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星彩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明月珰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6-11-09 18:10:32

“若是皇上知道王家将铁矿所产之军械卖给西域人,难道还扳不倒王家吗?”纪澄问。

“王家并没有参与此事。他们只负责收银子而已,这里头能攫取利益的不止是王家,暂时还不宜动他们的大饼,若是引起反扑,反而得不偿失。若真报上去,推出来顶罪的也只是谭家和陈家,后面还会有其他李家、张家,但绝对不会是你们纪家。”沈彻道。

纪澄低头沉默,她不信沈彻没有办法,他可是皇帝的亲侄儿,听他的意思还备受宠信,沈彻明明可以正大光明地打击王家,他只是不愿意而已,可他为何不愿意?

纪澄想了半日还是问出了疑问。

沈彻轻笑道:“你倒是看得起我。”

纪澄忙地辩解,“以彻表哥这算计人心的本事,我想便真是很棘手的事情,也没有你解决不了的。端看你愿意不愿意而已。”

沈彻从旁边的茶桶里取出温柔的茶壶倒了一杯茶水,皱着眉头饮下去,“你真是浪费茶叶。”

纪澄也学过煮茶、烹茶,还会认茶辩水,可她骨子里并不是那样风雅的人,不过是这几年逼出来的而已,茶水于她而言就饥渴之物,费神煮茶就是浪费时间。这一点看来,她和楚镇倒还真是有点儿配。

“原本看你这雪夜揽月图还有些意境,你这茶水却是焚琴煮鹤了。”沈彻道。

出身决定了一个人的许多习性,比如纪澄觉得无所谓的事情,沈彻却不能将就。纪澄看着他起身出去,过得片刻便有仆从送了煮茶的莲花风炉并铫子进来,另有沈彻惯用的茶具等物件也一并送了进来。

既然要煮茶,自然就是要长谈了。

既是长谈,端端正正地跪坐着实在难受,反正纪澄在沈彻面前已经毫无形象可言,说句难听的话,只怕她一天如几次厕都能被身边的探子报给他,是以纪澄也并没有端着,懒懒地往后靠在懒人架上,一头青丝坠在雪白的毯子上,反射梅灯的光而显出缎子般的光泽来,叫人忍不住就想伸手摸一摸。

沈彻的眼神在纪澄的发端流连片刻,这才重新挪回手中的竹勺里,缓缓从刚才搬入的雕鱼戏莲的古旧石缸里舀水煮茶。

“这水用的是旧年的雪水,用竹管和细沙滤过之后,才不算负了好茶。”沈彻缓声道。

他的声音很好听,像夜色里润石的清泉,不是泠泠作响的脆色,而是浑厚低醇无声的润泽。

纪澄是吃人的嘴软,喝人的自然也嘴软,沈彻煮茶的时候不仅不算讨厌,简直就让人看得不想眨眼睛。他的姿势没有做作之态,随意而为,诗意茶意就从他的袖口、指尖流露了出来,写意风流。可比纪澄学的那套煮茶之法自然、妙然了许多。

沈彻身上没有穿冬日的锦袄和毛皮,纪澄想起来她最近见了他好几次,他都不过仅仅只穿了件薄薄的夹袍,衬得人跟雪里云松一般清隽,纪澄难免会想,这人可真是爱美。

不过沈彻的确受老天眷顾,着深色则端凝肃峻,清简高朗,衣浅色则俊逸出尘,灼然玉举,只是看着就让人享受。

纪澄觉得可能是自己盯着他看太久了,以致于很是取悦了这位喜好风流的表哥,她居然听见沈彻说,“我有一处竹居,临溪,初春和夏日在那里煮茶别有意趣,开春我们可以去坐坐。”

纪澄简直是受宠若惊了,但好歹她还算练出了一身宠辱不惊的姿态来,只轻启朱唇道了声“好啊。”

美人如是,轻衣斜卧,皓腕赛雪,朱唇绽樱。

纪澄因在病中,不喜妆扮,本就是深夜来此,更没有贴花钿的必要,连满头青丝也只是一柄玉梳别住。人虽然因为病憔悴了一点,可依然当得起“却嫌脂粉污染颜色”的美来。

如此美人,映在人的眼睛里就已经自成一道风景,再被沈彻挪到了他山间竹居中,美人如雪,碧树蕴翳,便是名画也难写其意,所以才倏尔大方地提出了邀请。

不过纪澄是俗人,很快就开始催促沈彻继续刚才的话题,她可不能在这儿待到天亮,她还得回小跨院呢。

沈彻看着纪澄那因袖口滑落而露出的手腕,细得只有孩童大小,肌肤欺霜赛雪,上有细微红痕,应该是上次摔马时留下的,白璧微瑕,在沈芫看来是遗憾,可落在某人的眼里,却更想再为她添上指痕红印。

沈彻撇开眼,闭目养了养神,果然多见纪澄的好处令人受益匪浅。

第102章 无人傻

纪澄等了半晌,等得眼皮都快抬不起来,听见水沸,才见沈彻有所动静,开始煮茶。

“你刚才说得对,我的确可以和王家大闹一场,最后也有自信可以好好收尾。但是如果这样做,却是下下策。”沈彻道。

听见这些,纪澄一下就来了兴致,再也不打瞌睡了,可见她天生就是个俗人。

“为何是下策呢?”纪澄追问。

沈彻用沸水浇了浇茶杯,轻缓有致地道:“若是在皇上年轻的时候这样大动一场可能有所助益,但如今皇上已经年迈,身体也不好,病中之人最怕什么?”

“最怕闹腾。”纪澄一下就明白了沈彻的意思。虽然这件事闹出了沈彻是有理的,可在皇帝眼里,只怕会各打一巴掌,难免会觉得沈彻是没事儿找事儿,让他不得安宁。况且这件事还事关皇嗣,就敏感了许多。

沈彻看纪澄的神色就知道她想明白了,“我不喜欢做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事情。而且这件事闹出去,皇上面子上也不好受。”

刚才纪澄就想过了,这件事建平帝乃始作俑者,闹出去他自然是颜面无光的,很多人为了所谓的颜面,很容易抛弃是非曲直的。

而纪澄这厢觉得沈彻太可怕了,如此年轻就如此会揣摩人心,且还不骄不躁,藏匿时就如毒蛇,捕猎时却如花豹。

“而且这件事便是成了,皇上也不怪罪我,后果也不一定就好。”沈彻继续道。

“为什么?”纪澄就像个无知的孩童般想从沈彻身上汲取更多的智慧。

“多的我不便告诉你,你只需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平衡西域局势。晋地的军械是把双刃剑,可以伤敌也能自伤。如果西域一旦被统一,举兵东进,大秦就难安了。”沈彻道。

纪澄闻言一下就想起了驻守西北的土皇帝,沈彻的二叔——忠毅伯沈秀,如果西域之国东进,沈家不是更能揽权么?

沈彻摇了摇头,“换你做皇帝,可敢将那么多兵权都放在我二叔手里?”

纪澄摇了摇头。

“如今朝中老将凋零,年轻的将领又没经历过战争的洗练,大秦便是赢了这一仗,也再无今日的辉煌了,而且北边胡奴也一直在看着大秦,前有狼后有虎,我二叔分身无术,不可能两头作战,天下从此恐无宁日了。”沈彻道。

纪澄没有像沈彻看得那么远,是因为她从来就没有站在高处过,今日被沈彻这么一分析,顿时心里如醍醐灌顶吧清醒透亮了。

“所以你才要控制晋地的军械,那是西域能从我大秦买军械的唯一出口,你控制了这条线就能影响西域的局势。”纪澄才明白,沈彻盘算的这一局有多大,那是为了整个的控制西域诸国,而且还要兵不血刃。

“是,而我接手靖世军的时间并不太长,费了很多功夫才收拢了所有人,到今日才算能空出手来安排晋地的事情。”沈彻道。

沈彻说得轻松,可纪澄心里却有惊涛骇浪,是她自己小见了,以为沈彻这般年轻上头肯定还有人,但听他话里的意思,他就是靖世军的话事人,虽然纪澄并不了解靖世军,但是沈彻这么年轻想要服众肯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

如此纪澄的某些小算盘可就打不转咯。

“那其实彻表哥不愿意动王家的肥肉,多少也是怕皇上不豫,大皇子登基之后清算是吗?”纪澄又问,她一心想弄明白沈彻会不会支持王淑妃的儿子。

沈彻道:“靖世军的可怕皇上也知道,他是不会允许靖世军插手皇嗣之事的,朝中也有大臣,早就提出要废掉靖世军,如今两方都在博弈,所以在晋地的事情,靖世军并不能明着出手。晋地的铁矿之事,就得靠你们纪家还有凌家去周旋了。我说过财力你不用担心,也不要计较给了那些人什么,总有一天会让他们把吃进去的东西都吐出来的。晋地郡守和谭家、陈家也不是铸铁一块。”

沈彻既然已经点拨到了这个份上,纪澄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了。少不得还得再费力说服凌伯父才好。

“那彻表哥能否将靖世军掌握的袁郡守的消息告知我,还有谭家、陈家的,让我看看能从哪个地方着手。”纪澄道。

“等你病好了,就给你送过来。也不急在这几日。”沈彻饮了一口茶,端给纪澄的却是白水。

纪澄愣了愣。

“你还在病中,不宜饮茶,我在给你的药方里还加了安神的,年纪轻轻的就不能安睡,再美的皮囊,过不了几年也就坏了。”沈彻道。

纪澄讷讷,想不到自己在沈彻心里居然还算个美皮囊。

用了沈彻的药方之后,纪澄的睡眠的确好了许多,睡得好脸色也就好起来,咳嗽也好得七七八八的了,否则每次人前咳嗽,都觉得有些惹人厌的感觉。

这日纪澄终于又可以去学堂了,见了苏筠,自然要说声恭喜,那李值纪澄虽然没什么印象,但能入老太天的眼,又可以让苏筠点头,想来是极不错的。

不过苏筠对纪澄倒是爱理不理的,她这样的人原本就是有什么也该藏在心里,纪澄微微有些诧异,她本来以为苏筠是自愿的。

纪澄拿眼去巧沈芫,沈芫将她拉到一边,“这些日子筠妹妹都有些不太开怀。”

纪澄没有追问原因,总不过就是未得心头好而已。

沈芫叹息一声,升米恩斗米仇的,她也知道苏筠那点子心意,可是安和公主不点头,便是老太太也不能越过公主给沈彻定亲,这会儿她见苏筠倒似对着老太太都有些埋怨之意,这让沈芫少不得有些难受。

苏筠原本是心高气傲的凤凰,到了京师来她的才貌也是顶尖的,原本以为可以大出风头,结果京师的水太深,和她的预期差了太多,而沈彻对她的一片痴情又没有回应,苏筠心里自然不好受。

纪澄低声道:“过几日等筠姐姐心里转过弯来就好了。”

“但愿吧。”沈芫道,“听说她要回苏州去待嫁,咱们相处了这许久,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啊?”纪澄小小吃了一惊,“这么快就要回苏州吗?”

“老祖宗开口留了苏老夫人,不过最迟翻了年她们就要坐船南下了,总不能在咱们家里出嫁吧?”沈芫道。

纪澄点点头,“不过也算不得什么,筠姐姐总是要嫁到京城来的,今后见面的日子还长着呢。”

连先生讲过课之后,又挨个考察了一下学生的功课,纪澄虽然缺了不少堂,但功课一点没有落下,连先生好不的夸赞了几句。

苏筠听了难免闷闷,只觉得连先生有些偏心。她在京师这么久,也有了些闺中好友,时常听她们问及纪澄,总说是因为连先生在外时常提起这位女学生,夸赞不绝。

连先生这些年在京师的名声日盛,乃是京师诗会雅集的常客,还时常被请去做评判,得她赞誉,已经有许多人在提及纪澄时第一时间都不会想起她是商户女,而是连先生的女弟子了。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地就改变了人的看法。

苏筠侧头看了看纪澄白里透粉的脸颊,莹润得弹指可破,也难怪二公子会对她别加青眼,只不过纪澄也没什么可得意的,以她的出身更不可能嫁入沈家了。

一时苏筠也难免会想,老太太既然看不上自己做她的孙儿媳妇,平日里对自己那么好又算什么?反而害得她情思深陷。

苏筠这就算是入了迷障了。其实也怪不得她,这女人嫁男人是一辈子的事情,同男人奋力做官也是一般的道理,这是他们改变一生命运的唯一路子,为着做官自古不知道有多少人堕入过魔障,而女子若要改变现有的地位,基本也就只有嫁人一途,这会儿骤然受挫,任苏筠多透亮的心性也难免迷障。

从南苑回京之后,这鬼天气就见天儿的下雪,于穷苦人来说自然是雪上加霜,不知冻死多少贫民,老太太还特地出了私房银子,叫人在城郊开了粥铺施粥,也不独老太太如此,京里但凡有头脸的勋贵素日都是这般做的。

而于富贵之人来说,却是“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又是“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正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再炙点儿鹿肉,真真是赛神仙。

中午下了学堂,沈荨和沈萃就闹着要烤肉,这阖府上下都知道,论起烤肉的手艺,还得数九里院的羽衣,别看这羽衣生得相貌一般,但手艺着实了得,否则也轮不到她候补入九里院里去伺候。

向九里院要人这项任务自然是当仁不让地落在了沈荨头上。

哪知沈荨却一脸为难地道:“每回吃了烤肉我嘴角就要长热疮,二哥都不许我吃的。”其实这也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因为沈荨惯会使唤人,在九里院时就跟强盗一样,见着好的就往她院子里搬,闹得沈彻忍无可忍,九里院他不在的时候等闲都不放沈荨进去。

苏筠那眼尾扫了扫纪澄,冲着沈荨笑道:“荨妹妹,我教你个巧,你若是能拉了你澄姐姐一道去,肯定能事半功倍。”

这话一出,当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齐刷刷地往纪澄看去。

苏筠暗示得太明显,而众人又从没察觉到纪澄和沈彻能有什么,所以才这么惊讶。

纪澄自己则很诧异地看着苏筠,她那语气里的酸意真是挡也挡不住,若放在以往纪澄自然是坦坦荡荡的,可现在说不得她和沈彻之间的确有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她沉默了片刻仔细思考究竟什么地方让苏筠察觉到了不妥。

可纪澄实在想不出来,只好作罢,这会儿也就只能装傻地看向苏筠,“为什么我去就事半功倍?”

苏筠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暗自懊恼,笑着找补道:“澄妹妹素来周到,同谁都玩得好,咱们这些人里就数你人缘最好,你去了羽衣怎么也会给你面子的。”

这话真是越说越不像样子了,纪澄在仆从中人缘的确不错,谁让她有银子呢。府里的主子闻不惯铜臭味,可仆从却都还指望着月银养家娶媳妇,他们闻着银子香,自然最给纪澄的面子。

纪澄也不点破苏筠的话,哪怕苏筠这样针对她,于纪澄而言也不过只是小摩擦,不值得气恼,今后大家还是要彼此应酬的,总要留一丝余地,“那好,我和荨妹妹一同去,看看我这人缘到底管用不管用。”

纪澄和沈荨一走,沈芫就拉了苏筠到旁边数落,“筠妹妹,你最近是怎么了?说话做事都不如以前和气了,亏得澄妹妹脾气好,换个人早跟你翻脸了。”

苏筠低头不语,心想着翻脸就翻脸呗,纪澄惯会忽悠人,哄得沈芫也是一心向着她,连那最狠心的人对着她时也是有说有笑的,不像对自己总是冷冷淡淡的,她到底是哪里不如纪澄啊?

沈芫叹息一声,也知道苏筠那点子心思,大约就是“既生瑜,何生亮”吧。“你何苦刺澄妹妹呢,反而显得自己狭隘了。她出身不如咱们,本来心里就没底,所以做人自然只能和气,你我若是强硬点儿,下头人只有服帖的分,可她呢?那些刺头儿可会给她面子?她使银子那也是没办法。”

苏筠抬头看着沈芫,也知道她说的是大实话,可有的人天生就像是对头一样,她和纪澄几乎是同时到的沈家,又生得一般的好,下头人时常拿她两个作比较。沈芫她们是不知道,可苏筠却听见好几次那些人议论她和纪澄的。

每一次下头人都说纪澄宽厚又大方,每回她屋里的丫头去厨房点吃食时,都会打赏铜钱,说起苏筠来时就没什么好话了,总不出小气之类的话。还有编排她和纪澄的穿衣打扮的,虽然纪澄向来打扮得都很清爽,可但凡是她用的,每一件都是精品,苏筠的很多首饰都是上京之前旧物翻新的,这沈家的仆从眼睛多尖呐,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他们瞧不出底细的。

如此种种都将苏筠气得心都绞痛,便是苏家还没没落之前,那也是清流人家,诗书传世,使唤银子上头的确不像纪澄那样称心如意。可便是这样苏筠也都还是没和纪澄闹生分,苏筠也不在乎这些,但老太太说的话她就没法不在乎了。

上次在素玉山,苏筠一路都跟着老太太一起的,午晌休息时,她就睡在庵里的厢房里。那厢房和老太太住的厢房虽然用墙隔了,但横梁之上却是相通的,所以那边说话,苏筠也能听到一二。

那日苏筠睡得并不安稳,听见隔壁老太太身边的曹嬷嬷问,“我瞧着筠姑娘似乎不太乐意李家的亲事,按说老太太你将筠姑娘留在府里,又为了她的亲事操心这个操心那个,就是想拉拔一下娘家人,筠姑娘才貌人品都没得说,怎么不将筠姑娘就长长久久地留在咱们府里呢?”

苏老夫人知道曹嬷嬷是老太太身边第一人,在她身上没少下功夫,曹嬷嬷也本着对主子没什么不利的心思,总是帮苏筠说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星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