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女不下堂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陈云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6-07-24 11:49:37

  筹谋

  两个丫头闻听吩咐,对视了一眼,都没言语。宝儿记起先前柳氏硬迫她去服侍章雪妍一事,就不肯动身。珠儿瞧了出来,说道:“还是我去罢,宝儿在这里服侍奶奶。”

  夏春朝点了点头,又说道:“你来时记得转到后院一遭,把姑娘请来,待会儿有裁缝上门来量尺寸裁衣裳。今儿事多,我要使你呢,你别又出去逛半日不回来。”珠儿含笑答应了一声,就转身出去了。这里,宝儿相陪夏春朝吃饭不提。

  珠儿出了门,想了一回,步子一转,先往上房去。

  走到柳氏房门外,就见长春在廊下一张藤椅上坐着,正低头绣着一件小褂。她迈步上前,低低笑道:“恭喜姐姐啦。”长春闻声抬头,见她过来,连忙起身笑道:“妹妹怎么有空过来?”又说道:“我又没有什么好事,妹妹恭喜我怎的?”珠儿微笑道:“昨儿的话,我都听见啦。姐姐离了这个火坑,可不该恭喜么?”

  长春见果然被她听去,脸上一红,低头不言。珠儿又看她手里的绣活,见是一方水红绫子短褂,其上一副蝶戏芍药的花样绣了一半。她认出是陆红姐的衣裳,便问道:“你人还没过去呢,姑娘就把活计派来了?”长春笑道:“姑娘房里人少,杏儿又小,针线上没有人。我横竖是要过去的,早些着手做也没什么。”说着,又问道:“你今儿过来,可是奶奶有话说?”

  珠儿颔首道:“就是你的事儿,奶奶打发我来告诉太太一声。”长春忙问道:“我走了,这房里便出了缺,奶奶可寻到替补的人了?”珠儿摇头道:“哪来那么快,你的事儿昨儿才闹出来的,奶奶又不是未卜先知能掐会算的。”

  长春便皱眉道:“那我去了,这屋里可就只剩忍冬一个了。她年纪小,不济事,又没人能补我的缺,只怕太太不放人呢。”珠儿却咯咯一笑,说道:“我的好姐姐,你就是爱操心。太太早嫌你碍眼了,不然昨儿那事儿怎样也推不到你头上,巴不得你早早离了她眼前,你还替她愁呢!”又问道:“太太在里头?可方便见人么?”长春说道:“在倒是在,只是老太太也在呢。”

  珠儿听见陆贾氏也在,倒放心下来,笑道:“这般倒好了,有老太太在,太太也说不出那些混账话了。”言罢,就拾阶而上,亲手掀了帘子进去。

  踏进门内,就见宝莲在内室门上立着,见她进来,便冲她摆手。珠儿走上前去,只听里头一人说道:“……拔了萝卜地皮儿宽,省的她在这里碍手碍脚。”她认出这是太太的嗓音,便停了步子。宝莲道了声:“奶奶打发珠儿过来说话。”一面就掀起了帘子。

  珠儿迈步进去,只见陆贾氏同柳氏在炕上坐着,柳氏脸色阴沉,陆贾氏倒是一脸慈和。

  她低头上前,屈身道了个万福,低头将夏春朝交代的言语说了一遍,又道:“奶奶说上房出了空缺,一时不及去买,叫忍冬先顶两日。待媒人送了人来,就给太太补上。”

  柳氏哼了一声,说道:“她倒惯会做主,里外充好人的。”一语未休,还待再刻薄几句,瞥见陆贾氏脸上神色,只得硬生生压了,说道:“也罢,那蹄子不好,既然红姐儿愿收她,也是她的造化。回去告诉你们奶奶,也不消从外头弄人了。厨房里上灶的春嫂家的二丫头倒很好,十四五的年纪,人也干净听话,在家闲着没个差事。她娘寡妇失业的,一人拉扯孩子也是不易,想叫她女儿进来领个差事,也算多个进项。我见过那孩子一面,倒是很好,就领进来补了长春的缺罢。”

  珠儿不敢答应,只说道:“太太的话,我回去必然转告奶奶。这底下的事儿,必然还要奶奶示下才好。”柳氏听见这话,那火又腾的冒了上来,张口要斥。就听陆贾氏在旁说道:“你这孩子素日看着伶俐,今儿怎么糊涂起来。你们奶奶向来孝顺,又怎么会驳了你太太的言语?你自管回去告诉你们奶奶就是了,她必定不会怪你。又不是什么大事。”珠儿见陆贾氏开口,不敢再说,只唯唯应下,又看两人再无吩咐,便告退去了。

  待她出去,柳氏便向着陆贾氏道:“老太太,你瞧瞧,她就打发个丫头过来向我这婆婆传话,架子这样大!您还在这儿坐着,她手下的丫头就敢驳咱们的言语了,可见她平日在房里,把咱们两人放不放眼里!我倒也罢了,老太太您是一家之长,合家子以您为尊。她这般行事,可不是不敬尊长么!”

  陆贾氏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点头说道:“自打你妹妹一家投奔来,你倒是会说几句像样的话了。”柳氏讪讪的,赔笑说道:“平白无故,又说她们做什么。”陆贾氏又道:“可惜机巧用错了地方,我是不吃这一套的。老大想收长春,你拦在里头不让,又嫌她一心向着孙媳妇,就把她看成了眼中钉,一心拔了她。春嫂那女儿,去年跟她妈上灶烫坏了脸,现下脸上还有块疤,你自是不担心了。何况,你叫了那丫头上来,差事是给你的,不怕买不住她的心,自然是对你言听计从了。这桩桩件件,我哪一件看得不分明?你还敢在我跟前弄鬼呢。”

  一席话说得柳氏哑口无言,半日才谄媚笑道:“老太太火眼金睛,这家里哪件事瞒得过您老的法眼?”陆贾氏瞥了她一眼,说道:“你也不用在这里蜜里调油的哄我,我晓得你还是为了你外甥女的事。如今勇哥儿既做了官,就是纳妾律条上也说得通。何况她夏氏入门也有年头,子嗣上总没个消息,终不成叫我们陆家断后么?她今年已二十了,往后就是生,只怕也是人丁单薄。咱们这样的人家,总是开枝散叶的好。”

  柳氏听了这话,虽不知这老妪为何忽然转了主意,心里倒十分欢喜,面上却故作愁色道:“老太太这话很是,然而之前席上我已亲口应了。再提这事,莫不是真叫家人打我板子不成?”陆贾氏望她冷笑道:“你这不成器的行货,这点子事就把你难住了?这酒后的言语,谁能作真?就是她当真闹起来,你是太太,谁还真敢打你板子?反了她不成!你自管放手去做,事儿弄出来有我做主。何况,勇哥儿是个知廉耻的孩子,坏了人家姑娘的清白身子,还能翻脸不认么?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她夏氏再叫也不中用!”

  柳氏听了陆贾氏一番言辞,心花怒放,当即道:“老太太果然高明,这一家子的事,还得是老太太做主。”陆贾氏笑了笑,又道:“早上起来,我听闻勇哥儿天不亮就走了,昨儿夜里好似还同他媳妇绊了几句嘴。这时机可是难得,你叫你那外甥女上些紧儿。大人再操心,她自家立不起来也是白费。”柳氏一口应下,就说道:“老太太放心,雪妍那孩子素来伶俐。”陆贾氏点了点头,又道:“勇哥儿早上走前,同他老子说起,因初七有事,叫把请客摆酒推到初十,你不要忘了。”柳氏心里知局,满口应下。

  珠儿出了上房,先转到后院去见陆红姐。陆红姐因昨夜走困,这会儿才起,正在梳头。听闻嫂子相招,当即答应,又说道:“你先回去,我梳了这头就过去。”珠儿便又转了回去。

  回到房中,夏春朝已吃完了早饭,正看账本,同一应管家媳妇说话,算账发筹子。珠儿回来,见满屋子人,不好上去,就在一边站了。好容易待人散尽,她方才上前,将柳氏的话转述了一遍,说道:“太太已看好人了,说叫上灶的春嫂女儿去补缺。我说还得问奶奶,但老太太在一边发了话,我也不敢说什么。”

  夏春朝想了一回,问道:“春嫂的女儿,敢是去年厨房里烫坏了脸,再没进来的那个?”珠儿点头道:“奶奶好记性,就是她。她叫彩蝶,今年十五了。去年因在厨房烧火,不慎烧了脸,还是奶奶赏了医药银子,还给她请大夫。到底没好利索,到了目下脸上还是一大块疤。”说着,将嘴一撇道:“太太就是看中她坏了脸,才叫她到跟前,好不叫老爷惦记。不然,谁家房里使唤的大丫头不是挑平头正脸的?倒抬举这样的人!”

  夏春朝微微一笑,说道:“太太的心思,你既看穿了,就别轻易说出来。”说着,又点头道:“春嫂是个寡妇,膝下倒带着两个孩子,也是不容易。太太抬举她女儿,那也没什么不好。”珠儿急道:“奶奶!”夏春朝淡淡说道:“急什么,上房横竖还有忍冬在,叫她盯着些就是了。”

  说话间,陆红姐已走了进来。夏春朝便住了话头,起身含笑让她坐。姑嫂两个亲亲热热的携手坐了,陆红姐笑道:“我今儿起晚了,珠儿过去叫我时,我才起呢。嫂子别笑话我。”说着,又问道:“听珠儿说,嫂子叫我来,是要裁衣裳?”

  夏春朝说道:“昨日我同你哥出去,买了一匹好焦布。这不天热了,这布料凉快,我想着咱们两个裁几身衣裳。比甲也好,扣身衫子也罢,待裁缝来了一道量尺寸。”说着,便吩咐宝儿道:“把昨儿买的布料拿来。”

  宝儿走去取了包裹,回来当着两人的面打开。

  陆红姐别的不瞧,一眼就望见那卷葡萄紫织金妆花罗。她手快拿起,抖开一瞧,只见这纱薄如蝉翼,如烟似雾,颜色娇嫩,金丝也掐的周正,不由啧啧称叹道:“好鲜嫩的货!嫂子当真舍得,这样的纱怕不得七八百钱一尺?通京城算下来,没几家能出这样的纱。嫂子何处买来?”说着,便望向夏春朝,却见她也看着这卷纱,面上却怔怔的。

  收人

  陆红姐见了夏春朝脸上神色,心念一转,笑问道:“怎么,嫂子又心疼起来了不成?”夏春朝笑了笑,说道:“这却不是……也罢,不提这个。”说着,伸手拿起那大红焦布,又道:“你瞧这个如何?”陆红姐就着她手里看了看,颔首说道:“这布织的精细,色染的也周正。这三梭布织的也好,软和的很,做小衣衫子都好。嫂子在哪里买来这样的好货?”夏春朝说道:“就是西街上新开的那家‘霓裳轩’,昨儿我同你哥去看了看,货色极好,只是贵些。”

  陆红姐听闻,问了问价钱,点头道:“这样子的货也值这个价了。”说毕,又探头瞧了瞧,就看见那几卷宝蓝藏青的缎子,遂笑道:“这些缎子,都是嫂子给哥买的罢?统共就买了这么一包的布料,倒是哥哥的占多。嫂子要与哥哥做衣裳,又托赖我沾光了。”

  两人说笑了一回,外头便传话说丁裁缝到了。因是常年家中往来习惯了的,这姑嫂二人皆不曾避忌,就吩咐人带了进来。

  少顷,那丁裁缝进来,上来与奶奶小姐见礼已毕,就垂手立在一边。

  夏春朝先不吩咐,只寒暄笑道:“丁师傅近来做些什么?一向少见了。”丁裁缝恭敬笑道:“因着春夏相交,这几日各家的太太奶奶都忙着添置新衣,小的生意忙碌,一时顾不上来给奶奶请安,倒请奶奶恕罪。昨儿奶奶打发人来知会,小的正赶着城东西凤楼东家太太的活计,听闻是太太相招就丢下忙忙的过来了。”夏春朝微微一笑,说道:“你倒是殷勤。”丁裁缝陪笑道:“自打小的独立门户出来,奶奶就分外下顾,照料小的生意。小的铭记在心,焉敢不报?”

  夏春朝听他说的甜润,笑了笑。陆红姐嘴快说道:“丁裁,听闻昨儿你上街偷了老刘头一桶香油两桶蜜,今儿他四处吆喝着抓贼呢。可有这回事?”丁裁缝怔了怔,回道:“姑娘何出此言,并无此事。”陆红姐便笑道:“既没有偷着抹蜜和香油,嘴怎么这样甜?真真是惯会哄人的,怪道你生意那样好。”丁裁缝笑道:“姑娘说笑了。”

  这般叙过寒暖,丁裁缝便上来与这姑嫂二人量了身段尺寸,又问道:“讨奶奶示下,要裁什么衣裳?”

  夏春朝同陆红姐商议了一回,便叫做一件大红焦布比甲,一件大红焦布扣身衫子,一条水波纹湖蓝褶裙,一件葱绿高腰襦裙。那妆花纱便与夏春朝裁了件披帛,一条盖地裙子。两人衣裳交代已毕,又要吩咐陆诚勇的衣衫。男人衣裳有限,几卷绸缎只分作大氅、深衣、直裰、衬衣并两条裤子就罢了。又因他不在家中,不能量身。夏春朝便将昔日陆诚勇一件旧衣交予丁裁比对,好在陆诚勇出外几年身材并未走样,倒也无碍。

  一时事毕,夏春朝笑道:“丁师傅,这天眼见着就热了,我们又想赶着端午时上身,烦劳你赶上一赶罢。”丁裁缝记了样式,听见这话,连忙回道:“小的自知轻重,不消奶奶吩咐。小的回去,就带了徒弟造办起来,必定不误了奶奶过节。”

  夏春朝点了点头,又道:“老太太这会儿正在上房,你也去问问老太太、太太要不要添置几件衣裳。”丁裁缝答应着,就收拾了东西去了。

  宝儿上来添了茶,就笑道:“虽是少爷同奶奶拌嘴,奶奶心里到底还是惦记着少爷的。”陆红姐听闻此言,便问道:“怎么,嫂子同哥哥拌嘴了?”夏春朝还不待说话,珠儿就嘴快说道:“好似是昨儿因长春的事儿,少爷回来嗔了奶奶,奶奶就不高兴起来。今儿早起,少爷连饭也不曾吃,就匆匆出门了。奶奶虽不说,我们岂有看不出来的!”说着,又向夏春朝道:“奶奶也别放在心上,少爷嘴上说不出,心里也是疼奶奶的。昨日在铺子里,奶奶看着那妆花纱心里喜欢,舍不得买,少爷便偷偷替奶奶买下来了。这心思也算得上体贴,奶奶也看一眼不是?少爷在边关这许多年,好容易回来了,还没热乎两天,奶奶就同他生分上了。别说少爷,就是我们看着,也觉得心寒。”

  夏春朝斥道:“你这个丫头,倒数落我起来了。”陆红姐在边上听着,便趁空劝道:“既是这样,嫂子不如同哥哥说开罢了。你们这几年的情分,就为这些不相干的小事伤了,可实在不值。我哥哥那人,嫂子又不是不知,自来是心直口快的。大事上倒罢了,碰上家长里短这些小事,是最没成算的。你倒同他怄些什么气?”

  夏春朝正色道:“姑娘,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那心狭量窄、无理取闹的愚妇么?我这般,自是有我的道理。”陆红姐吃了这一顿抢白,脸上讪讪的,只说道:“也罢,嫂子别恼。横竖是你们两口的事儿,我不说就是了。”

  夏春朝不愿多言此事,便岔了话说道:“太太叫了厨房里春嫂女儿去补缺,我想着不如今儿就叫长春过去。你觉得怎样呢?”陆红姐说道:“嫂子做主便罢,我那儿地方空,随长春几时过去罢。”夏春朝听闻,便打发珠儿出去传话。叫长春即刻收拾了包裹,挪到陆红姐屋里。又传了彩蝶上来,送到上房。

  这彩蝶今年虽只十五,却是生的颇有几分姿色,兼之百伶百俐,凡事一听便知,便有几分心高气傲,一心只要在众家人里出头。奈何夏春朝掌家甚严,轻易不添人手。故而她在家中长至十五岁,一无差事在身。去岁重阳,陆家摆宴款待亲朋,事多忙碌。春嫂便使了个托词,在夏春朝跟前千求万求方才得了个差事,将女儿带进厨房。满拟自此一家子便吃了个双饷,谁知天不遂人愿,这彩蝶灶下烧火时不慎被火燎了脸。夏春朝怜其家穷,又突遭不幸,便厚与银两,又延医医治。然而这火伤是极难医治的,彩蝶在家歇了几月,面上伤势虽愈,却落了块疤,再不得进来领差。此女心气甚高,突遇此事,气恨交加,只是无可奈何。

  偏巧近日陆家事多,柳氏嫌合家下人皆是夏春朝手里出来的,有意选个心腹。又因要防着陆焕成上心,合家子挑遍了,选中彩蝶。春嫂正愁女儿在家焦坏了身子,忽闻此事,当真喜从天降,满口应下。见奶奶打发人来传唤,当即撺掇着女儿收拾了进去。

  彩蝶一路低着头,跟着来人进了上房。

  其时,忍冬正在内房门外坐着,见她进来便起身道:“姐姐来了,姐姐稍等,我进去告诉太太。”

  那带她来的人便笑道:“姑娘在这儿候着罢,我先去啦。”彩蝶连忙笑道:“嫂子慢走,往后我还多得嫂子照应。”那人一笑,便去了。

  须臾,忍冬已自里头出来,说道:“太太叫姐姐进去。”彩蝶听闻,便随着忍冬走了进去。

  进到里头,便见柳氏穿着家常旧衣,盘膝坐在炕上,手里捧着一只五彩瓷盖碗,正双目炯炯望着自己。这彩蝶低头上前,离炕三步远时跪了,端端正正的磕了几个头,就听上头说道:“地下凉,起来罢。”

  彩蝶得了这一声,方自地下起来,仍旧低垂着头,一双眼睛却滴溜溜的四下打量。

  柳氏看了她两眼,便笑道:“你这孩子,只顾低着头做什么?抬起头来,叫我瞧瞧。”彩蝶细声细气道:“我生的丑,怕吓着太太。”柳氏说道:“我既叫你上来,自然知道前头的事儿。你自管抬头便了,并无妨碍。”说着,见她不动,又笑道:“莫不是你往后在这屋里服侍,都低着脸不看人么?”彩蝶听见这一声,方敢慢慢抬头,仍兀自不敢看柳氏。柳氏将她上下打量了一遭,又看她左半边脸上果然有巴掌大一块旧疤,容貌全毁,心下满意。当即点了点头,故作怜惜道:“脸上这伤可是去年烧的?好一个端正的丫头,真正可惜了。”

  彩蝶听她说起旧事,触了心病,不由双目泛红。只听柳氏又叹道:“去岁上,我原是要你到姑娘房里伺候的。只是你们奶奶说什么樱桃纵然病重,到底还在,没有补人的道理,叫你去了厨房。若是依着我,哪里会有这场横祸?”说毕,又叹息了几声。

  她此言便意在挑拨,这彩蝶到底年轻,又事关机身,当即上了套。将一口银牙咬了几咬,方才低声道:“是我没福罢了,却怨不得旁人。”

  柳氏笑道:“我听了你的事,心里倒怪可惜的。本想叫你到屋里服侍,只因你一向在家养伤,我这儿又不缺人。何况家里的事素来是你们奶奶管,我是说了不算的,只好罢了。幸得如今长春要去服侍姑娘,我这屋里出了缺要补人。你们奶奶原打算上外头买,我立时便想起你来。这好处与其叫外人占了,倒不如抬举自家的人,就叫来了你上来。往后,你就是我房里大丫头了。”

  彩蝶听了这一番言语,连忙重新跪下,重重的磕了几个头,嘴里说道:“太太提拔,恩同再造。婢子杀身难报,日后必定一力扶持太太!”

  柳氏一笑,说道:“好好说着话,又跪下做什么。”转头便向忍冬道:“扶你姐姐起来。”

  忍冬正在旁歪头看着,听见吩咐,连忙上前扶了彩蝶起来。

  柳氏又自腕上脱了一支鎏金银丝镯下来,递与她道:“今儿初次见,没什么好物,这镯子你暂且戴去玩儿。日后你办好了差,我还赏你。”彩蝶不敢就收,推了几推,见柳氏执意相赠,只得收下。

  原来,柳氏这一番言辞,皆是陆贾氏所授。不然以柳氏心智,如何能想出这样一篇话来。她先拿言辞相激,赚得彩蝶感戴不尽,又以小利相诱。世人当此,十个有九个都要着道,何况彩蝶年岁尚浅,无甚见识,果然一发即中。

  当下,柳氏又说了几句闲话,便将彩蝶改名为迎夏,留在房中听用。这迎夏也就此死心塌地跟了柳氏。

  夜袭

  彩蝶自归到上房,为柳氏改名迎夏。

  此事传到后头,为陆红姐闻知,便有人劝她将长春也改了名字。陆红姐却道:“她叫这名儿也有年头了,乍然改了怕她自家不习惯,不改也罢。”倒还是长春说:“这名字原是在太太屋里叫的,既来了姑娘这里,还是按着姑娘房里的叫罢。”陆红姐听了她的言语,便将她改名唤作春桃。

  自此,这两个丫头便各归其主,各干各的去了。

  再言那李福自出了陆家,马不停蹄赶回侯府交差。

  回至府中,便听二门小厮说起,侯爷正同府上清客于小书房内闲谈。李福闻知,连忙赶将过去。

  走到书房门外,守门小厮替他通报了,这李福便整了整衣衫,亲手掀了珠帘,垂首走了进去。

  入内,却见家主司徒仲正在一张太师椅上坐着,一旁地下相陪着个身穿宝蓝直裰,面容清癯之人。李福晓得此人乃是司徒侯爵的座上宾,也不避他,低头走上前去,屈膝问安已毕,躬身退到一旁。

  这司徒仲今年已过四旬之龄,只因日常保养得宜,又是习武之人,精神健旺,不甚显老。此刻,他穿着一件家常锦衣长袍,正坐在椅上同府上清客说话,见李福回来,便住了话头,问道:“礼送去了?他们竟收下了?”李福恭恭敬敬回道:“是,这陆家当家的是位少奶奶,出来见小的,说了几句客套话,倒不曾十分推辞,就收了。”

  司徒仲闻言,沉吟一二,便向那人道:“这倒有些意思。”那人也不接话,司徒仲又问道:“陆家除却这少奶奶,就再没别人出来说话了么?”李福微一迟疑,便答道:“小的在陆府坐了片刻,本要动身了,这家老太太却出来了,说了一大车子的话。小的惦记来回侯爷的话,便寻了个托词出来了。”司徒仲问道:“这陆家老太太待你又如何?”李福回道:“这老太太倒是比那位少奶奶还要恭谦上十分呢。且很将咱们侯府放在眼中,又说老爷下顾她家少爷,她们合家感戴不尽。不是小的编排,这样子不顾体面的老太太,小的还当真没见过。”

  司徒仲听了这话,心下了然,便道:“既如此,我知道了。太太有话要吩咐你,你去罢。”李福听命,应了声下去了。

  挥退了李福,司徒仲却好似来了兴致,直起腰身向地下那人道:“这陆家没落的久了,如今倒出了个人才。我记得,他家祖上也曾官至宰辅,原是同我曾祖一道出入内阁的人。谁知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这家子竟已入了破落户之流,当真令人唏嘘。”蓝衣人淡淡一笑,说道:“英雄不问出身,这陆诚勇去年还只是个杂号将军,今年才自边关回来,便封了个三品中郎将,又加赐爵位。虽是他军功卓越,也未免太年轻了些,几如平步青云。侯爷且想想,这满朝算起来,可有一人如此的么?”

  司徒仲沉吟道:“先生是说,皇上有意抬举此子?”那人淡淡一笑,说道:“前几年自打京中出了周府一案,朝中颇有几分青黄不接,军中尤为严重。此人既有才干,日后前程当不限于此。”司徒仲闻听此言,莞尔道:“先生于朝廷局势,倒是洞若观火。无意出仕,当真可惜。”那人笑而不答,司徒仲也就更不多言。

  原来此人姓丁名远,字灵均,本是苏州人士,家中微有薄产,上无父母下无妻子,孑然一身。前年他独自上京,于京郊自设一草庐,平日里教些村童为业,倒也结交了几个寒门子弟。因那草庐名位松月斋,他便自号松月主人。此人才学甚高,又颇有几分审时度势的本事。同那起学子相交日久,便渐渐在京里声名鹊起,不时有官宦之家下帖相邀。此人倒是一副清高脾性,言称此身绝不入仕,谢绝一应邀请。

  这世人皆有一个毛病,越是不得入手越是趋之若鹜。京中仕宦书香人家谈起此人,无不赞叹有加。

  司徒仲因早年一桩故事,颇不受上欢喜,近年又将京城步兵统领一职交了,赋闲在家。外人看着虽仍是钟鸣鼎食之家,内里却已是日薄西山之景。这司徒仲身为家主,一心振兴家业,四处招揽能人异士,便听到此人名声。因闻人说其此人脾性,司徒仲便不惜以侯爵之尊,屈尊降贵亲自到草庐中相请。

  也是这两人合该有些机缘,这丁远同司徒仲谈了两个时辰,便带了行囊随了司徒仲进城,就此长住侯府。此人自入府后,大小事务上也替司徒仲出过些主意,却倒都迎刃而解。故此,此人言语,在司徒仲跟前颇有些分量。

  当下,只听司徒仲叹息道:“当真是虎落平阳,我们这样的门第,竟也要同这等人家往来了。想着摄政王还在时……”话至此处,他忽觉失言,便就住了。丁远淡淡一笑,接话道:“此一时彼一时,侯爷也该想开些。此子前途无量,侯爷该当拉拢住才是。侯爷送去的这担礼物,那方奶奶已收了,这交情就算结下了。”

  司徒仲听闻此语,心念一转,岔了话道:“这妇人倒是颇有几分胆量,这样的重礼也敢收下。若不是当真魄力过人,便是莽撞无知了。”丁远沉吟道:“在下昔日听闻,这陆家能有今日,皆是拜这位奶奶所赐。合家衣食银钱,皆是这位奶奶所赚。就是当初陆诚勇往军中补缺,亦是她出银子帮寻的人情。故而她在陆家极能做主。”言至此处,他忽而一笑,又道:“可惜这陆诚勇已有家室,不然侯爵府上还有位没出阁的小姐,倒是极好。”

  司徒仲微微一怔,顿时心生愠怒,碍着丁远面上,只说道:“嫣儿是我掌上明珠,怎好许给这等人家!”丁远闻言,只一笑了之,未多言语。

  这两人在屋中说了回话,屋中服侍的丫头见壶中没水,出门要水。才下了台阶,便见西墙窗下猫着个人,穿着一件水红扣身衫子,头上扎着两个丫髻。她认出是小姐房中丫头,当即斥道:“莲蓬,你在这儿做什么?!”

  莲蓬不防有人出来,惊了一跳,也不待说话,手忙脚乱的爬起来,一溜烟跑了。那人便也更不追问,径自要水去了。

  那莲蓬一路小跑,回至姑娘房里。

  其时,司徒嫣然正吃汤药,见她回来,便将碗放了,病恹恹问道:“如何?”莲蓬便比划着,将书房里偷听到的一五一十讲了个倾尽。司徒嫣然听得心烦,皱眉不语。那日跟她出门的菱角,偏生没有眼色,上来笑道:“小姐,我说什么来着?那妇人果然是人家的正头娘子,不是姬妾呢。”

  司徒嫣然正满心烦躁,听了这一声,登如火上浇油。她是自幼娇惯起来的脾性,一时恼了,也不管什么贴身侍婢,有脸没脸,只向门上少气无力的道了句:“谁在门上听差?”话音一落,登时就走出两个婆子,齐声问道:“小姐什么吩咐?”

  司徒嫣然便道:“将这婢子拖到二门上,辣辣的打上二十板子,领出去。管事儿的若问,就说她说话很不好,我不敢用她。”她在家中是颐指气使惯了,那两个婆子更不问是非,上来拖了菱角就走。菱角不知为些什么事,早已吓瘫了,被人拖了出去,一下也不曾扎挣。

  满屋子人不知小姐这怒火何来,不敢言语,偌大一间屋子声息俱无。

  司徒嫣然在位上坐着,胡思乱想了一阵,暗道:听父亲的口气,无非是看不上他门第。然而他现下也算作了大官,听丁先生的口吻,将来必然还能再进一步。这倒无关紧要,我去求求父亲,父亲素来疼我,不会不依的。只是他还有个妻室,却不知是什么来历,倒有些棘手。

  她坐在位上,想了一回,拿定了主意,吩咐人与她穿衣打扮,就起身往她母亲房里去了。

  按下这里,再说夏春朝在家中料理家事已毕,便同几个管家筹谋初十请客一事。厨房按着客人名录开了菜单上来,她看过又算了账目,便发筹子打发底下人采买酒食来家。

  忙里易过,好容易这些事情忙完,早已是红日西斜时分。

  夏春朝看看将到晚饭时候,便吩咐两个丫头放桌子拿晚饭。宝儿便说道:“少爷还没回来,饭菜此刻拿来只怕放凉了,要不要再等等?”夏春朝见他果然一日不曾见来家,心里也生气,索性说道:“谁知他几时回来,只顾等他,到多咱时候。不管他了,拿了饭来,咱们吃了好睡觉!”

  两个丫头知道两个主子拌嘴,也不敢多言语,立时就到厨房拿了饭来,伺候夏春朝吃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女不下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