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作不合_分节阅读_第88节
小说作者:许乘月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9 KB   上传时间:2019-07-02 17:30:03

  “您说的这家人,在资财方面可拮据?”赵荞问。

  “从前较为显赫的高官之家,虽已没落了几年,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拮据不至于。”秦惊蛰答。

  赵荞捏了捏自己突然泛红的耳垂:“哦。那小倌馆搜过吗?”

  “这种时候会帮他举家藏身的,该是他平日常去的相熟店家才对吧?”秦惊蛰瞠目,“可那家主是个男的,去小倌馆做什么?”

  青楼中挂牌迎客的是女子,小倌馆的则是男子。

  “虽小倌馆的恩客多是女子。但我也听说有些人男女不拘,都可以的,”赵荞声音小了下去,尴尴尬尬地红着脸笑,“又或者,平常他去青楼寻欢,他夫人就去小倌馆作乐,那谁知道呢。反正你们去查时别漏了后院地下暗室,寻常小倌馆都有至少三五间,很隐秘,设施齐备、通风良好,只要有人每日送吃送喝,在里头藏个十天半月都不在话下。若你们不向掌柜挑明,他们不会主动暴露自家有这地方的。”

  秦惊蛰平素洁身自好,对坊间这些事没什么了解。听赵荞这么一说,可算大开眼界又醍醐灌顶了。

  “那人的夫人早几年就被他气得过世了。之前我只想着他向来好色,便让人着重查青楼,没往小倌馆去想。还是你见多识广啊,多谢。待我抓住这人,定要在陛下面前为你请功。”

  “不不不不用客气!秦大人您千万别往外瞎说,我都是听别人讲的,可没亲自去过啊!”

  什么“见多识广”?!她没“见”过,只是听说而已啊。

  这要被贺渊知道了,她怕是跳进醋坛子里也洗不清!

  *****

  七月初二,神武大将军钟离瑛请赵荞前往将军府,正式谈定由赵荞担任为期半年的神机总教头一职。

  同日下午,大理寺官员在皇城司卫戍协助下,于城北双槐巷某家颇具规模的小倌馆后院地下暗室中,顺利擒获此前凭空消失的陈寻一家。

  七月初三午后,贺渊到信王府接了赵荞,陪她前往内城面圣。

  贺渊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其实是很疲惫的。

  他上了马车刚坐稳眼皮就有些发沉,却又不愿错过在路上与她独处的这点时光,便顺口说了这事,权当提神了。

  赵荞惊讶了片刻,喃声脱口:“樊家老太提到的‘背后那位’,竟是陈寻?!”

  那个藏得极深的幕后暗桩竟是老不修陈寻,这让她意外,细想想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陈寻年轻时是武德帝跟前重要的智囊臣属,也曾与一众功勋名臣们共同为驱逐外敌、收复故土山河而尽心尽力,更参与了《大周律》的草拟,武德元年起任礼部尚书,也算开国功臣之一。

  不过,在武德四年时任储君的昭宁帝主持清理“京官违律私纳后院人”积弊时,陈寻晚节不保,倒台了。

  彼时他是礼部尚书,三等京官,按律最多只能有两名伴侣。

  可他府中被查出共有五名与他无婚姻之名却有婚姻之实的“后院人”,其中有一位还是年岁不满十五的小女孩,这又犯了“童婚”重罪。

  因此他毫无争议地被罢官、褫夺一切荣封、罚没部分家财,并服了半年苦役。

  拼搏半生挣来的一切全都付诸东流,煊赫荣光就此灰飞烟灭,他对昭宁帝的恨可想而知。因此,他会与意欲裂土自立的松原邱黄两家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倒也合乎情理。

  倒台后的陈寻在京中混日子,有时流连声色之所,有时去茶楼酒肆赌个棋局,表面看来还算消停。

  毕竟他已无官无封,私下里再是浪荡堕落不修德,只要没违律犯禁,朝廷也管不过来。

  再者昭宁帝本也没想对他做太绝,见他破罐子破摔,就没再搭理他了。

  因他年轻时也曾于国有功,朝中不少人或念旧交、或碍于情面不想被人指戳为拜高踩低之辈,便还是与他保持着不远不近的来往。

  陈寻此人当年能参与《大周律》的初拟,又能稳坐礼部尚书之位,确实是有几分本事的。

  就凭这些不远不近的来往,时不时去别家府上赴个宴,或请别人到自己宅中吃个饭听个曲儿,就总能从众人不经意的闲谈中捋出许多重要消息。

  “钟离将军寿宴那日,陈寻先后向夏俨与王舒大人发出了过府小酌的邀约。就凭他们二人不约而同婉拒了六月卅日这个日期,便猜出了他们二人约在这日斗琴,”贺渊无奈笑叹,“因他当时是分别找这两人说的,起先谁也没留意到其中关联,还是秦大人反复比对王舒大人与夏俨的问询卷宗才看出异样。”

  陈寻在多年前与夏俨的父母有些交道,此次夏俨进京,他以长辈之姿邀请夏俨过府小酌,夏俨便没伤他脸面,认真与他商定好日期。

  而太乐令王舒最早还是由陈寻举荐入仕的,自也不能做得太凉薄。

  这就给他钻了空子。

  “可他又怎么预先知道地点是东郊沧浪亭呢?”赵荞顺手挠着贺渊的下巴,冥思苦想。

  贺渊将后脑勺抵在车壁上,眯起眼,像只被顺毛到通体舒畅的大猫。“因为夏俨与王舒大人斗琴的主旨是‘庙堂雅音’,王舒大人提前三日就叫人在沧浪亭摆了礼阵拜‘雅音琴祖’。”

  陈寻当初可是礼部尚书,对这些繁缛讲究理当烂熟于心。

  既打定主意要借王、夏二人斗琴时击杀夏俨,那提前派人盯着王舒,看他在哪里拜琴祖就能确定地点了。

  “咳,我早就说做人不要这么多破讲究吧,”赵荞笑了笑,又道,“诶对了,夏俨的伤势如何,救过来了么?”

  贺渊哼哼道:“他就手臂上挨了一刀,失血过多有些虚弱才躺了两日,本来也没多大事。韩灵都不稀罕亲自替他治。”

  “外头不是疯传当日埋伏了十来个刺客么?夏俨到场时王舒大人与随从还没到,他身边就一个贴身护卫与两名琴童,竟只手臂上挨了一刀?他的护卫这么能打?”赵荞好奇极了。

  “能打个鬼。夏俨身上有赵渭送他的飞针暗器盒子罢了。就是之前去南郊时,你带着却没派上用场的那种盒子。”

  “那我家老三对他真是恩同再造,承恩侯府该给老三立个长生牌位,”赵荞笑到一半,忽然又不高兴了,“既他和我三弟交情不错,他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写一篇胡编乱造的文稿陷害我的归音堂?”

  赵渭对自己做的东西宝贝得很,不会轻易送给不相干的人,该是真心将夏俨当做朋友的。

  这夏俨怎么回事?转头就来坑朋友的亲姐姐。

  “嗯?!”贺渊倏地睁开眼,“他写了什么陷害你的归音堂?”

  这事贺渊全然不知情。

  “祁红那里应该有留底,回头你跟我去柳条巷看看就知道了。气得我差点喷火。看我不找机会拿麻袋套住他的头揍一顿!”

  贺渊重新闭上眼,唇角扬起,嗓音低低带笑:“好。不必你亲自动手,有我呢。”

  “嗯,”赵荞开怀点头,话锋一转,“那他又为什么要故意甩掉内卫的暗中保护?作天作地,差点丢了小命。”

  她说着这话时脑中转着念,自就停了手,指尖轻抵在贺渊下颌处半晌没再动作。

  贺渊徐徐睁开一只眼觑她,仿佛不满她没继续挠。

  那模样让赵荞看得心中发笑,试探地又挠两下,果然见他重新闭上眼,一副惬意到随时可以滚两圈的样子。

  这人可有意思,还真当自己是大猫了?

  赵荞咬着唇乐不可支,稳了稳气息后佯装无事地催促道:“喂,问你话呢。”

  “之前问过,他没说。今日他也奉诏面圣,或许陛下问他才会说吧,”贺渊顿了顿,又嘀咕一句,“秦大人也要面圣,说要替你请功。你帮她做什么事了?”

  赵荞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秦大人又是怎么回事?!说了不用客气,怎么就这么坚定执着非要替她请功?

  “逸之哥哥,我突然有些失忆。”

  什么小倌馆?什么后院地下暗室?没说过,不清楚,不承认。

第86章

  这是贺渊印象中赵荞第三次唤自己“逸之哥哥”。

  人,是会长记性的。

  正所谓“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鉴于前两次她这么唤都是有所企图的, 这回贺渊听了非但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警惕,连连追问她究竟帮助秦大人做了什么。

  赵荞情急之下自也没能编出个像样的托词, 只好东拉西扯耍赖皮。

  “欸你这人怎么回事?不爱听我叫逸之哥哥是吧?那你说让我叫你什么你才高兴?不然, 往后都我叫你‘大兄弟’?”

  连珠炮似地发问, 东拉西扯转移话题,气死人不偿命的提议,撒泼打滚于无形,是赵小泼皮惯用的伎俩没错了。

  贺渊愈发狐疑地半眯了眼,眉心微拢,严肃启口:“你……唔!”

  才开口就被亲了, 真叫人猝不及防。

  成功以偷亲封了他口的赵荞笑眯眯歪着头,冲他轻夹眼尾抛了个毫无风情的媚眼儿:“我甜吗?”

  这什么流氓问题?竟想以如此拙劣而敷衍的美人计蒙混过关,真是太瞧不起他的定力了。

  贺渊以舌尖抵了抵腮, 嗤之以鼻:“不要以为……唔?”

  又被亲了。

  赵荞笑得见牙不见眼:“甜吗?”

  “小流氓赵大春,我告诉你……嗯。”

  竟接连亲上来三次,这回还很故意地吮抿了他的下唇才退开。

  很笨拙的招惹挑逗,很少见的主动热情,愈发显得欲盖弥彰了!

  贺渊加倍狐疑又莫名忐忑地瞪着她,心中跳得砰砰砰。

  赵荞不屈不挠三度发问:“就问你我甜不甜,很难回答吗?”

  似能拧出蜜来的笑容, 娇娇嗔嗔的嗓音,用力过猛而倍显笨拙的故作风流媚态,这副模样的赵荞真是平日里打着灯笼也瞧不见的。

  激烈的血脉偾张掺杂着些微的意乱情迷,这使贺渊心跳得更加厉害,先时还坚如磐石的定力此刻已经软趴趴没了骨头。

  他喉间滚了好几滚,清了清嗓子,低哑笑音里满是纵容的妥协:“甜。所以呢?”

  赵荞满意地点点头,拍拍他的肩:“所以,待会儿你若听到些什么奇怪的事,记得靠我近些。”

  这样你心里大概就不会酸得太厉害……吧?

  *****

  时节正当伏天,近来散朝后昭宁帝都不愿闷在勤政殿,改往清凉消暑的承露殿处理其余事务。

  承露殿不像前头勤政殿有殿前纠察御史当值,也无朝史官随时在旁执笔记录帝王言行细节,昭宁帝自是松弛许多,近前只留两名侍者照应茶点及琐事,批阅奏章累了时就与帝君在承露殿四下寻些消遣偷会儿懒,仿佛回到年少时。

  未时近尾,大理寺少卿秦惊蛰面圣结束,才离开没多久,宫侍便领着赵荞与贺渊进了承露殿。

  听说秦惊蛰已经走了,赵荞心中巨石落下大半,笑容满面地跟随侍者绕过风荷曲廊,一路行至“熏凉馆”。

  这熏凉馆建在地面之下,原是藏冰地库,内里深掘有两口冰井,也供藏酒及四时诸果等。武德二年扩建为熏凉馆,成了盛夏时躲避酷辣天日的最好消遣处。

  从步下石阶初始,便有凉意扑面而来。拾级下得越深,那凉意愈发痛快透骨,先时在外头被晒到发烫的发肤在此刻得了极致安抚,通身内外无不舒爽。

  下完一百零八级石阶,绕过八柱琉璃盘龙壁,再穿一垂花拱门,便进了熏凉馆的主厅。

  此处虽建在地面之下却并不显阴暗,明珠与无烟的鲛膏烛火照得四下灿亮,又无蝉鸣杂音乱耳,初初置身其间很容易有恍惚感。

  不知今夕何夕,不辨天上人间。

  引路侍者低声对赵荞与贺渊道:“二位稍候,待……”

  话还没说完,里头就传来昭襄帝君苏放的声音:“外头是阿荞到了还是夏俨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页  当前第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1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作不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