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谢家皇后_分节阅读_第146节
小说作者:越人歌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9 MB   上传时间:2017-02-19 14:25:25

  ☆、二百二十五 商议

林伯鞠和林夫人两人多年夫妻,有些话不用明说彼此也都明白。

这会儿两人坐在炕边,林大人在看信,林夫人在翻看这几日家里收支的帐目。

京城居大不易啊。

柴米油盐,开门七件事,样样都花费不赀。他们刚来京城,不象那些有根基的人家,有铺子有庄子,有熟悉的关系,多少能省一省,他们这儿一点都省不下来。就算旁人上赶着巴结要送他们重礼,林家也不敢收啊。

无功不受禄,哪有白受的好处?人家送你一分,是打算着从你这儿再讨回十分去。林家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家其实没有什么可给人的,所以干脆别人的好处一开始就不能接下。

可京城邻近年关的时候,样样东西都难置办。不说米、肉、菜这些天天都要吃的东西,就说这炭吧,也难买的很,街上的铺子要么说没货,要么说已经让别家都定下了,或者干脆就备的是粗炭土炭,这些东西连下人们点都有些受不了,更不要说主子们用了。

他们现在没陷入没柴没米的窘境,一是皇上在年前让人送了两车东西来,自然了,东西是悄悄给的,说的是贵妃怕林家才进了京,各色东西不齐备,先送了来用着,若不够时再说话。

这可是天恩浩荡了,不过即使不够用的,又哪里能向皇上再开口去讨呢?这会儿方家倒是十分大方,送了好些东西来,都是些日用的不好买的物事,就拿炭来说吧,各色木炭、泥炭送了足足三辆大辆,这烧到开春都绰绰有余了。

方家大嫂说话十分爽朗实在:“亲家夫人就别跟我客气了,我们家人少,用不了这么多东西,再说隔三岔五就有人进京,带东西再方便不过。就是还请亲家夫人不要见怪才是,人家头一年送亲家,总得送些金贵的东西来,好好巴结交好才是,我就送了这么一大堆粗陋东西,传出去准让人笑话。

方家大嫂这话说的着实客气,日常用度这些东西她是送了,可是金贵物事也没少送,山货、海货、丝绸、补药,送的样样齐全。

林家自然也是备了回礼的,只是绝没有方家这样周到了。

林伯鞠回来知道了这事,跟林季云说:“亲家着实是体贴。”

林季云嘿嘿笑:“这个多半是安月回家去说的,我才不记得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呢。”

林夫人对丈夫感叹:“别人都说雪中送炭,怪不得方家一惯有仗义疏财的名声,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是啊。”

方家钱是有了,势也是有的,现在欠缺的只是靠山。

和林家一结亲,以后方家在这方面再无忧虑。旁人一听方家当家人的妹子嫁进了贵妃的亲戚家里,这层靠山还不够硬的?以后方家的几条商路是不愁有人打主意了,在惠州哪怕横着走都绰绰有余,就算在京城,旁人说起来不也得高看方家一眼?

林伯鞠心里都清楚。

但水至清则无鱼,既然弟弟肯成家,方家姑娘人品又没什么大瑕疵,林伯鞠也就点头认了这门亲事。

“过了年了, 是不是得着手敏晟念书的事了?”

看着孙子天天放野马似的,林夫人十分担心。总想赶紧让他正经念书,也好约束一下他的性子,收收他的心。

总这么野下去,只怕将来想管都不好管了。

林大人又何尝不担心这事?

只是在京城想要寻个合适的地方读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按他的品阶来说, 一子可以入官学读书了,孙子么,暂且凑不上。再说官学那种地方,林大人压根儿不想上家里人去。早就听说官学中良萎不齐,学风很不怎么样,去那里的人没几个真心念书的,净成了吃喝玩乐纨绔聚集的所在。

林家刚到京城,孩子们没见识过这京城的花花世界,林大人很怕他们在有心人的引诱下,失了品行,走了邪路,那就不仅仅是林家自己根基败坏的事,甚至还会连累宫中的贵妃。

可是要去旁的地方念书呢,儿子还好说,毕竟已经有功名在身,寻个名塾虽然难些,总不会没着落。孙子就有些愁人了。孩子太小,一般的书塾不好送。请人来家呢,一时间也请不到合适的人。

林夫人轻声说:“进宫的时候听公主说了几句玩笑话,好象是想让咱们儿子给大殿下做伴读呢。”

林伯鞠摇头说:“孩子的戏言罢了。大殿下已经有两位伴读了,一位是国公之子,一位是公主之子,论情论理都十分合适,又没有犯错,岂有将人换掉之理?那旁人怎么说咱们家?怎么说贵妃呢?”

林夫人说:“我也没当真。再说……我也不想让孩子做伴读,还小呢。”

还小是一个理由,但并非主要理由。最重要的理由是,林夫人不想孙子小小年纪搅进宫里的是非中去。宫学岂是好进的?象自家这般陡然间冒起的外戚,不论是宗室还是勋贵都是看不起的,裙带关系历来为人诟病,林夫人也是随丈夫游宦多年人,见识非一般妇人能比。孩子在家里,或是在别处,闯点祸都没事。唯独在宫里,那是个错不得的地方,这么小的孩子进去不但不是荣宠,反而是一种危险。

“我这几天再打听打听吧,当然不能让他再这么混下去。”

孙子实在太顽皮了些,这个林伯鞠心中有数,这孩子是该早早管束了。

“要我看,不如问问季云?”

林伯鞠转头看了一眼林夫人。

林夫人大大方方的说:“咱们刚进京,立足未稳,两眼一抹黑,可是季云交游广阔,就没有他不认识的人。就算今天不认识,他说一声,不出三天就能跟人混得兄弟似的。这又不是什么坏事,让他帮着打听打听,也省得咱们不知道往哪一处使劲。”

林伯鞠点了点头,唤人来吩咐看看林季云回来没有,若是回来,就先到上房来说话。

晚饭之前林季云打发人来说,自己晚上怕是不回来用饭了,让家里不要等他。林季云虽然性子也太野了些,但规矩是不错的,对哥哥嫂子尤其敬重亲近,若是他回来了,准会先到上房来说一声再回房更衣去的。

可巧这话才吩咐过,外头就有人回话说林季云回来了。

外头帘子一挑,林季云大步走了进来。

“大哥,嫂子。”

看他脸被寒风吹的泛红,林夫人顿时心疼了:“你这是从哪里回来的?这么冷的天不该骑马才是,看这冻的。你现在年轻不觉得,等你有年纪了,怕是路都走不了。”

林季云也习惯了。俗话说长嫂如母,自打他亲娘没了,嫂子确实做得一点不差,把他照顾的妥妥贴贴的。

“没事儿,路不远。再说我在外头带着护膝和厚裹围呢,也没多冷。大哥有事找我?什么事?”

林伯鞠先让人给他上了碗热茶,看他一边吹着热气一边喝茶,这才说:“我和你嫂子正商量事,敏晟也到了该念书的年纪了。”

下面的话不用说,林季云点头知尾,马上猜到了兄长和嫂子在为什么事情发愁。

“这事好办。一呢是送到别家附学,不过不是自家的,总归不放心。二来是请个先生来家里坐馆,一年给些银子衣裳,孩子不用每天来去在路上折腾受罪,先生教的也尽心。”

林夫人是做祖母的,自然心疼孩子。闻言便问:“请先生来家也成,咱们家也不是出不起那点束修。只是咱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请什么人,上哪里去请啊。”

林季云马上说:“这包在我身上。要我看,敏晟只是开蒙,先生的才学倒不见得一定是学富五车,我倒觉得人品应该要好,省得没教出什么名堂,先把孩子拘坏了,弄得一身酸腐气,到时候高不成低不就,对将来没有好处。”

这话林伯鞠也赞同。

“不错。人品是首要的,做学问得先要做人,你要打听,得把这一节打听明白。要是品行不好,那才学再好也不能要。”

“成,我记住了,三天内准保给大哥大嫂个准话。”林季云就是这么干脆,接着又说:“其实我看大侄儿这些天在家里没事,让他先教教孩子,最简单的字啊文章啊,敏晟聪明的紧,肯定学的快。”

林夫人点头说:“那也好。”

说完这事,林季云也有话说。

“我今天出去打听着些宫里的事,听说宫里要往外放人了。”

“放人?怎么赶在这个时候?”

一般来说宫中没有大事是不会放人的,这些大事一般是指皇帝家的生老病死,除开这些,一般很少会平白无故的说往外头放人的。

既然不是那样的大事,那就跟过年时候的事情有关了。

林伯鞠问:“这消息确准吗?”

林季云点头说:“确准。”

看他十分有把握的样子,林伯鞠也知道弟弟素来不是听风就是雨的性子。

林夫人想了想,问:“过几天我还要进宫,到时候问一问贵妃?”

==============================================

作者出门了,这章是代发。

  ☆、二百二十六 讨好

唐才人其他几个人都坐在永安宫偏殿的屋子里喝茶。

她三五不时的过来,都快成永安宫常客了。青荷都替她数过她一共来过多少趟,差不多三天一回,十分准时。

谢宁不爱与她们应酬。

这些人来请安,无非是为了和她套近乎,求庇护。八成她们还想着,同谢宁先打好关系,那么谢宁需要臂膀、身子不方便的时候,顺便想抬举个人伺候皇上,难道还要等到那个时候临时抱佛脚吗?先混个脸熟,把贵妃巴结舒服了,到时候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了不是?

谢宁知道她们的心思,她也不想坐在那里听别人违心的奉承。对方难受,她们也难受,更何况谢宁知道她给不了她们想要,何苦让她们白费力气?

只是唐才人她们实在是不屈不挠,似乎是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做了金科玉律,回回不落的来永安宫坐冷板凳,灌一肚子茶再回去,看上去也毫无怨言。

青梅隔着窗子看着坐在屋里喝茶的几个人,头一扭回茶房去了。

“好象咱们永安宫的茶特别好喝似的,一来就坐住不走。下回啊,我就把那屋的炭盆撤了,让她们等!冻不傻她们!”

青荷白她一眼:“要是明白人,一开始就不来。你看梁美人,人家就是个聪明人,每月也就来那么一回两回的,既不近了,也不远了。不让人生厌,也不会让主子觉得她目中无人。象这一种,就指望着主子看在她们如此上心卖力的份儿上赏她们甜头,要是遇一点艰难就退了,不说以前的功夫白花了,也让别人笑话连装都不会装吗?”

“我倒情愿她们退了,省得咱们跟着费事。还有那赵才人,这回又带了自己做的针线来,我瞧了,是条抹额。你说她是怎么想的?主子什么时候戴过抹额这种东西了?就算带,也不带她做的啊。”

想的挺美,要是主子真把抹额带上了,皇上要问起来怎么会带上这个,赵才人不就入了皇上的眼了?算盘打的倒是精。

主子是肯定不会带的,赵才人做一百条也是白搭。

青梅心里有数,主子是不可能把她们之中的哪个人提拔起来给皇上侍寝的。

虽然主子从来没说过,可青梅就是知道。

她在殿内伺候的时候,常常就觉得自己特别多余。皇上主子有时候一人坐在屋子一边,或是隔着炕桌……可是总让青梅觉得这两人之间亲密的别人连一只手都伸不进去,更别说再多一个了人了。青梅也想象不出,在那样的气氛下主子跟皇上说一句:您要不要去谁谁谁那儿坐坐?或者说:某才人给我做了个荷包,皇上看好不好?要不让她给您也做个?

谢宁确实有事忙着。

宫中放人的名单已经最终定来了,就连永安宫也有几个要裁掉的。此外慎妃、谨妃、高婕妤几处裁的都很多,让谢宁奇怪的是谨妃那里裁汰了几乎一半人手。

她纳闷的问方尚宫:“皇上这回不是已经打过招呼了?皇子公主身边的人不会大动。谨妃这里怎么报上来这么多人?”

方尚宫轻声说:“谨妃这几个月换人换的特别勤快,怎么换也不称她的意,这回趁着宫里都要撤换人,她可不得抓住机会?”

谢宁摇摇头。

新换的一定比旧的好吗?

谨妃如果一直过分小气挑剔,换什么样的人去也不能让她满意啊。再说,这么频繁的换人对孩子真的好吗?

而且谨妃以新迁寿康宫为由,要求增补一倍人手。

“永安宫才用多少人……”谢宁无语了。永安宫不但有她,还有三位龙子凤孙,以及皇上总是过来,就这么着也没这么多人手伺候。谨妃带着玉玢公主不过母女二人,寿康宫地方也不比永安宫大,她弄这么多人哪里有这么些差事安置他们?人要闲着只会生事。

方尚宫说:“既然说是为了照顾公主,主子就别管了,请皇上裁夺吧。”

“嗯。”

要是谢宁说给了,以后真生是非谨妃必然要怨怪永安宫。要是谢宁说不给,谨妃立马就有话说,会说她偏颇,对玉玢公主不慈,苛扣刻薄她这个妃子。

所以方尚宫的提议比较合适,谢宁实在不宜处置这种两面不讨好的事。

高婕妤那儿也一下子撤了不少人,看年纪和待的位置,应该是高婕妤有意安排的。内宫监给出的名单上的人差不多高婕妤都放了,还额外添了几个。

这又是一个借别人的东风行自己的船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7页  当前第1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6/2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谢家皇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