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京兆尹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小说作者:云雪扇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32 KB   上传时间:2015-11-18 14:10:00

陈聿修含笑不语,抬手递来一块铜牌。郭临眨眨眼,接过一看顿时乐了:“哟,分到一什了,你怎么办到的?”

正说着,远处有人声喝驾,一旁的士卒们纷纷单膝跪下行礼。郭临拉着陈聿修混进人群,待到骑队行过,她才微微抬了头,凝望过去。

“唉,听说陇西各府最近都换防了,孔、曹两家的少爷这次都领兵了。”

“一个是知州之子,一个是中郡长史之婿,不知道那琼关的怀化大将军镇不镇得住啊?”

听着周遭的小声议论,郭临和陈聿修对视一眼,一起朝前方马背上两个银甲将军的背影望去。她唇角微弯:“看样子,今晚便要行动了,本地军离调兵前往琼关还有三天。但看那两小将的样子,他们怕是会先行,到时候我们就混进去。”

他浅笑道:“好,到了琼关,便叫徐秦前来接应。”

接近年关的天晴朗也仍是寒冷。清冷日光下,偏头就能望见他头盔下的侧脸。莫名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她忍不住环住他的胳膊,拽着他大步前行。

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皇帝虽没有通令全国搜查她,但暗中下旨定然不会少。追查他两,通关必然难过。似上回混入城的事情,可一不可二。但……

要叫他们毫无察觉,也不是不可能。纵然朝廷眼线铺天盖地,战局之时,谁又能想到他们胆子如此之大,身为朝廷钦犯却敢参军为卒,跑到最危险的地方。所谓“灯下之黑”嘛,最不可能之地反倒最安全。郭临望着灯火渐渐靠近,阖上眼帘。等巡视通铺士卒的队正提着灯笼走过,她才轻轻伸出手,探到身旁陈聿修的被角中,与他十指相握。

心下的默数在账外打更声后戛然而止,她悄无声息地坐起身。夜半空气阴冷,鼻端不由有些发痒。一件夹袄适时地裹上背,止住了欲要打出的喷嚏。她呆呆地回头,看着陈聿修动作轻缓,正在将军甲放置被中,做出躺有人形的模样。

夜半起身,倒比我还熟练……郭临搓了搓鼻头,深吸一口气,爬出被榻。

军营的将帐方位各地都差不多,她凭着习惯不多时便摸到了。瞧见帐子四周全无护卫,暗叫一声“老天助我”,和陈聿修快步行到火架后蹲下。静默片刻,她回头悄声道:“里面无人。”

陈聿修点点头,缓缓靠着火架移身。扫视一圈周遭,确认无人挥了挥手。郭临会意,顷刻伏地行到帐帘处,无声无息地翻身滚入。

“嗞”地一声,手中火折摇亮。她不敢点灯,只能凑近书案,在火折熄灭前飞快翻阅上面的军报。挑出要紧的抱到窗口,对着窗外的火光一阵细看。

一目十行地浏览完一卷,她轻叹一口气,拿起另一册折子。心下不禁有些惋叹,昔日南征或是北收失地的军报,她一眼下去便能思及当前敌我形势一块分析。可离开琼关已有八年,重回曾经最熟悉的战场,却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事。翻开手中折子,这本中字迹极小,却书写不多。她扫下一眼便几乎惊呼出声:“西魏中常侍……刺杀了太武皇帝?!”

窗口突然落下一颗小石子,清脆地滚在地板上。咕噜噜的声响打断郭临混乱的思绪,她蓦然一怔,猛地腾身而起,将手中军报借着巧力掷回书案。在帐帘被人掀起的一瞬,攀着木柱卧在了横梁上。

好险……她擦了一把虚汗,垂眼望向底下两个银冠束发的头顶。一人点亮案上的烛台,另一人绕过书案伸手拿起一个未系紧的卷轴,嗤笑一声道:“那徐将军人还没到,也不知叫个人来收拾下。”

嗓音年轻,口气却是十足的嚣张。郭临侧下头,借着烛光去辨那人的面容,然而角度实在不好,只看着了个轮廓。

“明日人就到了,父亲说他首次不在楚王爷麾下领军,圣上还赐了宝剑,要我们听话些。”

“嘁,就凭他?”

二人讥诮暗笑几句,便将书案翻了个遍。最后,一人拿起那册她看了一半的折子晃了晃,笑道:“你说,怀化大将军不知前线军情,耽搁了先机,会被圣上斥责降几阶品级啊?”

“噗嗤,”同伴摇头笑着,看他将折子放入怀中,“你这一下也忒狠了。”说完便帮着吹熄烛火,跟在那人身后走出帐门。

郭临攀着横梁的指尖几乎陷进木缝中,这些人……大战中耽误了先机,哪里只是领军大将一人的事,不知还会牵连多少无辜将士百姓。

帐帘一卷,她垂眼看去,是陈聿修走了进来。“来的正好,”她翻身跳下横梁,气鼓鼓道,“方才那两兔崽子拿走了一份重要军情,聿修,帮我磨墨。”说着点亮烛台,找出空白的纸张。

“西魏中常侍刺杀太武皇帝。”陈聿修见她行云流水地写完,问道,“之后呢?这个消息两月前我便在凌烟阁读到了。那中常侍专权已久,太武死后,立马扶持了南安王拓跋余登基。如今此事又被提来密报,可是有什么重要后续了?”

“后续……”郭临苦着脸,“我没看完,唉这群臭小子,若是在我麾下,非得让他们吃点拳头才行。”

“拳头?”陈聿修挑眉一笑,拿起桌上一块令牌,笑得意味深长,“给个下马之威,也并无不可啊。”

*

五日后,陇西集结的五万大军浩浩荡荡行至琼关,扎营练兵。

这晚刚刚餐后,宿职的士卒有序地巡视周遭。帅帐内,孔、曹二都尉正棋盘厮杀,耳听账外隐约的喝彩声。两人对看一眼,起身走出。

帐门口守着的副将早已踮着脚,兴奋地远望。见主子们一脸疑惑,立马谄笑道:“都尉,是单人对练呢,两边下了注,现在赌得正欢。”

二人一听,顿时便起了兴趣:“这等好事怎不叫上我们?”说着便朝人堆处去,“是谁人起的热闹啊?”

“回都尉,是个新丁,口气大得很。属下刚刚看了两场,他都胜了。”

正说着,已到了近旁,只见一圈人围着当中一块空地,正打得难解难分。然而下一秒,一个身影一晃腾身跃出,单脚点地,笑声顷刻响起:“李校尉,愿赌服输啊!”

场中趴地的汉子满头大汗,一拳捶地而起,怒吼道:“不算,再来一次!老子不信扳不过你个瘦竹竿样的……”

“切!”一旁的将士反倒先不干了,“老李你都打了三场了,输不起银子就直说。”

“就是就是……”

“他输了多少啊?”一声清脆的喝问打断议论。众人回头一望,纷纷行礼:“见过都尉。”

那少爷大笑着点点头,解下佩剑,摩拳擦掌地走进场中:“老李输了多少我付,来来来,让我也练练手。”

翌日,徐庶连夜赶到琼关。刚一进帐,便听到副将煞白着脸汇报道:“昨夜陇西军中有些动乱。”

“动乱?”徐庶放下白巾,叹息一声,“这些官少爷,片刻也不消停。”

“不……不是,”副将支吾着从袖口掏出一物,“那两都尉告状说是将军您的部下,有令牌为证。”

徐庶接来一看,神色凝重:“这是在陇西军营不见的那块,究竟怎么回事?”

“听说是军中对练……开始赌钱,都尉上了后,那新丁就说赌脱衣服。结果……孔都尉当着全军脱得只剩亵裤……”

“亵裤?”徐庶想笑又不能笑,只能板起脸,“军中对练放在寻常也就罢了,战争之时分明是禁项,居然还涉赌……算了不提了,那曹都尉呢?”

副将打了个哆嗦:“听说挂了彩……有,有颗牙没了。”

徐庶苦笑一声,一时却也想不出到底是谁在帮他教训对方。正纳闷间,忽听账外有人禀报:“将军,有军情呈上。”

“进来。”

“是。”

士卒递上一个折子,徐庶抬手接过,漫不经心地瞟了眼,脑中仍在思考方才的疑惑。然而目光无意直视了前方片刻,脸上的表情便渐渐变了。副将细心察觉,忙问道:“将军,怎么了?”

“此人是谁?”徐庶示意那士卒的背影,“身形孔武矫健、行走如风,此人武力绝不低。难道……”他微微阖眼,看了眼手中的折子。忽然一愣,从衣襟中掏出一张白底黑字的纸条。

“来人,”他霍地站起身,“备马。”

“将军这是打算……?”

徐庶将纸条收进怀中,大步向前:“捉拿朝廷钦犯。”

  ☆、第178章 脱离琼关

“怎么样?”

郭临听见身后有人走进,一面打着包裹一面发问。

“一切都办妥了。”

那回话的士卒摘下护额,一张粗犷刚毅的面容,正是从凉州潜进琼关接应的徐秦。他继续回道:“军情已经递给了徐将军,令牌也通过副将送去了。”

“嗯,很好,”郭临背起包裹,满足地拍了拍,笑道,“徐庶昔年在军中对我虽不算照顾有加,但也从不为难,这便送他一份人情吧。”

正说着,陈聿修挽帐进来,神色谨慎:“阿临,情况有变。徐庶似乎刚刚下令搜人。”

“搜人?!”郭临一惊,快步走到门口观望。见远处巡视卫兵来来往往穿梭在军帐间,步履急促,果真是在搜人。“徐秦你露馅了吗?”她不禁苦笑着跺跺脚。

“啊?……末将没有做什么坏事的举动吧!”徐秦缩了缩头,越说越不自信。

陈聿修笑叹一声:“好了阿临,莫要逗他了。现下的情形,我们得立即出发。”

“不错,不出一炷香就会搜过来,等不到夜间了。”郭临看他系好包裹,将手中的长剑递过。回头看向徐秦,眸光坚毅,“带路吧。”

徐秦会意,率先走出帐门,片刻后探来手势。郭临见状,竖起立领,拉着陈聿修快步走出。

三人顺着原先计划好的路线绕到军营靠着山脚的一处死角。郭临喘口气,望了眼天边正欲落下的太阳,又看了看远处,预定在换防时翻越的栅栏,心下微定。她侧头看向身后的陈聿修,见他一头细汗,面上不由起了笑意,正欲说话,却见视线中晃过一道白影。

她眨了眨眼,低头望见一根羽毛落入掌心。接着原本安静的近旁传来一声高喝:“就在那里,快射!”

方仰起头,便听一道破空声过,头顶上的鹰鹫惨叫一声,扑腾着坠下。郭临手心一重,只能呆滞地望着鹰鹫温热的血浸湿衣摆。

徐秦在一旁更是看傻了眼,等到和面前一派来找鹰鹫的士卒们大眼对小眼地对峙着,也迟迟回不过神来。他怎么也想不到,准备万全的逃脱路线,就这么被一只鹰鹫给捅破了?

“郭、郭将军?!”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惊呼道。郭临怔怔回神,看着那最后走来的一个老兵,略微有些熟悉的面容上是一副见了鬼的神色。

越来越多的脚步声靠近,她再也淡定不住,一手抓住一人的胳膊,站起身就往栅栏跑:“冲出去!”

“什么人!”“站住!”

巡查的卫兵一来,场面顷刻混乱。徐秦拔出剑殿后,郭临扶着陈聿修一道翻上栅栏。“郭将军?!”远处又是一声惊呼,她慌乱抬头,猛然望见人群中神色惊愕的大将徐庶,出声的正是他身边的副将,都是以往熟悉的人。她咬住牙,俯身伸手喝道:“徐秦快来!”

徐庶阴沉着脸,看着巡查卫兵和方才进帅帐送信的士卒战成一片,良久,他深吸一口气:“来人!”

郭临心下一抖,果真听到了后一句:“捉拿郭临。”她一把握紧突围的徐秦,拽着他攀上栅栏,迅速跃下。

一路不停地奔逃,郭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和徐秦设陷,抢了巡视山林的骑兵的马匹。凭着往日的记忆,她带着三人策马,顺利沿着官道下山。到了最近的城镇,已是沉沉黑夜。徐秦分道而走,前去通知明日接应的弟兄。

“兴泰郡……”郭临负手走向镇口,就着道旁灯笼光,望着面前的立牌,眼眶一时酸了酸。掩饰地去按眉心,鼻端却嗅到一股腥味。她摊开手,看着手心的血,又好气又好笑:“都怪这只鹰!”

一块湿濡的凉帕覆上指尖,陈聿修温润轻笑:“孩子气。”

她顺势接过凉帕擦手,噘嘴哼了声。

“阿临。”

“嗯?”

“这里,就是你幼时生活的地方吧?”

她睁眼一愣,良久哭笑:“还是瞒不过你啊。”抬头瞭望前方夜色中的街道,往昔情景似纷乱入眼,“从这里到辅国大将军府,约莫两百丈。那时我每每自军营返府,到这儿总要下马去给王妃带一份刚出的糕点。我原本想着……计划顺利的话,走之前还能看一眼将军府。唉,还是算了,徐庶不比那些愚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陈聿修静静地凝望着她,须臾叹息一声将她揽入怀中。

*

日头已然越过了东宫的飞檐,朝露的清凉已过,空气中渐渐有了一丝暖意。钟鼓楼上落了一夜的雪,堆积厚厚的一层,被清晨的日光照的格外耀眼。

白子毓吸了口气,重新睁开眼,绯红的官袍微微被风拂动。前方有人小声道:“今日通知上朝,可却没说要等这么久啊。”

“陛下御体有恙至今,边关战事又急迫,唉!”

“嗯咳……”一道清咳声打断了议论,“怎么,二位难道担心我大齐朝纲不稳?”

“这……刘大人说得哪里的话,”那官员谄笑道,“有您老坐镇,我们还有什么怕的。”

“是啊是啊,陈丞相卧病,我等都以您马首是瞻呢。”

白子毓抬起眼,看着人群中的刘老御史抚了抚胡须,一脸正色道:“武侍郎说得什么话,老夫是为陛下分忧,‘马首是瞻’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还是休提为好。”

“是是……”

“吱呀”一声,勤政殿门缓缓打开。徐公公迈步走出,朝朝臣们望了一眼,喝道:“宣众臣进殿。”

朝臣们这才整理衣着,举起笏板,列队走进。

走在最前的刘老御史停下脚步,缓缓仰头,陡然一惊:“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京兆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