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淑嘉贵妃传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果冻虾虾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66 KB   上传时间:2016-05-03 11:05:45

再来说这头十娘,在二门等来马车后带着丫鬟蹬车而去。算起来,自母亲病重,十娘已经快五年未在踏入外祖父府邸陆府。一时间心里也有些忐忑,这些担忧随着晃晃悠悠的马车七上八下。

一会嫌弃马车跑得太慢,恨不得立时见到挚亲;一会又担心自己多年不到府上拜访,外祖家是否会怪罪。也不知道外祖父外祖母身体是否康健,舅舅舅母是否欢迎自己到府上做客,表姐妹们又是否还记得自己。担心总有尽头,马车在陆府门前稳稳停住。

赶车的小厮,隔着车帘,殷切的问道,“十小姐,陆府到了,小的服侍您下车吧。”

侍书宝琴现在小厮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寻来脚踏后才扶十娘下车。十娘刚站定,陆府的大管家陆良就上前打千儿行礼,口中道,“表小姐可来了,老太爷老太太这些日子可没少念叨您。门儿上已经配了软轿,请随奴才来。”

“有劳大管家。宝琴,看赏。”十娘对大管家的亲迎,表示了感谢。宝琴在十娘的吩咐下上前给大管家赏银,“有劳大管家了,这些给您喝茶。”

大管家高兴的收了赏钱,这个表小姐还是跟以前一样会办事。

上房,陆家的上下三代确在翘首企盼十娘的到来。

十娘的外祖家陆府,算是世家陆家的一个分支。

玉京陆家,跟世家欧阳家、柳家、萧家、陈家、黎家一起被世人成为玉京六大世家。欧阳家前些年因着摄政王的缘故被举家流放北疆,甚至欧阳家的大小姐也被废去皇后的封号,幽居冷宫产后血崩而死。偌大的欧阳世家顷刻间化为乌有。

柳家和纳兰家在扳倒摄政王的事件中始终站在帝王的身边,得到了荣宠。是以现今世家中柳家是六大世家中风头最劲的一家。纳兰家因着当初的助力和这些年跟柳家的联姻关系,倒也算是得势。

萧家作为皇帝的母家,当初确实因着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的缘故很是嚣张了一段日子,但当今圣上登基后,萧家反而沉寂下来,又因着中宫多年无子的缘故,萧家就更是低调。

陈家、陆家、黎家,这三家一向是遇事明哲保身,是以帝王对这三家并没有柳家、纳兰家重视。只这三家也有女儿入宫,且比柳家和纳兰家女更为得宠位高,是以现今六大世家势力盘亘交错,倒也相互制衡,省了帝王不少心思。

前面说到,陆家有女入宫,这入宫的陆家女,跟十娘外祖家关系确实不远。宫里的那位陆家女,今年刚晋封为正四品顺容。进宫四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小的从五品贵人,升四级,由此可见这位陆婕妤也是个稳妥之人。后宫中从不缺少恩宠,关键在于这恩宠的时间是否持久。

这位陆婕妤说起来跟十娘亡母陆夫人是同族且还是远房堂姐妹,陆婕妤的祖父和陆夫人的祖父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因着陆婕妤祖父为长,是以本家由他继承,陆夫人的祖父在父母死后,跟兄长分家,两家刚开始倒也常来常往。到了陆夫人父亲这一辈,因着父兄都入军中效力,跟陆婕妤家本家那支走文臣路子的说不到一块去,是以来往不如老一辈关系密切。

十娘的外祖父,官拜正四品,现已致仕在家。平日里养花遛鸟,时不时的教养下小孙子。祖母陆老夫人,一生只有十娘母亲一个女儿,且还是老来女,是以十娘母亲的去世对老夫人打击很大。从四年前开始,老夫人就不再过问府内事务,把府内管理权交给大儿媳,只一心严厉教养孙女,不让她们步女儿后尘。

对十娘,老夫人内心是复杂的,一方面十娘是女儿留下的唯一骨血,一方面十娘又是逼死女儿的杜府的血脉。是以对于十娘的来访,老夫人是期盼又伤心中夹杂着愤怒的。还是老太爷知道媳妇儿的心结,安抚了一二,老夫人这才对十娘的到来欢喜起来。这个外甥女也有四年没有再见过了,也不知道是否长得像她那苦命的女儿。

老夫人心心念念想着女儿,一抬头看到十娘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向着她行大礼的时候,一瞬间眼泪就掉了下来,“我苦命的孩子,快上前来,让外祖母好好看看。”

边搂着十娘“心肝肉”的叫,边哭诉女儿“这么狠的心,就留下父母和孩子这么去了。”十娘听着外祖母提到母亲,一时间也难以自已,抱着外祖母哭了起来。

还是一旁的儿媳妇和丫鬟们看老夫人哭的伤心,连忙劝住了。等十娘跟老夫人各自平静下来后,十娘又连忙向各位舅母行礼。

刚要坐下来说话时,老太爷身边的小厮进来传话,说是今日表姑娘上门,为免相见心伤就不见了,要姑娘只管把外祖家当自己家,以后常来走动。

十娘忙站起来谢恩,一边的丫鬟也趁机抱上老太爷送来镇南月琴,说是给表姑娘赏玩。上到老夫人下到陆家姑娘都愣住了,这把镇南月琴是老太爷生平最爱,却把它送给了四年未见面的外甥女,怎能不让人震惊。

十娘看那镇南月琴,名贵异常,琴身用极讲究的小叶紫檀做成。琴头上雕着龙头饰以龙须。琴的正面板上雕龙刻凤,琴面正中镶上一面小黄金圆镜,黄金制成的扞拨弄着紫檀槽上的弦索。

十娘当下忍不住将琴斜抱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扞弹拨琴弦,奏了一曲《敉西调》。

琴音清脆悦耳,节奏鲜明,轻轻弹动有如丝丝细雨;急促拨弄,犹如万马奔腾,随着着十娘的手不停拨、按、颤、滑、吟等,琴头上的龙须上下点动,圆镜闪闪发光,龙飞凤舞,活灵活现。

一曲罢,十娘放下月琴,向各位长辈告罪“外祖父赠予镇南月琴,十娘一见之下心喜,忍不住动手弹奏,让外祖母、舅母和表姐们笑话了。”

陆老夫人拉起十娘的手指,摸着她手上的薄茧,不由得叹息“真是跟你母亲一个样,也爱月琴。当年你母央求你外祖赠予她这把镇南月琴,你外祖父到底没同意。你是个有福气的好孩子,也不枉费你外祖父一番心意。”

十娘起身在拜,“十娘岂能夺外祖父心爱之物,今日用外祖这镇南月琴弹奏一曲,已是心满意足。在家时就常听母亲说外祖父月琴弹奏的好,以后等外祖得空了,还望外祖指点十娘一二。外祖母,您可得为十娘在外祖面前多美言几句。”

陆老夫人听着十娘儒慕的话语,不由得摸了摸十娘的头,“好孩子,有空就常来府里,你外祖父定会好好教你。”

“本就是送给你这丫头的,让你收下就收下,哪里这么多的推辞之语,这就是你家,没得一幅客气的样子。”一道苍凉的男声,从屋外传来。

等丫鬟打起帘子,就见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年男子踱步进来,摆摆手让行礼的儿媳妇孙女们起来,径自坐在老夫人身边的八仙坐椅上。十娘上前行礼,谢外祖父赠琴之恩。

他细细打量了十娘片刻,啜了口丫鬟们刚上的大红袍,方道:“起来吧。你跟小时候不大一样。月琴练了多久了?”

“回外祖的话,有了两三年了,小时候常听母亲弹奏,会一点简单的指法。”十娘之前并未下过苦功夫去练月琴,但从知道自己要进宫开始,就有多留意乐器的弹奏,因此一曲《敉西调》倒也熟练。

“指法倒是熟练,技巧和意境就差了很多。没有师傅领着,自己琢磨着能弹成这样,也算是有天赋。这样吧,当年教你母亲的师傅现如今还在家里,让她随你回杜府吧,以后就负责教导你乐器。只她以后的养老就归你了,你可有异议?”

老太爷做了一番安排,想了想又询问了十娘意见。

“多谢外祖为十娘考虑,十娘愿为师傅养老。”十娘为着技艺有师傅指导而真心高兴。

之后的时间,大多在外祖父指导月琴和外祖母拉着询问各种生活琐事中渡过。待到夕阳西下,十娘告辞离去时,不由得就有些恋恋不舍,只怕下次再来拜访就难了,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留恋的再看一眼杜府的大门,十娘狠心的对赶车的小厮道“回府。”

十娘回府后,就接到老夫人和陈氏的传话,说是劳累一天了,就不用前去请安了。十娘自带着丫鬟婆子回浣花院。

等十娘安顿下来后,抚棋入内回禀这日内发生的大小事情。当说到老夫人送来紫檀古筝时,十娘一愣,果然自己对技艺太在意了。连老夫人都看出了端倪,送来了人情。不过这样也好,再练月琴时就可以借着学古筝的幌子打掩护了。

让侍书去领师傅去休息,又细细跟丫鬟交待了此事的安排。十娘心内打定主意,古筝只要学会就好,不必学精;让陈氏不至于在府里丢面子就好,至于拿手好技还得是月琴,只这拿手好戏轻易不得被人发现。要藏拙才行,不然绝技就不叫绝技了。

之后的日子里,十娘三姊妹们多了一门技艺课程,且都由自己母亲教导。在老夫人检验进度时,十娘每次都惜败于六娘又力压八娘,一时间倒也没人说十娘不好,只更加捧着六娘。

不知不觉这一年冬天就这样子来了。陈氏路过十娘院子的时候曾无意间听到过十娘弹奏月琴,并未多言,只对十娘念了两句诗:“黄金扞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自那后,十娘练习更加的谨慎,丫鬟偶尔才能听到换上的新弦发出的音响。

这音响中,熙嘉六年夏天即将走远,冬天就要来了。

  ☆、第17章 前庭后院伤心事

一晃眼,冬天就到了。自从夏日里寿宴完毕后,陈氏就被老夫人吩咐了协助大嫂二嫂管理云骑尉府,一直在忙府里的各项琐事。她答应了带十娘和侄女们去跑马,就未能成行。直到陈家三夫人借着庄子上的梅花开了,下帖子邀她跟十娘去庄子上赏花吃酒才禀明了老夫人,得空带着十娘出府去陈府和陈三夫人汇合。

距离十娘上次和陈氏回陈府拜访,不到半年的时候,陈府的变化不是很大。只早早的铺上了地龙,为着老夫人年纪大了不受冻。

陈大夫人依然掌家井井有条,二夫人除了管好自己的小院子外还兼着教导陈家小姐们针黹女红的重任。

二夫人娘家是南边的,一手好绣活儿自是当仁不让。十娘知道后,一直羞愧于自己当日的鲁班门前班门弄斧。

倒是大夫人面冷心热的安抚十娘“大姑娘有这份心认真去做就是好的。你给老夫人的双面绣屏风你外祖母很是喜爱,你二舅母可是从不动手做的,耐性上姑娘比你二舅母强很多。”

十娘遂不再纠结,只是得着机会跟表姐妹书信时不忘附上绣品请二夫人点评一二。二夫人倒是真心指导,十娘绣功针法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夫人掌家严谨,二夫人教导严厉,倒是三夫人爱玩爱闹,常常带着府里的姑娘们游玩。陈氏在家时候没少跟在三嫂子身后为侄女们收拾烂摊子。因着陈氏性格沉静,嫂子们也放心她和三夫人一起带着小姐们。陈家姑娘们每年都到庄子上跑马打球赏花饮酒。

往年都是陈氏在,家里大人才允许她们出门,这一次借着杜家老夫人寿宴,姑娘们一合计四姑姑不再三婶子靠不住,只能去央求陈氏带着十娘一起去庄子上。这边陈氏答应后姑娘们就在着手准备去庄子上的行李,那头陈氏却被府内琐事绊住了脚。三夫人被磨得受不了,只好下帖子去杜府请陈氏。

陈家比起杜家,姑娘没有那么多,且个个都是爽朗的性子。大房二房加起来,也只有三个姑娘。三房只有嫡子两个,都不是陈三夫人所出。现在的陈三夫人是先头夫人的亲生妹妹,从小就跟姐姐来陈府做客,跟家里上下相熟。

先头的三夫人生二子时难产,临终把夫君孩子一起托付给自己的亲妹妹。陈三夫人自嫁给自己姐夫后,一心抚养自己姐姐留下来的孩子。

因着是姨母的缘故,两个公子也对她亲近。三夫人跟陈氏一起长大,又分别做了继室,倒是际遇相同,只三夫人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性子,跟陈氏会时不时掐起来。家里嫂子们也就任由两人这样胡闹。

这次去庄子上的事情,除了小姐们的催促,又何尝不是三夫人为了找机会让陈氏出门松快松快呢?陈氏领情归领情,该打得嘴仗是一点都不会嘴软。

这不,刚见面,陈氏就开始了挑起战火。

“我就知道三嫂子镇压不住家里的皮猴子,还得劳烦我一个出门子的姑娘出马。知道的说咱们家疼姑娘,邀请姑娘去庄子上赏花;不知道的还指不定怎么背后编排三嫂呢。三嫂子还真下帖子相邀,真真是让人佩服。”

陈氏的话刚落,陈三夫人立刻白了她一眼,“姑娘好大的架子,出个门子就气性大的不行。莫不是陈府还请不动你了不成?惯会把人好心当歹意。再有下一次,我可不管你,我们自去玩去,你啊就抱着你的劳什子庶务烦去吧。”

三夫人也不多说,自吩咐家丁下人把行李往车上搬,一边指挥着姑娘们自去坐车。姑娘们无视了三婶子和四姑姑打机锋,直接拉着十娘去坐车。

陈氏被三夫人一顿损,也不生气,左右看着没她什么事儿,就去辞别母亲和大嫂。等她回来,发现十娘跟侄女们在一处,就自去寻三夫人坐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京郊北山附近的庄子出发。

陈家位于玉京近郊的北山有座温泉庄子,一到冬天,家里的姑娘都爱在庄子里过冬。庄子里温暖怡人,温泉泡着,美酒喝着,吟诗作对,跑马打球,又没有家中大人管着,不用上学不会学各种规矩,别提多惬意。

陈氏在家的时候,虽然性子沉静,但大家姑娘会的一点没落下的都学过,在闺中就素有美誉,不然杜家老夫人也不会亲自为十娘的父亲去陈家定下陈氏。

因着陈家也是军功起家,跟杜家也算是世交,只杜家因着爵位处处低调行事,近年来家中子弟竟无一人再入军营历练,阖家只余大老爷一人还领着武官的爵位,其余人全部转为文臣。家中姑娘更是按着世家淑女培养,功夫拳脚跑马打猎一样不会。

是以陈氏嫁入杜府后见到十娘单薄,很是惊诧。也就督促着十娘从食疗和功夫开始调理身体。陈家的姑娘倒是或多或少会点防身的功夫,跑马打球就更是不在话下。

陈家的温泉庄子在京里是出了名的,它的特殊不在于它地处京郊,泉眼众多,而在于温泉附近有建立小型的跑马场,可以供姑娘小姐们嬉戏玩耍。

十娘在家时就听过陈氏说到陈家的温泉庄子,对跑马场也很是向往。跟着陈氏学五禽戏的时候,陈氏就说过她身子有些单薄,有空要亲自教她骑马。

是以对这次出行,十娘是兴奋的。自从母亲亡去后,十娘一直在各种算计中生活,只有自己有谋算才能让自己再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继母入府后,十娘有种松口气的感觉,各方势力制衡下,她才能过些舒心的日子。陈氏不只是掌控了四房的后院,还在府内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连先头夫人的陪嫁庄铺也从老夫人手里收回交予十娘让十娘自由支配,并言明先头夫人的嫁妆一律让十娘自己打理,四房任何人不能染指,待到十娘出嫁,除了陆夫人的嫁妆外,她也会为十娘置办嫁妆。

十娘又一次受到了陈氏的庇护,只是嫁妆怕是拿不到了。自从知道自己必定要进宫开始,十娘对有些事情就不在那么执着。有时候看着陈氏对自己的在意,都想告诉她不会做无用功,自己将来未必会是她强有力的助力。但看着陈氏为着自己忙前忙后的样子,有些话就说不出口。罢了,眼下还是贪恋这点美好时光吧。

这边十娘放开这些烦心事,跟陈家表姐妹们聊天玩闹,那边厢陈氏和陈三夫人也在说些女人家的亲密话题。关于十娘是两个女人之间不可避免提及的话题。

“小四,怎么听着你为了十娘从你婆婆手里把先头夫人的陪嫁铺子给要回来了。这不是让人家说你图着继女的嫁妆么。你几个哥哥为着这事,可没少烦心。”

三夫人到底为着陈家着想忍不住数落起陈氏。

“这事是我动手快了,让那起子下人传出了闲话。明着我婆婆是管着十娘母亲留下的铺子,可年年亏损,这暗里,还不是那几位的手笔。我大嫂是个手长的,官中的银子都敢偷偷扣着,更别提十娘母亲留下的那些好东西了。你上次也看到我们家姑娘给咱们府里准备的绣品了,那些料子都是她母亲留下的。连着母亲都对她绣出的屏风赞不绝口,可没好料子她绣工再好,母亲能看得上?大嫂怕是想着侄女的嫁妆银子想了好几年了。”

陈氏倒是没想到自己家里的事情让兄长都受到人议论,倒是家里的下人又该敲打了,这才老实了多长时间。

“十娘上次拿出手的料子确实是好东西。只在怎么好,也是人家娘亲留给姑娘的,你大嫂还真是……只我怎么听说你大嫂当年也跟四房联手对付过二房,那位可没少在娘家抱怨。你知道我姨母跟她娘家嫂子有亲,这也不是什么说不得的事儿。怎么她转脸就开始针对你们四房了?”

“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有什么联手之说,不过是为了利益可取所需罢了。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你看我家三房,不是不出手,是时机不到;时机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一点不含糊。那位为了自己家的儿女,可是把府平衡好十几年的格局都打破了。不过我得谢她出手,不然我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我现下是挡了我大嫂的财路,她可不得恨我恨的牙痒痒么。”

陈氏倒是不避讳娘家嫂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三夫人闲聊。

“她管着家,我婆婆这几年年岁大了,精力不比早年,家里大大小小的管事都听我大嫂调遣,十娘母亲的铺子本是陆家的陪嫁打理,自我们姑娘为求去南山拿出铺子给婆婆代管后,铺子里也就换上了我婆婆的人。现在这些人明着还听我婆婆的,暗中都被我大嫂拿捏或是收买了。”

“我大嫂这个人是爱占个便宜,但这么大的事情没人在后面撺掇,她也不会轻易出手。十有□□就是我们后院那个给搅和的。我们家那前庭后院啊,可热闹的不行,真真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陈氏一时间也很是感慨。她虽生在世家大族,但自己家里母亲御下极严,后院更是管理的铁桶一般。

几个哥哥房中人对嫂子也是恭敬有加,倒也真是没见过像杜府这种阵仗的,乱成一团的后院,呵。

“你们家那个么?倒也胆子够大,心够狠。”

  ☆、第18章 信马悠悠野兴长

“你们家那个么?倒也胆子够大。心够狠。只是要我说,上一辈儿的人再怎么争斗,原也挨不着孩子什么事,都是她跟陆氏的事。十娘一个小孩子能碍着她什么,又不是嫡子挡了她儿子的路。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人。”

三夫人比起陈氏实则是幸运良多,陈家三老爷本就对这个妻妹照顾有佳,娶了她后也还是当她做姑娘时一样疼宠。后院的事情一向是三夫人做主,姨娘之类的从不敢自专。

“你还真说准了,我们家大姑娘确实出手了,还是老夫人后面给她抹去了痕迹。我听丫鬟打探,当年先头姐姐过世后,我们院子里那位就动手了,对着只有七岁的一个丫头。听说我婆婆看不过去要养着十娘,当然这事真假先不论,反正最后是十娘去了南山,打着为母守孝三年的旗号。”

“为了从杜府脱身,为着让我婆婆同意,还拿出她母亲所有的铺子给她祖母代管。你也知道代管这种事情,呵。我婆婆要说真没办法震慑住黎氏,那才是笑话呢,反正我是不信的。”

“我估摸着应该是当时形势让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应该是不想轻易得罪宫里的那两位。当时黎氏的族姐跟陆氏的堂姐同时进宫承宠,我婆婆也有心了,怕到时候家族的女儿一入宫就先跟宫中的高位结仇,所以两不相帮呢。只苦了十娘,为了避祸只好拿出这些铺子。”

陈氏倒也念着十娘的好,说到往事时候多是为十娘抱不平。

“十娘看着沉稳懂礼,看不出来是个有壮士扼腕决心的人。”三夫人感叹一句,又问道“她倒是做了什么让你赞不绝口的?”

“我进府之前我们院那位就被我们老爷禁足了。连带着四房唯一的儿子也因着十娘的一番算计落得个不敬嫡母的名声。黎氏逼死人家母亲,暗中跟大夫人勾结管事谋取人家钱财,还在我们老爷面前装得一副贤惠的样子,可不是自作自受么。十娘不出手都对不起黎氏的一番算计。只她太小瞧这个平时不显山露水嫡姑娘了。被训斥后还不思笼络住老爷回头,竟然同时对着我和十娘出手。所以我这不是断了她一只爪子么。”

陈氏说起黎氏手里藏针暗害十娘的事,也是唏嘘不已。

“所以小四你才急着收回铺子,断她另一只手,让她不能作乱么?只你太心急,这些事情,十娘出面不是比你更名正言顺?”

三夫人听着陈氏一番解释,倒是理解她的做法。只到底与陈府有着牵连,该提醒的还是得出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2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淑嘉贵妃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