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克夫长公主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衣十一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89 KB   上传时间:2016-03-20 03:34:57

卓印清拿着书的手一顿,啼笑皆非道:“已经传开了?”

“也不算传开。”长青低声嘟囔,“前后院由囊萤映雪两位长史直接管着,口风都紧着很,唯有后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里面的人就散漫了些。那小厮便只说给了后厨的几个人听,方才颜姑娘不是开了药方子让我去煎药么?我见日里出入后厨,早就轻车熟路了,进去的时候就没跟人打招呼。他们说话的时候不知道我在,被我偷偷听了几句。”

“那小厮如今怎么样了?”卓印清问道。

“长公主刚刚让府兵将他揪到正厅门外狠狠抽了一顿板子,如今已经被拖到后面养伤了,我瞅着方才那小厮身上的伤,没有十天半月下不来床。”

长青说到这里不禁打了个寒颤:“说来我随着公子来长公主府也有些日子了,从未见过长公主处罚府内下人,没想到罚起人来这般雷厉风行。那小厮话刚嚼完舌根没多久,就被长公主知道了。罚他的时候还将府内的下人都招过去围观,胳膊粗的军棍呐,光是声音就听得人心里瘆的慌。”

卓印清微微颔首,示意他知道了。

长青观察着卓印清的神色,忐忑问道:“公子你不生气?”

“我生什么气?”卓印清好笑道。

“都闹到长公主那里去了,说不准便让她误会了。”

卓印清却摇头说不打紧:“这种事情她怎么会误会?况且她若是真的多想了,也不会上来便给那人一通板子将这事闹大了。这些日子长公主府内发生了太多事,她只是寻个机会给府中的下人一个警示,不在此事上做文章,也会寻别的由头,不必担心。”

长青原本还紧张着,听到了卓印清的话也不禁松了一口气:“也是,那人哀嚎的声音响彻了整个长公主府,日后只怕再没人敢再多嘴说什么。”

卓印清将最后一本书放回到了书架上,顿了顿,转过身来忽然向长青问道:“我与长庚长得就那么相似?”

“怎么会?”长青先是一怔,而后笑嘻嘻道,“若是长庚真与公子有半点相似的地方,这么多年过去,阁中早就有人提了,哪里还轮得到那看相的来说?”

卓印清对着他挥了挥手:“下去罢,将我的药端上来。”

长青应了一声“好”,转身噌噌窜出了房门。

俞云双这一招杀鸡骇猴颇有效果,长公主府一时间安静了不少,就连囊萤映雪说起话来也变得轻声细语了起来,生怕触了俞云双的逆鳞。

在众人猜测俞云双这些日子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俞云双的心情却颇好,从书房回来得也比往常早了许多。

卓印清正默写着早上去大理寺时整理的卷宗,便听到外厅传来一阵刻意压抑的响动。

俞云双自幼习武,脚步轻盈,只可惜今日穿着绢纱长裙,走起路来裙裾曳地,加之系在细腰间压着裙角的环佩摇摆,便难以避免地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卓印清装作没有听到,由着她从大厅一步一步慢吞吞地挪到自己的身后,待她伸出手来要捂他眼睛的时候,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转过身来,口吻无奈道:“原来罚人挨板子能让你这么开心。”

“你都知道了?”俞云双还未来得及使坏便他被逮住了,讪讪将手收了回来,“也对,当时动静那么大,你若是没听到才奇怪。”

卓印清拉着她坐在了自己旁边的玫瑰椅中:“你今日回来的太早,我这边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你若是没有事情做,便在这里陪着我罢。”

俞云双坐在椅中双手托腮,凤眸弯弯注视着卓印清写字。

其实俞云双如此开心的原因,卓印清下午从阿颜递给他的信笺中便已经获知。卓印清本以为以俞云双的耐性,怎么都能忍到他将这页纸写满了再开口,没想到他刚用毛笔蘸了墨,笔还未落到纸上,就看到自己的左手向着侧旁一划,连带着左臂也沉了下去。

视线顺势看了过去,原来是俞云双等得不耐烦,索性将头枕到了他的手臂上。

心中哭笑不得,卓印清以笔头轻轻点了点俞云双白皙的额头,凑到她耳边低声道:“怎么今天这么赖,嗯?”

一听这个词,俞云双立刻直起身来,若不是卓印清躲得快,险些被她撞了鼻子。

俞云双撇了撇嘴,不满意道:“我并不是赖,我只是有些累。”

“累了便先去榻上睡罢。”卓印清明知她是想炫耀,却故意逗她,“我过会儿也去。”

俞云双闷闷不乐:“不去。”

“那便老实坐着。”卓印清道。

俞云双又吞吞吐吐:“不坐。”

卓印清终是将笔放到了白玉笔搁上,侧眸打量她道:“那你是怎么了?想生孩子了?”

俞云双警惕道:“你想做什么?我癸水来了。”

见卓印清又要去执笔,俞云双`飞快按住了他的手,凤眸一转,试探问道:“你这几日不怎么去隐阁,是不是消息也闭塞了许多?”

“那日不是你向我传了楚老先生的话,说让我安心养病么?”

俞云双嘀咕道:“你这一养病,连我的事情也不关心了。”

卓印清原本想笑,心中明白俞云双的脸皮薄,若是这个时候笑了,她定然会恼。捂着唇以低咳掩饰住笑意,卓印清道:“你直接说给我听也是一样的。”

俞云双却推了他一把站起身来:“不与你说了,反正明日你也能收到隐阁的消息。”

卓印清匆忙拉住了她的手,哄她道:“你的事情我又怎么会不挂心。你通过新任的礼部尚书罗晖,暗中变更了卜算结果,使中书令窦仁之女代替了季正元的嫡女成为帝后之位的最终人选,这招棋走得确实妙。”

大宁以武立国,国风开放,对于男女婚嫁其实并不怎么干涉,这也是当初俞云双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下嫁三次而无人指责的原因。

但即便如此,帝后之位非同寻常,尤其此番要立的还是新帝的元后。大宁素来立嫡不立庶,在后位上诞下的龙嗣,只要没什么大错,便是铁板钉钉的太子,未来帝位的继承人,自然需要谨慎对之。是以当礼部尚书罗晖在早朝上呈上奏疏,言卜算兆示原后位的人选季尚书嫡女命盘与中宫之位并不符合时,满朝寂静,竟然没有一个人有胆量站出来反对。

季正元联名百官将俞云宸扶上皇位时,就等着就再将自己的嫡女嫁与俞云宸为后,从而亲上加亲。却没想到他处心积虑谋划了这么久的事情,竟然因为“天意”二字落到了他人手中。

“其实我将季正元的嫡女剔除出局的时候,曾犹豫过是否再一次干涉后位的人选。”俞云双重新坐回到了卓印清的身边,说到了正事,神情便严肃了不少,“但是转念想了想,一来卜算一事太过讨巧,做得太刻意反而会招人怀疑,二来除了第二顺位的窦仁,朝堂上似乎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确实如此。”卓印清赞同道,“帝后这个位置若是落到了其他派别的手中,季派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而窦仁与季正元互为盟友,是季派的中坚力量,是以这个结果季派可以接受,季正元却未必。当初先帝驾崩时,窦仁才官拜吏部尚书,正因为跟随着季正元,才坐到了中书令这个位置。如今窦仁沾着季正元的光踩到了他头顶,季正元却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吞,以他的脾性,只怕已经在心里狠狠记了一笔。只要季正元的女儿还要入宫,季派内部的矛盾,不需要人点火,迟早会有爆发的一天。”

  ☆、第71章

今上的大婚的日子最终定在了来年的杏月,只是窦家女还未嫁入内庭,卓印清口中所说的“迟早”便已经现出征兆来。

窦仁与季正元两人起先对于彼此甚是礼让,在朝堂之上虽然偶尔会为些小事起争执,但在大事上还是同仇敌忾,直到一日季正元在早朝上呈了一封奏疏,两人自此开始争锋相对了起来。

说来此事还是源于今上大婚一事,当时礼部尚书罗晖已经将拟定的良辰吉日与大婚的所有安排上奏与俞云宸,满朝皆无异议。季正元却突然站了出来,言如今边关战事焦灼,正是辎重紧缺之时,此次帝王大婚理应从简,与此同时,还列举了宁史上许多帝王因为战事而主动削减吃穿用度的例子。

季正元说地义正言辞,字里行间尽是自己为家国天下的忧虑,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此番的举动是为了打压窦仁的气焰,从而巩固自己在季派中的地位。

他这个做法得罪的并不只是窦仁一人,就连俞云宸在听到他的奏疏之时,都不自禁地皱了皱眉头。

季正元所举的例子在宁史之中的确屡见不鲜,但却与帝王婚事关联不大。毕竟能在帝位上大婚的都是少年天子,自宁朝开国以来年少未到大婚之龄即位的帝王除了今上俞云宸,便是当年的献帝俞显。献帝周岁即位,由睿景太后苏珺摄政至其一十五岁大婚后归政于帝,开始了自己的亲政之路。

大婚对于少年帝王来讲意义非同寻常,是以排场铺张一些并不为过。虽然俞云宸自即位起便亲自把持朝政,但是朝中大小事务还是由以季正元为首的季派来决断。此番大婚虽不足以改变什么,可季正元针对此事递上了这么一份折子,即便没有别的意思,以俞云宸多疑的性格,也能被他琢磨出一些其他的出来。

窦仁以今上册立元后应当重视为由反驳季正元的谏议,两人在朝堂上各执一词,互不不退让。争执到了最后,俞云宸盛怒,在下旨将纳彩礼与大征礼各减五成之后,也不等朝堂上众人反应过来便拂袖离去。

此事成为了季派内部争斗的一个开端,自此之后窦仁从季派中脱离,开始自立派别。

俞云宸对整件事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一方是扶植自己登上皇位,之后又处处干涉朝政的亲舅舅,而另一方是自己皇后的生父,与自己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的国丈大人,这两人剑拔弩张的明争暗斗,他谁也不偏谁也不倚,有时甚至会在两人斗得白热化的时候采纳以姚永泰罗晖为首的中立派别的意见,打破了原来朝堂上季派一家独大的局面。

季正元专权已久,左右朝中文官言论,甚至连俞云宸的圣旨都敢驳回,早就触犯了他的底线。如今窦仁与季正元分庭抗礼,俞云宸掌握了表决权,虽然仍不能为所欲为,但总比以前的寸步难行要好上许多,自然乐见其成。

这件事整体的走势让季正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以前俞云宸对于他的话都悉数听从,而如今俞云宸虽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却在态度上明显偏袒向窦仁。

季正元甚至生出了自己的嫡女与后位失之交臂,便是出自俞云宸授意的猜想。毕竟罗晖隶属于中立派别,在先帝在时便从不参与党派之争,自己以前虽然打压过他,但身为季派一员的窦仁又何尝没有同流合污?罗晖刚刚归朝,礼部尚书的位置还没有坐热便敢冲自己发难,没有背后势力的支持,只凭着一腔刚直不阿只怕说不过去。

在季正元的计划中,本想着给窦仁一巴掌立威之后再赏一个甜枣,让他知道到底谁才是将他提携到如今地位的人。没想到巴掌倒是呼了出去,扇到的却是他自己的脸。窦仁脱离季派的时候带走了不少人,季正元恨窦仁恨得牙痒痒,却也不敢再轻举妄动。毕竟季正元能坐到文官之首的位置,一半归功于自己的积累,另一半来源于俞云宸的宠信。

只有俞云宸能给季正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但是俞云宸身边的权臣除了他,还可以有无数个。若是俞云宸不满他这些年来的干涉,定要扶植窦仁与他维持朝堂平衡,他如此强硬地与窦仁斗,只会让自己与俞云宸越走越远。在想清楚了一切之后,季正元吩咐下面尽量与窦仁维持表面上的平和,即便是斗,也要不见血地软着来,莫要再触了俞云宸的逆鳞。

如此一来二去,原本的一潭清水被就此搅浑。季派与窦派斗成一团无暇他顾,越来越多被季派打压的中立官员开始趁机崭露头角。

这些人当初在季正元联名阻止俞云双登基的时候没有参与其中,有的是因为支持俞云双,有的是因为确实想为国为民办实事而不愿站队,还有的是因为保全自身而不敢站出来。他们沉寂了这么久终于重新浮出水面,自然不愿意再在俞云宸的默许下被季派或者窦派压回宦海之底,或多或少都开始将目光放到了俞云双的身上。

当初季正元可以联名百官阻止俞云双登基为帝,将俞云宸推上皇位,便是因为季派在朝堂上“一言堂”的优势。如今季派分崩离析,优势不复存在,幕后的始作俑者这一招棋就如隐阁阁主夸赞的那样,走得甚妙。

只是俞云双已然无心去听来自其他人的赞扬,此刻的她就坐在长公主府驸马的病榻前,心揪成了一团。

今日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是凌安城最为热闹的日子之一,也是驸马卓印清旧疾复发的日子。

自从听楚老先生说长公主令可以缓解卓印清病发之时的苦痛之后,俞云双每晚就寝的时候,都会摘下长公主令握在自己的手中,将它在卓印清的心口贴上一整晚。

上个月中旬卓印清发病的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最起码没有一陷入昏迷便脉搏呼吸虚弱到无。只是俞云双犹记得自己与他刚成亲的时候卓印清也是如此,虽然病得不急,却在之后的一个月昏迷了整整三日,一副随时都能离她而去的架势。

是以这个月从月初的开始俞云双就甚是焦心,外出超过一个时辰,心中就会忐忑不已。

今日上元节,按理说她应该入宫与俞云宸还有季太妃一同度过,宫里头季太妃派人请了她两三次,都被她以身体不适挡了下来,就是为了在卓印清的床榻前一直守着。

卓印清从清晨开始陷入昏迷,中途醒了一次,因着毒素在体内辗转,疼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勉强动了动手指轻触俞云双放在床榻上的手背,示意她去休息一会儿,却被俞云双摇头拒绝了。

俞云双用洇湿的帕子为卓印清擦拭掉额头的冷汗,卓印清却在短暂的清醒之后又一次陷入了昏迷。

咬了咬唇,俞云双将头贴到了卓印清的胸口,他此刻的身体冰凉到没有一丝温度,唯有这个动作能让她感受到他还活着,还伴在她的身边。

不知过了多久,厢房的大门被人重新叩响,俞云双直起背脊来看向门口,却是楚老先生端了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走了进来。

见他将白瓷碗放到了床榻旁的矮桌上,俞云双问道:“楚先生说驸马的症状只会越来越轻,为何他到了现在不醒?”

楚老先生伸手在卓印清腕间探了探,而后抚着腮边美髯道:“就快了,长公主莫要着急。”

而后,又转身从一旁的医箱中取出来了针囊。

姜还是老的辣,楚老先生为卓印清诊治的方法比起阿颜来更加精湛,除却用药更为大胆之外,还时不时辅佐以针灸帮助毒性散发。

俞云双见楚老先生从针囊中抽出一根一指长的银针,以为他如往常一样要为卓印清行针,便没有出声打扰。

银针缓缓插`入卓印清的手腕,短暂的停留之后被重新拔出。

在看清银针底部明显的乌黑之后,俞云双瞳孔一缩看向楚老先生,清晰地捕捉到他眸中闪过的一抹异色。

“这是怎么回事?”俞云双的下颌紧绷,“是不是与驸马体内的毒有关?”

楚老先生的视线凝在银针底部许久,而后终于将它收起插回到了针囊中,轻叹了一口气道:“的确如此。那毒会在病发之时在体内循环,银针发黑代表着毒还未沉淀下去,与我方才探的脉象一致,我们还需要再等一会儿。”

俞云双颔了颔首,神情却没有丝毫放松:“所以驸马的上个月的病情确实是减轻了,不是毒性的累积,不会再像几个月前那样脉息呼吸骤然停止,对么?”

几个月前楚老先生不在凌安,但是他以前为卓印清诊治的时候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然明白俞云双说的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俞云双自卓印清旧疾发作的时候便已经向他询问了许多遍,楚老先生知道俞云双不是不信他的话,而是那次的事情对她造成的阴影太深,她唯有这样一遍一遍的反复确认,方能让获得片刻的安心。

心中慨叹与哀戚交杂,楚老先生的手狠狠攥了攥针囊,想到方才那根被毒性腐蚀了一半的银针,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俞云双。

  ☆、第72章

将针囊重新放回到医箱中,楚老先生趁机平复了一下情绪,才抬起头来直视着俞云双道:“老夫浸淫医术这么些年,别的不敢说,这点还是能肯定的,阁主过不了多久就会醒过来。”

俞云双轻舒了一口气,松弛背脊重新靠回到椅背上,对着楚老先生低低道:“我只是心里慌,还请楚老先生莫要怪我问得多。”

“关心则乱这道理我还是懂的。”楚老先生道,“看长公主的面色并不比阁主好到哪里去,要不要趁阁主还没有醒来先去休息一会儿?”

俞云双摇头:“不必了,我就守在他身旁,哪里也不去。”

“也好。”楚老先生道,“阁主怕苦,不爱喝药,你在这里看着他,他还能喝得爽快一些。”

想起卓印清每每喝药时愁眉苦脸的模样,俞云双的唇角也忍不住勾了勾。

“既然有长公主在这里,我便先告退了,阁主醒过来后还请长公主遣人告之我一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克夫长公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