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谢家皇后_分节阅读_第130节
小说作者:越人歌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9 MB   上传时间:2017-02-19 14:25:25

但是这种酸酸烫烫的感觉还不错,大皇子第二口喝的少了一些,果然比刚才好受得多,他还把汤里的两颗丸子挑出来吃了。吃完这半碗丸子汤,他觉得鼻尖上都微微出汗了。

谢宁怕他吃不惯,又怕他吃了这些身子不舒坦。可是大皇子自己却说:“出了些汗,感觉身上还要轻松一点。”

挺舒服的。

用过晚膳,皇上照例又去了小书房。临近年关,皇上的事情还是一样的多。

从前皇上习惯一个人待在长宁殿,后来……这一年里很多时候都待在永安宫里。在这儿待惯了,长宁殿显得太过空旷安静了,明明殿内殿外那么多人伺候,却听不到任何声响,就象只有他一个人存在一样。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却在现在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一个人独处。

谢宁来送过一次甜梨汤,汤汁美味清甜。隔着庭院,皇上还听见二皇子哭闹了两声,不知道又在闹什么脾气。

皇上把折子合了起来,站起身出了小书房。

外头雪还在下,他穿过落雪的庭院,路旁的石灯中有着小小的拳头大小的光亮透出来。

皇上站在二皇子的窗外头,隔着窗子听见谢宁也在里头。

这小子刚才哭闹八成又是在撒娇。他特别喜欢黏着谢宁,尤其是晚上昨睡之前,总想让谢宁多陪着他一会儿。

谢宁拿着一本《劝学记》给他念上面的小故事。也许是为了快些把孩子哄睡,她的声音比平时软,明明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夜里,听起来却象温柔的春风一样,那样轻而软的拂过面颊。

二皇子虽然黏人,但是他的好处就是睡的很快,一小篇故事读完,他就睡着了。谢宁站起身来替他将被子掖了一下,又叮嘱了乳母一声好生照看,这才从屋里出来。

门帷被掀起来一角,谢宁拢着大氅从屋里出来,看见皇上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站在窗子边,谢宁着实有几分意外。

“皇上怎么站在这儿?”

皇上朝她伸出手,谢宁顺从的将自己的手放在皇上的掌心中。

她特别喜欢皇上的手。

温暖,修长,干燥。每次这样握着他的手,谢宁都不舍得松开。

“听见二皇子的声音了,所以过来看看,正好起来走动走动。这不还是你常嘱咐朕的话吗?”

“臣妾也是……”谢宁小声说:“以前常听说有人总是低着头看书写字,结果折腾的一身都是毛病。皇上虽然还年轻,可也不能仗着年轻就任意糟蹋身体。”

“朕知道,连白洪齐都听你的,时不时的就要提醒朕一声。朕有时候就出来绕着游廊走个两圈,或是打一趟拳出点汗再进去。”

他们走的都很慢,手握在一起,人也依偎在一处,一点一点的朝前挪步。有雪片被风卷着朝身上扑,沾在风帽上,肩膀上,谢宁觉得眼前一花,接着鼻尖一凉,一片雪花正落在鼻子上头。不过等她伸手去摸的时候,指尖触到的只有一点水迹。

皇上微笑着,伸出手来替她蹭了一下。

半夜时分谢宁醒了一回,她觉得炕烧的有些热,青荷斟了两杯温水,服侍皇上和谢宁喝了。

“外头雪还在下吗?”

“还下着得紧呢。”

第二天一早起来雪倒是停了,地下积了厚厚一层。皇上有大朝会,早早就走了。谢宁晚上睡的迟,夜里又醒了一回,加上天还阴着,醒的就比平时晚。

这雪只停了半天,到了后半晌又零零星星的开始下。等天终于放晴,天也更冷了起来,外头干活儿的小太监们冻的脸通红,不停的直跺脚。谢宁让人多备了姜汤和炭,这两样东西都不算贵,但是特别实用。

这个冬天似乎特别的冷。

胡荣快步走到廊下,跺了跺脚上沾的碎冰和泥,两手在一块儿用力搓了几下,又放在已经冻麻的脸上用力搓了搓,这才觉得已经僵了半天的脸慢慢他的回复了知觉。

他摸了摸袖子里的小包,嘴角噙着一丝笑,往后头去寻青梅。青荷和青梅住一间屋子。但是两个人白天都要在主子跟前服侍,屋子里总是空着的。胡荣到茶房门口探头了看了一眼,青梅并不在屋里,倒是青荷在里头,正在摆果盘。

他只是一伸头,青荷已经看见他了,问了一声:“你装神弄鬼的干什么?进来。”

胡荣嘻嘻笑着迈进门:“青荷姐姐,忙着哪?”

“多新鲜哪,我不忙难不成是在这儿偷懒?你在门口看什么呢?”

“没看什么,就是我手上可能要起冻疮,想找两块药姜。”

“药姜怎么来这里找?”其实青荷心里明白他是来做什么的。

果然胡荣看起来很随意的问:“青梅这会儿在主子那儿伺候呢?”

“她在方尚宫屋里,方尚宫这两天腰疼,腿也酸疼,行动不大方便。”

胡荣得了消息就想走,青荷把他叫住了:“嗳,你且等等,我还有事问你呢。”

“什么?”胡荣听青荷语气郑重,觉得可能是什么要紧事,迈出去的一条腿又收了回来,还拉过一张凳子来坐下,预备跟青荷细说。

“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就是想寻你打听打听。上回宫里放人是什么时候?放的都是什么人?”

胡荣怔了下:“青荷姐怎么打听这个?正经的放人是太后去的那一年,放了一大批,大概有六、七百呢,尚宫大概是六十多人,其他都是宫女。”太监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宫女都是多大年岁呢?”

胡荣反问:“难不成姐姐你也想出宫?”

这在胡荣想来不大可能啊。

“总听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说我们现在不能出宫,可是总有出去的一天吧?我听说出宫的年纪有二十八的,也有二十五的,可还听说有三十五的,不知道是以哪个为准。”

“都有,其实主要看主子的意思。二十五的也有,不过姐姐你也还有个三四年才到呢吧?”

有很多人想出去,可同样还有很多人不想出去。有家、有亲人在外头的,出去了也不怕没有着落,有地方可去,日子也有保障。但也有的人孓然一身,甚至入宫前的事情都不记得,父母亲人都没有。这样的人反而不想出宫去,情愿在宫里终老。出去了未必就比在宫里好,说不定际遇更加悲惨。

“是啊,青梅比多小不到一岁,这么说她也她有盼头了。听说青梅家里还有人的,这两年托人送信打听打听,说定她家里还能给她安排一门亲事呢,二十来岁成亲也不算很晚。”

胡荣一听到出宫、亲事、成亲这些字眼儿就愣住了。

青荷要是不提,他也确实没怎么想过青梅会不会出宫的事。

现在青荷这么一说,胡荣才想起来。

原来……青梅是可能出宫去的,还可能在家人的安排下嫁人。

“你帮我打听打听啊。”青荷问:“我们也好为以后的事情仔细筹划筹划。到时候在主子面前讨个恩典,顺顺当当放出宫去,以后好好过日子。”

胡荣含含糊糊的应着,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从茶房里出来的,高一脚低一脚的走了一段路,发现自己已经走到方尚宫窗外头来了。

这屋里头的人,不管是方尚宫还是青梅,都是他在宫中为数不多的关系亲近的人了,甚至可以说是最亲近的两个人。

青梅就不用说了,胡荣也说不清楚从时候起自己就把她放在了心里头的。还有方尚宫,胡荣对她的感觉很复杂,亦师亦友,象个慈爱的长辈,同时她对胡荣也很严格。

可胡荣知道这是为他好。要不是出于关心,方尚宫何必花气力花精神在他身上?

他没想到青梅要出宫,要嫁人。

他还以为象现在这样的日子可以长长久久的一直过下去。

胡荣深吸了口气,定了定神,强行把纷乱的心绪整束下来,到门外头问候了一声。

方尚宫在屋里接了句话:“进来吧。”

胡荣迈步进了门。

屋里暖融融的,和屋外简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方尚宫倚在床头,青梅正在替她揉腿。

  ☆、二百零二 玩伴

胡荣站在门边一时间没有动,也没出声。

方尚宫问他:“你这是从哪里来?怎么看着脸色不大好?”

胡荣回过神来,摸了一把脸:“外头太冷了,也不知道,今天冬天觉得比往年冷许多。您腿今天疼的厉害吧?”

方尚宫看出胡荣有心事,开始有些神不守舍的,让他坐下他就坐下了,让他喝茶他捧起来咕咚咕咚两口就喝完了。那茶可是刚沏出来的,摸着都烫手,他居然就这么喝了,而且喝了之后仿佛也没怎么觉得烫一样。

不过说了几句话,看着胡荣神态目光都显得正常多了。说了几句话之后他也没有多待,毕竟现在一天到晚胡荣也忙得很,难得有偷闲的功夫。

胡荣也说不上来心里的滋味儿。他原先是想马上找着青梅问个清楚的。

问她对他有没有意思,问她是不是打算过个几年就寻路子出宫去,问她……

可是等看见她的时候,胡荣又一句话都问不出来了。

方尚宫也好,青梅也好,他一看见她们两人,心里就奇异的平静下来了。这两个人对他都好,宫里没有旁人象她俩一样对他好过。方尚宫教了他许多在宫里安身立命的本事,青梅对他也从来不藏奸,帮他做这做那,他现在的袜子鞋垫荷包夹袄,前前后后都是他哄着、央着青梅帮他做的。

青梅是什么样的人他比旁人都要清楚。

要说她有意骗他,那说不通的。明明是他一直哄着她亲近她,青梅才跟他好起来的。

再说青梅那个脾气性格,让她跟人斗心眼,她哪有那个本事?

肯定是青荷看出什么来了,所以拿话点他,让他知难而退别痴心妄想。

太监,他只是个太监。他既不可能跟青梅做正常夫妻,也不可能光明正大娶她,连个名分也没有,宫女和太监结对食这种事不能摊在太阳底下说,偷偷摸摸的做贼一样。无人告发自然一切都好,万一落在有人心眼里,他这是害人害己。如果事发,不但害了他们俩自己,还要会连累主子。

胡荣甚至会想到那些人会靠出什么无法无天的谣言来。那些人有多么眼红永安宫,脏水会一盆一盆的泼过来,跳进黄河都洗不清。说不定会说贵妃年轻本就耐不住寂寞,早就跟宫里的年轻太监有什么丑事。

冷风吹在脸上,胡荣打了个寒噤。

他不能做这样的糊涂事。

白公公、周公公这样的大人物,都没有这样的事情。难道他们不想吗?不,胡荣是太监,他也了解太监们都是怎么想的。就算切了一刀,心里还是渴望女人,渴望在这宫里也有一份儿温存的。

可他们都能忍得住,不会走错这一步。

自己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这么飘飘然然忘乎所以了?

换做刚进宫的时候,他会这般胆大妄想吗?

不会的,那时候他每天想的都是怎么才能活命,怎么能吃饱,怎么巴结讨好大太监谋个好差事。

是主子给了他现在的权势富贵,可他过了几天好日子却要给主子招惹祸患了。

胡荣在那儿站了半晌,心里一时喜,一时忧,一时又羞愧酸涩。

他宫外早就没亲人了,要说现在还同谁亲近些,那也就是方尚宫和青梅了。还有就是主子,主子待人宽厚,对他也有恩,他不能把这些人都拖下水,把他们害了。

直到大皇子推开窗子唤了他一声,胡荣才回过神来,赶紧换了一副面孔,乐颠颠的赶紧迎了上去。

青荷同胡荣说了那番话之后心里也不太踏实,觉得自己的话是不是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胡荣不笨,自己说的意思他肯定是听懂了。可他会不会恼羞成怒做出什么糊涂事?又或者他泥足深陷已经回不了头了,依旧我行无素不肯悔改呢?

她忐忑不安了好几天,明里暗里盯着青梅和胡荣。她和青梅住一间屋子,想要注意青梅的举止行动很方便。永安宫地方很大,她俩又是主子跟着得倚重的大宫女,完全可以一人住一间屋子。不过她俩从以前起就一块儿住着,冬天里头两人住一间屋还可以省着用炭,相互间有商量互相照应。不过两人很少都在屋里过夜,因为她们俩里头总得有一个在主子屋里上夜的。

观察了几天,也没发现青梅有什么异样。她和胡荣不同,青梅藏不住心事,要是心里有什么事儿她是装不住的,脸上一定会看得出来。但是看来青梅一切如常,还拿了一个竹子制的针线盒子回来,说是胡荣托人从外头给她捎的,为了谢她帮忙做的鞋垫袜子。

这个针线盒子青荷也拿过来仔细看过了,没什么毛病,就是个寻常的针线盒,里面分做三格,中间一大格是放线轴的,边上两个小格里一个放着针插,上面是一套八根针,另一边则是小镊子、顶针等做针线时用的一些小东西。盒子是竹子雕的,上头绘着明丽的牡丹图样,最外面还刷过清漆,漂亮是漂亮,但不至于成为什么信物,也不至于会成为什么把柄之类。

看来胡荣是知难而退了?

谢宁这两天心情都很好,皇上跟他说,现在户部那边已经传文下去了,林伯鞠的官职已经敲定,就是户部侍郎,年后正好上任履新。另一件事就是过年的事情安排的十分顺利,节礼都已经发下去了,周禀辰和胡荣亲自盯牢了,没出什么岔子。谢宁不求头一年办这样的大事就做得一鸣惊人,让人人都记她的好。她觉得只要不出错儿,那就是一大成功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7页  当前第1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2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谢家皇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