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谨言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3-12-12 18:55:16

楼少帅终于抬头,地图上,一个三面进军朝鲜的计划已经成型。同时,另有几个箭头指向西伯利亚。

关北城

李谨言接到楼少帅的电报,当即派人去请后勤部部长姜瑜林。

北六省的军需仓库里堆着大量从军队中汰换下来的武器,有些还是外国货,这些步枪留在仓库里没多大用处,保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如卖到东南亚的英法殖民地去,为当地人反抗殖民者的民族独立运动添砖加瓦。

这同李谨言最初的想法有些出入,不过却比他发给楼少帅的那个建议更好。

华夏是要对欧洲人展示力量,但现在的华夏还不足以同他们正面对抗。

东南亚等地是英法在亚洲的重要殖民地,若是这里乱了,和后院起火没多大差别,再加上欧洲的战况,足够他们焦头烂额好一阵子了。

那四个从美国弄回来的骗子,经过近一年的再教育,不说绝对忠心,也不会出什么幺蛾子,应该可以派出去做事了。和尼德不同,他们的目的地不是欧洲大陆,做的事也不是经商,而是渡海到与欧洲大陆隔着一个英吉利海峡的大不列颠去做老本行。

姜瑜林走进客厅时,李谨言正在笑,看到李三少脸上的笑容,姜部长竟然觉得脖子后边有些发凉。

错觉吧?

第一百七十五章

姜瑜林听完李谨言的计划,半天没回过神来。

“言少,我没听错的话,你说要走私军火?”

“姜部长没听错。”李谨言笑眯眯的说道,随即摇摇手指,“不过我要纠正一点,虽说是走私,但主要是为了帮助广大东南亚同胞的民族独立解放事业。”

姜瑜林:“……”

“后勤仓库里应该还有不少老套筒和汉阳造吧?”

“对,”姜瑜林点头,“也有一些大总统早年从外国人手里买的,如今都汰换下来,保养都还算不错。”

“那就好。咱们现在有兵工厂,新兵训练也用不上这些,与其放在仓库里占地方,不如卖出去,还能收回些成本。”李谨言继续说道:“少帅和大总统都知道这件事,姜部长也不同担心中途会出岔子,沿途的关系都差不多打点好了,只要分批把这些步枪子弹都装箱,对了,样子弄得好看点。”

姜瑜林:“……”

那些老套筒汉阳造膛线都快磨平了,进口货也是几十年前的东西,再好看又能好看到哪里去?

“这你就想差了。”李谨言摆手,“要知道,咱们看不上眼的,在旁人眼里说不定是好东西。”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华夏的军工产业几乎在军阀混战中毁坏殆尽,仅存的两三家兵工厂也生产力锐减,到了日本侵华,华夏的很多军人还拿着汉阳造老套筒和扛着三八大盖,支着歪把子机枪的日军对抗。

饶是如此,这些华夏军队也没有后退一步。他们守卫的是自己的国家,唯有死战一途!

如今有了李谨言这只蝴蝶,不说清末留下的四大兵工厂,包括北六省,南六省,山西,河南等地都发展起了较为先进的军工产业。

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南北对峙依旧有,军阀割据同样出现,但华夏民族的那口元气却实打实的保住了。

只是短短三年时间,华夏发生的变化就足以让人侧目。欧洲在打仗,美国远不如两次世界大战后强大,如今的常备陆军也不过十万。日本还靠英国的借款活着,有强大的海军舰队又能如何?没有燃料,没有军费,开不出军港的军舰,和一堆废铁又有什么差别?

华夏已经睁开双眼,当这个东方巨人彻底从沉睡中苏醒,没人能再阻挡华夏的崛起的脚步,谁都不行!

哪怕用上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哪怕那个时候他们这一代人已经死了,可他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却不会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而是繁荣,富强,可以对任何国家说不,可以让自己的国民在全世界昂首挺胸,感到自豪的国家!

李谨言将话说得明白,姜瑜林也不是没脑子的,往缅甸越南那边走私军火,最终的目的恐怕不是赚钱,而是去踹英国佬和法国佬的屁股。

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好处,猜透了,彼此心知肚明,不会明摆着说出来,事情却能做得相当漂亮。

“言少放心,只要沿途的关系打点好,我这边绝对没有问题。”

“恩。”李谨言点点头,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信封放到桌子上,推到姜瑜林的面前,信封里是两张汇票,加起来一共三千五百大洋。

“言少,这是?”

“那批军火就当是我私人买下的,还有一份合同,等到事情安排好,咱们也签了。这些钱里,五百大洋是给姜部长和军需部弟兄们的辛苦费,不多,别嫌弃,”

这也是李谨言早就考虑好的,既然不想让那些洋人抓住把柄,就干脆做得更绝一点,他以私人名义买下这批军火再对外销售,一旦英国佬和法国佬找上门,完全可以把这事都揽到他的身上,当做他的个人行为。

只要咬死了,楼家和北六省,包括参与到这件事里的各省督帅也完全能够脱身。不管他们是念楼家的情还是记他李谨言的好,事情都不算亏。

大不了就是名声差一些,会被某些人再扣一顶奸商的帽子。李谨言不在乎,无奸不商,他身上的脏水还少吗?不差这一盆。再说了,有楼少帅在,这盆脏水就算泼过来,他也不会怎么样。

“这个,少帅知道吗?”

姜瑜林看着信封,迟疑了一下,总觉得这里面有蹊跷。楼大总统去了京城,现在北六省是楼少帅当家,凡是长眼睛的都能看到,楼少帅和李谨言的关系到底如何。将仓库里的军火卖出去,又是经过楼少帅同意的,里外里都是自家的东西,李谨言却要用钱买,还要签合同?

“姜部长不用想那么多,总之,我这么做自然有我的道理。”

话说到这个份上,证明李谨言不想再被追究这么做的目的,姜瑜林也不好再问。

“我听说姜公子下个月就要从中学毕业,却不愿意考军校从军?”

“是有这回事。”李谨言知道这件事,姜瑜林并不奇怪。他家三个儿子,从老大到老三,就没一个愿意子承父业的,步兵不愿意,海军没那本事,空军……他们老姜家祖孙三代都晕高,更是想都别想。

老大如今在政府里做事,虽说官位不高,也算是做得有模有样,老二在学校里教书当先生,也算出息,只有这个老幺,文不成武不就,只对打算盘感兴趣,可他的儿子他自己知道,真让他这个小儿子出门做生意,十成十赔钱的主,不是说他算账不精,而是他压根不是做生意的料。

按照老一辈的人说法,那就是八辈做不成掌柜,只能给人做账房。

好一点的厂子都愿意雇有经验的,差一点的他那儿子又不乐意去,他骂小儿子眼高手低,那小子却压根不当一回事。到后来,他头发都白了十几根。

“听说姜公子在算账很有一手,正巧楼氏商业集团财务部有个职位空缺,不知贵公子是否肯屈就?”

天上掉馅饼,还都是肉馅的,会不会就是这种感觉?

姜瑜林首先考虑的不是李谨言这么做有什么目的,而是他那个闹心的儿子总算是有着落了。

楼氏商业集团,挂着楼家的名,实际却是李谨言在操控,旗下工厂哪一家不是日进斗金?多少人抢破头想要在里面谋个职位,连楼家的几个女婿到关北办厂,也或多或少都借了李谨言的光。如今李谨言亲自开口,姜瑜林要是再七想八想,想东想西的,那就是脑袋被石头砸了!

况且,李谨言就算另有目的,也无非是为楼家收拢人心,姜瑜林知道这是个“套”,却也是心甘情愿往里面伸脚,旁人想踩套可还踩不着。

连声道谢之后,姜瑜林拍着胸脯保证,明天就让他小儿子去集团报道,要是敢不好好做事,等着他回家收拾,皮带不抽断不算完!

听到这番话,李谨言不由得感叹,果真是军人作风。

话说,楼少帅挨没挨过楼大总统的皮带?

挥舞着皮带的楼大总统,冷着脸的楼少帅……李三少实在想象不能。

送走了姜部长,李谨言给楼少帅发了一封电报,把事情详细说了,不过对他买下仓库里军火的事却是一语带过,这事不能瞒着,就算他瞒着,姜瑜林也会向上报告。可他又不想让楼少帅马上察觉这其中的关窍。为此李三少颇伤脑筋,发出的内容改了又改,可电报发出后还是猛然间意识到,和楼少帅玩心眼,他是想被收拾还是被收拾啊?唯一不让楼少帅发现这背后关窍的方法,就是压根不把这件事告诉他!

不过电报已经发出去了……

李谨言皱着眉头,背着手,开始在地上转悠,负责接发电报的兵哥拿下耳机,奇怪的看着李谨言,不明白他这是怎么了,刚刚的电报内容好像没什么特别啊,不过就是走私军火?他老爹当年可是跟着大总统出生入死过,如今还时常“教育”他,“你们现在是赶上好时候了,你老子当年多少弟兄,连好一点的枪都没摸过,能拿到一杆老套筒都要高兴上老半天。就这,还不是正当门路来的……”

楼少帅的回电很快,电报上依旧只有简单明了的四个字:“等我回来。”

看到这四个字,李三少只觉得脖子后边一阵阵的冒凉气。

上次的“等我回来”,意思肯定是为他撑腰。

这次的“等我回来”,十成十是让他折腰。

李谨言抬头四十五角望天,很有泪奔的冲动。

“言少?”

“没什么。”李谨言大义凛然的一摆手,不就是折腰吗?谁怕谁!

看着李谨言的背影,兵哥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

七月十日,在被围困整整七天之后,海参崴的的俄国守军行将崩溃。

大量的底层士兵潜逃至华夏军队的阵地前投降,一开始还是趁着天黑,一个或是几个人一起跑,到后来,干脆整班整排的成建制投降。

不少底层军官也举起了白旗,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尉级以上的军官投降。

听这些过来的俄军士兵说,阵地里已经彻底断粮,连指挥官都只能靠喝水和吃煮熟的皮带填饱肚子。

“少帅,不如派人去劝降?”

“不。”楼少帅放下手中的铅笔,“明天上午八时,发起进攻。”

“少帅?”

卫宗国不解,刚想问,就被钱伯喜按住了肩膀。

他们是军人,最明白军人。

至今不肯投降,除了对国家的忠诚,还有就是身为军人的骄傲。

可以战死,但不能投降!

对待这样的敌人,就该给予他们军人的荣耀,战死沙场。

“阁下,对面的华夏人在调动军队。”

脸色苍白,满脸胡渣的参谋走进地堡中的指挥室,随着日子过去,他们都清楚的意识到指挥官不会投降,作为他的下属,唯一的选择就是跟随他,像一名真正的军人那样死去。参谋记得指挥官曾挣扎过,犹豫过,可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投降。

“作为一个军人死去。”指挥官站起身,因为饥饿,他的脸色很不好看,“谢尔盖可以做到,我也可以!”

谢尔盖就是死在伯力的俄军指挥官,他在华夏军队攻占伯力的同时,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奥金涅茨,你还很年轻。”指挥官说道:“我准许你在我死后,带着大家向华夏人投降。”

“不,阁下,我同样是一名军人。”

参谋不顾正一阵阵发疼紧缩的胃,立正,庄重的向指挥官敬了一个军礼,“我将永远追随阁下!”

七月十一日上午八时,在一个星期的沉寂之后,海参崴的炮声再度响起。

坦克和装甲车碾过铁丝网,飞机在空中呼啸而过投下炸弹,机枪毫不留情的扫射,步兵紧跟在坦克之后,冲上了敌军的阵地,子弹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铺天盖地……

阵地中的俄国士兵作了最后的抵抗,很多军官代替了士兵的位置,他们甚至选择了和满洲里戍边军一样的作战方式,用手榴弹和华夏军人同归于尽。

拼死一搏的精神是相当可怕的,这也是楼少帅为何会下达围而不攻命令的又一个原因。

若是提前七天发起进攻,华夏军队的死伤会是现在的几倍。

华夏军人也打出了火气,的确,俄国人很勇猛,作为一个军人,他们值得敬佩,但归根结底,他们仍是一群侵略者,他们脚下是本属于华夏的土地!埋藏着的累累白骨,有多少是死于他们的屠刀之下?!

又一个俄国军官身上绑着手榴弹从地堡中跃出,他的目标是战斗小组中的喷火兵,由于他出现得太过突然,距离太近,即便能开枪打死他,恐怕也来不及躲避。

“X你爷爷!”

一个华夏士兵猛然大喝一声,朝着那个俄国军官扑了上去,抱住他摔倒在地,拼命向远处翻滚,同时大喊:“还等什么,跑啊!”

轰!

手榴弹爆炸声响起,俄国军官没有完成他的计划,而华夏士兵看着战友残缺不全的尸体,双眼赤红。

“老毛子,爷爷X你八辈祖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3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2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谨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