微阖,“可惜今时不同往日,敌人不是简单的刀剑便能解决……纵然要为三千弟兄复仇,却也不能贸然出手。不止是顾惜自己这条好不容易捡回的命,顾惜你们……更是不愿大伙拼死护下的江山,就此乱在我手中。”

说话间,马车已经停下了。骏马磨蹄嘶鸣,车夫跳下马车,搬来脚凳,见车内仍无动静,却也乖觉地没有出声。

“这也是最后的仁慈了。”她深吸一口气,“聿修,前路荆棘……你可愿陪我?”

陈聿修取过一旁叠好的披风,抖开披在她身上。他细细地理好衣襟,朝她温柔一笑。

勤政殿上,皇帝负手缓行,一步一步地走上御座。

“臣等叩见陛下!”

大臣们举臂在前,躬身俯下。然而片刻后,廷上却是一道细弱的疾呼:“放肆……尔,尔等缘何不跪?”

众人抬额望去,前方金銮御座下,左右文武首列。两道绯紫身影长身而立,挺直的背脊间,朝服纹饰显耀夺目。凤池蜿婀,麒麟威昂。徐公公身后的小太监方探指喝问,却似后怕般地倒退一步,低下头再也不敢抬起。

“末将的膝脚,从不跪愧对功臣的朝堂。神武军三千血命不清,何言国安,何言民幸?”郭临振臂高喝,一双利眸缓缓抬起,含笑盯住御座。

大殿上一片诡异的死寂,文官不少探头看了眼陈聿修的背影,四下对视,重有低下头去。徐公公仓皇侧颜,望见皇帝靠在御案上的手掌微微战栗缩紧,旒玉轻晃。他忙转过头,冲堂中使了使眼色。

“那你是说,只要一日不能揪出所谓的内奸,你郭临就一日不跪陛下?”刘老御史朗声发问,大步走出列。

“呵呵,今日威盛天下的大齐,却不敢揪出陷害功臣的内奸。传出去岂不叫四方之人笑话?”郭临负手回身,挑眉嗤道,“不知道的,还要以为这内奸,正是大齐处心积虑,包庇……”

“竖子放肆!朝堂之上,岂容你胡言嫁祸!”

“哦,末将还未说是谁在包庇,刘大人就这么迫不及待地帮人认罪了?”郭临轻轻一笑,踱步走到刘老御史身旁,“阴山大雪,绵延万里。十日追寻,不说冻伤难眠,不说饥寒交加。单单是白茫茫的雪,便能灼伤将士们的双眼。便是神武军未亡在青山,也为此一役交付了一生的伤残。尔等日日在这金碧椒暖的大殿指点江山,论策是非,却忘了这是将士们用性命铸就的安荣。你有何脸面,在此阻扰我为他们正名复仇?”

一声更比一声沉重的喝问落地,刘老御史再无话说。郭临长吸一口气,转过身来:“陛下!”

御案上的手顷刻握掌成拳。却在此时,一人快步出列,跪伏在地:“臣门下侍郎关成尉请陛下捉拿内奸,还昔年神武军一个公道。”

“臣尚书右丞贾谊叩请陛下!”

“臣门下左散骑常侍陆杰叩请陛下……”

“臣……”

呼啦一下,仿佛是洪流的开关打开。文官列队下,无数人举着笏板走出,跪在了殿中。愕然几乎盖过了震惊,除了一个接着一个的请愿声,竟是诡异的寂寥隔绝着众人。

周泉光站在队列末尾,透过渐少的官帽,望向最前方的那个身影。直到此时他方领悟,蛰伏两年,归权纳奉……便是为了今日,为了郭临回来之时,成为她身旁的砥砺支柱。让这普天之下,再无一人,可以俯视她。

他幽幽地叹了口气,不知是叹息这场最深的算计,还是心酸一无所知的自己。然而……“臣归德中郎将周泉光,叩请陛下,明察此案!”

望着黑压压跪伏一地的人群末尾,周泉光撩袍下拜。躬背的武官制袍格外醒目,蒋穆微微咬牙,侧头和父亲蒋昱对望一眼,看到父亲瞠目摇头的凌厉神色。他蹙眉闭目,袍袖下的双手越握越紧。他猛地睁开眼,大步上前:“臣羽林军统帅蒋穆,愿为惨死边关的同袍伸冤!”

声音掷地诉毕,满堂静的落针可闻。郭临一人立在最前,而她身后的那些人,仿佛携着三千将士的威严。纵然还有不少并未跪请的大臣,可陈聿修正好轻轻巧巧地挡在其中。皇帝死死地盯住他,却只能看着他将他的援权隔绝。

“好,很好……哈哈哈哈!”皇帝忽然仰头笑起来,越笑越大。“啪”的一声巨响,却是他一掌拍在了御案上。“朕又没说不给郭爱卿公道,害死神武军的内奸,朕当然要查……”

说完,他阴翳地瞟了徐公公一眼。徐公公一哆嗦,扬起拂尘高声道:“宣瀚海都护苏恭翎——”

“且慢!”郭临扬臂喝止,冷笑一声,“陛下何意?”

徐公公怯怯地望了望皇帝,见他未发一言,只得道:“陛下正是为郭将军查案,这苏恭翎……”

“呵呵,查案?苏恭翎是朔州守军将领,还望陛下告知,他与我神武一案,有何牵连?”

皇帝缓缓抬眼:“朕已经知晓,当年你们全军覆没,走了错路,便是这苏恭翎虚假报行,才会……”

“哈哈哈哈……”郭临嗤笑喝道,“陛下好快的手,一日不过便揪出了人来。敢问陛下如何肯定,是苏恭翎做了内奸?朔州军素来远离京城,如何会与此战前往营救的神武军结仇?”

“是意沈替朕查出的。”

皇帝望着郭临勃然变色的脸,缓缓笑道:“原来他自两年前重建神武军时便察觉了不对。苏恭翎在朔方多年,而见神武军一夕到来,连战连胜,立下赫赫功勋。一时心绪不忿,便设下此计。让你们走错了路,到了朝廷废弃的驿站,被突厥包围歼灭……而今看来,果然是他在从中作祟。继而在你等死后,篡夺了功名官升一阶,统领瀚海都护府……”

“魏王……”郭临深吸一口气,捏紧拳头。

一个清泠优缓的嗓音响起:“苏恭翎老将军,年轻时曾在先帝手下任将,平定三王内乱,北抗突厥数十载,是两朝威名老将。臣不认为郭将军戴罪立功之身取得的功名,值得老将军用一生的清名去换。”陈聿修一字一句,说得清晰又悠然,仿佛只是在讲一个故事,“更何况,老将军有一子,襁褓中时死于突厥人掠杀。便是老将军真想夺了郭将军的功名,也断不会借恨之入骨的突厥人之手。臣以为……魏王殿下的查案,太荒谬了。”

郭临侧眸望去,见到他噙在嘴角的浅淡笑意,心中大定。仰头喝道:“既然如此,那便请陛下将魏王殿下和苏恭翎一道宣来殿上吧,末将正好听听,这番荒谬的审案。”

徐公公捏着拂尘杆的手用力发白,他已不敢去看身旁皇帝的神色。右肩隔着层层宫服,如芒刺针扎。

一道零碎的巨响,皇帝霍然起身,一掌扫落案上的笔架,沾着墨的笔杆一直滚到郭临的靴前。

“郭临,你这是在质疑朕的权威?”皇帝眯起眼,厉喝尖锐刺耳,“谁给你这个胆子,来这里造反。”他须臾一声冷笑,唇角斜着挂在脸上,“其实,你是不是郭临……还待评说,朕想着,应该先叫几个侍中来给你验明正身。”

郭临浑身一震,不可置信地瞪向他。皇帝眸光阴霾,嗤笑着回望她。

“报——”慌乱的脚步从殿外一直走入殿内。

小太监“噗通”一声跪下,手中高高捧着一本折书,颤声道:“陛下,方才楚世子入宫,将楚王的卸甲呈书递交上来。”

“……什么?!”皇帝瞪大眼,踉跄一步,几乎跌在御座,“这怎么可能,二弟他……”

他一掌拍在扶手:“究竟怎么回事!”

“楚王,楚王病缠体弱……太医诊断他已再无法驭马动武,臂力腿脚只如常人。世子说,王爷不愿让陛下为难,守护琼关的重任,就交给下一代了……他如今只求告老还乡,请陛下圆他唯一的心愿。”

郭临涩声长叹,缓缓阖上眸,盖住湿濡的眼眶。义父……用尽最后的能力,在为她铺路。

楚王辞官卸甲,整个朝中,武将便独她一人为大。纵然只是为了国本威望不会动摇,皇帝也不会再轻易出手让她横死。

因为她已是这大齐,唯一的一品大将。

  ☆、第170章 太孙玉锵

黄叶转枯,枝头逐渐凋零。城内冷索萧条,已是冬月光景。

西市繁华的商街不远,一处热闹的小馆。郭临穿着灰夹长袄,坐在门口摆放的矮凳上拍着沾灰的靴面。路过的行人见到她,扬手招了招:“郭将军早啊。”

她结果老板递来的鲜汤馄饨,回头一笑:“早!”

天色大亮,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汉子方一进馆,瞧见她径直大咧地坐来对面:“郭将军今日又没上朝啊?大齐上下,独您这般自在!”

郭临瞟他一眼,提起酒壶倒了一碗热乎米酒递去。那大汉乐呵呵地接过,也不客气,仰头便饮。

十多天前,楚王卸甲离京。世子奏称尽孝,恳请一年之期伴在父母身侧,护卫他们云游四方。自此之后,皇帝派来刺杀她的人手果然少了许多。反倒是她伤怀与楚王、王妃的告别,行事没有再如那日的咄咄逼人。只是偶尔还会穿了朝服,跟着陈聿修一道站在首列,打着哈欠冷眼地看众臣战战兢兢地请奏。

神武一案,苏恭翎被关进了刑部大牢,大理寺重新立案调查。前日大理寺少卿出城,往朔方查案,仪仗声势浩大。听说还派了太常寺的官员,去将朔方百姓自建的神武祠休整加建。

这些日子,郭临闲来无事,时常换了常服走在街头,似在回味过去京兆尹时的岁月。百姓们比起朝臣,接受得更快。到底战死、复活都是听说来的。活生生的人站在眼前,才最真切实在。有胆大的当面问她战场惊险,她捻去血腥的不谈,讲了讲并州水淹三军。

御史参她向无知百姓传广战争机密的折子在御书房堆了老高。凌烟阁中议事,陈聿修轻描淡写道:“郭将军是太闲了,陛下不如让他继续统军。”

一句话便堵了回去。御史是消停了,朝上却议论渐起。不是在说魏王殿下一手重建的神武军可能不保,便是说起,被陛下送到皇觉寺祈福的小太孙,要回京了。

“听说今晚宫中盛宴,百官到场,为太孙接风洗尘?”喝汤的功夫,早憩的邻桌客人们也凑了过来,小声道,“圣上也是偏心,将军都回来这么久了,也不见为将军设宴……”

郭临笑了笑,没有说话。思绪幽幽飘回昨晚……“筵席上只能为你争出半刻时间,见了玉锵有话快说。”白子毓丢下这句话,就匆匆走了。

纵然只有这些,她也已经很感激了。白家毕竟是举族投靠的皇帝,他身为少主,背着一族人的身家性命,能为她做到这个地步,已是仁至义尽。

夜幕尚未完全降临,郭临仪装完备,坐在马车上。见陈聿修的马车从侧旁驶过,她挽起车帘吩咐几句,车夫听命,挥鞭驾车跟在后面。

“紧张吗?”她垂眼看着身旁双宁,微微一笑,“不用怕,宫中不过就是一处地方。到时候跟在我身后就行,记得称呼别错……”

“是,少爷!”双宁用力点点头。片刻又绞着手帕,踌躇发问:“少爷,双宁一直听你们说‘玉锵’……是指宫中的太孙殿下么?”

“不错,他是太孙,也是我的义子。”郭临摸了摸她软软的额发,眸光渐渐温和,“他只比你小了几岁,我已经很久没见到他了。也不知道,他如今长成了什么模样?”

“少爷。”帐帘外车夫低声唤道。

“什么事?”

“前边街旁停着魏王府的马车,丞相传话来,问少爷需不需要停车一见。”

郭临抚在双宁头顶的手一顿,缓缓收回。“不必了,宫中一样能见到。”

“是。”

两辆马车奔驰不歇,顺畅地穿过街道。扬起的风吹皱了道旁的停驻的马车车帘,谭伯听着那车轮渐远,放下窗帘,抬首蹙眉:“殿下。”

长袖之下,捏着扇柄的修长手指已然发白。

宫灯一盏一盏朝后掠去,双宁碎步跟在郭临身后,看着两旁不断有人朝这边躬身施礼,慌忙跟着俯下头。

“说起来,自升将军后,还未来过麟德殿参加宫宴。”

陈聿修闻言含眸一笑:“你不过是不习惯昔日的老臣不见,换做是自己,行到何处,都为人瞩目罢了。”

郭临嘻嘻一笑,不远处有人喊了声“丞相大人”。陈聿修望见是凌烟阁的侍从,便抬脚行去。郭临望着他的背影,半晌眨了眨眼,收回神思。牵起双宁的手,继续朝前走。

“见过郭将军。”

“嗯。”郭临随意点头,正要往内走去,横地一道身影插来:“且慢。”

“御前不可佩剑,尔……啊郭将军?!”挡路的青年羽林卫待看清郭临的脸,惶恐下拜。

“一品大将可佩剑面圣的规矩,你们一向没怎么碰过,本将不怪。”郭临清清嗓子,缓声道,“只是日后本将宫中行走,你们上上下下再来拦个十几二十回,误了本将的事……”

“小人不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1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京兆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