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孺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82 KB   上传时间:2024-02-25 12:58:59

  这日,坐在马车上朝着目的地出发时,柳氏便还不忘苦口婆心的对三娘说道:“阿母和你姐姐姐夫都仔细打探过了,这孙二郎不论是才学还是人品,都很是不错的,你定要好生去相看。”

  “阿母,你放心吧。”三娘态度倒是很不错。

  奈何柳氏就是不放心,便又叮嘱三娘:“人无完人,只要不是品性上的大问题,一些小缺点也不必太过计较。”

  “我知晓的。”三娘点头。

  柳氏瞧她这态度确实不错,总算是能安心了些。

  这一次,整场相看倒也很是顺利。

  自从杨三郎这事闹出来后,又接着引出了陈家的事,家里人对于给三娘准备起相看对象时,便更为谨慎起来。

  相看完毕后,在回来的路上,柳氏询问三娘的感觉时,三娘也点头表示这次相看对孙二郎的印象不错。

  没等两天,孙家那边也托人送来了请柬,邀请韩家过些时日来参加他家的聚会。

  这就表明孙家在这次相看中,对三娘的印象也很不错。

  柳氏乐呵呵的给三娘准备要去参加聚会的新衣服新首饰时,心里更是已经开始盘算着待三娘的婚事彻底定下,她便能去柏州,把韩彻的婚事操办完。

  此时,远在柏州的韩彻可不知晓柳氏打算着忙完三娘的婚事,便会亲自过来操办他的婚事。

  两地相隔一千多公里,便使得老皇帝病重这么要紧的消息,一时半会也没法传过来。

  韩彻便真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已经到来的下半年,纺织大市场的旺季事务中去。

  其实今年全国各地,都有不少地方栽种棉花。但产量上依旧远不如柏州不说,质量上也实在是比不得。

  为了能购买到品相更佳的棉织品,几乎是棉花刚一成熟,柏州便迅速进入到外来商贾客流到来的高峰期。平州至柏州这段新修建出来的一等二级规模的官道上,往来的车辆更是众多。

  时下的车辆,虽有在车厢底板和车轴分别做伏兔和当兔等减震设计,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些颠簸,但长途乘坐下来,还是比较受罪的。

  若再碰上糟糕点的路况,颠簸受罪还是小事,货品没办法正常运输才头疼。

  “这便是柏州?我怎么瞧着这里的官道都比平州那边的官道还要来的宽敞了。”有那第一次来柏州购置纺织品的商队,免不得被这一路来的宽敞道路感到惊讶。

  “听说是那位韩大人执意要求修建得这般宽敞的,言道运输货物最为艰辛,必须得将官道修整好些!”

  “这倒是真的……那些人只晓得咱们商户做买卖赚钱,哪晓得咱们这里面的这份辛苦。”

  商队里众人正说着话时,马车行驶的速度又因着比走路快,这不一个转弯后,便见着前面有一群十几个穿着葛麻的年轻汉子,也在朝着柏州府城的方向赶去。

  那群汉子此时也听到了身后的动静,便快速的往官道两边走去,给驾着马车的商队让出中间的宽道。

  “刚那群年轻汉子应当也是去柏州做工的吧?”待到商队行驶的离这些汉子们远些后,方才有人问了起来。

  行商路途中,在官道上碰见行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不过他们自从进入柏州地界后,便没少碰见这种三五成群的年轻汉子。

  “应当是的,前段时间不是听闻柏州放出消息,要招不少外来人做工么?”有那了解的较多的,便给大家做解答。

  离开家乡,去到其他的府城做工挣钱,对于时下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件很需要勇气和胆量的事。

  闭塞的信息,还有极为不便利的交通,使得寻常百姓很可能这辈子都未曾出过自己所在的县城范围。

  但官府负责安排工作和高薪酬的待遇,又实在是太过吸引人。于是附近这一片越来越多的年轻汉子,集合到一起,朝着柏州出发而来。

  为了迎接这批外来务工者,柏州官府自然也早早开始做起了准备。

  这群外地汉子们在进入城门时,守卫仔细检查过他们的户籍,又主动询问起他们这一群人可是来柏州做工的。

  待得到准确的回复后,守卫扬起了热情的笑脸,忙唤来了一同伴,言道接下来他们可以跟随他这同伴进城,直接去做登记。

  登记完毕后,便可以入住官府给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宿舍。

  这群外地汉子闻言,顿时受宠若惊了起来。

  来之前虽早听闻会有这些待遇,但名不副实的事情常有发生。他们便只想着,能给不花钱的地方住,让他们能顺利找到挣银钱的工作便好。

  在办事处做登记时,工作人员还态度友好的询问对方:“可有擅长的手艺?”

  被突然询问的汉子愣住,显然一时半会没怎么明白这意思。

  工作人员便细心讲解道:“若有擅长木匠生产,皮匠鞣制,铁匠打造,裁缝制作,石匠建造等……可做特殊工种安排,工钱也能拿得更多些。”

  汉子闻言,不由得涨红了脸:“都,都不会。”

  谁料,工作人员的态度依旧很友好,只继续询问:“那你可想过具体要找什么样的活干啊?是想留在府城去商铺做伙计呢?还是做街道洒扫?能接受分配去乡镇做事吗?那边虽不在府城,但工钱还是不错的……”

  汉子一下子又被问得满脸踌躇起来。

  来之前,他只想着能顺利在柏州找到活干,能挣银钱便好。至于自己想要做什么活,却是从未往这方面去想过的。

  工作人员见状,便又说道:“没关系,你若是一时半会不知如何决定的话,今日便先去宿舍休息,只需在七日内考虑好便可。”

  接着,领大家去宿舍的工作人员也给这群汉子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七日内的住宿和吃食都是免费的,食堂就在你们各自的宿舍隔壁屋。每日供应朝食和餔食两顿,记得及时过去食用,勿要过了吃食时间。”

  “朝食在辰时,餔食在申时。”

  官府要的是真心想来柏州做工挣银钱的,自然不可能一直免费供应食宿下去。给七天的时间,基本上也足够这些人对不同工种做一番简单的了解了。

  在伙食这一块也谈不上多好,但基本能做到七八分的饱腹。菜品的花样就更不可能多,不过是一个掺和了点羊肉做出来的大杂烩荤菜,和羊骨头和一些常见素菜一起炖出来的汤。

  那羊骨头上的肉自然都被剔得很干净,素菜也是应季的菜里面哪样产量最多,价钱最便宜,便用的哪种。

  但即便如此,每每到了食堂一开饭,这些外来找工作的汉子们便领着自己的那一份饭食,埋头喷香的吃着。

  “若是留在府城做工,每日都能有这样伙食的话,工钱便是少些,我也愿意留下。”晚上,躺在官府安排的大通铺上,突然有一汉子出声道。

  “我也愿意啊!”

  “是呢,我也愿意的……”

  食堂这边所提供的一顿七八分的饱腹,算不上好的吃食,可对这些外来做工的汉子们来说,已经比过去他们在家中的生活来得还要好了。

  而这才是时下大多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常态。

第94章

  胡椒

  农历十月中旬,在孜然收获之后便带着商队去了江南区域的王七郎,终于又再次抵达柏州府城。

  那一千来斤的孜然最后售卖出一个让王家很满意的价钱,不过这到底只是顺带的生意。王家的主要买卖还是在布匹上,江南又盛产丝绸。

  这次江南之行,王家便还采购了一大批丝绸先运往的平州府城。

  本想好生休息一下,结果这时又收到消息,言道王家年初派遣去蕃地做布匹生意的另一只商队,顺利的将胡椒种子带了回来。

  “蕃地胡椒作价也一样的很是昂贵,咱们这次布匹赚取的银钱,大半都拿来购置这些胡椒种子了。”商队里的人这般言道。

  在蕃地,胡椒几乎都被掌握在贵族人手里,是财富的象征。

  听闻这话,王七郎便言道:“无妨,待咱们跟随韩大人种植一年,耗费再多都能挣回来。”

  就说这次的孜然售卖,外人最多只探知到王家在柏州跟随那位韩刺史栽种,对他们便已经很是羡慕。却只有他们王家人自己心里清楚,这里面的回报率到底有多惊人。

  一亩地平均收获孜然达两百斤,所用种子却还不到两斤。

  百倍的暴利,还是孜然这等身价昂贵的香料!

  即便将来孜然被大规模推广后,身价势必会大幅度下滑。但有跑在众人前面的这几年种植,也足够让他们王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了!

  都说选对一门好的生意,能得暴利。可王七郎却是从未曾听说过,种地也能得暴利的。

  想他们王家,做的是丝绸生意,还每年都会去蕃地走商。南来北往乃至于去蕃地运输上的各种困难,还有这些路途中的各种凶险意外……可以说他们王家这些年全都是在用鲜血和艰辛,才能换取到这其中巨额的利润。

  此时,柏州刺史府。

  今日早上一起来,穿着厚实棉服的韩彻便被刮起的寒风吹得有些鼻头发痒,于是他便抓取了些许孜然,准备做个孜然羊肉汤喝。

  昨日抵达柏州,特意赶早来拜见韩彻的王七郎,便正好有口福的撞上了。

  韩彻对于王七郎还是挺有好感的,之前择选合作对象时,他也是特意调查过王家。作为平州布匹行业规模最大的商户之一,王家对外的名声一直也都很不错。

  见着王七郎到来,韩彻便还热情的邀请他一起喝孜然羊肉汤:“最近这天气冷了,喝点羊肉汤也能暖暖身子。”

  “多谢韩大人。”王七郎先拱手道谢,再双手接过韩彻递过来的羊肉汤入座。

  韩彻这时也给自己和韩老三分别舀了一碗,甚为满足的喝了一大口。

  羊肉本就有防御风寒的补益效果,最为适宜在冬天食用了。孜然其实也还是一款中医,具有理气开胃,温中暖脾,驱风散寒的功效。(1)

  再加上孜然芳香浓烈的气味,不仅能更好的掩盖住肉类独有的腥味,还能做解油腻用。二者这么一相结合,当真是味美又滋补。

  王七郎这一碗孜然羊肉汤喝下去,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甚为舒坦。

  他来之前倒没想着要蹭韩彻这里的饭食,纯粹只是着急将胡椒种子送过来。却没曾想,倒是运气好,有口福了一次。

  “不知大人这羊肉汤是如何做的?滋味很是不错。”王七郎克制住想要出口再来一碗的冲动,只坐直了身子,来跟韩彻询问。

  “这是我用孜然做的羊肉汤,做法简单的很。把孜然炒干用擀面杖磨碎了,一块跟羊肉一起炖,再加些姜片,盐等调味就行了。”韩彻边说,还边又给王七郎盛了一碗羊肉汤。

  “孜然?”王七郎睁大了眼睛。

  “对,就是孜然。这东西跟羊肉搭配最为味美,还可用做烧烤羊肉。你回去可都试一下,滋味也很是不错的。”韩彻笑着说道。

  王七郎震惊:“……”

  这倒不是说王家吃不起或者是舍不得吃,而是孜然如今的身价摆在那,以至于世人都把它当做一款名贵的香料去对待和使用。

  韩彻也能看出点王七郎此时的想法,便也没再给他做多推荐。反正也要不了几年,等孜然在西北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起来后,摆脱掉昂贵身价的孜然,自然便会开始发挥它在调味界的巨大作用。

  眼前,待到食用完孜然羊肉汤后,王七郎便把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胡椒种子,交给韩彻:“大人,您看看这些种子可还能行?”

  韩彻闻言,忙欣喜的接过种子看了看。只见袋子里装着一颗颗呈圆球形,颗粒饱满的小种子,鼻尖还能闻到胡椒独有的那股辛辣香气。

  “这批种子成熟度不错。”韩彻高兴道。

  “大人满意便好。”王七郎也松了口气,又言道:“蕃地有两种胡椒,一名白胡椒,一名黑胡椒……我实在是担忧弄错。”

  商队的人带回这批胡椒种子时,便是这般跟王七郎说的。也并非是他们不想再弄清楚些,实在是胡椒如此昂贵的身价,那些蕃地贵族看的很是要紧。

  语言上又不便利,还要担忧被对方觉察出目的,商队的人便也不敢打探的太仔细。

  将种子带回来之后,王七郎乃至王家的人也只知晓胡椒作价昂贵。时人同样一直以来都当做香料去使用的胡椒身价,便也体现在它的香味上。

  香味越是浓烈,品相便越为上品。

  至于胡椒到底有多少个品种,王家也无人知晓。

  “这点倒是我忘记与你说了,这白胡椒和黑胡椒,其实都是一物。在快成熟时便将其采摘下来,直接暴晒后的就叫黑胡椒。待到它成熟后发酵,冲洗外皮后,果实就成了白色,便叫白胡椒。”韩彻也忙解释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