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侯门纪事_分节阅读_第2142节
小说作者:淼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75 MB   上传时间:2017-08-26 13:32:03

雨住月出,随着月光的移动,钟点儿慢慢消逝。但床上床前的父子们,还在热烈的交谈着,一会儿低声讨论,一会儿大笑出声,一会儿又说说老侯的身子骨儿虚弱,国公思念满面。

这是人间最真挚的感情,没有招数没有套路,带出来最质朴的感恩,和当事人最欢乐的心怀。

对间睡下的老国公夫人,偶然也能捕捉到丈夫一句半句的悠然,不管捕捉的多,还是捕捉的少,老国公夫人随着轻轻的笑得出神。

小十沉睡在她床里,脑袋旁边是几块锦绣衣料,小手里捉着新荷包——这荷包宝珠想得周到,早就从孩子们手里讨下一个送给小十。但再一次得到,满满的是金钱,小十还是欢天喜地,拿在手里不肯丢。

荷包系子解开,金钱洒落出来,小十就在这金钱里进入香香甜甜的梦乡,看他面上的笑涡,估计梦里也在收东西。

给儿子掖好被角,老国公夫人心里想的一个人,跟老国公不一样,跟小十也不一样,她眼前出现温柔和气的美貌女子,她才华过人,俏丽过人……

“婉秀,你在京里过得好,这多好啊。”老国公夫人喃喃的说着。

------题外话------

感谢本书的新贡士风荷亲,么么哒,感谢一路支持。

求票。

准时更,很美好。仔言而有信

第五百五十八章这招数有喜了

老国公和龙四直说到凌晨,还没有说完。很多的话,如袁夫人、如袁训、如孩子们,哪怕说上三天三夜父子们也不尽兴。

老国公把钟点儿想起来的时候,一看,骇然的笑:“天都要亮了,你大远的路回来,和你说到这般时候,倒是我不体贴你了。”催着儿子去睡。

龙四垂手笑道:“是我打扰了父亲,我这就走了。”

“回来,”老国公又招手叫他,面上凝重出来:“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聊的忘记。这会儿又想起来,不说实在睡不着。”

龙四就又回到床前,见到老国公阴晴不定的脸色,过上一会儿,嗓音如耳语般。

“对你姐丈打仗我心里有底气,但有时候也不踏实。我让跟我的老家将,还身强力壮的那几个,在你姐丈说二次大捷的时候,出去打听消息。”

龙四睁圆眼睛,把呼吸屏住,他感觉出来父亲一定发现了什么。

“梁山王说退兵,余府尹找我讨说法,我没有告诉他。梁山王的大军分成数队,往边城的方向走了五、七天后,掉转头不知去向。家将扮成商人还要跟上去,方圆几百里的长度,让巡逻兵拦的死死,说商旅也不许通过。”老国公轻轻吐气。

龙四一字一句地道:“他没有退兵!”

“佯退的人里,唯独没有你姐丈的旗帜。”老国公闭一闭眸子,胸膛轻轻地起伏着。

“这是酝酿大战役!”龙四沉思片刻,就斩钉截铁的说出来。

老国公轻声地道:“如今城里都在骂梁山王,你心中有数,不要泄露出去。”

父子心照不宣的交换一个眼神,老国公伸出大手,龙四伸出手,狠狠的握上一握,齐齐的低声道:“早日大捷!”

风雨来前雷先动,梁山王一再的弹劾陈留郡王,好似九天动雷声。惹得边城处处是骂声,恰好证明他们瞒住该应该瞒住的人。

动用这般大的声势,结果也会是大结局。老国公透过月色看到了,龙四透过微星也看到了。

“本朝的新局面。”老国公油然地说着,龙四也暗自在道,这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姐丈的第一名将名声,将不再是死了前人得名声,而是稳稳的展露在天下人面前。

愿姐丈,早早功成!龙四祷告着。

……

御书房里安静的好像一江春水,哪怕外面暴雨成阵,轻绢细纱的帷幔上轻俏的颜色,人在殿室里,好似还在春光明媚中。

不知从哪里出来的一炉好香,更是把这春光添上花色。如果没有各怀心思的臣子们,皇帝应该是惬意的。

但这会儿的皇帝,坐在御书案的后面,手指翻动着一个奏章,眉头竭力地往一处挤着,表面上怎么看怎么不痛快。

哪怕他心里悠然地想,哦,工部尚书丁前倒有几分能耐,竟然把这个也查出来了,但他的神色上面,还要表示着胆大妄为的恼怒。

一面出神,皇帝一面把奏章翻过来翻过去,用面上的茫然,和手指上的勤快,让人看上去他对这奏章很在意。其实他心里烦的是,这雨几时是个头?今年是个灾年啊。

梁山王要是再打不赢,皇帝也觉得触霉头。

微抬一下眼眸,就可以见到梁山老王在不远处恭立。而在老王的下首,站着地位不如他的工部尚书丁前,户部尚书陆中修,礼部侍郎黄跃等人。

从手下的奏章来看,这是工部尚书丁前递上来的,丁前出现这里就情有可原。

奏章上写的是军需的事情,户部支应钱粮,丁前查出问题,知会陆中修在这里,也不过分。但礼部侍郎黄跃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呢?

皇帝看向另一个奏章,这是黄跃刚刚递上来的,皇帝看了看,就叫他一起进来。

当皇帝的人,最不喜欢大臣们结党营私,他们一小撮商议完,你也上谏,我也上谏,皇帝要是糊涂的,想想这几个人都不认可一件事情,糊涂皇帝也就让他们糊弄住,跟着他们的指挥走。

自古以来,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说一不二,有的大臣们手腕玩的好,他要朝堂上是什么样,就能做到是什么样。

稍次一等的,扰乱皇帝主见一件两件的,也不在话下。

有主见的皇帝,且帝权在手的,自然非常反感。但真的有主见,也就知道,做不到阻止大臣们私会,只能是帝权威严,皇帝不受左右,有能臣辅佐,这样的人也就不敢异动。

因此皇帝刚刚正在看丁前送上来的奏章,会见跟丁前一起来的陆中修,和让丁前、陆中修拖来的梁山老王。

梁山老王肯定是让二位尚书拖来的,不然他心知肚明,他才不会过来。

皇帝正对付军需上离不开的二尚书,这一个管帐篷弓箭兵器修缮城池等,是他管辖职责的其中。另一个在户部管粮草。黄跃进宫递上奏章,礼部的这侍郎管的是与外国往来之事务,送上好几个什么呢?

外国使臣的公文。

里面写的什么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47页  当前第2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2/32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侯门纪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