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星彩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明月珰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6-11-09 18:10:32

“难怪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我能亲自去西域走一走就好了。”纪澄感叹道。要是能嫁给何诚,她就能在西洲坐镇,而且她有把握能说服何诚依着她的心思做事儿。

沈彻看着纪澄亮得灼人眼的眸子,仿佛夜空里最闪亮的长庚星一般,整个人从内向外透出叫人挪不开眼睛的光艳来,就像空濛雨山里突然架起了彩虹,瑰丽奇绝。

“会有机会的。”沈彻道。

纪澄一听立即追问道:“真的吗?”很快全盘计划就出现在了纪澄的脑海里。她想在京师寻一门亲事的心思已经彻底没戏,纪澄琢磨着干脆尽快返回晋北,也不知道子云哥哥还能不能接受她?

虽然纪澄不愿意承认和沈彻困觉的好处,但沈彻似乎对和他有过往的女人都不错,从方璇开始到后来芮钰,还有其间的王丽娘,沈彻都有照料。纪澄觉得将来若是有事求到沈彻跟前,他也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既然如此,索性退一步海阔天空,纪澄回到晋北,不管与凌子云能否再续前缘,但她的父亲应该不会阻止她前往西域。

“那我能不能尽快回晋北,然后去往西域?”纪澄问道。

沈彻道:“现在还不行,军械的事情还没有理顺,你现在不宜动。”

纪澄这才想起这一茬来,是她太过兴奋而失察了。

从地底重新回到地面上的时候,纪澄就像换了个世界一般,她感觉自己好像越来越流连地下的感觉了。

二月河里的浮冰化去,苏筠便随同苏老夫人准备乘船南下回苏州待嫁了。这几日沈芫她们都忙着同苏筠话别,纪澄并未参与,沈芫她们也知道纪澄肯定是对苏筠心存芥蒂。

到这日去码头送走了苏筠她们一行,沈芫拍了拍纪澄的手道:“这些时日我也没顾上同你说话。阿荨已经去求了公主拿帖子请刘太医,再说你的病根儿也是为了救弘哥儿落下的,我娘亲对你不知道多感激呢,这亲事的事情你也莫着急,指不定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呢。你这样好,老天爷不会不垂怜的。”

最近因为王嫔娘娘有孕的事儿,刘太医一直在宫里待命,好容易得了口谕可以回家看看,就被安和公主的帖子请来了沈府。

纪澄看着给她把脉的刘太医,有些紧张地等着他开口。

“姑娘的脉搏强健有力,虽然受了寒湿,但只要好好将养,不出一年就能复原。平日里多喝姜茶、冬日注意保暖,于生育想是无妨的。”刘太医道。

此话一出,不仅纪澄松了一口大气,便是旁边听着的沈芫、沈荨也都为她高兴。

刘太医最擅妇人科,他说的话肯定比沈彻那个“半吊子”大夫掷地有声多了。

“我就知道大难之后必有大福,澄姐姐身子不会有事的。”沈荨欢喜道,“只可惜……”

只可惜何夫人已经替何诚订下了另一门亲事。何夫人相看儿媳妇,本就不是只相看了纪澄一人,但因着她最喜欢纪澄,所以才想替何诚求娶,既然纪澄身子出了那样的问题,何夫人又急着给何诚定下亲事好回西洲,是以转头就定了另外的姑娘。

纪澄虽然微微遗憾,但奇怪的是对这桩没成的亲事心里并无太大的起伏,反倒是沈芫和沈荨她们十分内疚,仿佛亲事没成她的小命都能丢掉半条似的。

从纪澄的小跨院离开后,沈荨和沈芫就去了老太太屋里,纪澄的病情老太太也十分关心。

听沈荨说不出一年就能将养好,老太太道了声“阿弥陀佛”,“她年纪还小,底子又好,既然刘太医这么说,那定是没问题的。她自己也是懂药膳的,不过……”

不过纪兰被关入家庙,如今方姨娘代管三房的事情,纪澄这个纪兰的外甥女在三房未必能被照料好。

老太太想了想,“这样吧,让澄丫头搬到芮英堂后头的抱厦里住,我这儿有小厨房,她想捣鼓什么都行,要说这养身之方还是要越老才越有经验,她身边都是小丫头,未必知道轻重。”

沈芫诧异地看向老太太,不知她为何忽然如此看重纪澄。

老太太摸了摸沈荨的头发,又朝沈芫看去,她知道自己这个孙女心思敏透,也正好趁着机会教一教她们。

第118章 远征程

“说到底澄丫头的病根儿也是为了弘哥儿落下的,如今她的亲事又因为荨丫头多嘴而坏了,是咱们沈家欠她的。你们曾祖父在世时,就是宁肯人负我,不肯我负人的性子,要不然咱们沈家也不会有今日,没有人能一个人就站得起来的,全靠人帮扶。若是咱们不待澄丫头好些,只怕会寒了下头所有人的心。”老太太道。

沈芫闻言直点头。

沈荨闷闷不乐地道:“说到底都是我的错。”

老太太点了点沈荨的鼻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现在知道祸从口出了吧?看你今后还敢不敢嘴巴不把门儿。”

沈荨忙地摇头道:“可再也不敢了。”

其实她们都知道这消息是苏筠透给何凝的,不过因为苏筠已经离开了,大家也就不再提,老太太指点沈荨也是因为,即使苏筠有错,但根源还是在沈荨这里。

纪澄在得知老太太要自己搬去她院子里的消息时,微微愣了愣了,她虽知道老太太心里肯定会对自己有些歉意,但没想到她会做到这一步。

要知道姑娘家能养在沈老夫人的院子里,跟她学个一年半载的,绝对受益匪浅,将来再说亲时,也能被人高看几眼。

只不过搬去了老太太的院子里,纪澄行事就不那么方便了,至少从密道去九里院就不容易了。

但既然老太太已经发了话,纪澄自然要做出受宠若惊的模样,不过一日功夫便收拾好了箱笼,第三日一大早就搬去了芮英堂的抱厦里。

这人住在一起了才能发现对方许多和你想象里的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纪澄某一日睡不着清晨早起时,却见人前向来雍容华贵的老太太穿了一套白绫中衣在院子里打太极。

以至于纪澄腿迈了一半就不敢动了,老太太回头看见她收了手道:“怎么起得这样早?”

“睡不着。”纪澄道。

“是不是认床?”老太太又问。

纪澄摇摇头,“不是。只是我睡眠向来都不怎么好。”

老太太道:“你们这些小姑娘就是不爱惜身子骨,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时就知道后悔了。小小年纪就睡不着可怎么得了,现在看不出恶果来,过些年你就知道了,比别人都老得快些。”

纪澄笑道:“我也是愁呢,但也不能老是喝安神汤。倒是老祖宗你,这天还冷着呢,怎么这一大早天都没亮就起来打太极?”

老太太道:“都是阿彻闹腾的。那年他才十二岁,我大病了一场后刚好起来,他就闹着我学打太极,我懒怠动弹,他就每天这个时辰到芮英堂来敲门,我让人不理他,他就敢在我院子门口敲锣打鼓,打都打不服。现如今练习惯了,早起不练就觉得不舒服。”

纪澄没想到沈彻还有那样的时候,忍不住噗嗤笑出声。随即又想起了,好像很久没见着沈彻了,按说如果他在府里的话,晚上不提,但早晨都是该来给老太太请安的。纪澄这些时日住在芮英堂,连平日里忙得不见人影的沈御都看到了好几次,偏就沈彻不见。

不过说曹操曹操就到,纪澄在旁边看着老太太打太极,自己也跟着比划比划,然后又学着伺候了老太太梳洗,正要用早饭时,却见沈彻进来了。

老太太对着沈彻就是一顿数落,大意就是埋怨他不知又上哪儿鬼混去了。当然当着纪澄的面,老太太绝对不会说鬼混二字,不过意思也差不多了。

沈彻一直带着笑地听老太太数落,还不时点头称是,纪澄在旁边看着心里只觉得好笑,真想不出原来沈彻也有这样乖顺的时候。

等老太太数落完,沈彻又亲自把装杏仁露的碗捧给老太太,“祖母来歇口气,喝点儿杏仁露再数落。”

老太太气得指着沈彻的鼻子道:“你再气我,信不信我给你娶个麻脸婆娘回来收拾你。”

沈彻连声告饶,这才看向纪澄,仿佛才发现她似的,“澄妹妹倒是孝顺,来得这样早。”

“你澄妹妹如今就住在院子里的抱厦里呢,你说说你,久久不归家,这家里头的事儿你知道什么?跟个做客的似的。”老太太这又数落上了。

大丫头云锦在一旁听了也是直捂嘴,不过她知道老太太也怕自己数落太多让这个最疼爱的孙子不耐烦,因此上前插话道:“老祖宗,早饭已经摆上了,新鲜出笼的松子鹅油卷儿,还有千层萝卜酥。”

这两样都是沈彻爱吃的,云锦这样一说,老太太就貌似不耐烦地问沈彻,“可用过早饭了?该不会一大清早又要出门吧?”

“哪儿能啦,这不是就惦记着老祖宗屋里的萝卜酥,才赶早儿来的么?”沈彻笑道。

老太太嗔了沈彻一眼,“这还差不多。”

这两祖孙看得纪澄一愣一愣的,老太太到了沈彻跟前,整个儿就变成了另一个弘哥儿似的。

用饭的时候,纪澄很自觉地站在一边给老太太布菜,老太太道:“你也是阿彻的妹妹,也不用讲求那些虚礼了,坐下一起用吧。你陪着我练了一早晨的太极,难道不饿?”

纪澄从善如流地坐下,老太太又嘱咐道:“先把那牛乳兑的姜茶喝了,暖暖胃再用饭。”

纪澄在芮英堂已经住了十余日了,没了刚来时的生疏,听老太太发话,甜甜地笑了笑应了声是。

老人家就是喜欢见笑脸,所以这几日纪澄的腮帮子比平时都累上许多。

沈彻吃过早饭自告辞出去,纪澄也去了学堂,老太太一个人满腹心事地坐着。

曹嬷嬷坐在旁边纳鞋底,老太太这几十年的鞋子都是她做的。曹嬷嬷将长针在头发上蹭了蹭头油,看向老太太道:“小姐这是怎么了?长吁短叹的,可是又操心阿彻的亲事了?”

老太太的心事也没有瞒这个跟了她几十年的老奴,“你觉没觉得阿彻对澄丫头有些不一样?”

曹嬷嬷诧异地道:“没觉得呀,小姐看出什么来了呀?”

老太太摇了摇头,“我总觉得有些不对。”

“我看是小姐你太操心阿彻的亲事了,所以看见什么都不对。反正老奴没发现阿彻对澄丫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是眼神。”老太太突然道:“是眼神不对。吃饭的时候看了澄丫头好几眼。”

曹嬷嬷只觉得好笑,“澄丫头生得那样美,别说阿彻了,就是我们看见她的时候,也想多看几眼,这有啥不对的?”

“但愿是我想多了。”老太太叹息一声,“其实若阿彻真喜欢,澄丫头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你知道的阿彻那个性子,若真给他娶个心头不喜的,那是害了人家姑娘。只是澄丫头那身子骨,我实在不放心。安和就阿彻这么个独苗,老大的香火都在阿彻身上,万一怀不上可怎么办?”

虽然刘太医说纪澄能恢复,可是老太太怕的是万一,尤其当这万一的机会落到沈彻身上时,老太太就受不了了。

“阿彻瞧上澄丫头?怕是不能吧。”曹嬷嬷觉得老太太怕是有些糊涂了,这不过才多看几眼就想到生儿育女上头去了。“阿彻是个孝顺的,当初那么喜欢那人,小姐你说一句话他不就放弃了,若是你怕阿彻瞧上澄丫头,今后阿彻来请安时,你让澄丫头回避一下就是了。”

老太太又叹息一声,“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啊?”当初沈彻的年纪小,还能由得她做主,可打那儿以后老太太每次想和沈彻提亲事的时候,就总是要小心翼翼的,生怕又勾起他的伤心事,坏了祖孙的情分。

若是这回沈彻真是看上了纪澄,老太太只怕自己阻止也是无力。儿大不由娘,何况以沈彻的性子,真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

纪澄可不知道老太太的烦恼,她正忙着别的事儿。因为她床底下的密道今儿中午的时候就挖通了。

沈彻怎么可能不知道纪澄迁屋的事儿,哪怕他人在外头,眼线也到处都是。纪澄搬来芮英堂的第一晚上,就听见地下有动静儿,吓得还以为是老屋子闹鬼呢,结果却是沈彻在让人挖密道。

若非怕声响太大惊动了芮英堂的其他人,那密道不出两日功夫就能挖出来。这下可好了,纪澄再也不用钻水井,床板一翻十分方便地就能进入密道。

纪澄在揽月斋见着沈彻时,他给她带来了两个消息。

“苏家的船途径太湖时,遇上了大风,被吹翻了,没有一人生还。当地的人都说是龙王发怒造成的,那些渔民和水上讨生活的人在水边杀牲祭祀了三日才作罢。”沈彻道。

纪澄不敢看沈彻的眼睛,只好盯着他煮茶的手看。这件事的确是她做的,一张银票就解决了,黑市果然是个好地方。

说起来只怕害了不少无辜之人,只是若直接让人去弄死苏筠,官府要追查不说,纪澄这个被苏筠害得失了亲事的人说不定将来还要惹嫌疑。所以纪澄很大方地给了银票,买的是永无后患。

龙王爷发怒弄死整船的人,也就怀疑不到纪澄头上了。不过纪澄听到这则消息也是唏嘘,那些藏在黑暗里的人真是什么事儿都敢做。

纪澄也问过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太心狠手辣,可是苏筠当日既然能那样算计她,纪澄对她也没什么怜惜之心。她和王四娘、苏筠等人不同,这些人每次都只会在人清白上头下功夫,不仅要你死,还要让你死后带着一辈子的污名,或者一辈子活在担惊受怕的痛苦里。

纪澄没耐烦同苏筠斗这些,她解决人只想用最干净利落的方法。

在王四娘身上,其实纪澄也想如法炮制的,只不过王家现在声势正旺,那些个亡命之徒清楚的知道什么银子拿了有命花,而什么银子拿了只能买棺材。王四娘的那桩生意没人敢接,都怕引火烧身。

纪澄听着“咕嘟咕嘟”水开的声音,也不说话,等着沈彻接着说。

结果沈彻说完那消息之后,就一心一意专注在他手上的茶水上了,仿佛刚才说的不是死了一船人的事儿,不过是聊了句天气而已。

沈彻将茶水递给纪澄,纪澄接过去饮了。这才又听见沈彻道:“这样的事儿有伤阴骘,寻个空去大慈寺多捐点儿香油钱让那些和尚多念几遍往生咒。”

“是。”纪澄从善如流的道。

沈彻看着纪澄的眼睛,澄澈而潋滟,谁能从这样美的眼睛里读得出她的心狠呢?

沈彻当初提到那地下黑市的确是存心的。存心试一试纪澄,没想到她真的做了,而且做得还特别狠。这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全家”的冷硬决绝的心肠,的确很适合坐在“花爷”的位置上。

只是沈彻也辨不明心底的那股失望甚至愤怒是从何而生。他本该高兴的,将来有些事他不愿意脏手,纪澄说不定能帮他很好的完成。

纪澄看着沈彻阴沉的脸色,听得出他话里反讽的意思,但是她并不后悔做这件事,心里反而想的是,当初若是能接触黑市,拿银子就能弄死祝吉军,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些烦心的事情了。

沈彻哪里能看不出纪澄毫无后悔之心,他是怕她品尝过这种操纵人生死的权利之后,食髓知味。尤其是纪澄这种出身,很容易犯“一朝得志便猖狂”的毛病,从被人欺负转而到报复性的欺负别人,到最后会变得她自己也不认识自己。

“彻表哥,闫夏谷那边的事情有眉目了吗?”纪澄岔开话题道,沈彻的眼神越发阴沉,让她有些顶不住,但是纪澄心里觉得沈彻有些州官放火的意思,她不信靖世军的手里就能干净到哪里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星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