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虎妻兔相公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竹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85 KB   上传时间:2016-11-07 16:53:50

那门房话还没说完,师爷从厅上下来,正好看到王朗,便笑着把他叫进屋去,把那“京里来人找孩子”的事跟他说了一遍,又卖着人情小声叮咛着他道:“那可是皇亲国戚,小心伺候了,有你的好处。”

王朗听了心里不免一阵惊诧。他可是特意查过的,京里勋贵人家不曾有人报官说是走失孩子的。于是他问着师爷:“到底是什么人家,这么神秘兮兮的?而且,怎么没见上面行文下来?”

师爷故作神秘地摇着头道:“不该你知道的你别瞎打听。那位公子爷一来就说了,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身份。”又拿手遮了嘴,小声道:“我只告诉你,可别往外传。那府里丢孩子的事,怕是别有内情,不然哪有不报官,这么私下里查找的。”又嘱咐道,“你是个办差老道的,所以老爷才把这件事交给你来办。不过你自个儿心里有着数,只管当差拿赏就好,多余的事,别打听,知道多了没好处。”

可见师爷还是挺欣赏王朗的,所以才愿意多交待他这几句。

师爷交待完差事后,便回了厅上。王朗则沉思着回了公事房。

公事房里,几个老衙役正凑在一处边闲聊边喝着茶。见他进来,几人全都围了上来,问着他:“师爷给你交待了什么差事?”

王朗笑道:“也没什么。前几天我家那边不是解救了几个被拐的孩子吗?说是有人来认孩子,叫我带一带路呢。”

几个衙役顿时对了个眼儿。一个中年衙役过来,将手压在王朗肩上,小声问道:“可知道是谁来认孩子的?”

王朗道:“师爷没说,只说是京里的,不想让人知道身份呢。”

一个老衙役笑道:“这些人,总以为自己想瞒就能瞒了人。”说着,一脸高深地摇摇头。其他几个衙役也都那么一脸高深地微笑着。

王朗见了,那眼中微光一闪,装着个懵懂模样问着众人,“几位老哥,你们竟知道来人的身份不成?”

另一个老衙役依老卖老地笑道:“你到底年轻,不懂得这公门里当差的诀窍。我们老哥儿几个,可都是从前朝起就吃这一碗饭的。所谓‘瞒上不瞒下’,那些老爷们不想让人知道的事儿,也不过是大家伙儿给那些老爷们一个面子,装着不知道罢了。”

“那,京里来的贵人到底是谁啊?”王朗问道。

“若是我们没算错,”那个仍将胳膊压在王朗肩上的中年衙役道:“那该是镇远侯府的人。”

王朗不禁一震,“镇远侯府?!”——他可记得清清楚楚,家里的“小兔”说,是镇远侯府的人正追杀着他!他原当这是那孩子胡编的,却再没想到,竟真有镇远侯府的人追了来……

且,还是以找孩子的名义追着来的。

王朗暗暗一阵警觉,回头问着那中年衙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这还不容易。”中年衙役笑道:“来的那位公子哥儿,说是不想人知道他的身份,可他那一身作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个普通人家的公子哥儿。且就算他不想露了身份,跟着他的那些人可未必会像他这样想。人嘛,总想叫人高看一眼,何况咱县城就这么一点点大。他们跟人说的话,来来去去的这么一串,傻子也能猜到他们的来处。这有什么好隐瞒的。”

王朗立时奉承着那人,举着大拇指道:“还是五哥厉害!”

“那是!”在巡捕房当差的中年衙役得意笑道:“咱县里那些偷鸡摸狗的案子,可不就是凭着这些细碎消息给破了的?何况还是这么显眼的一个大活人。”

另一个老衙役伸手拍了那中年衙役一巴掌,小声道:“你可收着些吧。这些事,我们私下里议论议论也就罢了,可别往外说,省得惹祸上身。”又探着头跟众人道:“你们可还记得,抓到的那些人贩子,也曾提到过这侯府的名字的。再没这么巧,偏如今那府里就来人了。要说这里面没什么事,鬼才信!”

一个老衙役掐着胡子道:“若说侯府跟人贩子勾结,我看着倒不像,不然咱们牢里关着的那几个,这会儿早叫人灭了口了。前朝时,这种事多了去了。”

那中年衙役道:“可也未必。咱们抓住的那几个,不过是跑腿的小角色,能知道什么大事。真正的主谋,是逃了的那个。想知道那府里跟这些人贩子是不是有什么关联,得等抓住那个人贩子才能知道。”

“依我看,那府里应该不会参与这种事。那位侯爷可是战功赫赫,还跟皇家沾着亲,来钱的路子多了去了,完全没必要做这种龌龊生意。我看,不定真是那府里丢了孩子呢。”

“便是真丢了孩子,这孩子也丢得古怪。”中年衙役道,“你们想,哪家丢了孩子会不报官,自己找的?便是那镇远侯手里握着兵权,如今还掌着一路兵马,只凭着他们一府之力,到底不如朝廷下文书,各关各卡一起查找来得更便宜。”

“也只有一种情况下会这样。”之前那老衙役接着话道:“就是那府里的什么人故意把这孩子拐出来的,那府里不敢叫人知道了家丑,才这么私下里查找着的。”

说着,老衙役回身拍拍王朗,道:“你听着就好,一路上多长点心眼儿,别叫人猜忌了你,赏银没拿到,倒给自己招了祸。”

王朗赶紧应着,谢了那几位好心提点他的老油子们。

等王朗跟着师爷去见那位“京里来的贵客”后,他才知道,为什么那些老衙役一眼就看穿了这位公子哥儿的身份——便是那位公子哥儿想要低调行事,可跟着他的那些人,则一个个都恨不能在脸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上“上差办事,闲人避让”这八个大字的。

要说县衙的师爷,那可是衙门里的隐形二把手,他亲自登门,那些人竟也是拿鼻孔看着师爷的。好在师爷涵养好——当然,许也是忌讳着那位“公子哥”的出身——不曾跟这些人计较。

等里面传唤着请师爷进去时,王朗不禁暗暗提了神,小心翼翼跟在师爷身后进了客栈里那唯一一间天字号客房。

进得门来,王朗还不曾看清前方的人影,师爷那里已经向着屋里的什么人躬身施礼,口称“学生”了。

王朗赶紧也跟着躬身施礼。

然后,他便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笑道:“师爷多礼。这位大叔也多礼了。”

王朗抬起头来,向着声音的来处看去。

便只见客栈那光线不甚明亮的窗前,站着个翩翩少年。少年身材颀长,一件八成新的白色暗绣竹叶纹长衫,将他那挺拔的身姿衬得如玉树临风一般。腰间单束着根素净的豆绿丝绦,除此外,别无装饰——这身打扮,一点不见奢华,却是难掩这少年自骨子里带出的那股世家贵气。

少年向着王朗和师爷迎过来,等他走到光线明亮处,王朗才发现,这少年虽然个子挺高,可那面容明显不过才十五六岁的年纪。

少年先是冲着师爷伸手虚扶了一把,然后看着王朗客气地笑了笑。

于是王朗又向着那少年躬身行了一礼,悄悄后退一步,藏在师爷的身后,不着痕迹地打量着那个少年。

少年生得面容白净,眉宇修长,那双眼尾飞扬的桃花眼,看人时柔风一片,很能得人的好感。

可以说,这是王朗见过的,长得最为英俊的一个少年,竟是比他们家收留的那只小兔生得还要更好上三分。而若是非要在这少年身上挑个毛病的话,便是他的唇色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似乎显得过于红艳了些,竟跟点了胭脂一般。偏他笑起来的时候,那红唇被一口参差不齐的牙撑开,露出一侧尖尖的犬牙。

那森森的白牙衬着殷红的唇色,却是明显破坏了这少年给人的温文印象,显得有些锋芒毕露了。少年似乎也知道他的笑有些破坏了他的美貌,因此他那露齿的笑容只一闪的功夫便缩了回去,只余下唇角处一丝浅浅的笑意。

师爷给少年介绍了王朗后便告辞了。少年则看着王朗笑着道了声:“辛苦。”宾主二人客套地虚应了一回,少年又问着王朗:“那江河镇上距县城多远?救下来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几个男孩几个女孩?”

王朗道:“如今大多数孩子都被家长领走了,只还有四个孩子不曾找到家人,都是男孩儿。”又问着那少年,“不知道大公子要找的孩子,大约是多大年纪,身上可有什么标记?”

那大公子的眼闪了闪,只道:“如今这么白说着也说不清,不如你带我亲自去一个个看过,也就知道那些孩子里有没有我亲戚家那个被拐的孩子了。”

他这此地无银般特意指出的“亲戚家”三个字,不禁叫王朗的眼也跟着闪了闪。

☆、第二十三章·怎么回事

那位大公子似乎对“亲戚家被拐的孩子”十分上心,只略问了王朗几句,便催着他上路了。

等一行人从客栈里出来时,王朗再仔细一看那些拿鼻孔看人的下人们,顿时就发现了一些之前那匆匆一撇不曾注意到的细节。

这些挺胸腆肚的“下人”,粗看上去一个个都是一副趾高气扬、鼻孔看人的模样,而此时那么仔细一看,他才发现,那些人的气势与其说是趾高气扬,倒不如说,是一种曾历经生死的铁血杀伐之气——若说这些人都是穿着便装的军汉,王朗再没有不信的。

大公子甚是客套地问着王朗:“你可会骑马?”

王朗眨了眨眼,歉意笑道:“小地方的人,不会。”

于是大公子比他更加歉意地笑道:“那就只有委屈你跟我同车了。”

王朗赶紧躬身道:“怎敢说委屈二字。”

他抬起头时,便只见那些侍卫们正纷纷对这位大公子露出赞赏的眼色,为首的那个大胡子更是一阵连连点头。

大公子似不曾注意到那些人的目光一般,又斯文地冲着王朗做了个请的手势,便扭头往马车停着的方向过去了。只是,在转身的当儿,他的唇角往上提了提,使得那颗犬牙在那抹殷红的唇色间飞快地一闪而过。

这丝暗藏得意的微笑,虽逃过了那些侍卫们的眼,却还是叫擅长观察的王朗给看了个正着。

大公子走到一辆马车旁,却是并没有先行上车,而是站在车旁,殷勤地等着王朗过去。

王朗见状,赶紧跑过去,一脸谦恭地随着那位大公子上了马车——当然,便是那位大公子请着他往车里坐,他也不会真那么不知趣地坐进车里,所以他只是斜签着身子,坐在马车的车辕上。

大公子看他一眼,眼里飞快地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嘴里却仍是客气地请着王朗车里坐。

王朗客套了两句,到底不肯往车里去,大公子这才扶着一个中年男子的手上了马车。

那中年汉子也甚是满意地看了王朗一眼,便转身从另一边上了车,然后拿起架在车辕上的马鞭,喝了声“驾”,马车便缓缓往前驶去。那十来个侍卫,则全都纷纷骑着马跟在后面。

虽说王朗如今不过是县衙一个编外的差役,可在那十年战乱中,他却是曾做过斥侯的,最是擅长观察人了。那中年人看着他时,他也往那中年人脸上瞟了一眼。只这一眼,便叫他看出,这驾车的中年男子和那后面一身军汉气息的汉子们不是一个来路。这中年人,看着倒更像是在富贵人家内宅里当差的管事。

他正观察着,忽然听得脑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扭头看去,便只见那车壁上挂着的布帘被人挑了起来,大公子那张英俊的面容出现在布帘后,看着王朗笑道:“你该进来的,我还有话要问你呢。”

王朗赶紧拱手道:“大公子有话便问,小的知无不言。”

大公子提着唇角笑了笑,干脆将那帘子往旁边一拉,屈着一只手肘搁在车壁上,指着窗外的店铺,跟王朗套近乎似的问着他当地的风光民情。马车从城门下经过时,大公子已经熟不拘礼地问起王朗家里的人口来。而若不是因为小兔的事叫王朗对这位大公子的出现起了警觉,不定他果真能当这少年是个难得的没有架子的贵勋子弟了。

出城约走了两里地后,大公子的话题便开始往那件人贩子的案子上引了。王朗先还以为他是绕着圈子打听那些被拐的孩子,可后来他便注意到,比起那些被拐的孩子,这位大公子似乎对那个逃走的人贩子更感兴趣,总拐着弯地向他套问着那个人贩子的年纪相貌特征,以及他逃走的方向、搜捕的情况等等。王朗则装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巴结模样,不着痕迹地反套着他的话。

这位大公子便是再怎么装着老成,到底不过才十四五岁,又哪里是经历过十年战乱的王朗的对手,不一会儿就叫王朗套出了一些情况。

果然,骑马跟在他们后面的那十来个人,并不是那府里当差的下人,而是镇远侯麾下的亲卫——就是说,这位大公子只带了旁边驾车的那中年管家一个人随行伺候。

如此轻车减从,若不是那位大公子真如他表现出来的那般随和,不贪图享受,那便只有一个原因了:避人耳目。

——怎么说那些侍卫都只是些军人,便是知道此行的目的,他们也不过起个保护追踪的作用,更细节的事,自然轮不到他们去处置。

这般想着,王朗看向那个大公子的眼里,不由更加暗藏了几分审视。

*·*·*

一行人到得江河镇时,已经是近午时分了。王朗便对大公子笑道:“这时候去里正家里,怕是他家里也不曾备饭,倒不如先找个地方用了饭,然后我们再去?”

大公子想了想,到底摇头道:“还是先看看那些孩子吧,不然我也没那心思用饭。”说着,一脸沉重地叹了口气。

王朗喏喏应了,便领着一行人往里正吴老爹家过去。

他进镇子时就特意留了个心眼儿,不曾打鸭脚巷前的老街上经过,而是特意从后面的庙前街上经过的。

果然,正如他所料的那样,这个饭点上,那店铺开在庙前街上的乡邻们正纷纷往家赶着去吃饭。看到他,便不止一个人停下来问着他:“不是昨儿才休沐的吗?怎么今天又回来了?”——可见这小镇上的人果然一个个都是知根知底的,连他该是当值还是休沐,小镇百姓竟全都一清二楚。

而且,小镇的人们也一如既往地对外人充满了好奇。众人嘴上虽问着王朗,那两只眼睛却是毫无顾忌地牢牢黏在那一队陌生人的身上。

王朗往人群里扫了一眼,见雷铁和姚爷都不在人堆里,不禁有些失望。不过,虽然搬回小镇才六七年的时光,他却是把小镇百姓的脾性摸得一清二楚,所以他立时在脸上堆了笑,回应那问话之人道:“这不,临时有公差,才刚进城,就又叫县令大人打发回来了。”

那人便顺势问道:“什么公差?”

王朗道:“县令大人命我领着人去吴老爹家走一趟呢……”

他话音刚落,便听到大公子那刻意压低的声音从后面传了过来:“莫要对人说我们是来做什么的。”

王朗回头,只见大公子此时早已经将头缩回了车内,且整个人都藏在车厢的暗处,似怕被人看到了一般。王朗立时作恍然状,拍着额头道:“瞧我,险些忘了,师爷明明有交待过的。”说着,回头冲围过来的乡邻们摆着官腔喝道:“让让让让,都让让,可别误了我的差事。”

虽说王朗在县衙里当差,可他对镇上百姓们一向都是客客气气的,忽然这么摆起官威,不禁叫乡邻们一阵不适应。便有人道:“这王七,倒抖起来了!”

而虽然大公子说话时是压着声音的,可王朗回头的动作到底还是叫人注意到了。便有人道:“我看王七不是那眼高于顶的人,瞧着倒像是马车里的人说了什么话,他这才摆了官威的。我看啊,那车里十有八-九是个什么大人物。”

又有人道:“这时候去里正家,再没别的差事了,定然是来认孩子的。”

于是又有那脑洞略大的把两件事并在一处联想着,道:“难道是什么大人物家的孩子走失了,不想让人知道,这是悄悄来认孩子的?”

众人正议论着,便只见雷铁匠和姚爷缓缓走了过来。立时便有人围了过去,把王朗回来的事跟姚爷说了一遍,道:“又是马车又是随从的,一看就是出身不凡的人家。”

姚爷和雷铁不由全都对了个眼儿。虽说不管是走老街还是走庙前街,都能到里正家,别人并看不出区别,姚爷和雷铁却一眼就看出了王朗这是在示警。

于是雷铁低头看向地上那尚未被人踩踏掉的马蹄印,道:“这马蹄铁上烙着什么印记。”

众人低头一看,这才注意到,那马蹄印上果然有不同之处。

便有个孩子在人堆里叫道:“我看到那马屁股上也烙着印呢。”

“对对对,我也看到了!”挑着个货郎担子的贺货郎也在路边应道:“那应该是军马的烙印。这些人,定然不简单!”

“军马?”众人不由全都回头瞪向贺货郎。

贺货郎以为众人是不信,立时放下那货担子,挺着胸脯道:“不信你们可以去百里外的府衙那边看看,那里至今还有东军驻扎着呢。那营里的马,每一匹身上都烙着这样的烙印。想来那马蹄铁上应该也有一样的印记。”

姚爷歪头分辨着地上的蹄印,道:“这印记看上去像是个‘中’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虎妻兔相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