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牛男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14-03-25 19:26:48

  如今在他那牛王庄上,连罗进喜都长开了,个头往上窜了不少,晒得又黑,笑起来一咧嘴,就露出两排大白牙,早就没了当初怯生生的模样,其他人就更别说了,干活的时候个个带劲,吃饭的时候个个生猛。

  

  “对了,你们养小龙虾用不用蚯蚓喂啊?”罗蒙这时候就想起一个事情来了,这事他要是不开口,人家还真不好意思说。

  “要的。”杜国栋说道:“咱那地方毕竟还是不像人家一些天然湖泊那么大,要想完全天生天养那是不可能,还得适量投喂。”

  

  “那要养蚯蚓的话,你上我这儿弄点牛粪吧,反正咱村里的人都是星期六星期天上我那儿挑牛粪,你要是也要的话,到时候也一块儿来呗。”

  这家人如今虽然不在大湾村上住了,但也还算是大湾村的人啊,和村里人也还有往来呢,这牛粪的事儿把他们排除在外也不太好,何况罗蒙还寻思着,哪天和肖树林一块儿上他们家钓小龙虾去呢。

  

  “嗨,那感情好,咱村里的人都说你们家这牛粪可神了!”杜国栋也没客气,一口就答应下来了。“有你们家这牛粪养出来的蚯蚓,那我这心里可就更有底了,嘿,到时候你哪天想吃小龙虾了,就给叔一个电话,叔让文英给你送过来。”

  “不用,我自个儿上你那儿去钓。”罗蒙笑道。

  

  这一晚罗蒙和杜国栋相谈甚欢,两人一起展望了养小龙虾吃小龙虾的美好未来,一直说到快十一点,这对父子俩才骑着摩托车回镇上家里去了。

  罗蒙留他们到牛王庄住一晚,杜国栋没答应,说骑车一会儿就到了,他们这会儿回去,明天一早就叫辆挖掘机过来开工了,要是不出什么意外,罗蒙年前就能吃上他们家的小龙虾。

  

  另外一头,蔚卓洋开了一整天的车,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实在困得厉害,就把车子往路边一停,睡了几钟头才继续出发,等他到家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五点多了。

  几天前他从这边开去牛王庄,也是半夜到的永青镇,听说再过去就是盘山公路了,蔚卓洋路不熟,也不敢开夜车,就在永青找了一家旅馆住下,第二天天亮才再次上路。

  

  这一次去牛王庄,前后花了四天,路上就耗去了整整两天,蔚卓洋之所以这么千里迢迢不辞辛苦,说白了就是过去拿东西的,不过倒也不是都为了他自己吃,还有他们家老头子老太太。

  蔚卓洋的车子开进小区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他们家老头子老太太在楼下等着了。

  

  “起这儿早干嘛?”蔚卓洋把车子停在他家的停车位上,打开车门从里边出来。

  “你跟你妈说自己这会儿就能到,我俩算了算,这是没投宿吧?”老头子说着就去开副驾驶座的门了,一打开,就看到座位上叠着好几个大麻袋。“这里边装的是啥?”

  

  “枸杞子,干菜,南瓜干,红薯,啥都有。”蔚卓洋伸展了一下手脚,在车上坐了这么久,憋得难受。

  “西瓜在那儿呢?”老太太问道。

  “都在后车厢呢,后座也有几个。”蔚卓洋说。

  “诶你这车是不是被人撞了?”老太太刚要去开后车厢,就看到蔚卓洋这辆越野车的车屁股后边凹进去一块。

  

  “没有。”

  “没有它怎么凹了呢?”老太太不信。

  “在乡下被驴踢了。”蔚卓洋随口说道。

  “被驴踢了?”老头子也凑过去看了个仔细,看完了他就说了:“这乡下的驴力气可真大。”

  

  “阿嚏!”千里之外,正练武的肖树林突然打了个喷嚏,他吸了吸鼻子,感冒了?

  

98

98、最新更新 ...

  转眼时间进入了十月份,牛王庄上的红薯土豆都已经收完了,这两天开始收板栗。

  因为板栗球带刺,为了安全起见,罗蒙从网络上订购了一批防护眼镜,让这些人进板栗林的时候把眼镜戴上。虽然牛王庄上的这些板栗树都还不太高,像被高处掉落的板栗球砸到眼睛之类的事件,不太可能在这里发生,但是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

  

  收回来的板栗球被堆放在仓房里,到时候板栗堆里的温度会让板栗球自然开口,等过几天,再取板栗就会容易许多。

  牛王庄上的老人们最近都忙着晒红薯干和土豆片,红薯淀粉现在已经不洗了,前几天罗蒙请了几个手艺人上他们牛王庄做薯粉,那些人把洗出来的一部分红薯淀粉上锅蒸,把薯粉装在一个个类似于抽屉的容器里,蒸出一块块四四方方的薯粉,再用特制的工具推成丝,整理成小团晾晒。

  

  这一批薯粉做出来,极味楼那边自然是少不了的,牛王庄上也留了一些,还有一部分,就挂到网络上去了卖了,就当是回馈一下老客户,让他们也尝尝牛王庄做的薯粉,卖完了短时间内就不会再上新货了,因为做薯粉实在是太麻烦。

  剩下的这些红薯,就全部被对方在仓房里,除了卖新鲜红薯就是做成红薯干到网络上去卖。红薯干这东西不比薯粉非得做熟了才能吃,现在城市里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开伙的,相对的红薯干就比薯粉的受众要宽一些。

  

  这一天上午罗蒙没什么事,就和罗全贵一起坐在牛棚边上搓草绳,这几天红薯土豆都收完了,牛王庄上就不像之前那么忙碌,那些城里人对采摘事业显然有着异常的热情,所以收板栗这几天罗蒙也不用上山了。

  搓草绳这事简单,把稻草放在水里泡一泡,泡软了就拿几根在手里搓一搓起个头,等搓到一定长度,一头就压在屁股下面,一头拿在手里搓着,稻草快用完了就再拿几根接上。

  这活儿一般农村里的小孩都会干,搓根草绳挂在树上荡秋千什么的,不过他们力气小技术差,搓出来的草绳不结实,荡秋千的时候草绳常常爱断,好在村子里的小孩都皮实,摔个一下两下的根本不算啥。

  

  一会儿罗蒙的手机响了,他拿起来一看,是郭大锅打来的,这人刚开学的时候给他来过一次电话,说是要罗蒙增大奶馒头和奶黄包的供应量,罗蒙答应了。

  之后他俩又大概说了一下蔬菜供应的事,这事罗蒙就没办法了,村子里的人种出来的菜,想卖给谁他也管不着啊。现在大湾村种出来的蔬菜,一部分被极味楼收走,一部分被每天早晨来大湾村买菜的人买走,一部分被罗汉荣收走,还有一部分则经过加工之后挂到网络上去卖。

  

  就目前提供给县城里那几所中学的蔬菜,都是村子里的人好不容易挤出来的,同样的菜,在村子里都那么好卖,价钱也不赖,现卖还能拿现钱呢,谁还愿意往县城里发呢,价钱又不怎么样。

  说实在话,现在大湾村的这些农户没给县城里那几所中学断货就算是仁义的了,数量上,还真不好要求太多。

  

  “罗蒙啊,你这会儿在牛王庄吧?”郭大锅问道。

  “在啊。”

  “那行,我们这就上来找你。”

  “你这是到哪儿了?还有谁啊?”这没头没脑的,要来怎么说也提前打个电话啊。

  “嗨,本来这事他们是要找你们村的人说的,不过这会儿你要是在,咱就先上你那儿坐坐去。”郭大锅说。

  “那还有谁啊?”罗蒙又问了一遍。

  “这次就我和梁德喜,还有他们三高的霍校长,我们一会儿就到了,到时候我再给你们介绍。”

  

  果然,罗蒙挂上电话不多久,一辆商务车就开进了牛王庄,车上下来三个人,其中两个罗蒙认识,分别就是一高食堂的负责人郭大锅,和三高食堂的负责人梁德喜,另外一个罗蒙不认识,想必就是郭大锅口中的霍校长了。

  “呦,来了,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罗蒙见他们三人从山坡下走上来,就放下手里的草绳迎了上去,这里边还有一个校长呢,面子总要给的。

  

  “我也是早上才知道的,这回这事他俩才是主角,我就是过来凑凑热闹。”郭大锅笑呵呵地对罗蒙说道。

  “罗蒙啊,这位就是我们学校的霍校长了,也是这一次‘绿园计划’的负责人。”一旁的梁德喜向罗蒙介绍说,想必他口里的“绿园计划”,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了。

  

  “你好,我叫霍明聪,是三高副校长。”霍明聪十分正式地向罗蒙伸出右手。这霍明聪长得高而劲瘦,脸上虽然戴着一副眼镜,却难掩他神情中的刚毅,在现在的校园中,这样的校领导倒是很少见。

  罗蒙从前认识的学校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些笑眯眯的知识分子,没多少坚持,善于和稀泥,偶尔有点小奸诈。就算年轻的时候再有多少热血,等他们爬到现在的位置,大多也都被磨灭得七七八八了。

  

  “你好,我是罗蒙。”罗蒙伸手和他握了握,他对这个叫霍明聪的副校长第一印象就很不错。

  “你比我想象的年轻多了,现在在我们永青那边三所高中里面,你可是个知名人物,我们学校里边,现在还有不少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的校长是谁,却没有不知道你的。”霍明聪带着礼貌的微笑,向罗蒙恭维了一番。

  “嗨,那是因为你们这些当校长的太低调。”罗蒙笑眯眯地又给他恭维回去了。

  

  “你向我们学校提供的馒头包子确实是质优价廉啊,现在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连我们这些校领导每天早上都要到学校食堂报到。”这话倒不是假的。

  “霍校长要是有时间,在我们水牛镇上住一天,明天早上到大水牛乳品尝尝,品种比你们学校还稍微多几样。”罗蒙笑道。

  

  “唉,我倒是想,不过最近我们学校有不少年轻老师提出新的教学理念,经过多番商讨以后,通过了现在的这一份‘绿园计划’,作为这个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接下来一段时间我都会很忙。”霍校长很快把话题引到了正事上。

  “‘绿园计划’是怎么回事?”罗蒙顺口就问了。

  

  “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看一看。”霍校长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其实也就是几张用他们办公室的打印机打出来的A4纸,递给罗蒙。

  

  罗蒙伸手接过,大致翻看了一下他们的这个‘绿园计划’。

  原来三高当初建新校区的时候,就在附近多买了一块预留地,打算以后扩建校园的时候用的。但是这几年他们县的生源外流严重,各所学校想要维持目前的规模都是困难重重,更别提扩建学校了。

  

  现在永青那边几所高中压力都很重,个个绞尽脑汁吸收生源,这其中三高和一高二高相比,就明显劣势了。

  一来是因为一高二高都是公立学校,三高是私立的,在大部分本地的学生家长眼里,私立的学校就是要比公立的差一个档次。另外加上他们每年招收的生源基础差,这样一来,高考的上线率就不好看了,更别提考取重点的人数,基本上没指望。

  

  这样的三高,想要和一高二高以及外面彤城甚至更远的大城市竞争生源,那是难之又难。

  为了增强竞争力,适当制造一些噱头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罗蒙手中的这份文件,就写得相当慷慨激昂文采斐然,估计许多学生家长要是看了,八成都是要动心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3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3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牛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