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甜点香满园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哞哞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9-06-30 11:56:53

  “嫂子,这里都是些什么调料?你说了,我明儿也做了吃,咱们平日里做的也没这么香啊,怎么到了芊芊妹子手里就又麻又辣又香?”正生媳妇打听着诀窍想要取取经。

  季桂月端凉粉过来之前听了杜芊芊对南子说的话,于是现学现卖:“那是花椒油,地里新鲜的花椒拿油小火熬了,做辣菜倒上一点最提香了。”

  旁边的两个媳妇并张二娘都用心记了,季桂月此时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这边季桂月送凉粉去张家,又吃杏又传授经验,别提多高兴了,而同是送凉粉的杜大山就没那么好过了。

  裴华和杜大山两人手里都拿着东西进裴家堂屋时,发现李曼也坐在那里,面色有些不虞。自己昨日同裴华赌气回家之后又有些懊悔,今天来却听裴大娘说裴华早回来了,和朱南有事去了,结果等到最后居然是同杜大山一起拿着吃食回来的,显然下午是在杜大山家,怎么这个杜大山总是阴魂不散,总有事情来烦裴华,所以冷了一张脸坐在那里,招呼也不打。

第63章 借花献佛

  “华子,你说你和南子有事,原来就是去隔壁了啊?小曼姑娘好一通等。”李菊花现如今是生怕有一丝惹得李曼不高兴,那束脩几年下来可不是笔小数字,见裴华一到家,立马问着裴华。

  一看李曼和裴家人这态度,杜大山也站不住,将手里的凉粉和蘸料放下就要走,裴华也冷下脸来:“这是做什么?大山哥来送东西倒送出错处来了?”

  说着又扬了扬手里的面包,提高了音调:“嫂子,这面包是给柱子的,平日里吃了人家多少东西,来了连声招呼都不打,你们这样合适吗?”

  裴华虽说平时待人淡淡的,但极少这样冷着声、甚至有些厉色地质问,柱子本来看到面包就想上来抱着小叔的大腿要,看裴华少有的生气,也不敢过去,只憋气站在一旁小心地盯着小叔的脸瞧。

  李菊花被问得哑口无言,杜家丫头虽然和自己不对盘,但吃上面从没有对柱子抠过,气势上也就弱了下来,裴大娘见他这样声色俱厉,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裴勇又在社学的工地那里,连个打圆场的人都没有。

  李曼显然也没想到裴华会发这么大的火,也是,毕竟杜大山和裴华认识许多年了,一直处得很好,又不是因为杜芊芊,而且本来今天就是求和来的,自己刚才拖长个脸,也的确有些过了,这边杜大山连连劝着裴华,自己要回去,灵机一动,开口留到:“大山哥,你别误会,家里见裴华哥许久没回来担心他,因此见他回来才没顾得上和你打招呼,你别往心里去。”

  不管这个理由站不站得住脚,好歹给彼此一个台阶下,杜大山本来就是个厚道人,忙接了台阶就下:“不妨事,本来就不是什么事,这凉粉虽没什么稀奇,但是这蘸料真的挺不错,里面淋了花椒油,可香了,李曼妹子,你也同裴大娘他们一同尝尝。”

  这氛围把个不善言辞的杜大山也逼出了绝招——花椒油。

  “好,大山哥,我本来还打算找你有事,正好你来了。”

  上次李曼找自己是去砌炉子,这次能有什么事?杜大山想不出来村长千金还能有什么事求着自己。

  “妹子你说。”

  “大山哥,你先坐下呀。”李曼明显看到自己同杜大山解释后裴华脸色好多了,忙让杜大山坐下说,裴大娘和李菊花都在一旁不说话,倒显得自己是这个家的主人了。

  裴华也拉着杜大山坐下,见自己吓着了柱子,招了招手让柱子过来,将面包递给他,柱子忙一溜烟小跑过去,倚在裴华旁边吃起了面包,里面的杏酱酸酸甜甜的,柱子都舍不得混着吃,都是将四周的面包啃完了,留着中间的酱慢慢舔着吃,吃的嘴巴一圈都是。

  “社学开始建了,大山哥你是知道的吧?”

  “这哪能不知道,全村人都盼着这社学早点建起来呢。”

  李曼接着说到了重点:“这社学建好后,就得置办桌案,还有那教书的先生也住在这里,里面一应的家具木器都要准备,不知道大山哥有没有时间接了这个活计?”

  这和裴勇那监工一样,对于李曼来说,都是免费的人情,找谁都是干,原本这活李曼的爹就是要派给杜大山的,村里现成的木匠,手艺好人又实在,是李曼死活不同意,现在看来自己转变心意是对的,因为裴华此时少有地认真看着自己,刚才的怒意已经烟消云散。

  “有时间!有时间!手里现在虽然有些活儿,但这是村里难得的大喜事,我一定将桌椅板凳打得结结实实,让孩子们用着舒服,那先生的木器我一定给用最好的桐油。”杜大山高兴极了,觉得这事情比之前给各家做炉子人人都请他吃饭喝酒更有意义,恨不得现在就进木匠房内忙活起来才好。

  “大山哥做事我放心,银钱的事大山哥也放心,都是衙门里拨下来的,我爹说了必不亏待你。”一番话说得有技巧极了,听着就像是她给杜大山争取来的一样。

  杜大山忙连声说着“没什么不放心的”。

  裴大娘和李菊花在一旁张嘴搭腔:“就说这小曼姑娘心善,谁都虑得到,大山,你可得好好答谢,这一笔可不比你上次给酒楼做得少啊。”

  杜大山连连点头,谢了又谢,知道李曼是来找裴华的,自己待久了也不好,又嘱咐了那蘸料很辣不能多放之外,便起身告辞,临出门,又谢了一遍才走了。

  裴华对于李曼能推荐杜大山接了这活计心里还是挺感激的,因此李菊花切了凉粉,张罗着一起吃时,裴华没有拒绝,还示范了大概要放多少蘸料。难得裴华这么给面子,悄悄打量了几下裴华的侧脸,因为心情好整个人十分温和,鼻梁直挺,鬓角和发际线勾勒得整个侧面轮廓十分有型。

  简直越看越喜欢,李曼心里十分庆幸自己刚刚灵光一现将社学木匠活给了杜大山,想着裴华也不是爹和娘说的那样完全油盐不进,只要对了路数,还是很好说话的。从刚进门到现在和颜悦色地同自己一桌吃凉粉,简直判若两人,是不是说明他也不是不满意自己,而是自己以往都使错了劲?李曼自己心里翻来覆去琢磨着。

  晚上杜大山将社学的事告诉了季桂月和杜芊芊,不同于杜大山的感激,季桂月和杜芊芊第一反应是讶异,女性天生对这方面直觉都很灵光,李曼不喜欢杜芊芊,甚至说存在着敌意。杜芊芊想不明白社学都动工两天了,怎么今天李曼来通知而不是村长?

  不过不管李曼是怎么想的,这都是件好事,这意味着杜大山和季桂月的家底又要多三五两银子了。

  “下次看见小曼姑娘,你们都记得道声谢。”杜大山嘱咐着。

  季桂月和杜芊芊相互对视了一眼,都应了:“好。”再怎么说这也是笔不小的人情,感谢别人也是应该的,况且这种微妙的感觉和杜大山说了他这种粗神经也不明白。

第64章 又见熟人

  季桂月想了想,“要不要送些东西?这三五两银子的事,只嘴里谢了是不是不太有诚意?”

  “我看行,只是送些什么呢?村长家与旁人家不同,小曼姑娘从小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好的,送的寒碜了倒惹人笑话。”

  “哥,心意最重要,上次姐不是留给我们一块阿胶吗?我就做成阿胶糕,送一罐去如何?这东西也不是很便宜,做起来也很费事。”

  杜大山和季桂月都认为可行,就将这事定了,一做好就送去。

  既然接了社学的木匠活,就得先去测量各种尺寸,还得和那些盖房子的匠人们商量各种细节,那些个柱脚、栿、檩、寡柱、椽子、连檐都要比自家住的房子更加小心仔细,这几日杜大山都得早出晚归,只有中午回来吃顿饭的功夫了。

  第二日一早杜大山就去了社学工地那里,正干得热火朝天,杜大山还没走近,就有人叫他了:“这不是大山兄弟?”

  那人放下了手里的活走了过来,杜大山定睛一看,老熟人,就是给自己家盖房子的陈师傅,社学可比家里那间新房规模大得多了,这些做工的人里面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裴勇也在其中,都过来打了招呼,介绍了下木匠活计派给了自己,大家互相熟悉了下。

  因为是给官家干活儿,三餐是没人预备的,都住在附近也不远,每人每日里都回去吃饭。

  “老弟呀,你来的可巧,咱们这地基打完了,就等着木匠呢,你就来了。”

  寒暄几句就进入工作状态,时节已入仲秋尾声,清晨和晚上都比较冷了,不过干活儿的人,杜大山忙了不一会儿就觉得浑身热了起来,干脆脱了外面的褂子。

  一整个上午,杜大山基本都没怎么歇息过,中午到家囫囵吃了口饭,嘱咐季桂月过一炷香时间叫自己起床,到了东屋躺倒就是黑甜一觉。

  季桂月看着心疼起来:“你哥这个人最不会偷奸耍滑,肯定是一上午都没歇着。”杜芊芊自然也心疼自己的哥哥,只是县里下了命令,要冬天孩子们“破蒙”之前完工,这里的完工是指村里的孩子们能入学开始念书了,这几日若不早早配合着师傅们将房子先盖好,这之后的桌椅板凳床铺木匠活儿还是得哥哥受累,“赶前不赶后”,宁愿先紧着前面赶工。

  “嫂子,我下午做些热热的茶汤去,正好也让哥歇口气。”杜芊芊只能尽力帮哥哥能在下午喝口热茶歇上一歇。

  “妹子,你说的是,记得多做些,给那些师傅们都带上些,总不能你哥一人在那里歇息,其他人眼巴巴看着。”

  “我知道的,嫂子,既然你这么不放心哥,那下午我割完节骨草,咱们一起去。”

  “行,节骨草先割回来别忙着洗,等从你哥那里回来我和你一起收拾。”

  与初秋不同,茶汤不能再追求清凉解渴,干了半天重活儿,还是要补充体力为主。杜芊芊吃了饭就去山溪边下了网子,顺便割了三丛节骨草,河水已经凉得有些冻手了。

  “妹子,你怎么这会子就去把节骨草割了?”季桂月边说边接过杜芊芊手里的篮子,安安正在午睡,她正好帮杜芊芊把节骨草洗好切了。

  “我去下网了,看能不能网到鱼,下午打算给哥送鱼汤过去。”

  这边季桂月在洗节骨草,杜芊芊就去看看麦芽发包情况,还没长出二叶包心,看样子得明天早上的样子才能长好切碎做麦芽糖了。张二娘家里的果园子种了大概七八种果子,除了黄桃、香瓜这两三种结果期比较短,其他结果期都比较长,比如石榴就可以一年两结,七月到九月上旬,十二月到一月是结果期,油梨秋冬季均为结果期,而杨桃每年五月到十二月要抽四到五次花,果实从盛夏的七月底一直到来年的二月陆续成熟。选了棒棒糖做营生,正是看中果子一年四季供应稳定,保质期又长,现在天气冷了,别说五天,就是十五天也坏不了。

  季桂月这边节骨草洗了一半,叫了杜芊芊:“妹子,快去叫你哥起床,我这边脏着手。”

  去叫的时候,杜大山还睡得挺香,杜芊芊叫了两三声才醒了,杜大山出门后姑嫂俩忙着将节骨草收拾完,切成小棒等着明儿麦芽糖压好,买了水果来,开了模具就做下一批的棒棒糖了。

  溪边下的网里有四条草鱼,但是个头都挺小,不过就是要鱼炖的汤,鱼的大小倒无所谓。拎着网到家,杜芊芊利索地把四条小草鱼洗净内脏去了,不切块,起油锅爆香姜蒜将这四条小鱼整个放进去煸炒,加入黄酒、生姜和热水,凉水会让鱼腥味加重,盖上锅盖闷煮半盏茶的功夫,嫩豆腐切成小块儿,继续炖煮一下,想着天气寒了,杜芊芊特意多撒了胡椒粒儿,最后撒一层葱花,草鱼豆腐汤就做成了,鱼汤奶白,香味四溢。

  季桂月早准备好了干净的坛子,杜芊芊将滚烫的鱼汤小心地盛入坛子里,盖上盖子,季桂月拿出了家里的藤编保温篮,将坛子放进去,旁边又摆了十来只碗和一只大勺。

  锅里还剩下四条鱼和一两碗鱼汤,而安安此时也还没醒。

  “嫂子,今儿你就别去了,安安还没醒呢,万一醒了家里没人可不行,这锅里鱼汤你趁热喝了。我送了就回。”

  到了社学那里,杜大山正在测量栿中心线两段檩的长度。

  “哥!”杜芊芊叫了一声,杜大山蹲在那里还没反应过来,这次又是陈师傅先走了过来。

  “哎呀,芊芊妹子!”

  杜芊芊一看,熟人,“陈师傅!”

  杜大山这时也走了过来:“妹子,你怎么来了?”

  “哥,天凉了,给你们送点热的过来垫垫肚子。”说着举了举右胳膊肘里挎着的保温篮。

  杜大山下午刚过来干了没一会儿,就觉得热,脱了外面的褂子,谁知太阳下去了点,再透一阵风,身上的汗全干了,这会子正觉得浑身冷起来。

  放下篮子,让杜大山招呼其他人都过来喝一口再干。

第65章 送阿胶膏

  “大伙儿都歇一歇,我家妹子给大家伙儿送喝的来了。”杜大山招呼着工地上其他人,口气里带着小得意,自家妹子真给自己长脸。

  大伙儿一听,和杜大山差不多,刚来时候一身汗,这会子都觉得汗干了冷呢,全都聚过来,唯独裴勇,因为自己的娘和媳妇经常在家里说杜家的坏话,自己又老实,局促地站在原地不好意思过去。

  杜大山上前一把拉着他大步往杜芊芊那里走:“兄弟,你发什么愣呢,不是干活儿干傻了?”

  杜芊芊正在那里用勺子给大伙儿盛汤,炖得奶白浓郁的鱼汤、嫩嫩的豆腐块儿、特别是多加了的胡椒粒儿,一口下去又鲜又辣,身子才又热了过来。

  大伙儿七嘴八舌,有道谢的,有再要一碗的,还有端着碗感叹着身子缓过来的。

  杜大山和裴勇到了,杜芊芊一人一碗端给他们,“裴勇哥,你那碗里我多加了几块豆腐,又嫩又鲜,你快趁热吃。”

  裴勇感激地看了一眼杜芊芊,接过碗来就喝。

  “妹子,嘿嘿,你知道我的口味,明儿能不能烦你做些酸的?”陈师傅喝完了豆腐鱼汤还意犹未尽,之前都处熟了,所以咂摸着嘴和杜芊芊商量。

  “这有什么不行的?”杜芊芊一口答应,第二天,仍是溪边网了的小鱼,只不过做法变了,用沸汤煮了,调味照旧,只是多加了老陈醋和番柿块,鱼汤微微透明,上面洒上剁地碎碎的老黄姜末,酸、鲜、辣、爽,把个陈师傅喝地碗都舍不得丢:“丫头,你这手艺神了。”

  社学对村里人来说是件大事,因此立房架的时候格外讲究,堂屋中檩上贴了八卦图、挂了铜钱和五彩线,上中檩时更是热闹,村民们聚在一起放鞭炮,都盼望着自己村里能出状元郎。

  村里人十亭人去了八亭人,村长一家自然是焦点,李曼穿着一身大红洋绉缎窄裉袄,在人群中很是醒目,周围恭维之声不断,真是好生得意。杜大山同陈师傅他们正在同村长寒暄着,季桂月抱着安安和杜芊芊站在人群之中,李曼被围着,目光与杜芊芊碰到了,杜芊芊笑着打招呼:“小曼姐。”李曼也笑着点头应了。

  社学上梁之后,季桂月问杜芊芊:“那阿胶膏做好了吗?这都上梁了咱们的礼还没送到呢。”

  “哥哥的活计这才算刚开始呢,桌椅板凳一应的木器可有的忙了。阿胶和冰糖还得在黄酒里再烊化些时候,最快也得两天后了。”

  阿胶膏说起来简单三个字,其实做起来挺复杂,又耗时,为了这阿胶膏杜芊芊可是没少下功夫,山核桃、芝麻、红枣、枸杞这些个一样没少放。红枣滋腻,杜芊芊特地炒制了使其更好消化。

  这日从樱子家果园子里买了果子回来,杜芊芊将做好的阿胶膏取出一罐来,递给季桂月让她送去村长家。

  “妹子,你同我一起去吧,那李曼姑娘眼界高,说实话,我不爱同她打交道,只是这次多谢她,我一个人去不自在。”

  杜芊芊能够理解季桂月的感觉,别看自己嫂子脾气烈,但到底还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面对李曼这样的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还是不太放得开。

  杜大山在忙着社学的活,季桂月抱着安安和杜芊芊一起去了村长家。

  门前十来株杏花,喷火蒸霞一般,院外榆、桑、槿、柘的青条沿着院墙构成两溜青篱,果然是村长家,走进院门,青瓦房虽不是簇新,但比村里其他人家要宽敞不少。

  院子里没人,季桂月和杜芊芊站在院子中间,“小曼姑娘可在家吗?”

  李曼的娘走了出来,“哎呦,这不是大山媳妇和妹子?快进来。”

  进了堂屋,李曼也从自己的房间里走了出来,见是杜芊芊他们来了,有些意外。

  “村长不在家?”季桂月见家中只有李曼和她娘,顺口问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9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甜点香满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