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小女官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57 KB   上传时间:2023-07-26 14:38:54

  三娘认真答道:“差不多啦,还需等吴博士帮忙画几幅画!”

  得知她还请动了吴道子帮忙作画,众人都觉得稀奇。

  要知道圣人对吴道子十分爱重,一度下令让他“非有诏不得画”,意思非常明显:要吴道子当他的专属画师。

  还是吴道子后来兼任了宁王友之职,这禁令才有所松动。

  这小娃娃年纪不大,能耐可真不小!

  不少人笑着调侃:“那写好后可得给我们看看。”

  众人虽只是说笑,三娘听后却当真有些苦恼了。

  就算她们可以借用书船召集人手来抄书,要抄这么多份也实在不容易。书成后要怎么才能让大伙人手一册,真是愁人哟!

  三娘只是苦恼了一小会,等到大队伍出发前往龙门她就把烦恼都给忘光光了,开开心心地趴在车窗边欣赏沿途景致。

  等到了风光秀丽的龙门,她更是感觉呼吸进胸腔的空气都格外宜人。

  从北魏孝文帝起就有不少人喜欢在龙门一带开凿石窟,有时候还是皇帝亲自领头命人凿像刻碑,这么一代代传延下来,龙门山上的石壁都已经被开凿得七七八八,不少人都爱过来一边踏青赏春一边瞻仰前人遗迹。

  三娘抵达龙门后被钟绍京他们带着脱离了大部队,前去赏玩各石窟中遗留下来的魏碑。

  她仰头看着石壁上那清晰可见的碑文,耳边听着贺知章与钟绍京你来我往的讨论,心中有种颇为玄妙的感觉。

  仿佛古今诸事皆在这空阔的洞窟里交融。

  许多东西悄无声息地灌注到她的脑海中。

  还是李俅拉着他哥过来找人,三娘才从那奇妙的状态中回过神来。她见李俅跑得满面通红,不由追问道:“怎么啦?”

  李俅道:“裴将军要舞剑了,你不想看吗?”

  三娘一听,立刻转头喊贺知章他们去看舞剑。

  钟绍京道:“我们以前都看过了,你自去看吧。”

  三娘闻言便与李俅他们一块往回跑。

  等三个小娃娃气喘吁吁地挤到前排,却见不仅裴旻已经拔剑舞了起来,张旭、吴道子还分各占一壁,随着乐声在岩壁上各自书画,一时间叫人应接不暇,竟不知该看裴旻舞剑、看张旭题字亦或是看吴道子作画。

  三娘也是觉得自己的眼睛可太忙了,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哪边都舍不得错过,偏又哪边都看不全。

  最终只能暗自怪圣人实在太坏了,怎么能安排三个厉害的人一起表演呢!

  相比于张旭、吴道子的书画,三娘还是第一次见识裴旻舞剑。

  裴旻果然是真刀真枪在疆场上厮杀出来的武将,他身姿如龙似虎,舞起剑来俨然有凌空之势。

  三娘目不转睛看了段剑舞再望向张旭二人,却见张旭竟是酣畅淋漓地书了满壁!而吴道子笔下所绘的山川人物也已跃然壁上,画中人衣袂翩翩,衣带仿佛正随风而动。

  一日观三绝!

  真恨自己只有一双眼睛!

  直至周围的曲声静了下来,三娘都还沉浸在余韵之中。还是听旁边的李俅激动地说“我想学剑”,她才回过神来。

  三娘转头看了眼李俅圆溜溜的胳膊圆溜溜的腿,忍不住指出残酷的现实:“你怕是不太适合学剑。”

  李俅不服气:“为什么?”

  三娘道:“剑客得像裴将军这样高高的!”

  李俅道:“我长大后肯定也高高的!”

  三娘想想也对,便没有继续打击李俅的学习热情。她点着头鼓励道:“那你好好学。”

  李俅激情澎湃:“你且等着好了,以后我便是天下第一剑!”

  萧戡不知什么时候也从他祖父身边跑了过来,闻言当场表示自己也要争夺天下第一剑的名号。

  两人算起来是表兄弟,谁都不让着谁,当场就杠上了。

  萧戡还要拉三娘当裁判:“你看我们谁更可能当天下第一?”

  三娘:?????

  天下第一哪有那么容易?

  三娘道:“天下能人那么多,可能你们都不是呢?”

  萧戡哼道:“我从现在开始天天练剑,一准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李俅不甘落后:“我也天天练!”

  三娘听他们这般有志气,自然不会再给朋友们泼冷水。

  若不是她已经把自己每天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她也是想学剑的。倒不是想跟李俅他们争天下第一,而是觉得多一门本领很不错!

  李隆基注意到几个小孩凑一起嘀嘀咕咕,派人过来召他们过去说话。

  听闻李俅和萧戡要争夺天下第一的名头,李隆基笑着夸道:“你俩还挺有志气,你们真要能练出点名堂来,朕珍藏的那些宝剑随你们挑一把。”

  李俅和萧戡得了鼓励,俱是欢喜不已地谢恩。他们这个年纪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只觉宝剑已经是自己囊中之物。

  李隆基笑了笑,目光又转到三娘几人身上,最后询问年纪最大的李泌:“听闻你们几个小娃娃最近在著书?”

  李泌答道:“不算著书,只是请教前辈们一些应急经验,看看以后能不能派上用场。”

  时人对著书立说还是很看重的,寻常人写东西只能算是写着玩,士林不会轻易承认你那玩意是书。

  李隆基朝身旁的张九龄笑道:“你看他们几个小孩是不是挺适合当采访使。”

  张九龄当上宰相后提议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置十道采访使。

  听李隆基拿采访使来打趣,张九龄心中隐隐有些忧虑,但还是笑着应答:“胆大心细、敢想敢做,确实挺适合。”

  三娘好奇地发问:“采访使是什么?”

  这种问题自然不用李隆基和张九龄来解释,李泌直接给她解答了这一疑问——

  所谓的采访使其实就是朝廷派人到各道监察州县官吏、核查刑狱案件,大唐天下分为十道,于是便该设置十道采访使。

  采访使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地方上的情况,中书省才能拟定适宜的政策。

  三娘知晓是这么要紧的位置,顿觉自己的小肩膀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

  她一脸认真地向李隆基保证:“阿晗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李俅有样学样:“我也不会辜负阿翁的期望!”

  萧戡信心满满:“我日后仗剑为陛下走天下!”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压根不知谦虚为何物,只觉自己是天下第一等能耐人,长大以后肯定什么事都能做好。

  李隆基哈哈笑道:“好,朕等着你们长大后给朝廷当采访使。”

第40章

  御驾在龙门游玩半日, 携群臣前往奉先寺用斋食。

  奉先寺原是奉高宗皇帝之命营建的,十余年前遇到洪灾被冲毁,于是和龙华寺合为一寺重建。

  三娘听闻寺中老僧大多经历过那场毁寺的洪灾, 不由央着郭家祖父允她去寻寺僧们聊天。

  郭家祖父抵不过她的缠磨,托付李泌帮忙照看好三娘。经过这么久的观察,他已看出这是个十分可靠的少年郎。

  李俨没有受到郭家祖父的嘱托, 暗暗抿了抿唇,默不作声地跟了上去。他论早熟不如李泌,论直率又不如弟弟,竟是没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

  三娘哪里知晓李俨小小年纪便心思似海, 一心只想跑去寻些老僧聊一聊。

  她是个非常执着的小孩儿, 想到要做什么便会卯足劲去做。像这次编写应急小册子,她听说谁有这方面的经历就忍不住跑上去聊几句。

  佛寺之中也很讲究排资论辈, 贵客一般都是住持带辈分高的老和尚去接待, 寻常香客便是些小沙弥去引路。

  三娘这出来找人的时机就选得挺不巧,不少经历过那场可怕洪灾的老和尚都去陪以李隆基为首的贵人了。她不死心地转了一圈, 才终于在一处僧院里找着个漏网之鱼。

  那老僧独自坐在那里干活, 面前摆着面长木板,手里拿着些古怪工具笃笃笃地敲打,木屑随着他的一次次敲击在他四周飞舞。

  三娘不知道老僧在做什么,好奇地跑近去想近距离观察。

  老僧却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抬起头看向她们这群不速之客。

  确实是很大一群,要知道跟着他们几人的侍从可不少, 林林总总差不多有十来人。

  三娘感觉自己扰了别人干正事,不由上前向老僧道歉:“我们不是有意打扰您的, 就是想找人问点事情。”

  老僧道:“找什么人?”

  三娘道:“就是像您这么大年纪的,经历过十几年前那场水灾的。”

  老僧放下手头的敲凿工具, 给自己换了个相对舒适的坐姿,抬眼问她:“你这小娃娃问这个做什么?”

  三娘便把写应急册子的事告诉老僧。她阿耶在外戍守边关,她最想托人给阿耶送一本,要是阿耶在外面遇到什么突发意外也好应对。

  想来像她这样牵挂家里人的人应该很多吧,许多人都想看她们整理好的那本应急册子呢!

  老僧摇着头道:“我看没什么用处,当真遇上那样的灾祸,便是有千般能耐估摸着也只能跟老衲一样干念几句‘阿弥陀佛’、祈求佛祖保佑。”

  三娘不服气:“哪怕十次里头能派上一次用场,那也是能救人一命的。”她一屁股坐到老僧对面,单方面与老僧辩论起来,“就拿救落水的人来说,我听人说不能直接游过去救,有竹竿和绳子抛过去把人牵引上岸是最好的,没有的话最好能从背后绕过去抱着他往岸上游,不然落水的人会抱着你沉进水里去,落水的、救人的都会没命!这个不听有经验的人讲,我们怎么晓得呢?”

  老僧顿住。

  一些早已远去的记忆骤然浮上心头。

  他确实经历过那次毁了龙华寺的水灾,也确实曾亲眼见到救人的、落水的一起淹没在水里,那是他心中难以抹去的痛。

  继而他又想到面对当时那种猛烈的洪流,即便照着这小娃娃说的方法去做也不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

  只不过眼前这小孩儿眼神坚定而澄亮,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心性,以后也不知会有怎么样的成就。

  老僧说道:“你如何知道这些说法是真的?”

  三娘道:“我们分头问了许多人,好些亲身经历过的人都是这么说的。”

  老僧道:“说的人多了就是对的吗?”

  三娘难得遇到比自己还能提问的人,一点都不觉得老僧问题太多,反而还认真思索了好一会儿,才说出最有用的证明:“可是他们都活下来呀!”

  既然告诉她们这些技巧的人都活下来了,应该是有用的才对。

  老僧闻言笑道:“兴许只是他们跑得快些。像我,没救过什么人,也没受过什么伤,全靠我这两条腿跑得特别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小女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