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克夫长公主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衣十一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89 KB   上传时间:2016-03-20 03:34:57

俞云双还在等他的答案,卓印清面上的神色也有些许古怪:“在这凌安城中,除却你,不会再有一人可以随意进出隐阁,你为何会觉得我有事情隐瞒与你?”

俞云双仔细审视着他的神情,不放过一丝一毫:“我虽然能进出隐阁,却并不代表我知道隐阁所有的事情。裴钧在这封信上说,他在潼城附近拔除了一处暗哨,这暗哨属于隐阁阁主,让我对你多加防范。”

“原来是因为这个。”卓印清闻言绽出一抹苦笑,“当时我的损失也颇为惨重,收集来的消息都丢了不说,还花费了许久才重新布置好新的路径。说来此事已经过去数月,没想到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被翻出来。”

“潼城的暗哨,从彦国来的拜访者……你与彦国之间一直都有联系,却将它们捂得如此严实。”俞云双拧着眉头,“你可知道在两国交战之际,与敌方互通有无意味着什么?”

听了这些话,卓印清将手中的书册放到俞云双面前的桌案上,问她道:“裴钧让你防着我,你会照做么?”

“若是我让你将与彦国往来的所有消息都告知与我,并且以后都不要与彦国有任何联系,你会照做么?”

卓印清深深看着俞云双。

“如果你无法照我的话去做,那么我会按照他的话去做。”俞云双站起身来,对卓印清对面而立,一字一顿道,“大宁的安危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底线,在我心中,它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两人之间的距离十分近,近到卓印清只消垂下头来,便能听到她坚定的心跳声。

半晌之后,卓印清轻声道:“云双,我确实与彦国联系,不仅如此,我与莫国亦有联系。隐阁若没有四通八达的消息网,便不可能走到如今这幅模样,而隐阁无论在什么时候与谁有联系,其实并不意味着什么。”

俞云双道:“你知道我的底线是什么。”

“你的底线是大宁,我一直都知道。”

俞云双扬起下颌,锐利的视线撞入他的眼眸,直截了当问道:“他的死,与你有没有关系?”

卓印清陷入沉默。

“有么?”俞云双追问道。

卓印清道:“他的死……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俞云双一直紧绷着的身体松懈了下来,抿了抿嘴唇道:“我信你。”

卓印清却看着她温声道:“但是我已经查出来了,裴钧此次臧山之战的失利,究竟与谁有关系。”

俞云双蓦地抬头看他:“这怎么说?”

“臧山之战最大的疑点,其实在于裴钧为何会在于监军意见相左的情况下,一意孤行出兵与彦军对抗。那日潜入凌安送信之人,其实便是我在彦国的眼线,他此次入凌安,便是因为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前来向我汇报。”卓印清声调轻缓道,“据他所言,监军一定要死守臧山,便是因为在臧山的深处发现了狗头金,想要死守住臧山开采,挖出狗头金来上交与今上,凭此换得军功。”

  ☆、第124章

只可惜这功劳,是踏在边关万千将士的尸骨上立起来的。

臧山不若殷城等城池,攻下之后适宜留兵驻守,以做军粮征集与辎重运输之中转。像这样一个易攻难守的地方,多逗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一个是出了狗头金的山金矿,一个是大宁整个军队的安危,在裴钧的眼中,自然是宁军最为重要,但是在利欲熏心之人的眼中,便未必了。

后者譬如随裴钧一同出征的这个监军。

监军一职,负责督查统帅,本就是皇帝的耳目,大宁建立之初,这一官职常由御史大夫兼任,发展到了后来,便从皇帝最亲近的人中选拨而出。

古往今来,与帝王关系最密切的,可以不是其父兄,不是其姊妹,但是一定会是其身边的宦官。

此次宁军的监军也是个宦官,名和康,俞云双与他不只是认识,而且还熟得很。和康当年与和顺都是跟在季太妃身边的,因着心眼子多,且练就了一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嘴,很是得季太妃的宠爱,后来俞云宸的身边缺人伺候,季太妃便把他给了俞云宸。

俞云宸即位,和康也一跃成为了宫中的大太监,被派去做了宁朝大军的监军。

监军与主帅的地位孰高孰低,其实比的是皇帝心中对谁更为信任,而这两人一个是自小陪伴在身边的宦官,另一个险些成为了自己眼中钉的驸马,俞云宸更加信任谁一目了然。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若是所求一样还好,若是走得道不相同,俞云双完全可以想象裴钧处处被他制衡,捉襟见肘的场景。

臧山浩劫,俞云双比谁都想知道其中的真相,只可惜裴钧全军覆没,所有消息的来源唯有监军从前线传来的战报,且每一封都将罪责往裴钧的头上推。

死了的人是无法开口为自己辩解的,待到烽烟消散,两国议和成功,和康从边关归来,向俞云宸献上臧山所出的马蹄金时,裴钧戎马一生累下的赫赫功勋,便淹没在监军的那句“居功自傲,不纳劝诫”中,铺就了和康的邀宠之路。

俞云双的神色清冷:“按照你的说法,一切就都对的上号了。即便和康在呈与今上的战报中再怎么揽功,裴钧的军功都是实打实的,他抢不走,所以这山金矿,他就一定会插上一脚。”俞云双说完又皱了皱黛眉道,“不过我了解那个和康的为人,他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做事瞻前顾后,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凭他一个人,断然不敢在出军与否这么大的事上与裴钧拧着干。”

卓印清道:“所以这件事,定然有人在背后指点与他。”

“不会是今上,今上当初执意不撤兵,便是一门心思地求胜,孰轻孰重他还是拎得清的。”俞云双沉吟道。

“这个和康原本不是季太妃身边的人么?”卓印清提示道。

季太妃的人,便等于季氏的人。

“你是说和康与季正元相勾结,在争功时,连累了裴钧陷入危险境地?”俞云双的瞳孔一缩,凝眸看他,“你可有证据?”

“我曾收到过消息,言和康在边关之时,与季正元常有书信上的来往。”卓印清道,“只是自隐阁在潼城的暗哨被裴将军拔除之后,我对那边的事情便使不上劲了,书信的内容,我暂时还未触及到。”

要想劫取书信的内容而不引人察觉,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放眼整个大宁,怕是只有隐阁阁主一人会将它当做一件平常事,且在无法做到的时候满含愧疚地道歉了。

不过即便此时没有证据,有了这条线索在,顺藤摸瓜查出内情也是迟早的事情。

俞云双方才还在介意卓印清与彦国之间的联系,如今得了他的帮助,心中多少有些尴尬,却还是直视他的眼眸郑重道:“我明白了,多谢。”

“你我之间不必言谢。”卓印清嘴角噙起笑意,视线温柔抚上她线条柔媚的面容,“此事说来也只是我的推测,本想在隐阁将一切查个水落石出之后告诉你,但是今日听你与裴郎将说的话,我觉得你应当更愿意亲力亲为,为裴将军报仇。”

俞云双本以为卓印清主动要求前来书房,是因为裴钧给她的那封信,没想到是自己误会了他。

俞云双抬起手来触了触他的唇角,入手一片冰凉,解释道:“裴钧是因我而出征的,我欠了他一条命。”

卓印清说他明白:“裴钧的死若是真的与季正元有关,残害忠良、欺君罔上的罪名他是逃不脱了,至时你可以一举将他从高位上拉下去,以告慰裴将军的在天之灵。”

季正元一直以来挡在俞云宸的身前,只要他不倒,俞云双的目的便无法达成。俞云双从未想过季正元会这么快向她送上自己的把柄,也从未想过这个把柄,是以裴钧的死换来的。

俞云双颔了颔首,突然道:“对了,齐王如今怎么样了?”

“我的老祖宗么?”卓印清似是有些诧异俞云双的话题转得这么快,怔了一下才失笑道,“他回了沂都,前些日子在给我的书信中,还担心着宁彦两国的战事,如今议和成功在即,他自然也就乐得逍遥了。”

俞云双收回了手,眸色也柔和了些:“我那时派兵追捕与他,他可恨我?”

“不恨。”卓印清道,“你与他本就立场不同,他在你的位置上,不会比你做得更好。”将手盖在了她的手背上,又补充道,“他很喜欢你。”

“是么?”俞云双道,“其实我也蛮喜欢他的性子的。”

卓印清道:“待两国议和成功,他兴许还要往凌安跑,到时候你便不要去见他了。”

“为何?”俞云双诧异道。

“我舍不得。”卓印清认真道,“我现在每日都看不够你,若是可以,我只想你每时每刻都在我身边,只要抬眼就能看到你才好。”

俞云双道:“我这不是就在你身边?”

“不够。”卓印清揽过她不盈一握的腰肢,“再给我多少时间,我都觉得不够。”

俞云双将头靠在他的胸口:“议和结束之前,我也去不了哪里,便留在凌安城中陪你。”

卓印清“嗯”了一声,手上的力道却愈发大,仿佛要将她嵌进自己的怀中一般。

~

宁彦两国交战两年有余,国体早就不堪重负,且宁国虽然阵亡了一个护国大将军,却还有无双长公主坐镇,这场战役若是真的继续下去,鹿死谁手未可知,两败俱伤的结局却是可以料定的。

此次议和的成功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当兵将归故里,宁国举国一片欢欣雀跃,战争带来的伤痛,也被这氛围渲染得淡了许多。

监军和康归来之时,双手向今上呈上了一块狗头金,惹得龙心大悦,对他又是一番加官进爵。

狗头金价值连城,极为罕见,更何况此刻俞云宸手中的这块个头不小,比成年男子的手掌还要大上不少,更是难得。

对于这个打一场仗还能发现一块狗头金回来的监军大人,奉天殿上的大多数朝臣抱着唏嘘羡慕的态度,唯有俞云双一人抬起手来细细端详着自己的指尖,缄默不语。

说来俞云双此刻在奉天殿上所伫立的位置,为右边第一排,是武将之首的位置。

这个位置原本应该是属于裴钧的。

俞云宸即位之初,俞云双为淮陵世子一案金殿鸣冤,以淮陵世子遗孀的身份第一次站在这个位置上时,引得满庭哗然。当时还是裴钧神色淡然地后退一步,将这个位置让与她,为她在朝堂之上撑起了一方天地。

如今的俞云双就站在这里,再没有人对于她有半分异议。

只是裴钧却不在了。

俞云宸因着喜获宝物,面上的喜气显而易见,就连说话的口吻也泛着浓浓的愉悦。按照惯例提了几件朝事,俞云宸抚着那块狗头金听各派争论完毕之后,最终采纳了中立派的意见,挥手示意散朝。

俞云宸会点头中立派,倒不是因为他们的谏议有多好,只不过相比于因为内斗而两败俱伤的季窦两派,中立派如今如日中天,在朝堂上占着绝对的话语权,在这样无伤大雅的朝事上面,采纳中立派的意见,无疑是最省时省力的。

只是俞云宸这样的想法,并不能让所有人都觉得如意,季正元便在散朝之后恶狠狠地瞪了一眼总与他意见相左的窦仁,而后拂袖离开了奉天殿。

窦仁显然没有将季正元放在眼中,低低嗤笑了一声,漫步走到了姚永泰的面前,面上的嘲弄转瞬间变成和颜悦色,道:“姚大人果然比我们都更能摸得透今上的心思。”

“在其位谋其政耳。”姚永泰抚着胡须笑了笑,“若是朝中尽是看人下菜的主儿,这天下的百姓只怕也容不下我等了。”

窦仁本意是上前示好,却被人明晃晃地在刺了回去,也没有半分恼怒的样子,而是一瞥不远处俞云双的方向道:“好一句在其位谋其政,只是不知是不是我想多了,姚大人平日里低调得很,但是对于长公主那边的事情,却表现得比谁都活泛。”

“是么?”姚永泰嘿嘿一笑,不承认也不否认,摆出一副你要猜便随你猜的架势。

  ☆、第125章

窦仁凑上前去,压低了声音道:“姚大人与长公主的交情,应该不只是表面上的那般简单罢?”

只可惜姚永泰又漫不经心地道了一声:“是么?”

这是便是,不是便不是,翻来覆去地重复个“是么”算什么意思!

面前这人的嘴紧得跟个蚌壳似的,窦仁撬不开,还被他爱答不理的态度弄得一肚子气,最终只能毫无诚意地对他拱了拱手,转身出了奉天殿。

窦仁走了,姚永泰也不会多留,同礼部尚书罗晖一同出了宫门,在宫门口外一处不引人注目的小巷子口等了一会儿,便见到俞云双穿着一袭海棠红色宫装越走越近,待她停在了两人身前时,姚永泰与罗晖齐齐行了一礼。

俞云双阻了他们长揖的动作,问道:“两位大人在此处候着本宫,可是为了方才窦大人所说的话?”

俞云双当时距离几人并不算远,更何况她身为习武之人,耳目本来就比常人聪明,听到他们的谈话不足为奇。

罗晖直起身来,还未开口说话,就先嗤笑了一声:“这窦仁也是个有意思的,自己怀疑便罢了,还要跑到咱们面前来问上一问,生怕浪花太小,不够打草惊蛇。”

姚永泰道:“听窦仁的口吻,像是真的觉察到了什么,我心中不安稳,所以来问问长公主,我们是否应该暂时收一收?”

话是对着俞云双说的,只是俞云双还未回答,罗晖便先摇头不赞同道:“姚大人未免太谨慎了些,我刚才在出宫的路上就说过,窦仁既然会开口来问,必然是因为手上没有证据。退一步来讲,即便他有证据,以中立派如今发展的态势,还会怕他不成?”

“小心驶得万年船。”姚永泰不赞同道。

说是来问俞云双的意思,这两人却先争论了起来。俞云双也由着他们说,待到他们终于歇下来了,才开口道:“姚大人的忧虑不无道理,即便如今中立派在朝堂上占尽了优势,但是坐在那个位置上的毕竟是今上,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便是自己的朝臣与本宫沾上关系。”

观点被俞云双认可了,姚永泰连连应是。

“不过窦仁现在被季派逼得紧,是没有精力再对付我们中立派的,若是我们因着他的两句闲话便乱了自己的阵脚,反倒是坐实了他的试探,落了下乘。”

俞云双的这番话,是夸了一通姚永泰之后又采纳了罗晖的意见。罗晖满心欢喜,姚永泰也没什么不舒坦,笑呵呵道:“罗大人从奉天殿到宫门口这一路说了不少话,抵不上长公主这两句,是我庸人自扰了。”

罗晖斜睨了他一眼,怒道:“你呈你的赞言,好端端拖我下水作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克夫长公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