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锦绣娇娥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我是浣若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66 KB   上传时间:2016-04-22 19:59:00

  小李氏怒道:“不是我要提他,你与他是拜过天地的,那张氏如今也活一半死一半,回去忍耐些日子也就熬了头了,费了我所有的积蓄给你做嫁妆,如今这个样子成什么话?”

  元娇道:“秦郎都说了,过两日就带我回家去,他家一样也有院子房子,婆婆还是好说话的,又不要我什么嫁妆,刘有那里反正那老虔婆替她儿子休了我,就算官府来人我也只会这样说。”

  小李氏气的无法,又想着一个元丽一眨眼就没了,自己一生都悔不过来,把这一个还是好好待着免得将来悔心,是以便柔声道:“你与他回家的时候,一定要叫我一起去。”

  元娇应了,转眼便出门与那油郎不知混到那里去了。

  元丽没了眼看也有一年了,小李氏这一年活的昏昏噩噩,每日里都把力气使在馒头上,铺子生意十分好,只是元娇放任的有些狠了。

  刘有是大考前赶回来的,初回来时元娇还回去住了些日子,这回张氏因眼睛越发不好了,也不敢狠命揉挫她,但等一放了皇榜上面没有刘有的名字,元娇索性就仍回家住着了。那秦油郎又与馒头铺相近,两人明里暗里仍是来往着,小李氏心急元娇这样不是办法,也怕她肚子再大起来,这几日就堵住了秦油郎叫他把自家父母叫来谈说成亲之事。

  逼的急了,秦油郎才说自家只有个母亲,因身体不好不能行动,要小李氏与元娇自上门去论亲事。这日小李氏只蒸了半日馒头,过了晌午便收拾洗脸梳头,换了件王府里送的料子做的褙子,头上也略戴了些珠钗往秦油郎家去了。

  那秦油郎早就言说自家住的邻近御街,小李氏与元娇想着御街也没多远,也没雇车,两人风尘仆仆的赶了去,谁知到了御街附近却怎么也打听不到这个人,还是小李氏一路相问,好在这里的人们都认识个走街穿户灌油的秦油郎,直在一个深深的大杂院内,才找到了秦油郎的家。

  小李氏与元娇进了那大杂院,见里面俱是隔的鸡笼一样的小屋子,以为秦油郎家是这宅子的住人,便到正屋前相问道:“秦家夫人在否?”

  半晌一个胖婆子掀了帘子出来笑道:“什么秦家夫人,这里只有一户赁房姓秦的,就是那边的秦大娘。”

  小李氏看那西北角上一间小屋上挂着半截旧帘子,先就心凉了半截,敲开了门见一个人高马大的中年妇人站在门上瞪着眼,笑问道:“这可是西市油坊秦油郎的府上?”

  那妇人道:“什么府上不府上的,这就是我家,有什么事你说呗。”

  元娇见此已经拉了小李氏道:“娘,别说了,咱们走吧。”

  小李氏甩了她手道:“我家元娇与秦郎也交往有些时日了,这个事情他可曾在家里言说过?”

  屋中忽而一阵婴儿啼哭声,那秦母转身望了望屋中道:“进来坐吧。”

  这屋中一头一张火炕上坐着一位年轻妇人,怀里抱个孩子正在哺乳,另一头搭了一张小床,秦母让小李氏与元娇坐,元娇见脚下一堆沾着婴儿屎溺的尿布,嫌脏不肯坐,只是在那门上站着。秦母自己坐在炕沿上道:“他是言说过,但我这里已经给他娶过媳妇,如今你瞧这孙子都有了,你家听说也不是闺女,嫁过人的,来了委屈只能作妾。老人家你瞧我家就这点地方,若要再住她也是不能的,我也不指望她在家里洗衣做饭,以后还就住在油坊里。只是妾该有妾的规矩,油坊里的出息一分不少要拿到这家里来开销,若叫我知道她私下里添置什么东西,老人家,咱们就没有什么好脸面了。”

  小李氏也不过三十多岁的人,被秦母一口一个老人家叫的气不打一处来,何况她这话说的自己脸上被人扇了耳光一样辣辣的,回头狠狠盯着元娇道:“瞧瞧,这就是你找来的好郎君,这回可死心吧。”

  说着起身扯了元娇就往外走,元娇偷空看了眼那床上的妇人,见她始终盯着孩子的脸喂着奶,也不抬头看自己一眼,显然这样的事是早有的,也习惯了的,顿时捂嘴哭了起来。小李氏见院子里一群人瞧着也不好骂她,待出了大杂院才骂道:“你还有脸哭,我好歹也是孟府三夫人,一个女儿虽死了还是个皇子的侧妃,今日跟着你到这里来丢脸。”

  元娇心里只想着秦郎怎么能这样骗自己,那里能听进去小李氏的话,小李氏见她仍是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儿,气的打了几下道:“怎么死的不是你?我的元丽在时,水不用我挑,柴不用我劈,如今再晚回家都要我去收整那口吃食,我怎么这么苦命……”

  说着也大哭了起来。

  小李氏回家跟孟源和孟平学了这些,孟源气的要到西市上找秦油郎打断他的腿,小李氏拦了道:“就你这个风吹吹就能倒的样儿,快省省吧,也是咱们自己家的女儿犯贱,怨不得别人。”

  元娇在炕上哭了半天,听小李氏这样说自己,从被窝里伸出头道:“如今倒有你们说嘴的地方了,当初风箱不是他做的,炉子不是他糊的,一天到晚的水挑着,面背着,平儿何曾做过这些?”

  孟平掀帘子走了,这屋中才静了下来。

  到了次日清早,孟平五更天起来便到西市上先打了水,再背了煤,完了才上学堂去了。元娇仍是一眼眼张望着对面的油坊,孟源怒道:“你也别在这里帮忙了,如今我也不要再多挣那几个钱,快些回刘家呆着去。”

  元娇如今唯有还不敢顶撞孟源,但也只当没听见一般,仍是坐在那馒头箩前不肯起来。

  再过了几日,便是元丽的周年了,晚上歇了市,小李氏到大路口烧了几张黄纸又哭了一回,就见王府的马车自远处来了。

  马车停在她身边,车上下来个出风毛绸棉袄的年轻贵妇,伸了手过来拉小李氏。小李氏见元秋亲来了,忙自己起来拍了身上的灰道:“娘娘怎么来了,我这里跪的脏了,仔细脏了你的手。”

  元秋跟着小李氏进了巷子,见赁的院子虽小却也紧凑。小李氏让到正屋里坐了,唤了厨房里的元娇道:“王府里娘娘来了,快把那茶壶从柜子里翻出来好好烫一烫洗一洗冲壶茶来吧。”

  元娇忙把个茶壶洗了又洗,好容易洗净了,闻着总觉得有些腥味。虽如此却仍是泡了壶茶端了出来。此时元秋带的婆子丫环并家仆们,黑丫丫的站了一院子,屋檐下横七竖八堆叠着盒子与包袱,相必也是元秋带来的。元娇送了茶到正房,见元秋在椅子上坐着,小李氏却站在门上,她才问了安,就听小李氏道:“快去西市上叫了你父亲,让他别再守着卖了,剩下几个带回家来吃。”

  元秋会意连忙去找孟源了,才出门来,就见孟平站在门外,惊道:“大姐姐来了,你怎么不进去。”

  孟平道:“早在道口就见着她府里的马车。”

  元娇道:“那快进去啊。”

  孟平看了她一眼道:“不过是为了兼挑的事,我也不进去,等她走了再进去。”

  元娇来不及劝他,飞奔到西市上去找孟源了。

  元秋自然不肯喝那杯茶的,坐了半晌见只有小李氏一人在那里揣揣的站着。小李氏惯常苦着一张脸,又她常听徐氏言说这小李氏惯爱在背后翻人事非的,是已也不愿与她多说话,半晌才道:“平儿通常何时下学堂?”

  小李氏道:“往常这个点儿也该回来了,今日怕是到西市上接他父亲去了。”

  元秋又坐了好半晌,见外头天都黑了,小李氏不知从何处端处个灯盏点了放在八仙桌上,亦是不停望着窗外,不一会儿就见元娇扶着孟源进来了。

  孟源拍打了半天身上的灰尘才进来躬身揖首道:“娘娘大安!”

  元秋起来扶了道:“三叔父不必如此,快快坐下歇歇。”

  小李氏笑道:“也不知娘娘能不能吃得惯我们家里的粗食,若吃得惯,我赶忙去制上一口。”

  见元秋应了,小李出来进了厨房,见元娇拿了块腊肉正洗着,忙拿了重又挂起来,从缸里舀出菹菜和起汤饼来。元娇见她又要做这酸苦的菹菜汤饼道:“元秋姐姐那里能吃的惯这东西,快把那肉洗了吧。”

  小李氏道:“她什么没见过,那腊肉是我留着平儿补身子的东西,多金贵,巴巴的做了给她,她也吃不惯的,就这菹菜汤饼,虽难吃,却是她没见过的,也叫她看一看咱们的苦日子,不然还真当我们跟府里那群人一样整天奴婢成群肥鸡大鸭子吃着了。”

  她俩做好了菹菜汤饼端到正屋去,孟源见仍做了这东西来,很不成个样子,歉笑道:“你三叔母也不会做别的,将就吃一点吧。”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各有各的无奈,没有谁比谁过的更好一些。

家风好的家庭,丑事相互遮掩,好事相抬互帮,日子越过越好。

家风不好的家庭,你出丑我拆台,你得意我暗咒,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

所以,只是家风坏了。

  ☆、兼挑

  元秋方才本就已将话说的明白,闻那碗中酸溲溲黑溜溜的不知什么什么,自然是不肯吃的,起身道:“我那府里还有事情,就不多留了,三叔父自己慢慢吃。”

  孟源忙送了她出来,与小李氏元娇几个一直送到了巷口,元秋见孟平一直没露面,这会学堂定是早散了的,怕是他心里不愿意才不肯见面,是以总往巷内张望着。孟源了然她的心思,劝道:“娘娘还请放心,我一力应下来的事情,自是不会变的。”

  送元秋走后回了屋,小李氏与元娇两个把东西抱到厨房里一样样翻拣着,见也有布料丝绸,也有古玩文器,却没有银子,元娇扔了这些东西问小李氏道:“娘也究竟没问,这些东西是那里来的,是她给的了还是宫里赏了元丽的?”

  小李氏道:“她向来厌我的,那里会与我多说一句,既然没有刻意交待,想必是她给的。”

  元娇道:“总不会是为了兼挑的事才这样大手吧?”

  小李氏叹道:“肯定是为了兼挑的,方才我端饭进去,就听见你父亲满口答应着了。”

  元娇问道:“那娘是愿意不愿意了?”

  小李氏仍是长叹道:“若是原来,自然巴不得的,可如今咱们日子也能过了,我那里情愿分了一半儿子去给她家?”

  两人正说着,孟平收了碗进来,放下便要走。

  小李氏拉了问道:“你爹可有跟你说什么?”

  孟平道:“不过就是兼挑的事儿,我是死都不会愿意的。”

  说完甩了帘子出去了。小李氏收拾了碗筷回到上房来,见孟源仍是在椅子上坐着,给他披了件衣服道:“炕烧着,为何不到炕上坐了去?”

  孟源长叹一声道:“大哥那里至今无人祭拜,也是我的一块心病。”

  小李氏冷笑道:“那不过是大嫂无事闹腾的,不拘那一个,从英才与成才两个中过继一个去不就得了?她不过为了吊着徐氏成日巴结她,才迟迟不肯的。”

  小李氏自有她看人的一套门路,但凡任何一个好与不好的人从她嘴里出来,总找不到一丁点好处的,孟源也习惯了,是已不跟她争,见她端了洗脚水来才道:“改日你好好劝劝平儿,既然大嫂也有此意,长嫂如母,我们是不能辞的。”

  小李氏瞪了他一眼道:“这事怕没那么简单,徐氏肚子里的花花肠子多着了。我好好一个平儿犯不着为了那点东西跳到孟府里去,那可不是人能待住的地方。”

  孟源道:“方才元秋也是答应了的,平儿也不必在府里呆着,只十天半月请回安,逢年过节回去祭拜,到娶妻时,一家娶上一房,各房生各房的孩子就完了。”

  小李氏自然知道兼挑了元秋就是孟平的助力,只要他能进殿试,一份好前程自然少不了的,可王氏在孟府明里暗里揉挫过她多少回,又为了个孟澹的死多少回的坐在窗子里与李氏两个指着骂着吼着的样儿,她何曾能忘了。

  又忆起个娇生生的元丽来,窗棱上影影绰绰望出去,就仿如她还在那里劈柴挑水一样。她是不能再叫元小李氏倚在窗沿边坐着无声流了回眼泪才道:“我去劝他吧,只是这孩子心倔,怕他不听了。”

  孟源亦是想着元丽最后回来的样子,虽当时不太真切,如今却渐渐那模样儿清晰了起来。她头上扎的辫子,掩面哭的样子,身上那身花裙子和脚上长筒的靴子,在他脑海中过了千遍万遍,每次都如被锋刃扯过一般绞心的疼着。

  厨房里如豆的灯盏下,元娇拆了一匹匹的布裹在身上,幻想着这布批做成衣衫穿在她身上,会是什么样子,又将那几样手饰都围在怀中,才沉沉睡着了。

  到了冬月初一,陆府里嫁在京中的五位姑奶奶便齐齐的来了。盖因今日正是去了的陆老太爷忌日,因已过了十来年,也不通知别的亲戚,这些姑奶奶们还是要来的。蒋仪一早就将一品堂三进院子里的火炕都烧了起来,又把上好的银霜炭点了手炉脚炉整齐的码着,各处屋子里香薰球也燃了起来,炭盆燃的旺旺的罩了起来,一品堂里自一进门就是一股热浪,又因大姑奶奶与二姑奶奶还带着孙子来的,小孩子们在院中穿棱着跑来跑去十分热门。

  蒋仪在厨房里交待完了,便套上件裘衣往一品堂走来,昊儿如今满四岁了,话却仍是说的不太利索,也在院子里与几个小辈的哥哥姐姐们玩的不亦乐乎,见蒋仪来了,满身土的扑过来要蒋仪抱。

  蒋仪抱了她到周氏起居室里,就见满满当当一屋子的夫人们,有在火炕上的,有在背椅上的,有在小榻床上的,正叽叽呱呱聊个不停,笑个不止。

  蒋仪微微笑着走了进去,周氏便招手道:“老九媳妇快来也暖会儿,厨房里可布置妥当了?”

  蒋仪道:“已妥当了的。”

  周氏拉了她手笑着向几个女儿道:“这回公主下降的事,还要多亏了她一个人,从头至尾半个月,就没见她睡过个好觉。只别瞧她虽瘦瘦的,身体却十分好,这样熬着也不见咳一声哼一声。”

  大姑奶奶也有五十几岁的年级了,她在周氏旁边坐着,笑道:“正是如此,我那日各处转着看了看,虽走过大大小小不少的事情,这样有条理的还是头一回。老九这会倒娶了个好媳妇。”

  二姑奶奶脸盘比大姑奶方大些,也是笑道:“待来年再生个大胖孙子就更好了,母亲这里如今就缺个嫡亲的大孙子。”

  周氏道:“远泽不是我的大孙子?只是我也这么许多年未曾见过亲孙在膝下了。”

  她招手叫了昊儿过来欲要放在怀中,这孩子却极力的要爬起来去捉大姑奶□□上一只金须忽扇的蝴蝶。周氏抚着昊儿的头道:“只是可怜了我的宣桐,当初小时候就因有个老九隔着,叫我忽略了她,长大了更是千灾万病的,好容易生了这样虎头虎脑一个大胖小子,自己却是没福看着长大。”

  五姑奶奶在下首坐着,见周氏快要哭了起来,忙开解她道:“八妹妹在世时药吃了多少,苦熬了多少,如今也算是离苦得乐了,母亲这样哭着伤了身子,倒叫她在菩萨面前不能好好修行的。”

  阖府里为了开解周氏,都道八姑娘宣桐是菩萨面前的童子,都了年级就要回天上去的,是以五姑奶奶才会这么说。

  七姑奶奶慢吞吞道:“我家那个小姑,因嫁过去六七年不曾有孕,前番叫夫家带着嫁妆送回来了。我那府里找了个妇科圣手替她看了,才说她是个石女,虽也与女子一般模样,肚子里却是缺个怀孩子的巢,这辈子是不能生养的。我因记着咱们还有个昊儿,就把个赵家女婿叫到我们府里多坐了几回,如今瞧着他对小姑也是有了七八分的意思,若这事得成,她再不能生养,待昊儿自然如亲生的一般,咱们也好放心了。”

  她说话虽慢,做事却极有条理,几个姑奶奶听了你一言我一语言论起来,周氏见蒋仪仍是坐在那里静静听着,叫了她过一抱孩子下去,不愿叫孩子听了什么东西存在心里。

  蒋仪依言抱了昊儿出来,在屋檐下怔了半晌,才惊觉自己竟真把个昊儿当自己的孩子了,从未想过他会离自己而去。她每日里与这孩子同吃同睡,走到那里带到那里,直当成了亲生的一般,也曾想着那赵府里再娶房新夫人来,这边推个一二年,待赵府有了小的,也就顾不得这个大的了,谁知这些姑奶奶们竟能替那赵世杰找个石女回去。

  她正在那里怔着,就见陆远泽一身黑衫走了进来,因他面上爽朗着朝自己这里走来,她也不便躲避,站在那里受了陆远泽的问安,拉了昊儿的手道:“叫哥哥!”

  昊儿叫了声哥哥,陆远泽一笑,从身后怀中掏了一匹木雕的活灵活现的马来,昊儿尖叫一声抓过来抱在怀里,两手捉了那腿学起马跑路来。陆远泽忙抓住他的手道:“这腿是活的,小心掰断。”

  原来这马膝盖具是活的,轻轻一掰就能扮出走路的样式来。昊儿在蒋仪怀中抱着,陆远泽低了头教着昊儿该如何玩这木马,蒋仪见他头低的快要挨着自己,欲要躲开了去,又不忍断了昊儿的欢乐,也只得忍耐着。陆远泽见昊儿把那马玩的熟了,又从怀中掏出一只木头做的小兵来,这小兵两条腿亦是活动的,背上一根绳子一拉,两条腿便胯开正好能坐在这马上。昊儿挣扭着从蒋仪怀中溜了下来,扑到台阶上去玩那木马与小兵了。

  陆远泽见蒋仪一双眼睛呆是盯牢了昊儿,眼光紧追着那孩子的一举一动,全然没觉察到自己在看着他,心中对昊儿竟是隐隐产生了一丝嫉妒之情。

  “这孩子倒与叔母亲厚。”陆远泽苦笑道。

  蒋仪一直看着孩子,竟未发觉陆远泽还未走,一直站在自己身边。她向昊儿身边走了几步才道:“公主出了宫可还住的惯?”

  陆远泽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想必是住不惯的,今早回宫去了。”

  蒋仪忆起胡氏说过公主下降三日未原房的话,怕问多了要叫陆远泽难堪,因而笑道:“几位姑奶奶们都在屋里与母亲闲话儿,你快进去吧。”

  陆远泽自然知道自己站在她身边就能叫她站立不安的,低头哂笑着进屋去了。

  他是这府中唯一的男孙,今番又娶了公主,甫一进屋那屋子里的女眷们便争着抢着要拉了他的手,你一言我一语的问他些什么。

  他是男丁,与陆钦州带着陆姓一族子弟到家庙里祭祀过才回来的,周氏问着墓地里的情况如何,各处草长的旺盛与否,房子结实与否,就仿佛那是另一处府宅一般。陆远泽一一答了,就听周氏问道:“你九叔母嫁过来也有些日子了,今日你九叔可有提过,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将她写入宗祠?虽不过是个仪式,人家姑娘嫁到咱家来,一来就拖着个孩子里里外外理着家。我如今也总不见你九叔,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这会子必是在前头宴客的,你去叫了他来我问几句。”

  陆远泽道:“九叔从家庙出来就走了,如今我还要到外面去招呼。”

  周氏显然是生气了,半晌无言,几个姑奶奶们也没了言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5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锦绣娇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