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甜点香满园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哞哞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9-06-30 11:56:53

  倒是相邻几个村里有几个死了男人的年轻寡妇,可是哪怕只是想一想,妇人们都觉得对苏先生不住,这不是拿鱼眼珠子硬去配那明珠吗?那可是断断不可能的。

  苏岳人在家中坐,却不知屋门外头吉安村的妇女婆子们都给他仔仔细细物色了一遍对象了。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有什么合适的人,也只得暂时作罢,再仔细留心罢了。

  吃了栗子核桃三角饭团的虎子和顺子回家后,就悄悄拉过来小姑樱子:“姑,我们还想吃,你能不能求求樱子姨,让她给我们再给两个呀?咱们在学堂里总是饿。”

  看来读书识字还真是不一样,这两个小子居然才上了几日学,就学会哄人了,还知道“求求”,显得好不可怜见的。

  樱子哪里受得了这个,立马应承了下来:“成,小姑现在就给你们去要两个回来,不过不许先生讲学时候吃,听到没?”

  “好!我们只在下课时候吃!姑姑放心!”虎子和顺子乐得蹦起来,接着小嘴儿抹了蜜似的哄人,同后世的固定十分钟课间休息时间不同,这时候都是不固定的、让学生如厕的时间,若是故意在外头耍,回来得晚,便会挨先生的罚。

  樱子来要时,杜芊芊手里正占着打发奶油,季桂月去拿的。

  “嫂子,用不了这么多!只要两个就好啦!”

  季桂月一下子拿了八个给樱子,樱子不好意思接,非要往外拿出来六个。

  “这东西别看不起眼,只不过是饭团罢了,可是极有营养的。”季桂月笑着推回樱子还饭团的手,“你大嫂子肚子也有三四个月了,这会子应该过了那闻见味儿就吐的时候。这核桃呀吃了对肚子里头的孩子好。再说了,给家里其他人也尝尝。”

  一听说对自己未出生的侄子侄女儿好,樱子可就不客气了,将八个饭团收好,满口道谢回家去。

  第二日,虎子和顺子可就成了学堂里的红人。

  一人一块三角饭团,用干净的箬叶包着,下课时,拿出清香的箬叶,这箬叶张二娘家用老法子,大冷天放外面冻上一冻,要用时候取来用滚水一汤,味道和刚采割下来时一样清香又不易开裂。用来包些小东西,特别是团饼茶最妙,“每饼包青箬,红鉴缠素苘”,只因茶叶喜温燥忌湿冷,用箬叶包裹再以棉麻丝带缠绕可保其香不散、其味愈佳。

  周围的孩子闻见味儿都凑上去,将兄弟俩团团围住。

第170章 谁吃了豹子胆敢欺负我儿子?!

  “虎子!顺子!你们手里拿的这是什么呀?”

  俩臭小子自然是得意到不行,托着箬叶慢慢地将其打开。

  也有些孩子不满他俩出风头,一看拿出来的是箬叶,拍着手笑道:

  “我当是什么宝贝,不就是带了几个粽子来吗?”

  话虽如此说,这时节还给孩子包粽子当零嘴儿的人家,不消说,也是极疼孩子的了,至少吉安村还没见过谁家舍得用,一年糯稻脱了壳拢共就出那么些江米,除了粽子、汤圆这些吃的,若还有下剩的,家家户户也会做了醴,断没有大冬日里做粽子只为了孩子解馋的道理。

  嘴上不服,可肚里的馋虫还是骗不了人的,那几个孩子起着哄、嘴里还是控制不住地咽了咽口水。

  “你吃过这样的粽子?”虎子和顺子昂着小下巴,将饭团从箬叶中取出,手举着从四周围着的孩子们眼前晃荡一圈,“这可不是粽子,喏,瞅瞅,你见过粽子里头包这些吗?”

  一圈子秀下来,那周围的孩子们的小脑袋也跟着陆续伸长了一遭。只能闻到箬叶的清香,米香以及不知道是什么干果的甜香,这的确不是平时吃过的粽子。

  村里人包粽子没那么多讲究,大多数都是里头啥也没有的白粽子,家里糖有富余呢,倒上一小碟子白糖,不然就是用筷子头戳了直接吃多嚼嚼也是香甜的,要是粽子里头夹了颗枣儿或者几粒赤豆,那就是稀罕讲究了,孩子们都不舍得一口咬下去,都要将四周粘糯的江米啃完了,只剩下中间那一点点细细品尝。

  “虎子,顺子,这里头是啥呀?好吃不?”

  虎子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三角饭团如数家珍:“我芊芊姨说了,这里头有栗子还有核桃还有……”

  张二娘她们得了杜芊芊的饭团之后,问了樱子这是怎么做的,樱子学了一遍,而虎子哥俩在一旁仔细听了,这就如同接龙版的“你来比划我来猜”,学到最后一人铁定是没法儿学得一样的。

  虎子实在想不起后面那几样是什么了,仿佛叫做什么曲来着,其实就是米曲只不过这哥俩对这东西陌生,听了一耳朵小姑说的,也不知道到底是个啥,见小同窗们都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自己,索性猜一个吧:“蛐蛐儿!”

  惹得一众孩子捧着肚子大笑,“蛐蛐儿!哈哈哈哈!你吃蛐蛐儿?”

  “反正就是好吃!”虎子和顺子辩驳道。

  “骗人!骗人!蛐蛐儿还说好吃!”

  小孩儿就是这样,就算闻着味儿就知道这东西肯定好吃,但仍是哄闹着取笑顺子哥俩的口误。

  明明东西那么好吃,他们却非要说是蛐蛐儿做的,肯定难吃,虎子又气又急又不服气,小心翼翼地用手掰了一小块下来,塞进了起哄最厉害的二狗子嘴里:“不信你尝尝!看看是不是好吃!”

  那边顺子也一样,塞了一小块进另一个小同窗嘴里。

  那两个吃了的娃子立马噤了声,只管嚼嘴里的饭团,周围其他孩子都着急得询问:“啥味儿的?好吃不好吃?”

  这两个意犹未尽地吃了嘴里那一小块儿,没工夫去答这个问题,只追着虎子和顺子继续要:“好虎子!好顺子!再给我吃一口吧!”

  好不好吃那还用得着说吗?

  这下子旁的孩子也都不急着问了,只管追在哥俩屁股后头也要吃。

  哥俩哪里舍得?被二十来个皮孩子追逐打闹着,手里举着那饭团只管边躲着身后那群小馋鬼,边往嘴里塞。

  苏岳不是古板先生,没有太拘着孩子们,见虎子和顺子边跑边笑边吃东西,时不时还嚷上几句“不给你们吃,芊芊姨专门给我做的”,怕他们一个不妨呛住了或者绊倒了,倒值多了。上前拉住他们,不用他冷下脸,孩子们就都乖了下来。

  虎子和顺子手里的饭团也吃了个光,箬叶上粘着的几粒糯米粒儿都没舍得浪费,被舔了个一干二净。

  平定了学堂里的小小风波,苏岳觉着有个孩子有点儿怪。

  论起调皮捣蛋,裴华的小侄儿柱子可得排进前几名去,刚刚虎子和顺子刚拿出箬叶时,还同其他孩子一齐围住他俩,七嘴八舌地问那里头到底是什么,可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后来他抿了嘴一人儿落寞地坐在自己凳子上,一声也不吭,哪怕旁边那些个孩子追逐嬉闹,也不扭头瞅上一瞅,看着好不可怜。

  苏岳走近,轻声问他:“柱子,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柱子连头也没抬,只低低坑下去轻轻摇了摇,苏岳不放心,蹲下身去,惊讶地发现柱子居然哭了。

  说是哭,倒也不准确,就是几颗眼泪打在面前的书本上,洇湿了书面,形成几个溅开的泪斑,有一滴还挂在睫毛上,要掉不掉的。

  “柱子,告诉先生,是怎么了?是不是肚子疼?”

  柱子见苏岳蹲在自己的旁边,连忙有些害羞又有些赌气似的用袄子的袖口狠狠擦了擦自己的双眼,力道有些大,眼皮儿一周都被擦得有些泛红。

  将眼泪擦了,柱子才抬起头来,又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不舒服。

  若是哪里疼,小孩子的表情骗不了人,苏岳瞅着柱子的确不像是哪里不舒服的样子,站起身来,不放心,又摸了摸柱子的额头,也没有发烧,这才放下心来。

  一直到散了学,柱子都蔫蔫的,蔫巴巴地收拾书本、蔫巴巴地走到家,又蔫巴巴地坐在堂屋里发呆。

  在柱子脚迈进自家院子的时候,李菊花就发觉自己儿子今儿不对劲。平日里都和箭打地一样冲进门,嘱咐他小心门槛别磕掉了门牙,他都不听。

  今儿有气无力的不说,还没嚷着要吃的。

  不对劲。

  李菊花停下手里忙活的家伙事儿,进了堂屋去瞧。

  这一瞧就更不对劲了,柱子何曾这么安安静静地自己呆着过?坐在小杌子上,耷拉着小脑袋,两只脚别在小杌子的桌腿后边儿,双手恣扭着摆弄。

  “柱子,你这是咋的了?”李菊花走上前。

  听见动静,原本有些闹肚子、夜里起了几次夜,正躺在里屋歇息的裴大娘也出来了,心头肉大孙子的事儿自然头等要紧。

  “怎么了?”裴大娘开了里屋的门,进了堂屋来,先是瞅见李菊花正忙着挽了挽袖子,刚洗菜时溅上了些井水,染湿了袖口。

  “不知道,一回来就这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婆媳俩走上前,问着柱子:“咋了?是不是在学堂里被人欺负了?”

  柱子没吭声,李菊花立时就炸了,“哪个瞎了眼的敢欺负你?你告诉娘,娘去教训他!”

  完全也不问问事情原由,一心认定有人欺负了我儿子,那还得了?!管他为了什么闹别扭,肯定是别人不对!

  说着,李菊花还将袖子又接着往上撸了撸,大有一番去找到那个欺负柱子的孩子、狠狠教训一顿的架势。

第171章 娘教你如何掐人

  而彭大娘也在一旁助阵,也是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的气势,“还反了天了!敢欺负我孙子!柱子,你说是谁,奶奶这就找他去!”

  婆媳俩一个站左边一个站右边,将柱子夹在中间,连声高嚷,催促着柱子赶紧说出是谁欺负了他。

  柱子塌着肩膀缩在小杌子上,如同被河东狮吼的小老鼠。

  “快说呀,你这孩子!被欺负了只知道回家窝着,一点出息都没有,别人打你,难道你没长手?不会打回去?打不过不会掐?掐会不会?指甲盖儿尖起来转着圈儿拧,管他多厚的皮儿也保管给他掐秃噜了。”

  见柱子连问了几次都不吭声,以为他怕了,这下子李菊花心里这个气呀,就凭自己在吉安村里走一圈,管他谁家的小媳妇、老婆子,还没有几个自己吵不赢的,怎么就生了个胆小鬼儿子,噼里啪啦的一顿言传身教啊,生怕下次儿子打架吃了亏。

  裴大娘也在一旁紧着问:“别只顾盯着鞋面儿瞧,你娘教的可记住没有?”

  这婆媳俩,真真儿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等来的不是柱子的回应,而是裴勇生气地呵责。

  “娘,菊花,哪儿有你们这么教孩子的?!”

  和裴勇一起进门的是裴华,裴华回来没有先回家,而是先去地里看看,虽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日里农活本就不多,但几日没回来了,地里都只有哥哥一个人忙。

  “交九”前将收获黄豆后的地耕完、让疲惫的土地修复一冬,来年好中苞谷;“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地里上一茬粪,要长两茬庄稼,城里人见着就要掩鼻皱眉的土粪,在庄稼人眼里就是金蛋蛋,就连家里那几只鸡每日的粪便、锅灶的草木灰还有扫房得来的煤尘统统都要攒着,当做土肥送到地里,这样来年才能有个好收成;而给小麦浇返青水,不仅要看土壤墒情,还要看苗情,旺长麦田要适当推迟到起身后拔节前,而那些播种较晚的、或者冬前分蘖少的,中耕锄划就要提早,另外气候也得时刻关注,若是遇上暖冬,麦田地里的冻土层已然化开,返青水就可以立即浇了。

  这还只是四季当中最清闲的冬季里的部分农活儿,也只有寒冬酷暑在地里辛劳过的庄稼人才能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上面这三样裴勇都忙完了,裴华到的时候他正忙着收晚熟种的凉薯,虽然是晚熟种,但也要在大雪前刨出来入窖。

  初霜其实对土里的凉薯块基本无甚影响,只会伤薯叶罢了。霜打过的薯叶变黑变蔫,人是不能再吃了,但是都被裴大娘采回家喂鸡了。

  收凉薯的第一步就是要割秧,裴勇今儿就是在忙活这个。用的是钉镰,优点是挨地皮近,但是容易损伤刀刃。

  裴华到的时候裴勇正正弯着腰割呢,镰刀刃朝上倾斜,弯腰幅度就能小些,就可以不用那么累,即便如此,裴勇仍是割一会儿就揉揉腰。裴华二话不说,上前就接过裴勇手里的钉镰,一手将薯秧扽直,另一手靠着手腕的巧劲儿挥动镰刀照着根部斜刺一抹,那薯秧在冬日的寒风里仿佛被忽然冻了一下,忽悠儿一晃就倒伏了下来。

  见裴华农活儿功夫一点没落下,干得极利索,裴勇在田埂上咧嘴笑,歇息了没一会儿,裴华已经将不多的凉薯地里的薯秧割完了。

  裴勇拿出板镐准备接着裴华的成果刨凉薯,裴华上前又要接过板镐,裴勇只憨厚一笑,拨开自家弟弟的手,自己动手开始刨。

  见哥哥如此,裴华也不勉强,只在哥哥刨的时候帮忙。

  板镐一颗凉薯要下三次镐,第一镐和第二镐下在凉薯左右两侧,等裴勇下了这两镐,裴华就帮着将左右两侧的土壤掏了露出薯块,第三镐横着兜底,用镐面将整坨儿的薯块一气儿撬出来。

  种的是土话称为“大白羊”的品种,刨出来的薯块很大,每颗都有两三块。皮和瓤俱为白色,生吃特别“艮”,熟了吃又沙又甜,只是过了火候难免会有些“柴”。喜肥田,因此裴勇上粪上得勤快。只一点,刨出来的薯块须子多,还有不少“贼薯”,也就是越界结薯,但都是自家吃,也没那么多讲究,只大且多这一点,瞧着就喜人。

  兄弟俩配合默契,没多一会,几分地的凉薯都被收完了。俩人抬着凉薯刚跨进家门,就听见堂屋里头李菊花正气急败坏地教柱子如何同其他小孩打架,甚至细致到如何掐别人才能将掐破掐疼。

  饶是裴华平日里见惯了自家嫂子各种让人无语的操作,仍忍不住惊讶地微张了嘴。好脾气的裴勇被气得胸闷,冲着堂屋的婆媳俩嚷了一声。

  可裴大娘和李菊花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处,没等裴华和裴勇兄弟俩将凉薯块抬进厨房,李菊花就高声反驳道:“还说这个呢!柱子这孩子就是随了你了,被人欺负了也不知道打回去,只知道一个人哭丧着个脸躲回家来,要是个有血性的,打不过也得挠花地方的脸方罢。”

  越说越起劲,裴勇顾不得那凉薯块了,只将凉薯块连框就地放下,就快步往堂屋而去,裴勇这么激动失态挺少见,其他的事儿睁只眼闭只眼就过了,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娘和媳妇儿,还能怎么办呢?可这件事不同,柱子若听了这些话,非长歪了不可。

  见裴勇这样,裴华赶紧跟了进去。

  李菊花一瞅,向来听自己话的男人正怒气冲冲地冲自己而来,先是楞了一下,接着梗起脖子叉着腰,摆出一副“难不成你还敢动手”的架势。

  可到底还是有些没底,虚张声势地在裴勇踏入堂屋门槛后,往前虚踏了一步:“怎么?难不成我费心教导孩子,你还要打我不成?”

  将袄子领口往下撕撸了几下:“你来!你来!有种你就照着脖子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9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1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甜点香满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