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谨言_分节阅读_第192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3-12-12 18:55:16

祖孙两人的对话很文明,也很严肃,在一旁的李谨言却已经头顶冒烟了。

可以把如此不正经的话题,说得如此正经……他确信,楼大总统说得一点没错,楼少帅的性子,百分百遗传了白老太爷!

第一百九十八章

民国七年,公历1916年5月17日,北六省参加阅兵的军队共一千五百人在关北集结,乘火车前往京城。

兵哥们身着新式军装,肩扛北方兵工厂自产华夏15式步枪,巴掌宽的牛皮带勒在腰间,开了血槽的刺刀,成排的子弹夹,束紧的绑腿,新式胶底军鞋,漆黑的钢盔,一水的身姿挺拔,杀气腾腾。

楼少帅出现的那一刻,军官一声令下,大兵全体立正,动作整齐划一,随动作发出的声音都合成了一股,观者不由称奇。

兵哥们多是从没有作战任务的各师选拔,大多是两年以上的老兵,都上过战场见过血,部分人还参加过满洲里战役,一身彪悍之气,非刚从军校毕业的年轻学员和只经过几个月训练的新兵可比。

带队军官为独立旅第二十九团团长王立山,海参崴之战后,独立旅的几个团长,军功都能论叠算。论起拼杀,第二十八团团长赵光有当仁不让,团长扛着机枪冲锋,几乎成了独立旅第二十八团的特色。可论智谋沉稳,王立山才是个中翘楚。

第二师师长杜豫章还曾“见猎心喜”,想把他要到第二师去做个旅长,可话到嘴边也没能出口。楼少帅的独立旅,从人员到装备,不只是北六省,在全国都是独一份,里面的老兵分到其他部队,最低也是个班排长,多少人瞅着眼热?可也就只能眼热,楼少帅不松口,楼大总统也未必能把人要去。

杜豫章不是钱伯喜那块滚刀肉,知道要不来,也不会胡搅蛮缠,只能摸摸鼻子继续眼热。

除去一千五百雄壮威武的兵哥,运上火车的还有十辆装甲车和五门自行火炮,二十挺重机枪和三十五挺轻机枪。

如果不知道这些都是为阅兵准备的,八成会以为楼少帅是打算进攻京城,篡他老子的位了。

李谨言还曾想,是不是再带几辆挎斗摩托,前面摩托开道,中间是搭载兵哥的装甲车,再拖着几门自行火炮,想想就很威风。

楼少帅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你确定?”

仔细考虑之后,李谨言果断摇头。

开玩笑,京城可是楼大总统的地盘,武器一类还好说,这些摩托送去了,无异于羊入虎口,想再要回来基本没门。而且楼大总统还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他“霸占”东西,不给钱!

所以,挎斗摩托什么的,还是好生的留在家里,别出去显摆了。显摆过后,估计就没了。

就算楼大总统不要,保不准哪个督帅看中了,和楼少帅开口,到时候给是不给?钱要是不要?说什么土皇帝军阀,实际上就是一群老兵痞子!

二十架关北飞机厂生产的华夏一型飞机也将参与本次阅兵,在之前战斗中屡立奇功的丑八怪坦克却不会在这次阅兵中露面。

丑八怪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包括最初只装载机枪的一型,到装有短管火炮的二型三型,再到试验改装长管火炮的四型和喷火坦克,北方兵工厂生产制造出的坦克,从车身设计到火力配备,绝对是这个时代首屈一指的。

“别看我很丑,但我很优秀!”这就是丑八怪坦克最真实的写照。当对上马克坦克的时候,这点将得到进一步验证。

除了坦克和装甲车,自行火炮的研发,华夏也走在世界的前列,虽然高射机枪及高射炮的研究还相对落后,重机枪和轻机枪的研发设计也一直没有太大进展,但冲锋枪,步枪,以及华夏15式手枪,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配装部队。山西太原兵工厂,河南巩县兵工厂正式投产超过半年,两省军队也分批开始换装,湖北汉阳兵工厂生产的冲锋枪,已经成为湖北督帅宋琦宁手中的一张王牌,不久前还出口一批,购买者是德国。

从最早认识到重机枪在堑壕战中的作用,到用冲锋枪组建突击队,再到后来的的坦克战,德国人在军事上的嗅觉总是会领先他国一步。坦克集群战术是英国人首先发明,并投入到战争中使用的,真正领会其精髓,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德国,当然,还有后世的苏联。

有了李谨言这只蝴蝶,华夏却领先一步,走在了欧洲的前面。当掐成一团的欧洲人分出胜负之后,他们会发现,世界已经和他们记忆中的完全不同了。

站台上,关北大小报社的记者扛着相机严阵以待,从整齐的脚步声开进站台,到列队,再到第一个兵哥登上火车,拍照时的声响,暴起的火花和烟雾就没停过。不是还能听到几声赞叹:“雄壮之师,威武之师!”

一身戎装,腰挎指挥刀的楼少帅站得笔直,如刀锋,似山岳。

李谨言站在他的身旁,始终不太习惯面对这么多的记者,一阵一阵的烟雾和火花,不说吓人,也足够呛人。

应该和邹小先生商量一下,电视机还不急,是不是先改进一下照相机?

继兵哥之后,被邀请参加阅兵式的军政府官员,及北六省社会各界人士也陆续启程,李谨言将在六日后与楼少帅一同赴京,白老也会与他们同行。楼夫人接连从京里发来几封电报,白老看过之后,轻笑数声,子女孝心,他心中有数,可看着小辈成长,也是一件乐事。

五月十八日,关北电影公司的主要人员扛着摄影机进京,他们将联合上海的两家电影公司,一同将这场阅兵式用镜头和胶片记录下来。同车的还有部分记者,一路上,车厢里的谈笑声就没停过。谈论最多的,仍是时政新闻刊登的那篇文章和其后的种种观点评论。随着阅兵式的临近,这个话题的热度非但未退,反而更高。

五月二十日,关北飞机厂传来消息,华夏二型双翼轰炸机起飞成功,这要多亏在海参崴抓获的几个俄国战俘。他们都是俄军飞行员,驾驶过俄国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还曾是世界上第一支轰炸机部队的成员。沙俄虽然在陆军武装方面落后,轰炸机的研究和制造却一度领先于世界。

遗憾的是,在1915年空袭波兰之后,出于各种原因,俄国的轰炸机部队便少有建树。后因十月革命,俄国退出一战,使这支轰炸机部队的“风采”,被后来居上的德国和英国所掩盖。

李谨言得到消息后,立刻乘车赶去了飞机厂。

跑道的一边,楼少帅正听技术人员详细讲解轰炸机的相关结构,抬头见到李谨言,便招手示意他过去。李谨言走到近前,就听技术人员在说:“四架机枪,机身内有炸弹舱,最多可载弹九百公斤,另外还改进了投弹装置。”

楼少帅听得很认真,偶尔还会询问一两个问题,李谨言一边听,一边看向停靠在不远处的飞机,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其余暂且不论,只是这“长相”,就完全可以和丑八怪一型一较高下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民国七年,公历1916年5月24日,京城

天安门城楼前,工人们正忙着搭建观礼台。城楼也被专门修葺过,基座的汉白玉栏杆栏板,朱红色的巨柱梁枋,屋脊上装饰的仙人,螭吻和走兽,历经两朝的古老建筑,即将再一次向世人展示它的雄壮与辉煌。

华夏各省参与阅兵的部队已经全部抵达。

钢盔,军帽,斗笠,草鞋,布鞋,皮靴。不同的军装,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行进步伐。

老式的汉阳造,北六省的15式,德国的毛瑟,日本的村田,英国的恩菲尔德,法国的科洛尼亚。

从肩头扛的步枪,到军官发号施令的哨音,都是如此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他们共有的身份,华夏军人。

各省军队在城内的驻扎地相隔不远,早晚出操时常迎面遇上,吃饭和休息时,也常是北方话和南方口音混杂在一起,你说的我不懂,我说的你也未必明白,最常见的倒是比手画脚,一边比划一边说,到了最后哈哈笑两声,是否能明白对方到底在说些什么,也只有天知道。

如今华夏各省争先鼓励农业,兴办工业,兵哥们的待遇也不可同日而语,不说额外的补贴,至少每个月的军饷能一分不少的落进口袋。

伙食也比以往好上一截,偶尔也能见个荤腥,就算吃不上大米白面,窝头和杂粮饼子也能填饱肚子。平日里都是一干一稀,打仗的时候,一天两顿都是干的,杀敌有奖励,战死也了有抚恤金,大部分人,尤其是在军队里三年以上的老兵,都觉得这日子过得是相当不错了。

可惜,日子好赖,还是要对比的。

晌午时分,兵哥们凑在一起咬着窝头和杂粮饼子,手里都端着一大碗菜汤,有些兵哥还从口袋里掏出几根辣椒,正一口口吃着,忽然一阵肉香味随风飘了过来,吸吸鼻子,有人开口道:“龟儿子的,炖猪肉!”

”又是那帮少爷兵。“

“这才三天,都吃两顿肉了吧?”

“你不晓得,我亲自去看过,何止两顿……”

“真的?”

“真的。我也看到了,炖肉不说,还有煮鸡蛋,两和面的馒头,肉馅的大包子,咬一口油水能喷满嘴!”

“你吃过?”

“吃过。”好似想起了当时的味道,兵哥咂咂嘴,“我前天跟着连长去的,咱们连长和那边的一个排长是亲戚,你是没见着,只是一个排长,出手就是一包烟,两盒罐头,还有一盒饼干。正巧赶上他们中午开伙,热腾腾的包子馒头一桶桶端出来,加了白菜的大骨头汤,汤面上一层油花,每个人的碗里至少有一块连肉骨头!”

一旁吃饭的人听得张开了嘴,真这么好?

“连长被留下吃饭,我和另外几个也借了光,我一口气吃了五个包子,三个馒头,一大碗汤,我这还算好的,三排一个跟着去的,撑得道都差点走不动……”

炖肉的香气不断飘来,再听到这么一番话,其余的兵哥只觉得嘴里全都没了滋味。

又过一会了,就见几个穿着北六省军装的大兵抬了两箱罐头和两条火腿远远走来,兵哥们瞪大眼珠子看着,营长过来后,这几个大兵笑呵呵的说了几句话,把东西留下就转身走人。

营长转头看着一个个眼睛发绿的弟兄,照着凑得最近的屁股上就是一脚,“启开一箱,三个兄弟一罐!”

这一天,北六省大兵几乎把所有军队的驻地都溜达一遍,罐头送出去成百箱,香烟也散出去不少。旁人问起来,就两句话:“楼少帅和少帅夫人到京,大总统高兴,这是给大家的一点心意。”

楼少帅的大名如雷贯耳,少帅夫人,李家三少,那可是有名的财神爷!这么多东西送出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可真是……平平都是丘八,这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大头兵们各种羡慕,军官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不只盯着北六省军队的伙食,更多的还是他们的装备。

从军装到武器,从武装带到钢盔,从普通士兵的胶底布鞋到军官的皮鞋皮靴,留过洋上过军校的,都在心里估量,要是北六省的兵都按照这样的标准武装,只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15式步枪,手枪,冲锋枪,也是这些军官关注的焦点,还有各式轻机枪和重机枪,口径不同的火炮,装甲车部分人也见过了,都被吓了一跳,这真是北六省生产制造的?

看着装甲车上装备的机枪火力,所有人心里都打了个突,难怪北六省能把日本揍得满头包,从老毛子手里抢地盘,这真不能比。

陆续抵达京城的各省督帅,也开始关注起这支不同的军队。他们之前大多只是听闻,如今亲眼看到,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司马君和宋舟是唯二能表面不动声色的,连紧靠楼家的宋琦宁,阎淮玉等人,见到眼前的这支军队,心下都有些发颤,随即是一阵兴奋,暗道:把自己绑到楼家的战车上,还真是做对了!

西南几省军阀都或多或少得过楼家的好处,或者说,是李谨言送出的好处。

几乎是成本价卖给他们的“二手”枪,送出去做人情的冲锋枪,加上向东南亚诸国走私军火分得的红利,让龙逸亭和刘抚仙等人对楼家的观感有了很大不同。就算是被楼少帅挖过墙角的广西督帅唐广仁,也对楼大总统露出了笑脸。

至于同样被挖过墙角,看楼家各种不顺眼的薛定州,态度也缓和许多,这个江山楼家是坐稳了,就算他再不服气也没辙。

在赴京之前,李谨言其余事情没做,只把楼氏商业集团旗下各个工厂的仓库全部搜刮一遍,重点是被服厂,用于给新编师换装的五千多套军装,全被他划拉过来装上了火车。

还有成箱的罐头,成袋的香肠,大量的糖果,灌装的油炒面,一盒盒压缩饼干,凡是能划拉到的,李谨言一样也没落下,连刷子都带了五箱。

苦着脸的几个厂长和三少商量,至少留点啊,眼看就要出货装船赚外汇了啊!

李三少手一挥,没什么大不了的,船是他租的,不过是延后几天,不成问题。

几个厂长面面相觑,仓库搬空一小半,这是延后几天的问题吗?

北方兵工厂仓库也没能躲过李三少的毒手,在杜维严的“陪同”下,李谨言挑出了一百支15式手枪,9mm口径,弹匣容量八发,采用枪管短后座式原理,缺口式瞄准,性能可靠,威力巨大,早就成为北六省各级军官手中的“爱物”。

这些手枪和物资都是用来“送礼”的。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物资拿不下兵痞,尤其还是一群老兵痞。

物资运上火车后,李谨言才算松了一口气,送钱只是一锤子买卖,送东西就不一样,他听说西南几省都刮起了一股实业风潮,如今国内交通不便,铁路尚在修建,他千里迢迢跑去西南开厂成本会相当高,若是能和当地的实权派合作,就像是和南六省合办的广播公司,与山西河南共建的兵工厂,与三马共办的罐头厂,以及在甘肃开采的油田,这都是送上门的生意,只要他们不往外推,最后基本能双赢。

西南几省都有丰富的矿藏,即便不适合现在开采,也可以进行事先勘探,加上龙逸亭等人从东南亚等地抢回来的地盘……李谨言已经能看到扑扇着翅膀朝自己飞来的金元宝了。

不过这也只是初步设想,毕竟生意是做不完的,钱也是赚不完的。他不可能每一项生意都插手,这未免不切实际,况且当地人也未必乐意他这个“外人”直接插手。不如给这些掌控各地实权的大人物“提个醒”,卖个人情,整体经济发展起来,老百姓总是能得到些实惠。

楼少帅看着运上车的物资,并没多说什么,只在火车启动,车厢里只余下他和李谨言两人时,把李谨言搂到怀里,抱着他,吻落在李谨言的发顶,四周只余下悠远的汽笛声和车轮转动的咔嚓声。

“少帅,”李谨言最先打破了沉默,“这些东西都是拿来送礼的。”

“恩。”

李谨言拍拍楼少帅的胳膊,示意他松开些,略侧过头,“那些物资和手枪,就以少帅和大总统的名义送,如何?”

“我和父亲?”

“对。”事实上,李谨言本来只打算给楼少帅做人情的,仔细想想,还是把楼大总统加上了。不过收礼的人八成也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楼少帅静静看着李谨言,突然抬起他的下巴,唇,压在了他的唇上。

“少帅?”

模糊的话声从唇瓣流出,很快便被堵了回去,车厢里再次寂静无声。

片刻之后,随着一声布帛撕裂的轻响,李谨言的声音终于再次出现:“少帅,我就带了五套衣服!”

“再买。”

这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考虑到话出口会带来的后果,李三少果断捂住了嘴,撕就撕吧,他被撕的衣服还少吗?不差这一件……

火车抵达京城,楼夫人亲自带着楼二少到车站接人,看着李谨言有些虚浮的脚步,楼夫人无奈的瞪了楼少帅一眼,“又胡闹!”

白老从另一节车厢下来,看着不“受教”的外孙,只能摇头。

楼夫人带着楼二少向白老问候行礼,楼二少一直站在楼夫人腿边,胖乎乎的小脸硬是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直到见着李谨言,一下子冰雪消融,马上扑过去,抱住李谨言的腿,叫了一声言哥,格外的讨人喜欢。李谨言想弯腰把楼二少抱起来,刚一动,腰就是一酸,李谨言尽量控制住想去扶腰的手,咬牙想继续完成弯腰这一“高难度”动作,不想楼少帅却先他一步,把地上的楼二少拎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3页  当前第1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2/2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谨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