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京兆尹_分节阅读_第89节
小说作者:云雪扇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32 KB   上传时间:2015-11-18 14:10:00

“风引残碧尽付空,碗面犹浮沫澜花。”紫君幽幽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盏,含笑抬眸,“此乃陈公子今日赠评,有此一句,便不枉我长途跋涉而来。”

郭临舔了舔唇角的茶沫,听了这话更加不好意思,可满心满脑都是紫君那句“他会将他所爱之人介绍给我”。

所爱之人……她忍不住转头看向溪渠中的陈聿修,他翰逸神飞的五官,雍容睿智的神色,镇定安然的气质……仿佛每一分眉眼、每一抹浅笑都刻进了心头。嗔亦或喜,终叫一汪春水难静。

溪流尚在叮铃不绝,如绫光玉带的水面,盏盏青碧漆觞飘下。陈聿修浅笑一声:“行酒斗诗么……?”

苏逸心下一合计,瞟了眼秦正卿,笑道:“不错,正好魏王殿下驾临,当可做此间裁决。”周遭众文士顿时连声叫好。

君意沈灼灼目光轻扬,良久才从陈聿修的面上移开,淡笑道:“即是斗诗,本王亦要参加。”

“那是再好不过了,能一览魏王殿下文武双全的风采,荣幸之至。”秦正卿顺溜接上。而苏逸,已经开始张罗各文士分道而坐,以酒水停留判作诗之序。

这厢国子监的学子们虽跃跃欲试,但也知水准尚不能够,只得静待聆听佳作。世子静静地凝望着被众人簇拥的两条身影,长叹一声,拾起竹兜伸入溪水,舀起一杯流觞酒水痛饮而下。学子们因他是亲王世子,不敢肆意叨扰,便向白子毓侃谈:“白兄今年年岁几何,可有娶妻?”

白子毓舀酒的动作一顿,目光微移,神色淡漠:“纵想不成婚也是不行,我年岁十八,已娶妻两年有余。”

世子闻言一惊,满脸的不可思议。他从来都只见着白子毓独来独往,孤身住在郭府的厢房中。可他现在居然说他……已经成亲了?!

学子们却不以为意,这个年岁成亲在京城实在正常:“看来白兄家中亦是长辈着急啊,唉,书中说‘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我等却叹这等候之时颇为短促啊!”

正说着,人群中突然爆出一声喝彩。众人纷纷望去,只见苏逸激动得面颊通红,双手各执一张诗词还在微微颤抖。而陈聿修和君意沈则轻轻搁下手中的笔,对看一眼,皆笑得意味深长。不多时,便有下人临摹了参与斗诗的作品,小厮们以托盘相装,分发递给溪渠旁的文人。白子毓接过一张,望见上书有一首《永遇乐》。开头便是一句“不见风流,不叹朝昔,青江东水”,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甚合脾性。

“造语精到之至,果真不枉神童之名。”学子瞅近观赏完,啧啧直叹,“唉,似少师这般的人物,放眼百年也单他一个。可惜偏偏运道不好,又是克妻,又是……”

话还未说完,他的肩已被同伴猛地拍了下。学子顿知失言,惊得满头大汗。在主人家的地盘上还肆意谈论对方痛脚,是再失礼不过的事了。他羞愧得满脸通红,端酒连声道:“在下多嘴,自罚一杯,自罚一杯。”

白子毓本不甚在意,但听到“克妻”二字……倏忽间起了兴致,笑询道:“陈兄真克妻么?”

学子一怔,和同伴互看了一眼,踌躇片刻,小声道:“白兄非京城人士,自是不知。实则这其中内情,同在国子监入学的学子,多多少少都清楚些。那年六公主闹得更猛,我们十天半月都无法学有所进,耽误了好些课程。”

“哦?”白子毓见随口一问,竟问出了个八卦,便扯了扯世子示意他一起听,“这话怎么说?”

周遭人声嘈杂,似均在议论方才的诗词。学子的声音埋没在内,丝毫不起眼:“若说身份地位,少师尚了六公主,那是两厢齐美的好事。可不知为何,陈家旁偏偏就没有这个意愿。不仅百般回绝了六公主母妃董贤妃的美意,还径自给少师订了亲。六公主气得不行,坐着娇子就杀到了国子监,娇声高喊陈聿修,要他出来当面说话。”

世子听得兴起,想不到自小的对头也有这般难堪的局面:“后来呢?”

学子看他一眼,不敢怠慢道:“据说少师任她叫唤了一个时辰,硬是不肯露面,之后独身一人避开六公主,从国子监的后门离开回府。”

“也是心大……”世子忍不住叹道,面对如此美人恩,连一丁点犹豫都没有就给拒掉了,真是奇人。

“可自那之后,少师的未婚妻便连死两个。隔了一年有余,低调地再定下一个,却也中风死了。”学子不甚唏嘘,“唉,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端端地居然摊上了这样的运势。”

“呵,没人猜测是六公主干的吗?”白子毓握着酒杯正出神,突然接口道。

学子本想说起这个,不料白子毓直接问了。他怔怔地点了点头:“自然有不少人这么想,可董贤妃一向以温柔贤惠著称,且那时的风头比而今的萧淑妃娘娘还过之不及。就算真这么想,也不敢真这么说到她们耳朵里。只不过,自三位未婚妻接连病死后,学士府便让少师归府游学,离开京城避避风头。”

另一位学子接过话头:“可就是到了这般地步,六公主也仍未放弃。生生耽误自己的大好年华纠缠下去,也不肯嫁与旁人。唉,你方才说起候人时短,我看啊,比起少师,咱们还是知足些吧。”

白子毓和世子对看一眼,俱因此话笑了起来。可见世事孰好孰坏,全与旁人无关,但只凭本心罢了。

郭临和紫君坐的廊下相距溪渠较远,是以最后才从小厮手中拿到诗词。郭临细细地看完,脸上便悄然腾起一抹红晕。紫君打趣道:“见了什么,这般开心?”她接过来一看,片刻后目光就停在一句“依琴长语,释然凝噎,潇潇一音胜弦”上。她文采亦是不凡,见之便叹可惜:“此句单独拿出来确还不错,可放在整首词中,却总是突兀,怕是要因此略输一筹了。”

郭临的一颗心砰砰直跳,仿佛欲盖弥彰地捂住一个小秘密……这句词寥寥数句,说的正是那日君山上,他奏琴被拒,却执意困住她直到打开她的心房。

从未有过这种的感觉,他不动声色地渗入她的世界,而她毫无招架之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旗帜鲜明地宣告自己的存在。郭临低头凝望着那杯碧而不透的硙茶,心中一如此味,既涩且甘。然而唇角的那股笑意,却是说什么也藏不住了。

“噗嗤”一声,紫君掩着唇直笑。瞧着她的呆样,干脆伸出五指在她眼前晃晃:“你呀,再这么笑下去,便是着了这身男装,也得叫人看出姑娘身份来。”郭临羞赧得不行,故作镇静地转过头,望向园中。

这一望不打紧,正好看到陈聿修噙着笑,信步闲庭地朝这边走来。郭临一见之下,竟不由愣住。片刻间他便站在了近前,笑问道:“紫君与阿临说了什么,这般开心?”

紫君挤了挤眼,促狭道:“倒也没说什么,不过嘲笑嘲笑某人的词句。”

陈聿修挑了挑眉:“苏兄新婚不久,我等未曾送上贺礼,便作诗词以表。可叹我技不如人,初次败北,让魏王殿下拔得头筹。不得已,要以琴音献丑了。”

郭临一直低头捂脸不敢看他,此时听到这话不由一惊。他还真的败了……?她怔怔地仰起头。

他立在廊下的青石小道上,挨得极近。广袖素衫,丰神玉树,也恰好挡住了溪渠众人的视线。似是注意到她投过来的目光,他微微低下头。逆光中下颌处连着脖颈的弧线,柔和而又美好。郭临忍不住眨了下眼,见他扬唇一笑,拢在袖口中右手缓缓抬起,轻柔地抚上她脸颊。

这一动作来得太突然且从未有过,郭临毫无准备,直愣愣地傻在了原地,任那只宽大的手,在面上轻轻地摩挲,却动也不会动。

“嘁,”紫君不满地乜了陈聿修一眼,刮着脸笑嗔道,“当众如此,也不怕臊!”

陈聿修微微一笑,并不多语。身后的书童目不斜视,垂着头赶紧爬进书堂,搬出古琴来。紫君瞟了眼,故意抬袖清咳一声:“奏一曲《醉渔唱晚》,我便保守秘密。”陈聿修接过古琴,回头浅笑:“如君所愿。”

直到他的脚步渐行渐远,郭临才堪堪回过神。脖子维持着扭着的形态,几乎要僵掉。她哪里还敢正过脸去瞧紫君的神色,可又不敢直接起身走掉。这样躲也不是,不躲也不是,简直尴尬得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却在此时,一阵清如溅玉的琴音响起。顿了顿,又是素音轻泻,平和沉稳。几拍之间,心中繁杂殆尽,唯余一片清宁。合着春风飞花,溪水叮铃,溪岸文人们开始对坐饮酒、笑谈红尘。人声渐起,却又总恰到好处地回敛,好似不忍将此清越幽远的希声掩盖。

当最后一个泛音从他指尖滑出,万嘹归寂。郭临轻轻地阖上眼,如释重负地长叹。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紫君,”她倏地轻笑一声,站起身来看向紫君,“你赠我硙茶,可我无诗词评说的本事,只好以武相赠了。”

“舞?”紫君偏了偏头,一脸疑惑。

郭临抿唇一笑,迅速穿好皮靴,抓起放在廊上的佩剑,健步朝园中走去。

陈聿修一曲作罢,正待收手。不经意地一个抬头,便望见她灼灼的眸光,和手中坚毅的剑。他含笑垂首,素手轻拨,优游弦上,静寂之中泠然音生。琴音已流转回旋,却是昂扬激进的战歌。

这曲子是他们在南蛮征战时,听军里的将士们唱过。和琼关那首激昂悠扬的《长风歌》不同,这首无名的战歌,却在急促的音调中独有一种山静秋鸣。

郭临拔剑出销,一招飞檐凌空。剑身华光璀璨,肆耀万里晴空。武姿矫健写意,玄袍衣袂飘飞。攻时若雷光电闪,收时若万松风静。

琴在剑舞,弦动身转。心意相通,莫过如此。场上诸人,渐渐停下闲语,屏息观赏,待到郭临一串连环招数收尾,更是爆发出掌声喝彩。

庭水林畔,唯有世子和白子毓,看出了场中二人独有的灵犀。

世子饮下一杯酒,却懒咽下。目光直直地凝望着郭临,一寸一寸地描刻她的心绪。可最终却不得不怅然承认,她面上那从未有过的笑容,是独属一人的风景。

身旁的白子毓突然低低地“咦”了一声,世子收回神,侧眼望去,登时大惊失色。

“砰”的一声刀剑铮响,沉浸在琴音剑舞中的众人蓦然惊醒,纷纷定睛看去。只见场中郭临满脸的惊愕,垂剑曲身,怔怔地望着前方一人。

那人手中朴实的长剑,剑上穗子绯红,她再熟悉不过,是羽林军士统配的佩剑。那人却见她不动,径直斜刺过来。

郭临条件反射地举剑回档,用的力不过三分。完全不料他刺来的剑带着八分的实力,长剑几乎脱手。她踉跄倒退半步站稳,满脸莫名地瞪向他。

君意沈低垂着头,眸光横扫,直如利刃加身。郭临怔在原地,望着那眼神,心头不由一颤。

他大步上前,剑身虚晃,斜空里斩来,角度刁钻无比,竟是拼了命的招式。郭临无奈抢身而上,格下他的剑。一瞬间,二人面对面近在咫尺。她怒目相瞪,不知他缘何非要发神经。而他却静静地望着她,深情依旧,蓦然浅笑。

这一笑华光异彩,浮艳粲然。郭临一怔,右手腕被人拽住,整身前倾不稳,直直往君意沈的怀中撞去。

世子惊得站起了身,耳边听着刀剑落地,琴音滑颤。可就在这千钧刹那,郭临贴地一个回旋,轻盈脱离挟制。

她后跳几步站稳,发冠的银钗不知何时掉了,一头不长不短的青丝从头顶发髻直垂而下,随风飘散。她立在他不远不近的地方,不恼不怒,望着他笑。那样温和又坦然的笑,仿佛过往的诸多纠结已然随风逝忘,君意沈心中突地一阵刺痛。

“魏王殿下剑术高明,下官甘拜下风!”

郭临躬身长鞠,坦诚战败,周遭顿时一片哗然。众人原本只见两人剑招纠缠,险些撞在一起,但郭临本无败向,倒是君意沈显得更为急躁些。可眼下却是京兆尹认输,虽说惊愕怪异,但还是纷纷起身鼓掌。恭贺魏王,文武两胜。

陈聿修一直望到此时,才终于安心地长舒一口气。右手微捏成拳,掩住被琴弦划破的伤口。

此时接近饭时,侍者们鱼贯而入,请各位客人入席。郭临收好长剑,信步走到陈聿修身边。还未说话,鼻子一吸,伸手便抓起他的右腕。

陈聿修无奈地挑挑眉,一脸“就知瞒不过你”的表情,可唇角却抑制不住地微微上翘。

人影凌乱散的远处,君意沈孑立在原地,神色复杂地望着他们的身影。良久,他才躬下身,轻轻拾起地上一根银制的发钗。

  ☆、第109章 中书令丞

筵席设在了面积较广的内院空地,每一处席案都位于花卉木丛间,错落有致,格调别雅。又请了清风楼有名的厨子主勺,吃得一餐宾主尽欢。

开席前,魏王的侍从匆匆赶来,呈上恭贺陈聿修乔迁的礼品。并委婉告知,殿下因要事先行离去,望诸君莫要介怀。陈聿修也不多言,礼数周全地道谢,着人将礼品搬进内院。处置妥当后,他回头往席间一望。只见廊柱一角,郭临正和和阿秋站在一起,双手搂着玉锵,笑得十分畅快。

他越过席位,迈步走去。目光落在她的头顶,那与一身精致玄袍极为不搭的皮革散发上。发梢垂在肩头,被风簌簌吹起寸缕。他怔神了片刻,方想起伸手去帮她理顺,却听阿秋一声惊唤:“少爷你的发冠呢,怎么没了?”

郭临晃了晃头,感到了脑后马尾长发的飘动。不由眨了眨眼,笑道:“好像是舞剑时掉了,要不,你帮我盘上?”

话音未落,已有一双修长的手轻柔地挽住了发梢,一圈一圈环绕着缠上发髻。阿秋愣了愣,讪讪收回伸出的手。实在有些不忿,小声嘟嚷道:“我瞧少师大人……都快成我们少爷的小厮了。”

郭临头顶被制,没法大笑,一张脸憋得甚是辛苦。阿秋吐了吐舌头,接过玉锵抱在怀中:“小少爷要睡觉觉了,那我回去一趟,顺便把少爷你的发冠带来。”

最后一缕发丝终于也塞进了发髻中,郭临活动活动脑袋。望见前方,玉锵趴在阿秋肩头,探着手朝向这边,口中叫唤着“爹爹,爹爹”。郭临瞟了眼身旁的陈聿修,唇角一弯,晕出一抹浅笑。

陈聿修却静默了须臾,忽然出声道:“魏王走了。”

“嗯?”

“魏王他,”他仰起头,望向杯光交错的筵席,“带着侍从走掉了,没有入席。”

“哦……那又怎样?”郭临无辜地眨巴眼,故意侧开头。片刻后,果然感到右腕被一只手紧紧握住,她憋着笑,眼珠一转,突然反手捉住他,死命一捏。

“啊——”一声女子尖叫响彻庭院。

郭临惊得一愣,险些错觉以为是自己下手太重,引发了尖叫声。待和陈聿修大眼瞪小眼,呆怔了好一会儿后,才反应过来,一齐转头朝出声方向望去。

人群聚集处,苏逸半跪在地上,目瞪口呆地望着前方。身旁是翻倒在地的席案,杯碟碗筷散了一地。而在几步之外,秦正卿涨红着脸,一手抱着玉锵,一手环着阿秋的纤腰,以一个极难平衡的姿势站着。

几息之后,玉锵像是才发觉了危险似的,张口大哭起来。阿秋浑身一震,再顾不得礼数,慌乱扶着秦正卿的肩膀站稳,抱过玉锵在怀里连声哄着。

“怎么回事?”郭临拨开人群走近,伸手把苏逸扶起。阿秋见了她,顿时卸下了防备。强忍下来的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地上,打滑……我的脚,小少爷……”她面无血色,说得哆哆嗦嗦。头上一边的牡丹已经没了,发辫凌乱地散在肩上,尤为楚楚婉怜。

秦正卿站在她身侧,恰好看了个正着。咫尺的柔弱透在心底,竟不由怦然一动。

只可惜下一秒,郭临就上前一步把阿秋揽在了怀里。拍拍她的头,温声安抚道:“没事了没事了,玉锵没受伤。”说着她转头望向秦正卿,面带谢意,“好在有秦兄,及时助了一把。”

阿秋擦了擦眼泪,抱着玉锵俯身朝秦正卿一拜。秦正卿一怔,回过神来连忙摆手:“不敢当,姑娘请起。”

陈聿修唤来玉锵随侍的奶娘,命她们护着玉锵和阿秋往府外走去。郭临取过一旁的酒盏,执意要敬秦正卿一杯。秦正卿推脱不过,只得饮下。可偏偏酒水入肚后,脑间那个梨花带雨的娇容,更加的分明起来。

他垂首暗自叹息,一声不吭地坐回重新摆放好的席案前,神情飘忽,表情时喜时悲。苏逸因衣裳沾了污迹,去换了套干净外袍。此时走回席上,一下望见了秦正卿的长吁短叹。他折扇一并,忍不住揶揄道:“怎么,英雄救美的劲头可爽乎?”

秦正卿抬眼瞟了他一下,摇头讪笑道:“美妾也是美啊……”

“……什么?”苏逸愣顿了下,心思一转,顿时噗嗤一声笑出来:“秦兄,莫非你以为你救的是郭兄美妾?”他笑得直喘气,“那是郭兄的婢女,名唤阿秋。哈哈……郭兄纳妾那日你没见过他的妾室,又不熟悉他的婢子,弄错也是……也是情有可原,哈哈。”

这下闹了老大一个笑话,秦正卿羞红了脸,支吾半晌又憋不出字去辩驳。只得赶紧倒了杯酒,伸手就往苏逸嘴中灌去。

筵席酒酣过半时,一个侍从跑进院内,旋风似地飞快穿过席间。郭临抬眼见着,那侍从已经站在了陈聿修身边,急急地说了几句。陈聿修尚未有什么反应,近旁正被他敬酒的数位文客,却已脸色大变。

郭临正自奇怪,就听一声高昂的音调从门口传来:“圣旨到——太孙少师陈聿修接旨!”

此声一出,满场哗然,众人纷纷离席下跪。两小太监开路进院,随后,徐公公迈着依然分寸妥当的步伐,挽着拂尘,缓步踏进院内。

陈聿修上前撩袍下跪,神态雍容娴然。徐公公不禁赞许地望他一眼,也不多话,径直展开了手中的圣旨。

“槐路清肃,经邦论道,变谐是属。然尔表德优贤,庸勋纪绩,战武令规。太孙少师聿修,风神重悟,局量宏雅。元功懋德,膺兹重望。可为中书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9/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京兆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