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入慕之宾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海青拿天鹅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65 KB   上传时间:2024-03-21 15:40:32

  “天杀的狗贼!他竟敢买通了骊山行宫的人,将朕的人监视了起来!”才见面,景璘就忿忿地破口大骂,仿佛要将积累了两三日的怒火全都倾泻出来,“无耻之尤!朕要将他千刀万剐!”

  我坐在一旁,等到他终于骂累了,停下来,才道:“陛下的人,都落在了他的手上么?”

  提到这个,景璘神色一阵灰败。

  “嗯。”他不情不愿地承认。

  “招了么?”

  “没有。”他说,“都是死士,发现事败,便咬毒自尽了。除了一个不长眼的,竟交代了毒物来历。不过他也没敢把朕供出来,当夜趁人不备就撞了头。”

  我心中一阵凉,少顷,颔首道:“他们的家人,陛下还当好好抚恤才是。”

  “这不消你说。”景璘随即道,“太上皇的手上除了那些毒药,一无所获。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

  我想了想,道:“接下来,暂不可轻举妄动。太上皇此举,就是在警告陛下。若陛下再落下什么把柄,难保他会做出什么来。”

  景璘似不服气,但终究没说什么。

  他悻悻地倚着美人靠坐下来,懊恼道:“阿黛,早知就将这事交给你去做。若你出身,定然比朕缜密许多,不至于被他钻了空子。”

  这十分难说。

  我想着这两日跟他打的交道,也是一阵灰心。

  “不过至少我们能暂且摆脱他。”我说,“这是宫里,他的手伸不进来,不用见他总是好的。”

  “也没有几日。”景璘烦躁地说,“过几天就是端午,母后说了,端午是个大节庆,少不得要请太上皇来过节。”

  他不说,我差点忘了。

  端午这日,要除晦辟邪,往年总是由玉清观为六宫准备雄黄酒,还要女冠们制作五色绦绳,献到太后、帝后及每一位宾客面前。

  也就是说,我和他,免不得也是要见面的。

  “阿黛。”景璘突发奇想,“能不能在给他的五色绦绳里下毒?”

  我说:“前番行宫刚出事,他就死在了宫里。陛下打算如何面对外头悠悠众口?”

  景璘瘪瘪嘴角,一脸遗憾。

第九十七章 私通(上)

  “你和阿珑怎么样了”景璘问道,“那日,据说他派人将你二人半路拦住,还让阿珑将你送了回来?”

  “正是。”我说。

  “孽障!”景璘面色难看,又骂了一会,看向我,“那接下来,阿珑这边你如何打算?”

  ——琅琊王是个纯直之人,对于少年旧识,总是十足信任。

  ——你若对他无意,便莫与他牵扯。

  心里蓦地又想起了那些话。

  傲慢。他以为他是谁,敢当着我的面给我下评断。我喜欢谁不喜欢谁,用得着他来说?

  “琅琊王乃纯直之人,他说当年他离京就国之前,曾向陛下发誓,定要回京辅佐社稷。”我说,“现在,他果真搬到了。依我看,陛下不必担心他会做出对陛下不利之事。”

  景璘露出些欣慰之色,却道:“那还不够。他和太上皇仍有来往,朕要他切切实实站到朕这边来。阿黛,你放心,朕会把你嫁给阿珑。”

  我怔了怔,有些无奈。

  景璘通过拿捏后宫,将一票世家大臣笼络在了自己的身边。若景珑是个女的,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将景珑接近宫里来。

  “太上皇不倒,我便无从脱罪。”我说,“我现在仍是个戴罪之身,是嫁不得琅琊王这样的人的。”

  “若是朕给你赐婚呢?”景璘冷笑,“朕别的事或许举步维艰,可给大臣赐婚乃不在话下。当上了琅琊王妃,你便不是罪人,朕要看看,谁敢跳出来反对。”

  我看着景璘,心头一动。

  这倒是一条路子。皇帝给大臣赐婚,并不普遍,不过要走到赐婚这一步的,大抵是有些隐情,要么在面子,要么在里子。而皇帝赐婚,那是皇帝保媒,无上之荣,面子里子都有了,一切都可名正言顺。

  可我却觉得,自己并没有那样的高兴。

  “怎么?”景璘也察觉了,道,“你莫非不愿意?”

  上官黛。做你该做的。

  我微笑:“怎么会不愿意?多谢陛下。”

  景璘忽而长叹一口气。

  “阿黛,”他说,“你可还记得,当年太子被废的时候,朕曾跟你说,你要是嫁不出去,朕就娶你。”

  这话,他确实说过。

  那时,他跟所有人一样,以为我伤心病倒,是因为当不成太子妃了。他特地跑来安慰我,说他会当皇帝,娶了我之后,最不济也会让我当贵妃。这宫里的宫室,我喜欢哪里就随便住,保证我可以靠着他混吃混喝一辈子。

  我苦笑。

  “可后来,先帝就带你去征了北戎。”我说,“我和陛下终究差了缘分。”

  景璘看着我,少顷,也笑了笑:“是啊。”

  我和景璘说了约摸半个时辰,看着天上乌云压顶,似乎又要下大雨,这才分别开去。

  才走出御苑,突然,我发现前面的树荫下,有个人影,似乎正朝这里张望。

  大约是发现了我,那人影转身走开。

  纵然只是闪了一下,我还是认出了那人身上的衣裳,似乎就是玉清观里女冠的打扮。

  回到玉清观里,兰音儿抱着碧眼奴迎出来。

  “玄真。”她说,“方才,董淑妃宫里的人来了,说董淑妃请玄真过去讲经。”

  “董淑妃宫里的?”我讶然,“而后呢?”

  “见玄真不在,就离开了,说下次再请。”

  我皱了皱眉。

  “董淑妃对道学一向没什么兴趣,好端端的,突然请我去讲经做什么。”

  “没说。”兰音儿道。

  我微微颔首,从她手里接过碧眼奴。

  “方才我不在的时候,女冠们都在做什么?”

  “与往常一样,有的人在殿上念经,有的人在各处洒扫。”兰音儿道,“是了,殿上供奉的荷花没有了。有几位女冠说,御苑里或许有早开的荷花,要去找一些来。”

  “哦?”我问,“找到了么?”

  “还未到端午,哪里就能找到。”兰音儿道,“她们就是想偷懒,出去了一会,又回来了。”

  我沉吟片刻,道:“都有哪些人,你记下来,告诉我。”

  “知道了。”兰音儿道。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自从回到宫里,我就再没有见过太上皇。

  不过如景璘所言,他并不是不想见,就不会见到的人。

  端午,丽日晴天。据说京城外头的河道里,百姓的龙舟赛办得很是热闹。

  宫里有宫里的热闹。

  一大早,玉清观就钟磬齐鸣,一众女冠身着礼衣,诵经祈福。

  太后、明玉领着一众内命妇,到玉清观里来烧香祈福。

  这之后,宫中有端午宴。

  除了内命妇们,皇帝和宗室也会来到。

  当然,少不得太上皇。

  所有人都落座之后,他才姗姗来迟。

  入阵曲的乐声,在端午节里多少显得不合时宜。不过它就像一支令箭,让所有人登时停下来,将目光投向殿外。一时间,除了乐工们的入阵曲,殿上没有别的声音。

  太上皇玉冠锦袍,如每次出现在这等场合时一样,身上穿戴皆天子之制。

  耳边,传来明玉不紧不慢地嗑瓜子的声音。

  景璘惯常的面无表情,看也不看一眼。

  太上皇入席之时,我感到一道目光在面前掠过。我站在太后身后,眼观鼻鼻观心,似无所见。

  内命妇这边,除了太后,也有几位先帝时的太妃共宴。

  太后对外一向彰显宽厚之德,对这些太妃们一向不薄。今日来的,也都是从前与她交好的。

  皇子皇女们也抱了来。

  一个个小儿,打扮得粉雕玉琢,在上首前行礼。太后看着他们,脸上满是慈爱之色,一个个抱在怀里,令人打赏。

  “这端午宴,好些年没热闹过了。”一位太妃微笑着对太后道,“托圣上和太后福泽,这两年风调雨顺,社稷稳固,妾等方可过上安心日子。”

  这话,显然很得太后喜欢,她露出微笑。

  上首的另一边,太上皇正与几位宗老交谈。

  说得无非是些许寒暄的言语,但有一件事十分讨厌。他的声音很是沉厚,无论我怎么装作他不存在,却总能听到只言片语传入耳中。

  那声音穿透力极强,刮着耳朵里头,教人无法忽视。

  兰音儿和一众女冠们端来盛着绦绳的盘子,送到每位宾客面前。我亲自将一根绦绳系到太后的手上,又为她怀中的皇长子系上一只香囊。

  而后,我拿起另一只,要为董淑妃怀里的二皇子系上。

  “玄真日理万机,这等小事,便不必劳烦玄真了。”董淑妃看着我,似笑非笑,说罢,吩咐身边的宫人将我手中的香囊接过去。

第九十八章 私通(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5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2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入慕之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