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甜点香满园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哞哞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9-06-30 11:56:53

第396章 应对有度

  李氏的三儿子李康跟着丫鬟刚一进屋,李曼的眼睛登时就亮了亮。

  果然生得出挑。穿着一件茄色的皮袄,束了腰,足蹬一双青缎的小朝靴,全身并无半分红、粉艳色,但因很好地遗传了李氏的白皮肤和眼型,眼角微微上挑着,标准的凤眼,薄唇剑眉,天生一段风流,不过眼神却不邪不魅,中和了那股嗔视而有情的神态。

  屋里这些夫人们很是见过世面的,不过这样的长相,她们见了也无不夸赞,“你家这个哥儿生得是好!”

  “康儿,快给诸位夫人请安。”儿子很给自己长脸,李氏自然高兴,从栾夫人起,一一给她介绍在座的这些夫人。

  李康一一拜年请安,进退也很有度,栾夫人瞧了也心内暗自点头,李曼挨着她坐,这会子自己这个外甥女儿有些扭捏却又忍不住偷着抬眼瞧的举动,已经说明了一切,看来这次十有八九应该有戏了。

  “这位是栾夫人的外甥女儿,小曼姑娘。”李氏最后介绍到李曼,“成日家说嘴你嫁出门的姐姐生得好,我就说你眼皮子浅,真正生得好的在这儿呢!”

  李康微微一笑,“是我见识少了。”明明话里是在夸人家妹子漂亮,可态度却丝毫不见轻浮谄媚,右手成拳头,左手包住,用最为标准的姿势规规矩矩给李曼拜了一个年。

  所以说事情得分人,一样的规矩拜年,若是换了吴文博来做,李曼必定会觉得他呆头呆脑愈发无趣了,但是李康这么微一鞠躬,她两颊迅速飞起一层粉色,忙也站起身来,不抱拳,左手压着右手福了福身,也以同样标准的拜年姿势回了个礼。

  众位夫人都是过来人,瞧着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看对眼了,栾夫人终于可以歇歇了,这两三个月,栾夫人为李曼的亲事操多少心,即便是栾县丞也未必有这几位夫人知道的清楚。

  自然的,因着李曼的关系,众人心里都暗自将李康和裴华这两个长相俊俏的后生进行一番比较。这两人,虽则都生得不错,但风格全然迥异。

  裴华自从受伤后,这屋里除了李曼,其余人等都再没见过他,印象中,仍然是古铜色的皮肤,和眼前皮肤比姑娘家还细润洁白的李康截然不同,体型也不一样,裴华因为有功夫所以更加孔武有力,若是仲春或者夏日时节穿的衣裳单薄了,能隐约看出藏于衣衫之下的肌肉线条,这是李康没有的,但他身材纤长却也并不弱柳迎风的羸弱。

  最大的不同在于气质。裴华的俊秀带了分正气,而李康则更偏向于艳若桃花的俏,倒也分不出谁更好看,都是难得的俊后生,比不出谁优谁劣来。

  “你今年多大啦?”

  “过完年十七了。”

  “听你娘说你做木谈生意?小小年纪真有出息!”

  “不懂的东西还多着,慢慢学罢了。”

  这些夫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问李康问题,笑盈盈的,生的好看就是种天然的优势,李康的木炭生意虽经营的还可以,但在这些夫人眼里并不是很够瞧的,眼下这么热络的交谈,除了卖栾夫人的面子,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李康相貌好,漂亮孩子谁都稀罕。

  栾夫人听他这样应对自如,谈吐有度,更满意了,“这话是了,谦受益满招损,你能这么想,很好。”

  “多谢夫人教诲,晚辈都记着了。”

  俊秀的脸蛋一板一眼的说这些平日里李曼最腻烦的客套话,却也不讨人厌,李曼听着倒还顺耳起来,嘴角自己都不自觉地噙着笑。

  栾夫人有意考考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如李氏所说,那样的勤于正事,“咱们刚还在听你娘说你外出的那些趣事儿,不过我倒是更想听听这木炭有什么讲究,你上头两个哥哥也没涉足木炭这一行当,你怎么却想到要做这个营生?”

  “木炭,小至炊事、取暖,大到铜铁冶炼,乃至雕塑制墨,缺它不可。”其实这时候的墓葬形制也同木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李康不是个傻瓜,大过年的在这种场合提及这种忌讳的字眼,因此直接略过不提,“虽是为赚钱,但也关乎民生。”

  哎呦,这小伙儿有前途,不说别的,甭管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不过问了句怎么做起木炭生意,却一下子将谈话拔高到了这么个高度,栾夫人,包括其他几位都如是想。

  这种话非常容易听起来让人觉得有假大空之嫌,李康很聪明,他立刻往下说道:“炭,烧木留性,寒月供燃火取暖者,不烟不焰,可贵也。炭从木材里来,却也不是完全燃烧,燃烧之后还保留着自身原本的木之特性,实乃一项技术活。”

  宕开一步,李康含着笑娓娓道来,同在座的夫人们耐心科普:“烧炭这活儿能往回追溯到商周时期。”

  一句话,让在座的人都微微倒吸了一口气,原来冬日里日日见的木炭竟也有那么久的历史了?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夫人们自然对这些不了解了,这次连带着李曼也听进去了,农活儿她懂,可是这些她却一点也不内行了,只知道木炭想用就有了,烧就是了,没成想也有这许多的学问,再加上说的人是李康,对着那张脸,就是他也和他娘一样,说什么采蘑菇之类,李曼也会觉得很有趣。

  看到大家如此捧场,李康继续道:“木炭易燃又耐烧,又特别方便贮存和运输,青铜、铁器、陶瓷和酿酒都是炭火冶炼而来。”

  这句话很好地佐证了刚刚自己所说的“关乎民生”,这种说话技巧大约也是从李氏那里言传身教而来。

  栾夫人点点头,“这么一说还果真如此,不过听你娘说你上一趟去了孤城,那里只知道竹子多,怎么?那里也盛产木炭?”

  “凡山林无煤处,当地的锻工择巨竹烧成火墨,孤城盛产竹林,那里的炭火质量也十分不错。”李康解释道。

第397章 送礼清单

  在这次正月宴席上,李康以出色的外貌、得体的谈吐以及上进的态度成功赢得了满桌人的好评,更甭说原本就外貌协会的李曼了,她之所以一直对裴华还放不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之前相看的那几个加起来也没一个裴华带的出去,真同那几个成了,岂不活打了脸了?

  这次终于遂了她的意思找了个不输裴华的,李曼很庆幸之前没有听家里人的话,迫于他们的压力从了吴文博,否则非得肠子悔青了。

  消息传到李曼父母那里,也是高兴地了不得,闺女的亲事是老两口心头的重担,这两三个月一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裴家那里后来是死命看着才没又去惹出更大的笑话,若不是看在自家权势的份儿上,村里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不定怎么排揎呢,反正等小曼嫁到县里,也听不着那些闲话,个人过个人的罢了。

  村长夫妇俩定了心事,想起闺女的婚事倒也兀自发笑,李曼和李康,裴华和杜芊芊这两对敢自有趣,官场和生意场,这两对都各有分工,只不过男女掉了个个儿而已,真真儿是前辈子的孽缘,要不是出现了个外貌和裴华不相上下的李康,不知道小曼还得误到什么时候。

  李氏那里自然巴不得早些看日子、下帖子将婚事定了为好,李康更是隔三差五就送东送西过来府上,交际手腕了得,栾县丞府邸从上到下不过半个月的光景已经被他打点地妥妥帖帖,无不夸赞。

  送的东西很考究,并不是说东西很名贵,而是难得。

  太过名贵栾县丞夫妇不会放心收下,否则观感不好,但也不能上不了台面,李康的难得二字就体现在这里。

  南方的槟榔,本地并没有种植的,李康分别用朱漆盘和瓷樽送了来,上头呈了三四种槟榔,盐水槟榔经过十来道工序的处理,上头结了一层盐霜,嚼之微涩带咸;糊涂槟榔口感最妙,焦而脆,上下牙齿轻咬就碎;与之成为另一个极端的,是槟榔面儿,槟榔被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儿,为了防止受潮就必须得放在带盖儿的瓷樽梨;枣儿槟榔,顾名思义,色泽棕润殷红,同树上刚成熟的红枣儿一般,因为泡在大颗大颗的冰糖粒儿里头一同蒸过,口味甘如饴,这种槟榔没有其他种类那么呛的口感和气味,最容易为外地人接受,因此也是栾县丞最喜爱的,闲来无事衔了一颗,倒也清爽提神。

  李康观察发现后,之后送来的槟榔就都是枣儿槟榔了,他还特地向栾县丞介绍了槟榔的各种妙用,比如驱虫效力尤佳,还能消水肿、止痢止泻,听得栾县丞连连点头,心里想的是若有如此多功效,倒可以想法子在本县移植一些,也算是政绩一桩了。

  如此这般想着,同李康之间的谈话,客套虚词少了不少,内容言之有物起来。

  “……伙计都人手一把半月形的小刀,有主顾买了槟榔后帮着用小刀对开、四开或者六开切碎,用戥子称好了就成。至于枣儿槟榔,味儿是最好的,柔韧带甜,越嚼越香。”先给栾县丞戴了顶会品槟榔的高帽,“不知大人可曾听过当年王给事做的那首槟榔的诗?”

  栾县丞来了兴致,“哦?还有诗?不知是哪一句?”

  “端坐轿中吃槟榔。”李康说着笑了笑,“据闻不仅他自己独爱吃枣儿槟榔,就连他家小儿子也爱吃。”

  大人爱嚼槟榔常见,小孩儿却没怎么听说,李康继续道:“不为别的,那哥儿独爱吃西瓜,西瓜吃多了又贪玩儿爱动,一肚子水乱晃荡,好生难受,这时候含一粒儿枣儿槟榔,屏气嚼两口,没一会儿,肚子里的食水就尽消了。”

  说得有趣,栾县丞都掌不住笑起来。

  知道栾夫人是个爱花之人,那日更是请了一桌白菊宴,李康送了精致的一小盆,实大粒壮,嫩叶卷舒,花如芙蓉,叶片渐渐展花朵,颜色由浅而深,袅袅又婷婷极为可人,这种寒冷天气寻觅得这样一盆不常见的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栾夫人就有些过意不去。

  “夫人多虑了,这是槟榔那里顺带回来的。”李康忙解释道,“虽这豆蔻花长得娉婷,香气强烈,观赏的价值倒还在其次,这种白豆蔻还可入药,做香料,当地人特喜将其同槟榔同吃,味更浓烈。夫人若是喜欢,下次再去便多带些回来。”

  这么一说,栾夫人便无负担地高兴收下。

  而送给李曼的则是一色的新奇又不俗气的小玩意儿,什么一整个竹子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不似胭脂水粉那么腻歪,李曼收到后喜欢得了不得,心里对李康也愈发满意,心中不免庆幸裴华受伤时自己的决绝,裴华虽然坯子长得好,可是论起生活情趣和对自己的用心,只怕他给李康提鞋都不配,原本心内的懊悔和愤懑全都烟消云散,一扫而空。

  两家都没什么意见,年龄属相都挺适合不犯冲,下帖子定日子应该很快就会提到日程里来了,李曼心里着急程度并不比李氏小多少,这小半年在吉安村里受的种种闷气和闲话,只待同李康成亲那日便可一雪前耻,杜芊芊那么能嘚瑟,自以为眼下称心如意了,到底也是越不过自己去的。

  而裴华,更别错打了主意,以为离了他自己就找不到比他好的,他和杜芊芊再怎么也不过是村里的货,两只井底蛙罢了,越想越解气,竟迫不及待想要早些完婚才好。

  还是栾县丞劝了,“看人得看长远,这也才刚过完年,等上半年也不迟”云云,村长也是这么想,这才将这桩亲事往后压了压,不然大概三四月份就完事儿了。

  李曼心里是不太乐意的,她不明白姨夫说的看一看,有什么好看的?姨夫自己也十分喜欢李康,每次他来了都相谈甚欢的样子,怎么却还横叉一杠,暗搓搓阻挠起来,不过也不敢违拗,只同栾夫人嘀咕:“姨妈,往后拖我是无所谓,只一点,若是拖到杜芊芊后头,我铁定是不依的!”

第398章 破五

  正月里悠闲自在好吃好喝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眨眼功夫就到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依照旧俗,要煮饽饽全家同吃。不过这个习俗一代代传下来远没有以前那般严格了。爱吃饽饽的人家会吃上两三天,而有的不好这一口,不过这日里做饭时候放几个锅边一热,意思意思就成了。

  又说破五这日不宜做事,否则接下来的一整年遇事皆破败。杜芊芊就挺疑惑,怎么才算没做事?也没个标准,总不能刷牙洗脸扫扫地也不成吧?她诚心诚意地发问,却被季桂月一记无奈的白眼撅回来:“不过是让你歇歇别去做那些劳心劳力的正经事儿,怎么?明儿初六就要开始忙起来了,给你一天躲懒的机会你还穷叽咯?”

  季桂月这是心疼自己的小姑子,自打来了自家这大半年光景,没有一天是好生歇了的,刚歇了没几日,明儿又要开始忙了,芊芊却好像坐不住了似的,巴不得有些事儿干才好。

  杜芊芊心里惦记着杜小芹母女,她深知妞子眼巴巴盼着杜大山去接她来的迫切心情,想着那么个小人成日在彭家被吓得缩手缩脚的样儿,着实得可怜,今儿破五,反正大家都图忌讳不会办什么要紧事儿,想来杜小芹母女应该也该回来了,不过同杜大山提了提,兄妹俩一拍即合,杜大山这几日也在琢磨这事儿呢,大腿一拍,去就得了!

  兄妹俩在屋里商量着呢,樱子和阿青手挽着手来了,阿青手里端着个盘子,远远儿打眼一瞧像是个规规整整、方方正正的泥土块儿。

  等俩人走进了屋子才发现那是整块的熏豆腐。

  “芊芊,没想到曹松哥还有这一手呢!”樱子抢在头里把话说了,“你们都尝尝,可好吃了!”

  众人都凑过来瞧,阿青就笑着解释:“这是整块儿还没切的,等吃了再切成丝儿味道才最好。”

  豆腐丝杜芊芊并不陌生,不过眼前的这一块灰里带着浅褐色,既不像吃早茶下早酒的那种白白嫩嫩、胜雪欺霜的千丝,也不是茶干那样的硬豆丝。

  显然樱子已经尝过且很喜欢,拼命地安利杜家众人:“可好吃了!什么都不加,光这么切了吃就很好吃!”

  季桂月和杜大山却认识,俩人都点头,“是好吃,不过如今这么做起来比普通豆腐麻烦多了,倒也好长时间没吃过了。”

  阿青兴兴头头地送了来,当然得给面儿了,杜芊芊立即切了些过来,就按照樱子的说法,什么也没加,空口吃,淡淡的烟熏加上豆香,质地很劲道,越嚼越香,众人都夸。

  而杜大山夫妇看到了这豆腐丝儿就忆起了当年,还感慨说如今大家伙儿日子比先好过多了,也懒多了,这种东西如今都少见了。

  这话一听,杜芊芊就不禁莞尔,原来不管什么时代,大家伙儿都流行说这种话啊,那些已经过去了的时光才是最好的黄金年代。

  经霜的大白菜心也切了丝,同这种豆腐丝儿加了麻油、酱油和米醋凉拌着吃,特别适合眼下的隆冬寒天。因此冬天必定生火盆之类,不管用的是柴火还是木炭,一冬下来,多多少少都会染些火气,这时候来一盘这道菜,能降心火,比药铺子里头卖的牛黄清心丸还管用。

  杜芊芊前世的记忆里都是空调暖气,因此这种说法还真是头一次听说,这道菜也是头一次见,很稀罕,“这是曹松哥做的?”

  阿青抿着嘴微微地脸红,点了点头:“还是他奶奶教给他的。他说他也有两三年时间没做了,手生了,大伙儿将就着吃。”

  两三年前?那时候曹松才多大?不过十三四罢了,比自己现在还小些,居然也能耐住性子磨豆子、做豆干,是个踏实肯干的性子,难怪当初好几家求亲,曹松是这里头长相最不起眼的,却能被阿青选择托付。

  季桂月愈发感慨:“怪道说货比货得扔!我总以为我们家大山在男人里头,就算是个好的了,不打老婆、不骂老婆,活儿也勤快,可眼么前再看看曹松,真是还差了老大一截呦!”

  这话挺俏皮,但显然是已婚的妇人们之间交谈的语气和口吻,阿青刚从大姑娘到小媳妇不过才小半个月的时间,身份的转换还没习惯,听这话没由来就觉得有些臊,赶紧转换话题:“嫂子,我和樱子刚进屋时候听见你们说去接人?去接谁啊?”

  季桂月就将事情说了一遍,阿青还没来得及回答,樱子就跳将起来:“哎呀,大山哥自己走着去多麻烦,我哥在家闲的发闷,还想着去果园子里转转,还被娘好一番叮嘱,让他今儿别往院子里跑瞎勤快,我这就回去叫他。”

  说风便是雨的性子,手里捏着的豆腐丝儿往嘴里一扔就要回去叫人。

  杜大山又不好去拉她,示意杜芊芊将樱子拉住,“妹子,大正月里的,就别折腾你哥了。离得也不远。”

  “大山哥,也不是光你一人坐,还有小芹姐和妞子呢,你走得不累,她们也该累了。”说完,樱子咬着下唇略一思索,计上心来,拉了芊芊和阿青,“反正今儿也没事儿,不如咱们一同去吧,我之前还答应过妞子,若是你们忘记去接了,我也一准去接,结果我一次也没去过。”

  杜大山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他是个顶怕麻烦别人的人,何况这大冷天的,让这几个丫头头顶寒风一路吹过去,若是彭家人懂礼数能招待倒碗热茶还罢了,就怕言语上有些不合,只怕一口热水也喝不到,因此连口推辞。

  对于杜大山的这些顾虑,杜芊芊都明白,也觉得在理,可是樱子兴头上却偏偏要去,只说答应了妞子就要做到,正闹着,阿青却也突然开口道:“大家就一起去吧,妞子见到我们这么多人一齐去接她,不定得多高兴呢。”

  阿青虽然平日里是这三个里头话最少、性子最内向的,但是她只消这一句就说动了杜家兄妹。

第399章 柱子的命门

  想着妞子这个年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要是知道舅舅去接她却没接到,这几日肯定很难熬,今儿个连樱子和阿青都一同去,必定会乐坏了,况且破五,的确大家都闲着没什么正事要忙,杜芊芊有些动心,正生哥和樱子问题不大,都相处得这么熟了,的确只是一句话的事儿,但是阿青如今是新婚,要出行还是不像从前那般说走就走的。

  “阿青,你去的话,大娘他们?”

  阿青抿着嘴微微笑了:“没事儿的,打声招呼就成了。”

  “就是!刚刚我去阿青家,曹松哥他们还让阿青多出门同咱们聚一聚,别闷在家里。”樱子连忙作证,生怕杜大山他们还有什么顾虑。

  既然话说到这份儿上,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只管将脚炉里头的粗糠填满点燃就成了。反正是接她们娘儿俩过来,可没那些个好东西去填彭家人的肚子,也不需要准备什么吃食。

  樱子早蹦跳着出了门回家叫二哥,杜芊芊不仅自己扎好了头巾,还取了季桂月的那条给阿青扎上。

  “这是打算去做什么?”裴华牵着柱子进了门来,见杜芊芊这里收拾地整齐,一副要出门的样子。

  自从裴华能出入随意走动之后,他就不再让杜芊芊每日里辛苦端饭端菜了,都是自己来吃,煎药也自己煎。但是自从南子带来消息,等伤养好后就可以回衙门当差,裴家婆媳俩就开始让裴华别总吃人家的,毕竟还没成婚呢,就是成婚了,也没有自家不吃跑去女方家吃的道理,这不得让村里人笑话吗之类云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9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甜点香满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