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州录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南十字星2019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07 KB   上传时间:2024-03-15 15:15:45

第9章 未论穷通(三)除夜

  除夕,汴梁城中爆竹惊春,千门箫鼓,竞相喧阗。市井之家贴桃挂符,屠苏送暖,百姓们仍循旧日宋时风俗,户户食馎飥、试年庚,庭中烧籸盆、焚苍术,待火烬后再拿一根挂满铜钱的竹竿击如意堆,以此祈求来年事事如意。

  元好问走出客栈,但见街巷华灯燑燑照影,仿佛还是世宗章宗大定明昌年间的承平岁月,丝毫看不出是战火纷飞、仓惶迁都的贞祐二年。他想起年来光景,心中似喜还悲,信口吟道:“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阮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夕花朝,自今细数……”

  到了丰乐楼,元好问照旧坐了二楼临街的桌子,自斟自饮着等完颜彝。岁暮日短,不多时天色已昏暗下来,一楼大堂客流如梭,人人提着盦盒,从店中买了各色菜式回去吃团圆饭,也有的专门跑来买丰乐楼自酿的眉寿酒,把掌柜堂倌忙得团团转。

  又过了一阵,完颜彝匆匆赶到,见堂中如此热闹,颇觉惊讶,他三步并作两步跑上二楼,又见楼上一片空寂,只有窗边一张桌旁坐着一个极瘦的书生[1],面色白净,仪态儒雅,正是元好问。

  元好问笑着站起身来招呼他入座,完颜彝笑道:“劳元兄久等了。”元好问笑道:“不妨事,我正好看看京中除夕风貌。你瞧,楼下那些人都是来买酒菜的,我也是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京城里这样便宜,无须雇厨子,也无须家中娘子下厨,只消与店家订好菜色,再付几个跑腿钱,流水价的筵席也能一道道送到府上。”完颜彝恍然而悟,笑道:“原来如此,这倒真是方便,往后我也这样订吃食,省了家母每日操劳。”元好问举杯笑道:“这有何难,你娶了戴姑娘,伯母便不必再劳心中馈了。”完颜彝讶然道:“什么戴姑娘?”元好问忍不住笑了出来:“上次你走得太快,我拉不住,只能帮你先打听打听。那位姑娘姓戴,莱州人氏……”完颜彝发急道:“元兄莫胡言!你取笑我不要紧,可人家是女子,怎能随意玩笑?!”元好问见他动了气,忙收敛了顽色,和言道:“良佐,我绝没有取笑你的意思,只是看她对你一往情深,才想着做个现成的冰人。你既无意,往后我就不再提了。”说罢,举酒自罚了一盏,又另起话头,笑道:“你这几日在宫中都学些什么?”

  完颜彝面色渐缓,道:“学了些规矩礼仪,另外就是《孝经》《论语》,我从前虽也读过,但现在听翰林学士讲授,才知道原来还有这许多学问。”

  元好问抚掌笑道:“了不得,将来又是一个吴下阿蒙!”又斟上酒,问他何时开始当差。

  完颜彝饮毕道:“今日已当值了,本来换了班就可出来,遇着些事,耽搁了一会儿。”

  元好问又问了些宫中事物,几杯酒下肚,身上逐渐热起来,便脱去了外头氅衣,见完颜彝脸上汗湿却仍穿着外袍,不由大感奇怪。完颜彝笑道:“方才怕元兄久等,来不及换衣裳,披了件袍子就出来了。”元好问不解:“那又如何?”完颜彝摆手道:“穿公服来吃酒,多有不便。”元好问笑着点点头,心中暗叹道:“难为他这样刚正,只可惜天下公人借着差事耀武扬威、霸店欺民的也太多了!”

  二人且谈且饮,过了片刻,楼下渐趋沉寂,客人们买了酒菜各自回去,元好问见完颜彝热得涔涔汗下,笑道:“没其他客人了,酒菜也上齐了,不会有人上楼来,你脱了吧。”完颜彝亦觉有理,便解下外袍,露出里面革弁禁军服饰来。

  元好问半打趣半赞叹,笑道:“好威武,好精神!‘绿帢缠头锦束腰,阵前谁数霍骠姚’……”他正说笑,忽然闻到一丝极淡的幽香,似有似无,清甜悠远,不由缓缓吸一口气,细细辨寻,最终却寻到了完颜彝襟前。

  元好问大乐,觑着他哂笑:“难怪你不许我提戴姑娘,原来另有宫眉在九重……”完颜彝一头雾水:“什么?”元好问抚掌笑道:“良佐,我自读书起便学焚香,这可瞒不了我。”完颜彝越发莫名其妙,元好问压低声音笑道:“你这身公服上的香气哪里来的?不偏不倚,恰好在胸口……放心吧,我知道宫中规矩森严,不会外传的。只是蓬山万里,道阻且长,我先祝你们心想事成!”

  完颜彝愕然,随即明白过来,啼笑皆非地摆手道:“元兄想到哪里去了,我是抱过人,但不是什么宫眉……”元好问大笑道:“分明是女儿香,你还不认?”完颜彝窘道:“元兄莫胡言!那是个小娃娃,只怕比令媛还小些!”

  谈笑间,忽然楼梯上脚步声响,有人走上楼来,二人转头一看,却是个锦衣貂裘的魁伟男子,年约三十八九岁,举手投足间气度沉雄,风仪豪武,不怒自威,极有气势。完颜彝微微一怔,已认出是朝中左都元帅、山东路统军宣抚使仆散安贞,忙站起身来拱手为礼:“将军!”元好问也不约而同地站起来,恭敬地唤了声:“都尉!”

  仆散安贞是金章宗胞妹邢国长公主的驸马,亦是当今天子完颜珣的妹婿,年初率军赴山东征讨红袄军之乱,不久前刚班师回京,因此并不认得他们俩,沉吟道:“二位是……”

  二人忙报上姓名,仆散安贞颔首,微笑道:“文章星魁,忠臣孝子,我才到开封,二位大名已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是后生可畏。”

  二人连道不敢,又请他入座,仆散安贞也不推辞,径直往空座上坐了,元好问忙唤堂倌添杯换盏,完颜彝待三人一同坐定后,举酒站起道:“将军,这一盏,我代先父敬您。先父曾在武肃公麾下任职,深受公爷知遇之恩,至死不忘。”

  武肃公即仆散安贞之父仆散揆,是先朝名将,已于泰和七年病逝,金章宗亲拟谥号“武肃”,仆散安贞听他是亡父僚佐之子,不由平添几分亲近之感,举杯与他一饮而尽,又问他父亲名讳。

  完颜彝道:“先父讳乞哥,在丰州军中当差,武肃公来到天德军后,转战出塞七百里直至赤胡睹地,军中营栅相望、烽候相应,百姓安居乐业、恣意田牧。先父仰慕公爷威仪,一路追随左右,得公爷不弃,升作承信校尉,后来立了功,又迁同知阶州军事。”

  仆散安贞点点头,微笑道:“原来是丰州的同袍。先父经略丰州多年,视军中将士如兄弟子侄一般,那时候我在燕京,收到父亲家书时总是羡慕你们,可以亲上战场守土御边。”

  元好问举杯笑道:“都尉此番平定青兖,奏凯还京,早承武肃公遗风。”

  仆散安贞与他碰盏饮毕,淡淡笑道:“红袄贼军虽为乱党,说到底,也只是些无计为生的流民百姓,朝廷不能妥善安置,所以才落草为寇,打败这些人,算不得什么功绩。男儿建功立业,当收复河北、平定辽东,将蒙古人逐回大漠,再重谒上京陵寝,告慰先祖英灵。”

  完颜彝与元好问对视了一眼,心中顿时肃然起敬,沉声道:“将军所言极是!但愿将来我能从军北征,击退蒙古,克复失地,一雪野狐岭之耻。”

  语罢,三人都想到了皇帝仓惶迁都,轻弃燕京之事,一时皆沉默不语,闷声饮酒。元好问苦笑道:“说起来,燕京、丰州和忻州都已陷落胡尘,咱们都失了乡井故土了!”他仰头满饮,叹息道:“‘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仆散安贞听到诗句,神色一滞,顿时侧首面向窗外默默不语,须臾,又端起酒杯猛地仰头灌下,忡然叹道:“燕京,燕京……此生……不知还回不回得去了!”片刻,他才缓过神,向两个年轻人温言道:“事在人为,来日方长,你们正值青春,将来总能一展抱负,文武相济,安邦定国,再造盛世。”完颜彝与元好问皆起身拱手,正色道:“多谢将军!”

  这时外头又热闹起来,孩童们吃完饭,迫不及待地来到街头巷尾放爆竹,完颜彝站起身抱拳笑道:“将军,元兄,家母还在家中等候,恕我不能久陪了。”元好问亦起身拱手告辞。

  仆散安贞点头称是,微笑道:“好,是该早些回去。今日的酒我来买,算是祝二位早日功成名遂。”他见二人摆手不肯,又笑道:“若先父还在世,遇到部僚后人,也定要请吃酒的,你们又何必与我客气。”

  完颜彝与元好问见他语气甚坚,也不再推让,依礼道别后一同走下楼梯。

  走到门外,朔风扑面,吹得酒意散去大半,完颜彝低头系上外袍衣带,只听元好问“嗤”一声轻笑,又“唉”一声低叹,奇道:“元兄怎么了?”元好问摇摇头,指着街角低道:“你自己看吧。”

  只见墙边暗影里,一个窈窕少女手挎花篮,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却仍仰首望着丰乐楼二楼窗户,星眸隐有泪光。完颜彝一愣,元好问劝道:“罢了,你既无意,告诉她便是,也省了她日日站在冷风里等你。”完颜彝疑惑道:“等我?……不至于吧,许是她另有什么难处,咱们去问问。”元好问笑叹道:“好,那你问吧。姑娘家心事不便被外人知道,我在此等你。”

  完颜彝迟疑地走去,脚步声教街巷中此起彼伏的爆竹震响遮盖,并未被那少女听见。她仍是一动不动地仰首凝眸,如醉如痴。完颜彝顺着她的视线转头望去,赫然发现视线的尽头处果真是方才他们酒桌所临的窗户,此时桌边唯剩仆散安贞一人,窗纸上孤影茕茕,对酒独坐,被漫天遍地的爆竹烟火欢歌笑语一映,意态竟有些萧索。他再看那少女,满眼尽是倾慕爱恋之情,与昔日嫂嫂凝望兄长时的神色一般无二,心中登时明白,立刻悄悄转身走了回去。

  元好问见他不问而返,奇道:“怎么了?”完颜彝拉着他走出几步,笑道:“元兄误会了,她等的不是我。”元好问吃了一惊,回身再看卖花女,又抬眼望向二楼,惊道:“她……都尉?!”完颜彝微笑点头,元好问怔了怔,叹道:“原来如此,我原以为她心许的是你,可惜了!”完颜彝笑道:“哪里可惜了?将军当世英豪,我有什么好叫她心许的。”元好问叹道:“可惜她的情意,注定要落空了。你有所不知,都尉是极爱重长公主的,两年前我在中都科考,曾遇见过他们夫妇出行,那时候都尉骑马在前,遇着行人轿马就回头转顾长主车辇,十分情深。京中百姓们都知道,这位四驸马十几年不肯纳妾,坊间早传作一段佳话。”

  完颜彝闻言,愈发生敬,想到那少女无计托付的痴心,又是喟然,心道:“情之为物果然甚苦,娘恸心爹爹,大哥放不下嫂嫂,这姑娘又喜欢上有妇之夫,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结缠不清了。”他念及此,心中不娶之意更加坚定,暗暗起誓道:“我愿一生许国,全心杀敌,‘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将来无论穷达荣辱、生死祸福,此志决不更改!”

  [1]元好问年轻时被人称作“臞元”,故而应为极瘦。



第10章 未论穷通(四)萱堂

  正月过后,元好问辞别汴梁一众朋友,回到三乡继续读书。贞祐五年,他再次赴汴京应举,仍未及第,直至六年后的兴定五年春闱,才终于金榜题名。期间,他与赵秉文、杨云翼、雷渊、李晏等京中师友常有书信往来,亦从朋友信中得知完颜彝丧母后随兄离京,任泗洲军职。

  那是贞祐三年。

  正月里,太子薨逝,元好问离京,而完颜彝因尽忠职守、才能出众,通过了骑射、武功和膂力考试,破格升任禁军中最机要的奉御郎。随后,仆散安贞再次奉旨出征,讨伐红袄军。

  皇太子葬礼完毕之后,储君之位迟迟未定,濮王完颜守纯与遂王完颜守礼开启了暗潮汹涌的龙争虎斗。濮王礼贤下士,遍交重臣,最后将目光移到了御前近卫身上。

  一日宫学散后,完颜彝独留下向授课夫子请教《论语》中几处疑问,那翰林学士喜爱他谦厚好学,讲解得十分详尽。恭送老师离去后,完颜彝忙收拾书本,匆匆赶回值房,却冷不防在半道上被人叫住,他侧首一顾,看清来人后立刻止步行礼,礼貌地唤了声:“二大王。”

  濮王步履闲雅,友善地笑道:“早就想寻你,只可惜你戍务繁忙,不想今日这般巧合,竟在这里遇见。”

  完颜彝明白他的用意,不愿卷入储位之争,低头拱手道:“是,小人日日当差,确实没什么闲暇。”

  守纯没想到竟会直接碰个硬钉子,当即愣住,转瞬又恢复了和善的微笑,温言道:“我是想找你赔个不是,怪我太过宽仁,御下无方,才教家奴狂妄无礼,冒犯了你与令阃,我后来已狠狠告诫了他们。良佐,你不会还怪我吧?”

  完颜彝略一思索,立即明白过来,原来那日丰乐楼前当街调戏卖花女的三人竟是濮王府的亲随,他心中反感,垂眼面无表情地道:“二大王言重了,小人不敢当。奴仆无礼,与大王无关。”

  守纯又满面堆欢道:“好,你不生气就好。对了,你们何时成亲?我要好好送一份贺礼,以表歉疚。你若不嫌弃,我出面为你纳吉下书,可好?”

  完颜彝唬了一跳,连声推拒,见守纯还穷追不舍,心下烦躁起来,勉强道:“大王误会了,我与那位姑娘只是萍水相逢,她另有良人,大王不必挂怀了。”

  “唉——”守纯又忽然叹了一声,无不惋惜地道,“此事我也听说了,那小娘子已成了我姑父的偏房,眼下怕是有了身孕,姑母求了爹爹,三天两头地请太医局和御药院为她调养身体,很是操心呢。”他偷觑着完颜彝的表情,竭力想从那张惊讶的脸上分辨出一丝不甘和怨愤,又想当然地安慰道:“像这种朝秦暮楚、虚荣势利的水性女子不要也罢,大丈夫何患无妻,良佐你将来的妻子,定是才貌胜她百倍……”他哪里知道完颜彝从未动过心,此时一言不发也并非因为被横刀夺爱的羞愤,而是震惊于这个消息出人意表,与元好问所言的仆散安贞钟情发妻的说法大相径庭。

  完颜彝很快回过神,想到“国朝勋贵无一人不置妾室,将军此举并无越矩,别人家的私事与我何干”,又转念想到濮王早就知道戴氏女已嫁仆散安贞,起先佯作欢欣要为他做媒,只是惺惺作态的试探之举,目的无非是想激起他心中的不甘与怨恨,好趁机拉拢许恩。他极感厌憎,竭力克制住嫌恶之色,生硬地打断守纯虚情假意的安慰:“大王实在误会了,我与那位姑娘素不相识,只因路见不平才出手相助的,她若果真嫁与仆散都尉,那也是天赐良缘,小人为他们高兴。”

  守纯以为年轻人心高气傲,故意作出云淡风轻的样子,心中愈发得意,走近一步目含深意地缓缓道:“她目光短浅,只贪图现成的富贵,却不知道你将来的前程,还远在我姑父之上呢。”他着意停顿了一下,微笑道:“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完颜彝厌恶他以己度人,心思猥鄙,再听他不伦不类地引经据典,更是忍无可忍,一刻都不愿再逗留,硬声道:“小人只是一介武夫,不懂得朝政。二大王抬爱,小人实在惶恐。”

  守纯不防竟被他一语说破来意,颇有些尴尬,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求贤若渴的温雅模样,慢悠悠地笑道:“良佐何必自谦?你入宫不到一月,陛下就钦点为奉御,足见对你爱重非常。本王乃陛下亲子,这惜才之心,自然与他一样。”

  他既已直言不讳,完颜彝更不斟酌言辞,斩截地道:“天子知遇之恩,如同再造。小人必定尽忠职守誓死以报,不敢有任何私心妄念。”说罢略一拱手,言不由衷地道了声“恕罪”,然后再不肯理他,转身便走。

  交班后,完颜彝回到家中遇着兄长,言谈间便将此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完颜鼎听罢有些不安,沉吟道:“你不肯答应他也罢了,但言语上还得留些情面,他毕竟是皇子,万一陛下立他为储,你将来如何自处?”完颜彝不假思索地道:“他若奉诏登基,我今日如何效忠陛下,将来便如何效忠新君,又有什么了?”完颜鼎叹道:“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这样坦荡?今日他来招徕你,本就非敌即友,你说话又这样板正……对了,那你打算投效遂王么?”完颜彝断然摇头:“我是大金的奉御,只知道尽忠天子、报效国家,选濮王还是遂王应当由陛下圣裁,择贤而立,岂容我一个臣子妄议国本?”

  完颜鼎低声道:“这些都是书本上的话。你身为天子近臣,形势所逼,无法置身事外啊。”完颜彝正色道:“我谨守本分,两不相帮。今日之事,我也不会外传。”完颜鼎叹道:“你以为不外传他就不记恨你了?将来二大王若成了皇帝,你能全身而退便是万幸了,还谈什么报效国家?若三大王登了基,也不会感激你,只会责怪你对他不忠。”

  完颜彝愕然道:“为什么?!”完颜鼎谆谆道:“陈和尚,君王要的忠心,不仅仅是对国家社稷,更要紧的是对他这个人的忠心。你若忠心待他,就该立刻去告诉他濮王的举动,助他夺嫡,而不是等他身登大宝了才效忠。你记住,忠心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明白了么?”完颜彝怔怔错愕,喃喃道:“忠心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心……”完颜鼎点点头:“这句话,是当年武肃公私底下教我的。他历经世宗、章宗两朝天子,宦海沉浮,自然比咱们清楚多了。”完颜彝沉思片刻,紧皱的眉心渐渐舒展,站起身决然道:“大哥,我还做纯臣,哪怕将来天子不容,只要我自己正道直行,问心无愧便是了。”

  完颜鼎只得苦笑,心中愁道:“小弟的性情实在太过板正耿介,从前他年纪小,丰州的乡邻同袍不与他计较,如今来到京城,又在皇宫里当差,恐怕要吃大亏了。唉,我必得想个法子,带他远远离开这是非之地才好!”他想了想,叮嘱道:“这事不必告诉母亲了,她病着,精神也不好,别叫她担心了。”完颜彝亦深以为然,点头道:“大哥说得很是。”

  -

  过了两月,皇储之位终于落定,完颜珣没有选两个成年的皇子,反而立了守忠之子完颜铿为皇太孙。其时,完颜铿尚不满周岁,引得朝野议论纷纷,有识之士皆担忧不已,深恐风雨飘摇的大金在骄将相继作乱之后又会上演叔侄阋墙的惨祸。

  入夏后天气炎热,皇太孙连日不适,动辄吐泻,小小婴孩经不起病痛,数日后已十分黄瘦羸弱。完颜珣忧心不已,命太医院日夜守候在侧,不许离宫,然而完颜铿的病症时常反复,并未好转。

  宫外,裴满氏的病况也日甚一日,郎中开的药方总不起效,完颜彝兄弟欲寻个高明的大夫来治病,却发现京中略有声望的名医也被宣召入宫研讨皇太孙病情,二人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

  到了八月,秋气飒飒而起,裴满氏越发虚弱,竟至不能起身,兄弟俩不敢留母亲一人在家,每逢一人当差另一人便告假留下侍母,十分尽心。

  中秋过后,完颜彝竟领了位太医回家给裴满氏问诊,那太医甚是仔细,望闻问切近一顿饭功夫,对裴满氏和言道:“不妨事的,老夫人好生休养吧。”说罢,行云流水般开了方,又提起医箱走到外间,对兄弟二人道:“我还有些事要嘱咐,两位官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二人忙请他到外边院中,太医低声道:“二位官人见谅,老夫人六脉弦迟,当属忧积劳损已久;左尺濡微欲绝,是肾枯髓竭之象,左寸右关细弱,主心火与脾土俱衰,如今纵然扁鹊再世,也医治不好了。”

  完颜彝大惊失色,直跳起来:“什么?!”完颜鼎忙拉住他手臂,勉强镇定道:“劳烦大医,可否再想想办法?只要能治好家母,什么药材什么方法都使得的。”完颜彝也忙不迭地点头称是。

  太医摇摇头,叹道:“我受长主之托而来,怎会不肯出力呢,实在是老人家油尽灯枯,回天乏术了。那方子也是开给老夫人看的,只为让她临去前安心些,脾土既已衰绝,吃不吃药都一样了。”说罢,也不肯收诊金,水都未喝一口便告辞离去了。

  兄弟二人愣愣相对站了片刻,完颜彝眼中渐渐红起来,完颜鼎回过神拍了他一把,低声道:“陈和尚,眼下照顾母亲要紧!你先去宫里告几天假,快去!”

  数日后,裴满氏果然水米不进,气息也十分微弱,她望着两个日夜侍奉在侧的孩子,指了指案上的包袱。完颜鼎取来打开一看,里头整整齐齐叠放着几套内外衣衫,青色苍色是完颜彝的,黎色绾色的自然是做给自己的。他鼻中酸楚,哽咽道:“母亲……”而完颜彝早已跪倒在地,半身伏在榻上抱住母亲,双肩颤抖,哭得说不出话来。

  裴满氏又吃力地抬了抬手指,完颜鼎知她在唤自己,忙上前跪倒,双手紧紧握住她干枯的右手,哽咽道:“母亲放心,只要有儿子一日,定会好好看顾弟弟,教导弟弟,让他将来长成父亲那样的大丈夫……”

  裴满氏微微瞬目,似在轻轻颔首,又过了片刻,缓缓闭上眼睛,安详地去了。

  -

  国朝丁忧“金革之事不避”,完颜彝只得以十日代年,一月之后便不再居服,回到宫中当差。又过了大半个月,仆散安贞得胜还朝,被完颜珣诏至仁安殿面谕褒奖,升任枢密副使,一番君仁臣恭后拜辞告退,在殿外遇到戍值的完颜彝,便笑着向他点头示意。

  完颜彝上前两步,向他抱拳为礼,低声道:“恭喜将军。”仆散安贞不以为意地笑笑,又问他:“今日几时换班?”完颜彝道:“今日本不当值,合柱去补些功课,我替他一会儿。”仆散安贞欣然道:“好,那我到东华门外等你,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出去再聊。”

  他等了不到片刻工夫,便见完颜彝匆匆赶来,待守门禁军验过身份便向自己一路小跑,站定后又拱手一礼,笑道:“有劳将军久等。”仆散安贞笑道:“走,去丰乐楼。除夕一别,快一年没同你吃酒了。”完颜彝歉然道:“将军凯旋,原该陪您痛饮一场的,只是我热孝在身,实在不便饮酒,还望将军宽谅。”仆散安贞讶然道:“令堂她……”

  “是。”完颜彝黯然颔首,“先父阵亡后,家母十分悲痛辛劳,贞祐初年历经战乱,南渡之时又受了惊吓,身体虚亏已久了……”他忽然又想到一事,忙道:“劳烦将军代我谢过长公主,多得长主照拂,家母才得太医问诊。”

  仆散安贞一怔:“什么?”

  “中秋那日长主进宫赴宴,恰好是我当值。那时京城里的名医都在宫里,我也是没法子了,只得硬着头皮向长主求告。长主仁厚,听闻家母是武肃公部将的遗孀,立时应承下来,第二日便托了太医。后来我也曾登门道谢,只因将军不在京中,长主不便相见,只传话叫我安心侍疾。”他满心感激,恳切地说着,并未注意到听者异样的神色,“后来我想,到重阳礼宴时再当面道谢,可那天长主并没进宫来……”

  “将军?”完颜彝发现他突然转过身去侧首不语,犹疑地唤了一声。

  “没什么。”仆散安贞回头温和地道,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就是想起先母了。”他的母亲韩国大长公主已于泰和元年病逝。

  完颜彝顿感歉然,恭敬地道:“我也听兄长说起过,大长公主薨逝后,武肃公连夜回京,当日又调头赶回丰州,军中人人感动,无不敬佩。”

  仆散安贞却依旧面无表情,隔了一会儿,才叹道:“先父并没有这般无私,只是先帝谕诏命他即日还军,又赐了两匹快马,不得不走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忽然微笑道:“不说这些了,都过去了。”

  完颜彝也微笑道:“那就劳烦将军了。他日有机会,我再面谢长主。”他顿了一顿,又笑道:“将军今番连破步骑三万,杀贼万余,生擒头领刘二祖,招降头目三百,余党八千,解救百姓三万余户,这些胜绩,朝野都传遍了。可惜我却不能陪您痛痛快快地醉一场,实在惭愧。”

  仆散安贞笑道:“又不是打蒙古,有什么可夸耀的。我是许久不见你了,再则另外有件高兴事,想同你喝几杯。”完颜彝问他有何喜事时,他却又垂眼自嘲地笑笑,拍了拍完颜彝肩头,温言道:“也没有什么。好了,你既还在服忧,就早些回去吧,咱们来年再喝。”

  然而,这一约终究成了空。

  未到腊月,完颜鼎调任泗州军,他不放心将弟弟独自留在危机四伏的皇宫,临去前上奏天子恳切陈情,言婶母临终重托,只求与弟同行。完颜珣颇为动容,感叹道:“忠臣孝子之家,手足情深一至于斯!”于是立时准奏,封完颜彝为宣差提控,随兄同赴泗州。

  临行仓促,完颜鼎忙着交割紫微军中事务,回家后看弟弟似有心事,担心地问他:“今日最后一次当值,没出什么事吧?”完颜彝摇摇头,有些遗憾地道:“没有,就是……”他欲言又止,含糊地道,“想帮人打听点事,仆散将军行枢密院去了徐州,我没地方可问了。”

  完颜鼎犹自不放心,追问道:“打听什么事?宫中许多事是见不得光的,你别胡乱掺和。”

  完颜彝笑道:“大哥放心,这次并没有得罪人,我只是想帮一个小娃娃,不妨事的。”

  完颜鼎知他生性如此,无奈地摇摇头,只能由他去了。

  数日后,兄弟二人启程赴泗州,不到半月便听说了皇太孙薨逝的噩耗。完颜珣连失储君,痛心不已,反复思量之下,决意立遂王守礼为皇太子,诏命改名守绪,并掌枢密院事。濮王守纯则改封英王。

  兴定二年,完颜鼎转任寿州军,完颜彝依旧随兄赴任。同年,蒙古兵攻陷太原,又进军河南三乡,元好问为避战乱,移家登封,辗转在嵩山脚下寻找一方净土读书,短暂地安定下来,写下《秋怀》《江月晃重山》等名篇。

  次年正月,皇帝遣使者赴宋,宋人不纳,并寻找种种借口延宕交付岁币。皇帝想起泰和南征后宋人增加岁币的往事,为榨取南朝充盈国库、抵消对蒙古的消耗,即遣枢密副使仆散安贞为左副元帅,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元帅府事,全权指挥唐、息、寿、泗等处行元帅府军马,大举伐宋。二月,仆散安贞连破梁州、白石关,紧接着又连下石堌山、涂山等关隘。

  闰三月庚戌,仆散安贞凯旋而归,虽然未竟全功,皇帝依旧在仁安殿中面谕褒奖,设宴款待。宴席之上,仆散安贞突然起身,向皇帝奏道:“陛下错爱,臣不敢贪功。今番淝水大捷,多得部将纳兰胡鲁剌之力,臣之兵事皆咨此人,登临陷阵亦身先士卒,论功当属第一,只官升一阶,实为功厚赏薄,乞加赏此人,以勉励来者。”

  皇帝面不改色,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只叫仆散安贞回座。第二日,尚书省立刻上奏天子,极言从无此例,不可开邀官请赏之先:“凡行省行院帅府参议左右司经历官都事以下皆迁一官,所以绝求请之路,塞奸幸之门,安贞之请不可从。”



第11章 月落山空(一)春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中州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