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闺中记_分节阅读_第170节
小说作者:八月薇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11 MB   上传时间:2017-03-02 13:01:29

就在距离姑苏不远处的小城会稽,这日,县衙捕快们照旧晨起巡街,江南多水,会稽也是水乡,清晨水面上雾气濛濛,缭绕宛若梦境。

众捕快踏过石板拱桥,沿河往前,行走时,见前方一座宅院的门打开,有个十五六岁的丫头走了出来,虽是布衣,却因生得白净,看着十分俏丽,手中挽着个篮子,一径去了。

江南多美女,会稽虽是小城,却也不乏美人儿,但这女孩子却不似水乡长大的,气息两别。

众捕快目送她离去,因走到那宅院跟前儿,回头打量,却见两面门牌如扇形般两边儿排开,上有些玲珑雕琢的人像、福纹等,气势非凡,宅子正中,是极为雅致古朴的“可园”两字。

一个捕快道:“你们听说了没有,这可园的小主子终于来了。倒也好,不然白闲置了这块风水宝地。”

另一个道:“这北边的人,倒也是蛮有眼光的,知道在咱们这儿置买田产,听说这谢家原本是冀州的富户,家里大人都去世了,近来小主子索性也搬了来。”

旁边的说:“这老谢叔倒是个好的,见了人惯常笑眯眯的,方才出去买菜的晴姐儿也是个爽利丫头,我最爱听她说话,跟咱们这儿的腔调很不同呢。”

有几个年轻些的,闻言便笑了起来。

头前的捕头韩伯曹听到这里,便咳嗽了声道:“不管南边儿的北边的,总归是安分守己的就使得。别只顾闲话,让人听见了像什么?走了。”

众捕快忙跟上,韩伯曹回头看了一眼可园,他是本地捕头,对地方上的事自然也了若指掌:大概四五年前,有个从冀州来的客人老谢叔,因看中了这块地方,便置买了下来,只是又过了半年多才搬来,随身只两个小厮跟一个丫头,便在沿街又买了两个铺子度日。

前段日子,又陆续多了个丫头跟一个嬷嬷。近来他家的小主子才来到,大概以后便要在此定居了。

韩伯曹自然认得老谢叔跟这宅子内的数人,虽然是北地来人,却也都是安分守己的,只除了这传说里新来的“小主子”,韩伯曹一时还没有见过,不知是何等模样,只听说年纪不大罢了。

沿河巡视了一趟,并未发现异样,捕快们便嘻嘻哈哈往回而行。

此刻天已经大亮,却下了濛濛细雨,然而街头依旧人来人往,吃早饭的,做买卖的,叫嚷声不绝于耳,河面上也有船只穿梭来往。

南边儿本就多雨,众捕快们也不介意,以手挡着面儿往回,才走到街心处,忽地听见一声吵嚷,韩伯曹忙带人赶去,却见竟是成衣铺的王掌柜,正在跟隔壁铺子里的人叫骂。

那被骂的,俨然正是老谢叔,此刻正道:“不可胡说,我这把年纪了,难道还做那事儿不成?”

那王掌柜不依不饶道:“先前只看见你从我铺子里出来,难道还有别人?只怕你人老心不老!”

此刻顿时也围了许多看热闹的,都指指点点,韩伯曹听得蹊跷,带人上前道:“不要吵嚷,是怎么了?”

王掌柜见公差来了,大喜,便拽着老谢叔到跟前儿说:“韩捕头你来的正好,给我做主,这北地来的粗货,不是个好人,今儿早钻到我家里调戏我婆娘呢!”

韩捕头道:“你莫不是看错了吧?”

老谢叔一把年纪,头发花白,虽然精神矍铄,可毕竟身子骨在这儿,说他去跟王娘子偷情,谁又肯信?

王掌柜偏赌咒发誓道:“就是他!我亲眼所见的,我前些日子就发现我那婆娘有些妖调,只不敢信,今儿才抓着把柄,明明听见屋里有动静,赶上去,却是他偷摸往外呢!除了他自没别人了。”

韩捕头跟几个捕快面面相觑,走到成衣铺里看了一会儿,只见王娘子趴在里屋装哭。韩捕头上前,才要问她,她便哭道:“我冤枉!”将手一扬,越发趴低身子,放声大哭,也不答话。

韩捕头只嗅到一股浓烈的桂花头油香气,又怕这女子放刁说他调戏,忙后退。

王掌柜不依不饶,非缠着韩捕头要把老谢叔捉去县衙,又非说店内还少了很多钱银等物,必然是给这老谢叔拿了去,周围许多本地人,有的爱看热闹,撑着伞冒雨在门口张望,也跟着起哄。

韩捕头无法,正要吩咐人带回衙门问话,忽然听有个声音说道:“请稍等片刻。”

这声音很清,字正腔圆,不似绵软的南边腔儿,乃是官话,又很是动听。

韩捕头回头,却见面前站着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生得眉目如画,清俊异常,身着暗蓝色袍子,头戴一顶狐裘小帽,清隽之中透出几分雅致,淡淡写意风流。

老谢叔见状唤道:“凤哥!”

韩伯曹才知道这来人正是可园的新主子,只不想竟是这样出色的孩子,虽有些清瘦,却并不似寻常所见的书生一样文弱,反有一股凛凛地清正之气。

韩伯曹心中暗暗诧异,便问道:“你有何话说?”

少年表情淡淡地,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又道:“想同捕头说声,不必误捉好人,王掌柜要找的人就在这儿,只不过不是我叔叔。”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韩捕头忍不住环顾周遭,却见在场的无非都是街坊四邻,以及路过看热闹的众人,此刻正也惊疑不定,又有的窃窃私语。

少年漠然看了会子,目光在其中一人身上停了停,又不露痕迹地扫开。

此刻韩捕头已经皱眉问道:“此话当真?”

王掌柜却道:“他是老谢叔家里的亲戚,自然向着自己人了。捕头不要听他的!”

韩捕头正狐疑,少年并不回答,却迈步走进成衣店内,才走几步,又退了出来。

里头王娘子正往外看,见状忙又抽抽噎噎地假哭,少年道:“不必哭了,你是要自己承认,还是要我说?”声音竟有些温和。

王娘子见他生得俊美异常,语气又如此,就有点不好撒泼,只哼唧道:“你瞎说什么!我有什么可承认的?”

少年一笑,复走了出来,从店门口的众人跟前略走了几步,便指着一个身着墨灰色长衫、撑着伞的青年道:“就是此人了。”

第147章

此刻看热闹的越发多了几层,那褐衣青年被指,吓了一跳,忙道:“瞎说什么?别冤枉好人。”

屋内王娘子亦吃了一惊,忙捂住嘴。

王掌柜认得此人,意外之余,便嚷道:“这是张三郎,素来照顾我店内买卖的,如何诬赖他?”

韩伯曹亦道:“无凭无据,不可空口指认。”

谢家少年淡笑:“并非空口无凭,捕头且上前一步。”

韩伯曹不解其意,便走到跟前儿,张三郎才要往后退,韩伯曹便嗅到一股有些淡的桂花香气,似曾相识。

谢凤道:“捕头可闻到了?他身上的桂花油香气,跟王娘子所用一模一样。”

张三郎面上掠过一丝慌张之色,旋即道:“这、我是在别处沾染上的,何足为奇?”

谢家少年道:“你可要想好了,到底是在哪里、谁人身上沾到的,韩捕头自会去查证,你若说的有半点儿不对,便是‘自证反失’,是要入案的。”

张三郎色变,眼珠乱转,忙狡辩说:“什么、什么自证反失……我一时记不得了,或许是在卖桂花油摊子那里沾上的,或者走在街上不留神蹭到的……记不得了不成么?”

韩伯曹见张三郎神情有异,心中一动,便看少年道:“只凭此点,尚且不能认定就是他。”

谢凤不慌不忙:“自然不仅是这点,另一点是,他左手上有一枚戒子,韩捕头可仔细看,若我方才所见不错,王娘子右手上也有同样的戒子。”

张三郎吓得缩手,里头王娘子也握着右手,王掌柜呆了呆,捉住她的手看了会,果然撸下一个银戒指来,走出来看那张三郎手上的,却是同样的一对戒指。

王掌柜跟韩伯曹对视一眼,王掌柜咽了口唾沫:“这、这个……”狐疑不定。

谢凤仍是泰然自若,道:“王掌柜,你再认一认,张三郎手中这把伞。”

王掌柜一呆,举头看去,顿时惊叫起来:“这是我的伞,如何在你手中?”

韩伯曹很是意外:“这是王掌柜的伞?”

王掌柜早一把将那把伞夺了过去,翻来覆去看了会儿,气道:“这可不是我的伞?前天还用过的,何况……”将伞倒转,便见伞柄上刻着一个“王”字,道:“这是小儿淘气才刻上的……还有错儿么?”

张三郎目瞪口呆,支支唔唔。

这会儿,那王娘子见势不妙,忙出门来道:“不错,正是咱们家的,不过、是因为他方才过来照顾买卖,我见下雨,就借给他使唤,又有什么?你别跟着一惊一乍的!”

王掌柜拿着伞,不知如何,虽然已经有些怀疑,尚不肯全信。

韩伯曹心里有些为难,就看谢凤,却见少年清隽秀丽的脸上仍带着很淡的笑,依旧气定神闲。

在场众人也都指点猜测不休,老谢叔上前,道:“凤儿……”

谢凤抬手示意他不必担心,才又说道:“既然王娘子如此说,就证实这位张三郎今儿来过的了?”

张三郎有些胆怯,不敢回答,王娘子却掐腰道:“不错!来过又怎么样?我们开门做生意,一天来的人没有成百也有几十。”

谢凤不愠不恼,只轻轻扫她一眼,便道:“伞可以给人,那……娘子的私物呢?”

王娘子一愣:“什么私物?”问了这句,猛地抬手在胸口一按,有些惊疑不定地看向谢凤,这会子,才透出几分做贼心虚来。

谢凤回头又看张三郎,慢慢说道:“三郎颈间这是何物?”

韩伯曹离的近,又比张三郎高,闻言低头,却见他后颈处有些衣裳褶皱,衣领底下,却透着一丝水红系带。

王掌柜也抬头来看,却不知怎么样。

只张三郎抬手在颈间一抹,竟是一个字也说不出,面如土色。

此刻王娘子便向着张三郎使眼色,张三郎会意,咽了几口唾沫,脚下往后,竟是个要逃的模样。

韩伯曹早留意到他神色异常,当下一把揪住衣领,手指勾起,就把底下那水红色系带往上一拉,竟拉出半幅的红肚兜来,然而看着小巧精致,却不似是男人家的东西,何况张三郎这个年纪,哪里还用这种肚兜,可见必然是女人家的私物。

韩伯曹心中已经有数,而王掌柜低头仔细盯了会子,忽然叫道:“这个是……天杀的,原来真的是你!”他跟王娘子自是夫妻,对婆娘的贴身之物如何会不认得?双手一拍大腿,便冲上来揪着张三郎便厮打。

看热闹的众人也大声叫嚷起来,有笑者,有骂者。

王娘子见状,再也不敢叫嚷,捂着脸跑回里屋去了。

谢凤看到这儿,便才后退一步,旁边几个捕快便去拉扯那两人。

韩伯曹转头看向谢凤,想了想,便走到跟前:“小公子如何知道他身上戴着王娘子的私物?”

若说伞,桂花油、戒子都是多加留心就能发现,那这私物藏在里头,纵然露出了一角系带,又怎会猜到是那王娘子所有?何况王娘子的私物,寻常也不会展露给外人看,他又怎会一眼认得。

谢凤温声道:“起先我来店内之时,这张三郎便曾去隔壁,当时他衣冠楚楚,不料片刻王掌柜来,他仓促外出,便有些衣冠不整,我又看见那水红系带,自忖男子绝不会无缘无故系这般肚兜,便斗胆一猜,谁知竟中了。”

韩伯曹听了,倒也合情合理,挑不出大错儿,便只一点头,不再追问。

正要将张三郎拉回衙门,忽地又见街头处人头攒动,依稀有人叫道:“不好了,出了人命了!快来人啊,公差,公差!”

韩捕头见叫嚷的不像话,忙叫一个捕快押住张三郎,他自己却带人往那一处飞奔赶去。

踏过青石板路,飞奔来至题扇桥上,却见桥上已经站了一堆人,正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往桥下绿波上,把栏杆前挤得满满当当。

一个捕快叫道:“让开让开,捕头来了!”

众人方让开一个空子,韩捕头上前一步,也放眼看去,目光所及,却见桥下的河面上,浮着一顶常见的乌篷船,这倒也罢了,再细看,却见里头依稀躺着一个人,直挺挺地动也不动。

旁边的捕快见了,惊呼道:“那人是死了么?”

韩伯曹见状,倒吸一口冷气,忙稳住心神道:“快下去,把这船拉到岸边!”两个捕快匆匆地便下桥而去。

韩伯曹凝眸细看,这乌篷船内光线自然是暗的,却依稀看出那倒在里头的,正是个“艄公”的打扮,胸口处似有些血迹。

那船儿将飘到桥下之时,有几个公差乘了船拿着长钩,便来将这小船儿勾住,硬生生拖到岸边去了。

此刻那些撑船的艄公们探头探脑,有人已经认出来死者是何人,正在议论纷纷。韩伯曹飞身下了题扇桥,便到那乌篷船内查看究竟。

听周围艄公们说,这死者原本叫做杨老大,原本不在本地做活,前几年才从苏杭地方回来的,在此以撑船为生。

这杨老大其貌不扬,性情却还过得去,也不知得罪了什么人,竟落得这样下场。

韩伯曹入内查看了一番,见乌篷船内自有一张小桌,桌上却空空地,只是才一进来,便嗅到一股微淡的酒气。

杨老大仰面躺着,瞪眼张口,喉咙处血肉模糊,也不知是被何利器所伤。

韩伯曹看了会子,便退了出来,让手下快传仵作,然后就问那些艄公们今晨杨老大都接了什么生意,载了些什么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9页  当前第1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0/5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闺中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