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步步锦绣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鱼丸和粗面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86 KB   上传时间:2016-01-03 21:03:26

……

诸如此类可以威胁生命的“恶作剧”数不胜数,不用全听完,卫嫤已经心疼的不行。至于那点对晏百户和周氏的同情怜悯,呵呵,她现在恶心都来不及。

在她的恶心下,十几天没洗澡刷牙,已经浑身开始发臭的晏百户与周氏终于换上了“新衣裳”。衣裳是晏族长帮忙处理晏百户财产后,特意送来的韦氏遗物。准确的说,是韦氏前遗物。在韦氏病故后,她那些粗布衣,全都由周氏赏给了家中婆子穿。如今风水轮流转,满是婆子身上锅灰味的衣裳,被晏衡赏给了周氏。至于周百户,他身量小,穿那两件肥大版的正好。

选在中秋节前的良辰吉日,换上新衣裳的两人终于得以放风,出来修垂花门。

卫嫤送周家婆媳进来时,恰好两人放风时间结束。陈伯避无可避,两队人在垂花门旁边的引路上相遇。乞丐扮相的周氏面色激动,一个饿虎扑狼,上前抱住嫡母大腿。

“母亲,救我。”

在谷雨的努力下,立夏煮坏的那锅面掺水再掺水,足足供应了两人一周伙食。周氏一开始还有力气骂,但随着一天天吃挂面,基本上就是喝清汤了事,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这两天好不容易伙食好点,她吃得太猛,胃有点受不了。加上膝盖上的伤,整个人十分虚弱,说话的声音也有些变。

周老夫人本就不太关注庶出子女,更别说周氏这么个庶支的女儿说话是什么声。

看到个陌生人扑上来,她下意识地避开。避不过被抱住大腿,居高临下认出这人明显的瓦剌人容貌,她一下想起儿子被捕之事。

她急切地问向卫嫤:“这就是那两个瓦剌乞丐?”

“正是他们。”

见卫嫤答应,常年养尊处优的周老夫人展现出她老当益壮的一面。不顾这里是晏宅,她抓住周氏头发拳打脚踢一顿胖揍。似乎觉得一个人揍不爽,她厉声呵斥儿媳妇。

“还不来搭把手,就是她害得我儿入狱。还杵在那干嘛,你心里还有没有自己男人。”

周千户夫人不好意思地看向卫嫤,见镇抚夫人并无不悦,她瞬间也有了胆子。想起夫婿被抓这些时日她所受委屈,周千户夫人使出全身力气朝晏百户招呼过去。

晏百户和周氏抱着头,承受着暴风骤雨般的打击。周氏起初还想解释,解释她没有坑堂兄,解释她才是救堂兄的关键。可她刚开口,还不等说出第二个字,拳脚连带拐棍就抡过来。砸在她身上,每一下都如针扎般疼。终于她力气耗尽躲闪不及,被嫡母戳中了脸。

腥甜的味道萦绕在嘴边,周氏几乎快要熬不住。这样下去她会死的,虽然现在过得生不如死,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她不想死。手脚并用,她爬到卫嫤跟前。

“衡哥儿媳妇,你就看着外人杀父弑母?”

周家婆媳差不多打累了,听到周氏这话,周老夫人狐疑地看过来。接触到卫嫤似笑非笑的目光,她一拐杖劈到周氏背上。

“镇抚夫人,这两个乞丐害得我儿不轻。你开个价,我把他们买回去好、生、调、教!”

晏百户和周氏这么抢手?望着周氏目光中陡然升起的希冀,卫嫤表情无悲无喜。晏衡跟她解释过,两人变脸全因瓦剌王廷的一项秘术,比萨满教的人皮面具要高端。瓦剌人不知从哪弄来一种特殊的胶,无色无味,能将一个人的面皮完全粘到另一个人脸上。时日久了,那张皮就会完全长在人脸上,即便把脸皮磨去几层,也不会变样。

也就是说,晏百户和周氏一辈子都得当瓦剌乞丐。不过现在还不是卖他们的时候,因为脸皮还没长好。

再者,等周家落败,周家人愤恨累积到一定程度再卖过去,价更高不说,效果也会更好。

想明白后卫嫤面露歉意:“老夫人也看到了,这两个人惯会胡言乱语。全晏家村都知道,我夫君家中高堂被瓦剌人掳了去,我们如今正悲伤。这两人丝毫不敬先人不说,反倒如此作为,我怎能轻易把他们交出去。”

闻此周老夫人看向卫嫤的眼神更加欣赏,有仇必报,这性子对他们周家人脾气。

周千户夫人倒是满面狐疑,当日立夏去府中报信时她就在屏风后面听着,晏百户和周氏就在这栋宅子里。可如今这两人,从哪方面看都像是瓦剌乞丐。

“陈伯,先带他们下去。”

吩咐完陈伯,卫嫤站在垂花门门口:“我还得进去与夫君商议周千户之事,就不多送两位。谷雨,帮我送送周家两位夫人。”

卫嫤给谷雨使个眼色,谷雨意会,特意放慢带路速度。一路上面对周千户夫人疑问,她尽量往众人设想的方向去歪。

“晏百户?哦对我见过他,当日我们大人与夫人有事回府晚了,晏百户发了好大脾气,然后两个人就出城骑马。他们出城的宵禁条子,还是我们大人特意开的。”

“谁知道这一去就再没回来,我们夫人也很后悔,这几天人都瘦了。”

“两位夫人也看到了,大人与夫人十分哀伤,连用饭都精简到不行。我是从京城来的,大户人家用膳最简单也得摆满一桌子菜。我们大人现在只用四道菜,里面汤和咸菜还占一半。”

最后一点彻底打消了周千户夫人的顾虑,对啊,哪个当官的那么简朴。刚她亲眼所见,晏镇抚夫妇晚膳用那几道菜,还不如他们周家下人吃得好。

周老夫人则是又吃了一颗定心丸,晏夫人这样的纯孝之人,答应的事肯定会做到。

===---

回到正房,卫嫤捏起那叠银票,疲惫立刻转变为神清气爽。

晏衡端着热好的菜和粥进来时,就见她握着银票在嗤嗤的笑,小模样要多开心有多开心,连带着他看着也开心。

“阿嫤有什么打算?”

卫嫤做好,等着他把菜端到跟前。

“阿衡不觉得我是见钱眼开?”

晏衡很笃定:“阿嫤不是那样的人。”

被信任的感觉真好,卫嫤笑得越发舒心,五张一万两的银票依次排开:“银票这东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阿衡不是一直担心,酒泉郡百姓不敢检举周家?”

晏衡一听就明白了:“阿嫤是说?”

“对,柱子他们的铠甲和棉衣,百姓被搜刮去的家产,我们找衙役上门,先还一部分。我们拿出诚意,自然会有人相信。”

而周家得知贿赂人的银票拿来给自家挖坑,估计会气得吐血吧,卫嫤坏心地想着。

☆、第68章 借花献佛

新的一天开始了,酒泉百姓抬头望了眼太阳。跟往常的每一天一样,太阳还是从东边出来,怎么往日雁过拔毛的大爷官府,如今上门来送钱?

家住互市边的王伯祖传酿酒手艺,一口好酒熏得满巷子酒香扑鼻。王伯打生下来,就被娘拿根袋子绑在背上,围着酒缸转悠。而自打他会走路后,偌大的酒窖便成了他的乐园。

王家父母逐渐衰老,长子王伯继承了家中独门的酿酒手艺。他选最好的粮食,酒糟也做得格外用心,酿出来的酒青出于蓝,渐渐名声远播,凉州、甚至远在幽州的人都会来酒泉郡采买王家的祖传米酒。

正当他欣喜于将家业发扬光大之事,一场危机悄然临近。几年前,凉州府一个大官相中了他酿的酒,本地豪强周千户上门订酒。官家买卖,他做得比往常都要用心,亲自到酒窖选陈年老酒,封好后还特意把酒坛子擦得锃光瓦亮,垫上草防止一路震破瓶子,亲自送往官衙。

周千户很高兴,言明酒送过去,大人若是喜欢,他重重有赏。王伯以前也跟官府打过交道,但凡为官之人来买东西,一般都不会当场给钱。等他们用过之后,心情好或许如数付账,心情不好那干脆当东西打水漂就成。要不然贸然凑上去要账,吃亏的总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早有心理准备,王伯虽心疼酒窖里那几坛子好酒,但他全当破财免灾。

没想到财是破了,灾却跟着来。没几日周千户找上门,说他家酒掺了别的东西,凉州城内的大人物喝了十分不满意。官府要检查,看看他是不是意图谋害。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王伯开了酒窖门,任由穿甲胄举长矛的周家军将他多年攒下来的陈酿搬空。

然而这还不够,没过几日周千户再次登门,谁只有酒检查不出什么,要看酒是具体怎么酿出来的。

酿酒方子可是他们家祖传秘方,向来只传继承家业的长子,方子传到他这一辈已经历经好几朝。周千户说看酒是怎么酿出来的,那就代表要他将方子现场演示一遍,这简直比直接交方子还要过分。

他当然不能答应!

西北汉子的血性上来,拿起铲粮食的铁锹,他将周家军拦到酒坊门前。可双拳难敌四手,领头的周千户一刀劈烂铁锹,跟在他后面的周家军长矛刺到他腿里。

他倒下了,王家酿酒方子也没保住。虽然媳妇及时喊来了郎中,但那一矛挑断了他的脚筋。断断续续养了好几年,他从堂堂三尺男儿变成了个跛子。

从那之后王伯便对官府很抵触,一大早一瘸一拐地去检查酒窖,出来就见一队官兵闯进了他家。为首的一高一矮,矮的那人很胖,一双盯着他跛脚的小眼时不时闪过精明。

王伯生理性厌恶,不冷不热地问道:“各位官爷来此有何贵干?”

来的人正是柱子,他平常爱八卦,知道酒泉城内不少传闻,晏衡便将一部分补偿的事交给了他。虽然只是一部分,但这差事却让所有人都眼红。原因无它,柱子负责的,全都是上千两的大户,即便不捞油水,那些人家收了钱,随便拿出点感谢费也够他肥的。

“王伯,祖传酿酒,三年前酿酒方子经周千户之手,由赵家所得。争夺方子过程中,右脚致残。”

柱子挺直了身板,尽量让自己有威严地说着。

听完后王伯眼皮都没抬一下:“哦,官爷今日来此,是要追究王某哪些过错?”

这话说得就十足讽刺了,被抢了祖传方子还被致残,受害人还要被追究过错,这事讲到天边去也没道理。

柱子当然听出来了,压住有些急的桩子,他好脾气地解释道:“王伯,咱们今日来,是专门来给你伸冤的。”

“伸冤?”

王伯有些动容,但这点动容很快转化成了不可置信的讽刺:“你们这些官老爷,会为咱们平民百姓,得罪其它官老爷?”

柱子有些不平:“王伯您这话可就不对了,亲戚间还有处的好处不好之分呢。当官的是官官相护,可也不都是一个鼻子孔里出气。咱们镇抚大人,前不久刚抓了周千户,又处置了一番胡作非为的周家家丁,这是酒泉百姓都知道的事。”

好像这个新上任的镇抚真不一样,王伯心思活动起来,嘴上却依旧不松口:“谁知道你们葫芦里卖什么药,我脑子不好使,玩不过你们。”

接二连三被这样挤兑,脾气再好的人也得有火气。柱子还能忍得住,脾气本就不怎么好的桩子,却已经开始撸袖子。

正当他打算跟王伯吵个面红耳赤时,院墙外传来姑娘清脆的声音:“王伯,我来给你和婶子送豆腐了。”

听到熟悉的声音,两人朝背后看去,豆腐西施正站在门外。她五官其实一般,胜在皮肤白皙,从脸到脖子都跟嫩豆腐似得。一白遮百丑,这模样混在常年风吹日晒皮肤粗糙的酒泉郡姑娘里,那是顶顶出挑。

豆腐西施手里挽着竹筐,竹筐内盖着一层笼布,见到他们眼睛一亮,唇角泛起浅笑。

“柱子、桩子,大老远的我看着眼熟,没想到还真是你们。对了,我听说晏衡做大官了?好像还在京城带了个女人回来?”

豆腐西施眼中有试探,见此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皆叹息。

他们营房中三十号兄弟,最出挑的就数晏衡。而豆腐西施,则是许多军汉心中的梦中情人。以普通军汉每个月那点工资,的确配不上他,但晏衡功夫厉害,两人站一块看起来也挺登对,所以他们就常拿两人开玩笑。

可如今有了晏衡媳妇作比较,豆腐西施真是哪哪都拿不出手。

柱子干脆地开口:“恩,他在京城娶了媳妇,又升了官。我们嫂子是京城富人家的姑娘,阿昀跟着沾光,被嫂子娘家送到大儒那读书。”

豆腐西施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她早就看出晏衡有潜力,也动过嫁给他的心思。但打听清楚晏衡家情况后,她就有些迟疑了。婆母姓周,而且还是个继室,晏衡还有个年纪可以当他儿子的同胞弟弟,她嫁过去任人磋磨不说,还要教养小叔子,给他娶媳妇,怎么算都不划算。

谁会想到晏衡只不过去了一趟京城,就成了可以随意拿捏周千户的大官。挽着篮子豆腐西施心下叹息,她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强打起笑容,她问道柱子:“一大早你们来王伯家干嘛?”

见她自觉转换话题,柱子也没再继续说下去:“还是晏衡,他想赶在中秋节前一日公开审周千户,顺便给酒泉百姓平冤。咱们酒泉情况有些特殊,大人喊我们先行做一些准备。”

陈伯接过篮子,没掀开笼布就闻到那股浓浓的豆腐香味,唇角弧度柔和了些。

听柱子这么说,他忍不住对豆腐西施感慨:“枪打出头鸟,我这条腿就是教训。官爷们,先前是我脾气有些冲。可我活到这把年纪,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我只想安生过几天日子。”

柱子沉默,他明白王伯的顾虑,这也是酒泉大多数人的顾虑。

晏衡又不是天王老子,谁知道他是好是坏。若是他真的惩治周千户,官员落马后他们顶多心里舒坦点,实际也得不到什么利,日子该怎样还是怎样。但万一他只是使坏,那敢去检举的将会面临很严重的后果。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这不怪他们。

“王伯,镇抚大人是真的想为大家讨个公道。他自己掏腰包出银子,先补偿大家的一些损失。整个酒泉郡,王伯算是受损比较厉害的,大人决定公审前先补贴你一千两。”

一千两!

周老夫人有句话说得对,没人不爱银子。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不义之财拿着会寝食难安,但这种合理的补偿,他们绝对乐见其成。一千两是个很大的数额,普通人家省吃俭用够过一辈子了。

反正现在,王伯被这个数字震住了。

“这……你们要我做什么?”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容易,柱子直接说明来意:“八月十四公审时,还望王伯去酒泉官衙门前说明实情。只要说下当时情况就行,有证物当然最好。对了,大人还说,这一千两并非最终补偿。毕竟王伯酿酒方子被周家夺了去,这些年损失惨重。待案子审完,他自会再补贴您一部分。”

不止一千两……

王伯心中的天平剧烈倾斜,这些年苦闷之下,他对酿酒有独特心得。有了这一千两,他可以肆无忌惮地买粮食,再造座新的酿酒坊。不仅如此,到时夺回酿酒方子,他可以真正将王家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只是这么大馅饼真会砸到他头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5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1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步步锦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