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金银错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尤四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02 KB   上传时间:2016-05-28 20:53:46

铜环和小酉已经不知道怎么劝她了,便推余栖遐上前。余栖遐掖着两手说:“殿下心思太重,于自己没有益处。您要是闲得无聊,何不替小世子取名字呢。”

婉婉摇头,“这事儿留给他阿玛,我不操那份心。”

她这样委实令人着急,余栖遐道:“殿下以前时时刻刻把江山社稷放在心上,只要于家国有利,您可以不惜任何代价。现在却因为和王爷暂时分开就一蹶不振了,如此看来,您在南苑对他的诸多提防都是假的么?”

那个怎么能一样!

“他屯兵,数量有限,如果他不轨,我定然手刃他,可是他没有。”她辩驳着,觉得这个理由十分充分。又低下头,隔着并蹄莲团花的褙子,把视线落在自己的肚子上,“况且我有了宝宝儿,叫我怎么不惦记他父亲。”

余栖遐叹息:“您怨皇上吗?”

婉婉想了好一会儿,“于私,我怨他,他把我嫁给宇文,又让我们夫妻分离,我怎么能原谅他!可是于公,他有他的顾虑,如果天下太平要用我一人去换,我只能失望,不敢恨他。”

这就是作为孝宗血脉的可悲之处,孝宗的皇位传承和以前历朝不一样,父死传子的习惯被打破,高巩登基是兄终弟及,所以那张髹金龙椅一直在他们兄弟间打转。婉婉离他们太近,好多时候并不是自己愿意掺合,是身不由己。满以为她所有和宫廷有关的一切都会随着下降终结,结果哥哥不让她站干岸。这大邺疆土从来不属于她,但是责任她得担一半,谁让她和他是一个爹妈生的。

她站起来,沿着游廊踱步,乏累了坐在鹅颈椅上,栏杆外的雨点四溅,溅湿了她的裙子,她也不在心上。抬头看天,乌云万里,让她想起南苑的黄梅雨季。对于南苑的记忆,不过积攒了半年,能有多少!她没待到果子成熟的季节,不知道秋天的江南是什么味道,只记得三四月份无处不弥漫着紫荆花香,大纱帽巷的长公主府里就有一棵花树,栽在二门外的照壁前,被花匠修剪得很好,显出少女韵致的,曼妙妩媚的身段。

相爱的人,即便隔着江河湖海,心意依旧是相通的。婉婉独自凭栏的时候,良时正与手下将领在书房议事。地图前研究战线,排兵布阵,忽然一阵心悸,顿在那里忘了动作。澜舟轻轻唤了两声阿玛,他才回过神来,重新抖擞精神,将一面小旗插在了安东卫的地标上。

一步一步,鲸吞蚕食,他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南京距离京城路远迢迢,一旦大军开进,沿路必须有人接应。安东卫的位置,正在两地折中处,卫志上有记载,“京师之外,屏一方之保障,东海汛地,设卫最多,而安东方者,莫逾于此”。它是鲁东南军事要冲,朝廷在此布重兵,共有防海卫、防运卫三十四处,都由五军都督府管辖。巧得很,新上任的都督佥事是他的发小,任期足有六年。六年时间供他筹备,足够了。

底下众人见他又把战事提上日程,个个都满面红光。这些热血男儿摩拳擦掌急欲建功立业,却因为上头新婚燕尔把壮志都抛到后脑勺去了。这回好了,长公主走了,王爷又和皇帝结了新梁子,总算起兵有望了。

众将散后,澜舟还在,仰着脖子问他阿玛,“您刚才怎么了?又想我额涅了?”

他阿玛看了他一眼,“你还小,和你谈不上这个。”

澜舟说:“怎么谈不上,儿子们也想额涅。亭哥儿夜里在床上烙饼,说想吃额涅那儿的怪味大扁和艾窝窝,问额涅什么时候能回来。”

他站在窗前,瓢泼的大雨撞击檐下的竹帘,飞散成细细的水雾,迎面而来。渐渐眉间拢起愁云,一手捶在了窗台上,“再略等等吧,我接了你五叔的信儿,说她一切安好。今儿是第二十六天了,时候一到我就启程,上京接她。”

澜舟背着手,叹了口气,“依阿玛瞧,能顺顺当当接回来吗?”

能吗?很悬。他慢慢摇头,顿了顿说:“不管能不能,都得试试。你额涅肚子里有小弟弟了,我不能让她一个人留在京城,将来临盆也孤伶伶的。”

彼时澜舟还懵懂,只是感觉到他父亲的沉痛,与他平时的杀伐决断是相悖的。可能喜欢上一个人就会如此吧,那位长公主也确实很惹人喜欢。当初得知阿玛要大婚,他母亲找他哭诉,他在对大人的家长里短感到厌烦的同时,也决定憎恶那个所谓的嫡母。可是事实证明他的计划失败了,她是个善良美好的人,心如菩提,不染尘埃。和她在一起不会有任何不自在,她很随性,喜欢坐就坐,喜欢躺就躺。只要没有其他长辈在,她允许他不守规矩甚至放肆,这种感觉对于从小习惯拘谨的孩子来说,简直逍遥得神仙一样。

澜舟说:“我随阿玛一块儿去。”

他阿玛还是摇头,“已经折了两员,再饶进去一个,代价太大。”然后沉默下来,迈出书房,缓步朝隆恩楼方向去了。

想一个人,用度日如年一点不为过。彼此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等待上,常常以为过去好久了,回头一看,不过一炷香罢了。

墙上那株梅花的颜色越填越多,空白的地方越来越少,婉婉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了。

孕吐的症状已经减轻,她的脸颊总算丰润了些。起床头一件事就是问还有几天,小酉认真计算,就快中秋啦,还有五天、还有四天……她听完了下床,有兴致画眉了,换上漂亮的衣裳,明知他没那么快来,但即便等到天黑也毫不气馁,第二天依旧如此。

十五就在眼前,但今年怪可惜的,皇帝和太后不和,没有人主张筹办大宴。再说那天正是月满乾坤的时候,修炼讲究天人合道,皇帝很忙,没工夫和一堆女人吃喝玩乐,人家早同仙师约好了,上高楼炼元神出窍。只要入了门道,就能白日飞升,羽化成仙。

他成仙了,却没想过这社稷怎么办。他在向婉婉描述成仙后的好处时,婉婉问过他这个问题,结果他说爱谁谁,十个儿子抓阄吧,谁手气好,谁当皇上。婉婉从西海子出来,对前途一片茫然。你说他荒唐,明明关心起社稷来,什么招儿都使得上。要说他兢业,他经常不把江山当回事,如果有颗金丹能让他立刻成仙,他一定毫不犹豫拿天下去换。

婉婉感到束手无策,她能做的有限,对得起亡故的父母,接下去怎么样,要看这个皇帝哥子的天命。

眼看中秋到了,她让人把府里装扮上,要有花赏,要有灯看。她从来没有这样期盼过一个人的到来,睁开眼睛就有希望。她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他也肯定一样。她站在假山亭子上朝南张望,盼着有人进来通传,说南苑王到了,她一定一脑门子扎进他怀里,再不出来了。

所以她从十四就开始切切等待,想起了门上的锦衣卫,担心他们会阻挠,特地去了一趟值房。

进门恰好金石在,正坐在案前擦他的绣春刀。见了她一怔,飞快起身行礼,“殿下怎么来了?有话命人传臣就是了,怎么敢劳殿下亲自前来!”

婉婉牵了牵唇角,“别见外,既然在我府上当差,不像外头那么忌讳。我也是有事儿要托付金大人,不亲自来,显得我心不诚。”

金石一挥手,底下人却行退到了门外,自己恭敬抱拳,“殿下言重了,听殿下的指派。”

婉婉想起良时,脸上有了隐隐的笑意,“这两天,估摸有人来瞧我,请金大人通融,放他进来。我知道皇上有令,命你们护我长公主府的安全,但既然是安养,不是囚禁,那就应当容我见客。金大人不必为难,如果皇上怪罪,我亲自领罪,绝不连累金大人。”

金石迟疑了下,抬眼匆匆一望她,“可否请殿下明示,来者是谁?”

她抿唇笑了笑,“是个旧友,我一定要见到他,如果锦衣卫从中阻挠,那就别怪我手黑,不给你们留余地。”

她心情很好,气色也很好,衣裙上的香气随她一转身,从翩翩的宫绦上飘拂开,几乎弥漫整个值房。金石看着她的背影,眉头拧了起来。这位殿下的倔脾气他领教过好多回,其实她是瞧不起他们这些锦衣卫的,帝王家的走狗,叫咬谁就咬谁,如今的地位还不如东厂太监。她来,算是给了面子,事先知会一声,识相的话就别挡道,大家图个方便。

校尉进来,顺着他的视线看了眼,“恐怕这旧友不是寻常人,要不要往上头报?”

金石淡淡一哂,“怎么报?告诉指挥使,长公主殿下不日有朋友到访,至于是谁,暂且不知道?”说话间便已经破例包涵了,难得见个笑脸,这位金枝玉叶也不容易,让她多高兴一阵子吧。

当然来的旧友究竟是何许人,必须分外留意。十五傍晚,长公主府门前大街上,三匹快马飒沓而来。锦衣卫压刀下台阶,那些人转眼到了跟前,为首的利落腾身跃下马背,那石青的绸缎箭衣衬得身段尤为风流。只是凉帽下一方金丝网罩罩住口鼻,分辨不出是谁,单看气度和身条儿,居然有几分东厂提督肖铎的模样。

金石抬手示意来人止步,那人也终于摘下障面来,一张足以恃美扬威的脸,不必猜,除了南苑宇文,再不作第二人想。

果然的,他容止儒雅,抬手一揖道:“在下宇文良时,求见长公主殿下,劳烦大人通传。”

一位藩王,在低等官员面前不拿大,如今的大邺已属难得了。原本绣春刀随时准备出鞘的校尉们闻言退下了,金石拱手还了一礼:“请王爷门上稍待。”

没有办法,在南苑尚且要分君臣,到了京城就更要注重身份了。他日夜不停往这里赶,看见长公主府的匾额后,愈发心急如焚。可是不能造次,得一步一步按规矩来,万一有个闪失,这趟京城之行就成了罪状,带不回婉婉不说,还会把自己送进泥潭。

让他等,那就只有等着。他按捺下来,四下打量,慕容高巩对这妹妹倒确实算得上大方。长公主府是新修的,一砖一瓦都透出熏灼气象,不是一般王侯府邸能比拟的。所以作为公主,她在物质上从来不匮乏,他只担心她的精神,老五信上曾说她瘦弱,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半个月将养下来,应该好些了吧!

他在门上耐心等待,终于听见一串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回头看,她跑到了银安殿前的天阶上,没有平时的四平八稳,现在只是个思君心切的小姑娘。

她穿宽绰的长衣,一头如云的乌发高高绾起,因为奔跑金簪落了一地。他真被她的举动吓坏了,让她站住,就在那里等他。她倒听话,哭着伸出双臂,孩子似的一迭声叫他的名字。他慌忙跑过去,终于把她抱进怀里,她呜呜咽咽埋在他胸前说:“我等了好久,你总算来了。”

他紧紧抱着她,两条胳膊簌簌打颤。那么多人看着也不在乎,捧住她的脸仔细打量,眉眼还是这眉眼,只是皮肤白得发凉,果然瘦了。

痴痴对视,目光近乎贪婪,仿佛看一眼便少一眼似的。小夫妻重逢,那场景不需描绘,左右人都识趣地避开了,偌大的院子里只有他们两个。华灯初上,融融的光升起来,婉婉勾着他的脖子说“亲亲我”,那软糯的声口,简直甜如蜜糖。

他吻她,彼此都哽咽,吻也无法继续了,只是顶着额头,暗暗的天光下像两棵藤,紧紧纠缠在一起。

门上锦衣卫戟架一样伫立着,见金石出来,总旗拱了拱手,“大人瞧,眼下怎么办?南苑王进京来了,虽说皇上赐了黄马褂,到底是个藩王。咱们要是欺瞒不报,怕上头要问罪。”

是啊,老友变成了南苑王,就是有心想放水,只怕也不成了。

“应当有题本先行一步送进宫了……”他当机立断,“即刻着人进西海子报信,事儿可大可小,岔子出在咱们这里,大家都得掉脑袋。”

底下校尉领命,翻身上马,一路向西苑急驰而去。

☆、第57章 惊飙动幕

皇帝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谁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夫妻团聚了,这一刻前所未有的满足,至于接下来会遇见的问题,暂且不去考虑,因为想也无用,除了更糟心,没有旁的了。

婉婉拉他进后院,亲自打了手巾让他擦脸。他在洗漱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着,仿佛怕他一眨眼就飞走似的,目光满含深深的眷恋。

他解开衣领擦洗脖子,有些腼腆地笑了笑,“四天没收拾,身上脏得厉害。原本早就到了,走到保定府遇上一场大雨,耽搁了大半天工夫。”说着起身揽她,“等急了吧?”

她摇摇头,又点点头,“我以为你昨儿能到,可是等到半夜你也没来。我心里还怕,怕你忘了约定的时候,再也不来了呢。”

他只是笑,“傻话,我早就准备上了,本想早点儿启程,又怕想你太急切,照样没日没夜赶路。回头你在京待的时候太短,皇上心里不痛快,就不好了。现在这样正合适,我明儿天亮就去求见皇上,把你接回南京去。”

他说话的时候,她一直忍不住心酸,怕总哭,叫他心里难受,便转过身吩咐小酉:“给王爷预备的衣裳呢?拿来让王爷换上。”自己扶他坐下,问他一路乏累了罢?

他说没什么,“爷们儿家的,不像你们姑娘。我们家的孩子耐摔打,从小就是这么练出来的。以往几回进京也是这样,人在路上,心里还牵挂南苑的事儿,只有跑得急点儿,路上耽搁最不值当。”

婉婉想起上年冬至那天,他几千里加急到了京城,陪着皇帝祭完天地,还被她勒令在风雪里罚站了两个时辰。现在回忆起来,觉得自己不懂事儿,很是愧对他。

可是不好意思说出口,蹲下道:“我给你捶捶腿吧。”

才要屈膝,就被他掺了起来,“使不得,别窝坏了孩子。”一面说,一面把手覆在她肚子上,“往后不能像刚才那样跑了,太危险,记着了?”衣裙底下已经能看出微微一点隆起,他摸得很细致,轻声道,“长势喜人,只是怪可怜的,这么小就在外颠踬。如果没有这回的事儿,你和你母亲都在阿玛身边,咱们一家子高高兴兴的,你也用不着跟着担惊受怕。”

他和孩子说话,婉婉脸上带着笑,“我也算回来省过亲了,皇上应当挑不出刺儿了吧。咱们收拾收拾,后儿就走吧。”

但愿如此,可以让他们顺顺利利回去。其实皇帝有时候的决定真的不那么明智,硬把他们拆散,无异于逼他造反。好几回了,他半夜意难平,忽然跳起来,打算立刻点兵。可是不计后果的下场是什么?给了镇安王和乌思王好时机,让他们有借口联合起来一举荡平他。要夺天下,必须天时地利兼顾,枪打出头鸟,他何必牺牲自己给别人创造时机呢,所以必须忍,三王之中谁最沉得住气,谁就能笑道最后。

可是忍字头上一把刀,他这回是切切实实感受到这种痛了。婉婉满含希望,他不能让她伤心,也不敢把局势分析给她听。这次能不能接她回去还不知道,那个时而机敏时而癫狂的皇帝,谁也摸不准他心中所想。

他只有抱着她,让她坐在膝上。她这么好,给他准备吃穿,就像普通的妻子一样。他几天没合眼,现在一点也不觉得累,唯恐相处的时间太短暂,睡觉都变得奢侈了,他不敢。

本来说好了一块儿吃中秋筵的,结果那桌席放在院子里,最后也没去动。叫人端了炕几来,简单用了两口,两个人便在窗前的罗汉榻上歪着。月亮又大又圆,挂在中天,照得人心上惶惶的。婉婉让他枕在她腿上,她一下下捋他,像捋那两只小松鼠一样。

“才大婚那会儿,我一点不愿意嫁给你。”她低下头看他,“可是现在,我又觉得不后悔了。”

他嗯了声,“为什么?”

她咧嘴笑,露出一排糯米银牙来,“因为这世上,除了你,没人配得上我呀。我常想,要是换了个驸马,现在不知道怎么样……”

“也许你正安安逸逸和他喝着酒,看着月亮。”他有些落寞地说,“用不着担心被迫分开,也不必经受大风大浪。婉婉,有时候我也后悔,当初不该一心尚主。结果害了你,叫你一个人这么悲凉。”

婉婉却不喜欢了,“是你后悔娶了我吧?”

他急着要辩驳,她却捂住了他的眼睛,“好了,睡会子吧,咱们有的是时候说话,不急在一朝一夕。”

他实在是累了,想着略歇一歇,结果一觉便睡到了天亮。

这一夜很太平,锦衣卫把消息报进了西海子,皇帝大概正忙着修炼呢,并没有加予理会。婉婉和他起了个大早一同觐见,结果在太素殿等了一上午,直到中晌才见崇茂出现,笑着给他们见了礼,请驸马爷到东岸的凝和殿说话。

单叫他一人,婉婉心里七上八下的,想追问崇茂,他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让她在这里静待,自己去去就回来。

崇茂引他过九孔桥,态度看上去很恭敬,但毕竟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内侍,他曾经试探过,不容易买通,就放弃了念头。一路寂寂无言,下了桥堍后,才听见崇茂道:“王爷留神,万岁爷今儿龙颜不豫,您仔细了,千万别触怒怹老人家。”

良时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向他拱手,多谢他提点。

说话儿进了凝和殿,他本以为西海是皇帝修道的场所,讲究天人合一的万岁爷应当没那么庄严,没想到入殿便见他穿着衮龙袍,戴着翼善冠,正襟危坐着,满脸肃杀的神气。

他一凛,撩袍跪地,“藩臣宇文良时,恭请皇上圣安。”

皇帝没有让免礼,自己反倒下了宝座,一步一步走到他面前。那双绣金龙的黑舄进入他的视野,他蹙眉,愈发低下头去,半晌才听见皇帝说平身,“驸马好急的性儿,听说昨儿赶到长公主府,路上只花了三四天的工夫?”

他躬身道是,“因殿下身怀有孕,臣在南苑坐立不宁,因此不得皇上传召便入京来,还请皇上恕罪。”

皇帝嗳了声,“世上什么最苦,相思最苦,朕也不是个不解人意儿的。你来瞧婉婉,是你们夫妻的情分,况且婉婉出降时,朕赏了你随意入京的恩典,今儿也不会治你的罪。不过身为藩王,几千里奔袭,内阁报予朕的时候无一不弹劾你,说你目无君上,肆意妄为,倒叫朕很不好办。下回吧,下回小心些儿,虽说如今你是朕的妹婿了,但横冲直撞未免失了体统,再叫人告到御前来,朕也顾念不上你。”

别瞧皇帝大部分时间糊涂,但他深谙打个巴掌给颗甜枣的门道。良时道是,“臣也唯恐惹得众人侧目,此次入京只带了两名随从。另有题本着人送进司礼监,不知皇上可曾过目?”

皇帝背着手,长长叹了口气:“司礼监……眼下正乱呢。肖铎生死不明,掌印的位置空缺着,不是个事儿……依你看,谁来填缺合适?”

这话就问得有古怪了,他很明白,绝不能接着话茬说下去,否则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

他呵腰道:“皇上恕臣愚钝,臣远在金陵,除了和肖掌印有过几面之缘,司礼监的另几位秉笔,都不大相熟。皇上问臣的看法,臣实在答不上来。”

皇帝哈哈一笑,并不放在心上,“也是的,朕问这个,岂不给你出难题吗。认不认得倒是其次,司礼监掌印大权在手,你是个谨慎人,不能平白让自己沾上官司。”顿了顿道,“怀宁一线灾民的情况,朕已经知悉了,你办得好,朝廷应当嘉奖你。不过百姓是大邺百姓,江南是大邺粮仓,如何赈济,还得你那头想法子。朕也不瞒你说,上年雨水太多,好些地方的庄稼都涝了,颗粒无收,今年京城粮仓吃的是陈米,就连宫里都一样。要让朝廷拿粮拿银子,国库空虚,筹措不出来,南苑是朕膀臂,还需你替朕分忧。”

横竖一句话到底,皇帝要当,责任却不想承担。这个太平天子干得,一人受用,全天下不饿,倒也妙。

他来不是为了商讨怀宁出路的,说到底只是为了婉婉一个人罢了,远兜远转了一圈,慢条斯理道:“朝廷眼下有难处,臣都知道,但凡臣能支应的,绝不敢让皇上劳神。今年江南秋收,不知收成如何,倘或剔除灾粮还有结余,臣想辙送些漕粮进京,也好解一解燃眉之急。”

皇帝一听便撞进心坎里来,“江浙、河南、陕北皆是天下粮仓,可惜其余两处弄得溃不成军,也只有指着你南苑了。”

他应了声,复道:“臣此次是接长公主殿下回南苑的,因殿下有孕,家里太妃日夜记挂,定要殿下在身边,也好就近照应。若皇上恩准,臣明日就携殿下动身,来时走水路,回去也还是走水路,不会叫殿下受累的。”

皇帝起先因漕粮有了着落和颜悦色着,可是他一提要接婉婉回去,顿时脸就拉了八丈长,断然道不成,“受得一回颠簸就罢了,怎么还能有第二回!虽说水路比陆路好些,可你也瞧见了,她这回抵京半月,也没见调养过来多少,再折腾一回,朕怕她身子受不住。你若真心爱她,就要以她的安危为重,回南苑何必急在一时?待得孩子落了地,你再来迎她不迟。”

他早就料到是这个结局,这皇帝没别的本事,给人下套一点不含糊。他真正要扣留的根本不是婉婉,是他的孩子。现在不让走,一旦生下来的是世子,只怕更加不会撒手了。

他也横了一条心,无论如何要驳一回。可能让手下将领们知道,不免咋舌惊异,觉得他不顾全大局,为情昏了头,可他顾不得那许多了。他知道皇帝留他还有用,暂时不会将他如何的,倘或这趟能争取,那就跟捡了漏似的,即便失尽了颜面也值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6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金银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