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谢家皇后_分节阅读_第161节
小说作者:越人歌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9 MB   上传时间:2017-02-19 14:25:25

碗并不大,吃了大半碗豆腐脑之后也不觉得饱。小馄饨也端到了面前,一个一个摺折起来的馄饨皮薄滑嫩,在清汤里看起来象散开的一片片云朵。

谢宁又吃了半碗馄饨,这回是真饱了。

“这是咱们的厨子做的?”

方尚宫笑着摇头:“也是外头人做的。”

因为主子想吃这一口,所以从外头找了两个这样的小贩来,就在驿馆里开火现做。那两个小贩做了多年买卖,这手艺都是家传的,祖孙三辈都没改过行,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有一天能给皇上和妃子娘娘做吃食。这两人各得了一份儿赏钱。其中一个用这赏钱买了块地,另一个则把钱供在了家里日日上香。

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

隔了一天,京里有人来。

大皇子在收到玉瑶公主的回信前就听说了圣驾遇袭的消息,他自己没法儿赶出京来,身边又没有几个可信重的人。

所以替大皇子出京的人让谢宁也感到意外。

来的人是王默言。

快马疾驰几百里地,路上人歇马不歇。这样的加急长途奔波常常会活活累死信差。谢宁怎么也想不到王默言会用这样的方式赶来。他到长义的时候人,是直接从马上掉下来的,自己爬不起来,是由两个架着他这么硬扶起来的。

对于儿子的担忧,皇上也十分动容。

信已经送回去了,现在应该已经交到大皇子手上了。但愿他看了信之后能放下忧虑,不然对他的身子可没好处。

至于王默言,他来了也有好处。亲眼见到皇上一行人平安无事,再赶回京的话,总能将大皇子安抚下来。

只是这么一来一回的路上得花不少功夫,到时候御驾也该回踏上回京之路了。

谢宁没见到王默言,可是听青梅说,整个人命去了半条了,两眼无神,一脸菜色,看样子这样长途跋涉对他来说可能是平生头一次。

“好好照看,让太医替他看看。”谢宁听说过有六百里加急的信差活活在路上耗死的,平时挺结实的一个人,没伤没病,就是力竭而死。大皇子很信重这位师傅,倘若他真出了事,大皇子心里必有道坎过不去。

等王默言休整之后,谢宁见他也是隔着帘子问话答话的。帘子外头看不清里头,但谢宁看外头还是比较清楚的。

虽然已经休整过了,衣裳换了,脸洗了,也用过饭歇息过,王默言看上去还是象是小白菜抽干了水一样,整个人都有些蔫巴巴的。哪怕他努力振作精神,回话时声音也提的宏亮一些,也掩盖不了底气不足的事实。

谢宁心里很过意不去:“王供奉特意赶来,路上辛苦了。大皇子可还好?”

“殿下一切安好,宫中巡卫加强了一倍,京里也还没有什么动荡。”王默言抬起头来,轻声问:“臣才到长义,听说娘娘这几日玉体违和?”

  ☆、二百四十四 道路

玉瑶公主和甘熙云两个从外头垂头丧气的进来,一看见王默言,玉瑶公主就先吃了一惊:“王供奉怎么来了?哥哥怎么样了?”

王默言先向玉瑶公主行礼,回话说:“大皇子殿下没事,就是听说御驾这边的消息,让臣过来给皇上、娘娘和公主请个安。”

听王默言吹了快一年的曲子了,玉瑶公主跟王默言也毫不见外:“王供奉是走水路来的,还是走陆路来的?”

王默言同玉瑶公主说话从来都格外耐心:“臣是一路骑马来的。”

说完这句话,他才问:“公主是有什么烦心的事?”

玉瑶公主不好意思同他说,就直接往帘子后头走了:“我进去看看娘娘。”

王默言看着撩起的帘子的一角,即使掀起这一角,也看不见帘子后的情形。

他的头轻轻低了下去。

玉瑶公主站在谢宁跟前时就不掩饰脸上的沮丧了。

谢宁有些意外的的问:“公主这是怎么了?”

玉瑶公主看了甘熙云一眼,苦着脸说:“我们想出去,可出不去。”

谢宁反问:“想出去?去哪儿?”

“去外头逛逛啊。在这里待了两天,除了驿馆里头,我也什么都没看见。我想看看外头长义是什么样的,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巧的东西能带点回宫给哥哥……”

原来是想出去玩。

如果没出这件事,谢宁说不定还真能同意玉瑶公主她们出去。但问题是现在驿馆外头围着重重大军,谁知道刺客还有没有余党在外头。这种时候玉瑶公主想往外跑,谁也不可能同意啊。

但谢宁却没有直接同她这样讲,只说:“现在城里城外都是兵,街上哪里还有什么可逛的?”

玉瑶公主怔了下:“是吗?”

谢宁知道她从来没有接触过市井之中普通人的生活。别说城里城外现在肯定处处是岗哨兵士,街上说不定连个行人都没有。就算这些人不戒备森严,百姓普通也怕官兵。

很多时候,官兵比强匪还可怕。

但这些话就不能跟玉瑶公主说了。

以谢宁现在的身份,说这个话也不合适。

“老老实实待着,有甘姑娘陪着你,你还不心足啊?”

谢宁一边说着,一边看了方尚宫一眼。

要不得说是方尚宫呢,只要一个眼色过去,什么话也不必说,方尚宫就把场面给圆上了。

“甘姑娘可得趁这阵子好好学习宫规了。”方尚宫笑眯眯的说:“在宫里如何起居,如何走动,如何行礼,有什么避讳,这些可都得学得会,学得牢,进了宫才能不出错儿呢。不然到时候要是甘姑娘真出了点什么错漏,公主说该怎么办呢?不罚呢,别人那里说不过去。要罚呢,甘姑娘岁数小,而且还是公主的人,到时候奴婢该多为难啊。”

玉瑶公主的注意力果然被方尚宫一下子就给转开了。

“还得学规矩?”

“看公主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每个人都要学的。就连皇上的一举一动也要合着规矩,旁人怎么可能例外呢?”

甘熙云也跟着有些紧张起来了:“还请尚宫嬷嬷教我,宫里的规矩我可一点也不懂,要真这么两眼一抹黑的进了京,一准儿会出错的。到时候我自己受罚事小,可是连累娘娘和公主也要失面子的。”

方尚宫笑着说:“甘姑娘不用急,宫里的规矩说难学也难说,说好学也好学。姑娘是聪明人,只要静下心来,回宫之前基本的规矩都能记得住。”

等把她们俩送出去了,谢宁赶紧叮嘱一声:“瞧着她们些,可别让她们偷偷躲了溜了出去。”

方尚宫满口应着:“娘娘只管放心,真让公主这么个大活人从驿馆里跑出去,不用主子说,我们这些人也都要自尽谢罪了。”

“您一向周到,我当然是放心的。”

这么被玉瑶公主搅扰一番,方尚宫看谢宁的精神不太好,就先让王默言退下了。

这边王默言才出了院门,玉瑶公主就坐在外院的回廊栏杆边朝他招手:“王供奉,你过来。”

王默言快步走了过去,行礼问:“公主有什么事情吩咐?”

玉瑶公主问他:“王供奉从外头来,长义城里头现在热闹吗?”

王默言对她们刚才的话从头听到了尾,当然知道玉瑶公主为何有此一问。

刚才贵妃已经同玉瑶公主说得明白了,可玉瑶公主眼下这样问,却显然是信不过贵妃娘娘的话了。

王默言说:“臣来时,城外都已经是驻军扎营,城里的街道上也行人寥寥,商户酒家都关门闭户了。”

玉瑶公主听他这样说才算真死了心。她本来就对外头很好奇,身边又多了甘熙云这么个伙伴,是以前来过长义的,把路途中的种种经历见闻描述得那样生动鲜活,她才起意想往外头去看看。

王默言问:“刚才贵妃娘娘说的都是金玉良言,一心为了公主好,公主不该还有疑虑的。”

郭尚宫在一边听着心里有些打怵。

这样的话她这个尚宫都不敢说,王供奉胆子真大。

这样的话不是不能说,可也得分跟谁说。要是同大皇子,那自然不怕的。大皇子一惯的好脾气,也善于听取旁人的劝谏。可玉瑶公主却不是个能听得进劝的。

可玉瑶公主对王默言的话还很服气,低下头来有些局促的说:“我不是不信娘娘,可娘娘也没有亲眼见着外头什么样儿啊。我想着王供奉是从外头来的,想必比别人看得准,知道的多。”

王默言只是一笑。

他也只能说到这份上了。玉瑶公主能听得进他这一句已经不容易了。

“对了,臣到了长义就听说贵妃娘娘玉体有恙?”

玉瑶公主摇头说:“不是生病,我听方尚宫说,娘娘她是有了弟弟妹妹了。”

王默言怔了一下,过了片刻才说:“那真是好消息。”

“可娘娘吃不下东西,人也总是不舒坦。”

玉瑶公主她们从外头寻来的点心小吃贵妃喜欢,玉瑶公主还想出去,也是想着说不定能再寻着其他什么好吃的东西。甘熙云说长义城虽然不大,可却是交通要道,陆路和河道都四通八达,所以比一般的城镇繁华得多。

她说还有一样鱼羹也很好吃的。

可是既然出不去,那也就只能另想办法了。

玉瑶公主看一边的甘熙云好奇的打量王默言,告诉她说:“这是王供奉,教哥哥吹笛子的。王供奉吹的曲子可好听了,有一次在御园里,连鸟儿都被笛音吸引,停在枝上流连不去。”

王默言连忙说:“公主过誉了。”

玉瑶公主忽然想起了什么,怔怔站着不说话。

甘熙云不清楚玉瑶公主生过病,但王默言却知道的很清楚。甚至一开始他会开始教大皇子音律,也同玉瑶公主的病大有关系。

现在一见她出神,王默言不敢大声吵扰,只能轻声试探着问:“公主?”

玉瑶公主回过神来,眉舒眼展,笑着拉着他的袖子:“王供奉来的正好。我有时候听你的曲子,本来心里挺烦的,听着听着就觉得舒坦了。娘娘现在身子不舒坦,王供奉多给她吹两支曲子听听,没准儿娘娘也就能舒服些呢。”

王默言没想到玉瑶公主说的是这件事。

可是……这话却正正说到他心里去了。

“倘若臣真能替娘娘稍尽绵薄之力,那是臣的荣幸,也是臣份内之事。”

玉瑶公主一刻也等不了,对他说:“那你且等一等,我去对方尚宫说去。”

她转身提着裙子就跑,甘熙云只好匆匆向王默言行了一礼,也一溜小跑追着玉瑶公主走了。

她跟着御驾不过寥寥几日,可是经的见的听闻的事,已经比在伯父家这两三年里经历的更要多,更加惊心动魄。

她和皇上,和贵妃娘娘同桌用过膳,遇到了刺客行刺皇上,夜半船上失火逃生,身处大军重重拱卫包围之中,而且……

现在还见着了这么一位不俗的人物。

刚才见到那位王供奉,要不是玉瑶公主出声唤他,甘熙云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位气度出众的人物竟然只是教坊司的供奉。虽然也是官身,可毕竟还是优伶一流啊。

真是……真是看不出来。

这样的人怎么会成为伶人呢?看着明明就是人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模样啊。

还有方尚宫,也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头次见着的时候甘熙云没有注意她,只觉得是个有年纪的女官而已。可是从御舟失火,他们上岸来到驿馆,这一路上,还有这几天里,方尚宫冷静沉稳,调度有方,人人都敬服她。

看着这样威风的方尚宫,甘熙云心里有了个模糊的想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7页  当前第1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2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谢家皇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